《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美國往事》

被譽為“是男人不得不看的電影之一”

對於我來說,可能我看到了目前最喜歡的電影。

據說姜文在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前曾反覆拉此片50遍。

也難怪,或多或少,能從《陽光燦爛》裡找到二者相似的影子。

觀看這部電影好像是兩個月之前,可是我遲遲沒有下筆。

因為我怕講述不好它。

在我看來,它是如此宏大又細膩。

有許多人會把《教父》列入人生中必不可缺的觀影片單,可我好像更愛《美國往事》。

四個小時的剪輯版能讓你從中隱約參透一生。

很多影評或者評論會拋出這樣的問題:你是否真的看懂了《美國往事》。

可我覺得,它是一部沒有標準解讀的電影,每個人從中看到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生活或者人生感悟,必然是不同的,不必強求一致。

這也是此片的經典之處,觀影者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生活的那一部分。前提是,你得有耐心,別浪費這四個小時中的每一秒。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要講述此片,就不得不提與主人公相關的重要的三個時期,以及與美國曆史相滲透的幾個時間節點。

這也是電影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小人物的風雲變幻總是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你我他,都是命運洪流中的一顆棋子。

1921,1933,1968,是影片中人物命運的的轉折點。

1921年,麵條和MAX相識於街頭。

一開始兩個人相遇的鏡頭,也許正影射了二人往後的命運1921年的美國,交通工具還沒有被汽車所代替。

Max乘著一輛馬車遠遠而來,麵條只是一個在街頭孑然佇立的小混混。

他仰望著他,麵條的眼神是少年般的真摯好奇,而Max是一幅洋洋得意且不羈的笑容,這正如二人以後的許多經歷以及最終的階級地位。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在1933年以前發生的事件中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少年麵條與女神黛博拉的初見。

麵條在廁所背後偷窺著眼前的少女在眼前紛紛起舞。

少年時的黛博拉出場即是驚豔,對於麵條往後的人生軌跡而言,頗有一種 一見少女誤終生 的意味。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黛博拉無疑是喜歡麵條的,所以會對他讀詩,跟他說:可惜我所愛之人,永遠都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小阿飛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後來,麵條因為門外Max的召喚,無奈的將自己珍愛的少女冷落於房間裡,和Max一同與門外的混混搏鬥,也因此註定了他日後失去自己的小夥伴,殺大佬入獄以及痛失所愛之人。

當我回憶這種種細節,竟有一種驚覺的意味,原來很多次的細節,早已註定了日後的人生軌跡。

你以為是偶然,卻不知是必然的命運安排。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在麵條和Max還有兄弟們為了自己的“美國夢”打拼的那幾年,觸及了其他大佬的利益。

後來的某一天,他們被其他一群混混追殺,最小的夥伴中槍之後躺在麵條的懷裡,對他說:Noodles,I slipped.

也許從這一刻起,麵條變了。

他與Max漸行漸遠。

Max在追尋利益的路上越來越回不了頭,而麵條卻始終難忘兄弟們一起在河中游泳嬉戲,在街頭怒燒老闆報刊亭的歲月。

一面是感情,一面是利益。麵條和Max一開始便是兩類人。

麵條為了給小兄弟報仇殺死大佬因此入獄,同樣也給兄弟們在外繼續做事剷除了障礙,從這一點來說,麵條不論是在情誼或是實際利益方面,都替兄弟們立了大功。

也因此,Max在其出獄之日隆重地迎接面條,一切好似如最初。

而麵條在出獄之後,最記掛的 依然是少年時的女神:黛博拉。

他為她包下整個餐廳,向她吐露自己的心跡

當面條問她 她的未來中有沒有他時

黛博拉卻堅定地告訴他 我想到達頂峰。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麵條曾對黛博拉說過 你現在說話的樣子讓我想起了Max。

其實從本質上,黛博拉和Max是一類人。

而麵條不是。

麵條萬念俱灰,這種心理的變化從他和黛博拉在回去車上的表情昭然若揭。

他眼裡不再有光。

最後,他選擇粗暴地佔有眼前這個曾經的女神。

這個片段,引起很多爭議,關於女性是否是男性的依附。

我認為在此片中爭論這一題已然沒有意義。

因為此片,本就是一部黑幫題材,講述男權爭奪的電影。(這就好比你去肯德基探討它的米飯套餐好不好吃一樣讓人發笑)

麵條此時的舉動,在我看來是一種悲傷至極,幻夢被粉碎的發洩。

在這一刻,他認為少年時的夢破碎了,如果無法擁有,他寧願毀滅。

他像孩子一樣地手足無措,這也正是他的性情所至。

女神一路遠去至好萊塢尋求她的夢想。

麵條和Max也在生意中開始出現分歧。

Max為了金錢猶如冷血動物,搶奪大佬們的鑽石之後瘋狂殺人。

麵條勸說Max,也許有一天他們會讓你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你的兄弟們,而我永遠不可能做這樣的事。

Max置若罔聞,在追求利益的路途中越陷越深。

1933年美國禁酒令解除。

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重新尋求新的出路。

Max籌備多年的計劃也終於得以實施。

他假借情人之口告訴麵條自己要去搶銀行,天真的麵條為了阻止兄弟誤入歧途選擇報警。

這一刻,主人公們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麵條眼看著自己的兄弟暴斃街頭,他的餘生都在悔恨中度過。

直到30年之後,真相大白。

一切不過是Max的陰謀

他總是搶奪麵條的東西,從一開始的懷錶,到大佬的情人,再到他們打拼的積蓄以及到最後才揭示的,麵條的女神——黛博拉

影片最後,麵條和黛博拉的見面也讓人感慨萬分。

黛博拉化著濃妝,正如多年以來,她始終不能在麵條面前直視自己的內心。

在麵條撞見她與Max的私生子時,她臉上的羞愧驚恐害怕,像是把這些年的故事都重演了一遍。聰明的麵條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並沒有聽從黛博拉,不去參加MAX的邀請。

此時已是1968年的美國,政治動亂,黑人領袖馬丁路德被槍殺,美國貧民示威遊行。

此時的政客Max貝利先生也將成為政客們的一枚棋子被犧牲。

他邀請麵條來見他,想告訴他這些年的真相。

可見,他獲得了成功追逐了名利卻在煎熬中度過了這些年。

請求麵條的寬恕是對他的解脫,他想死在麵條的槍下。

可麵條的反應卻出乎意料,麵條告訴眼前的政客貝利,他的兄弟早已死在三十年前的街頭。

對於Max背後的陰暗行徑,麵條不提一字。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在此片的評論下,我看到一句短評是 寬恕是最高貴的懲罰。

麵條是否真的寬恕了Max。

也許只是在歲月變遷人事已非後的一種無奈或者悵惘。

正如影片最後面條望著街邊垃圾車遠遠駛去的眼神,我久久不能忘懷。

我對這個眼神的感受是:一個眼神,望盡一生。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電影只有四個小時,而我們,卻好像陪著主人公走完了漫長人生。

不同於黑幫題材《教父》的血腥暴力,此片的呈現出的更多是詩意婉轉的風格。

不遵從傳統的敘事結構,尤其是片中敘事 交叉 平行 重複蒙太奇的運用,更是被作為電影中的經典模仿至今。

無數個精彩的轉場都讓人感嘆,影像與時間的奧妙。

《美國往事》:四個小時看完一生

讓我想起,前不久在發給朋友的一篇文章之後,我說 人生無常,風水輪流轉。

對方卻回過來:

一切都會消逝,唯有時間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