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放牛班的春天》是拍攝於2004年的一部法國電影,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提名。

法國電影的精緻與細膩在影片中得到了體現,但這也制約了法國電影的親和度。相比之下,好萊塢電影反而顯得粗獷大氣與波瀾壯闊,更容易在觀眾心裡產生激盪的共鳴。

《放牛班的春天》在節奏上,頗有好萊塢電影的風格,鏡頭過度甚快,同一角度不同景別的鏡頭套疊在一起,產生一種快速的節奏,比如馬修上課的場面,鏡頭能分割成幾個鏡頭,從遠景忽然切入近景,給人的感覺乾淨利索,爽心悅目。而馬修上鎖的鏡頭,先用正面鏡頭,表現他用手鎖好鎖,接著,從側面表現馬修拔出鑰匙的動作,兩個鏡頭從不同的角度表現出馬修的動作進展,然後鏡頭搖向他的面部特寫,十分的酣暢自然。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本來一個很簡單的甚至可以說是歌功頌德的電影,如果不通過這些靈動的鏡頭來配合的話,那麼,很可能會產生一種可笑的幼稚化的毛病,但鏡頭的曉暢,有效地規避了這些內容上的缺陷。

影片從世界著名指揮家莫杭治自美國回到法國開始了電影的敘事,他見到老朋友佩皮諾,佩皮諾給了莫杭治一個日記本,那就是學監馬修寫的日記。日記記錄了他在男子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的一段經歷。影片最後有一句話,說他“所做的一切,從此成為秘密。”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一本日記,那麼,馬修對孩子們所做的一切,便無人知曉,也就是說,馬修自己是這一段秘密的發掘者與記錄者,而實際上,影片中的受惠者卻是馬修的學生,包括受到巨大影響的莫杭治,而他卻不是對馬修成績的肯定者與張揚人,甚至,他必須在回到本土見到老朋友的時候,看到馬修的日記,他才知道了馬修做過了什麼。這樣的回憶,可能充溢著法國文學裡司空見慣的那種經典敘事的味道,但是從道理上卻說不過去。莫杭治能取得這樣的音樂成就,在美國成為一個指揮家,他本該意識到是誰引導他走上了音樂之路,是誰改變了他的性格,他的母親,也應該會向他闡述是誰在無私地為他作出指導與幫助,但是,這一切,莫杭治都沒有清醒的認識,一直到耄耋之年,在母親的葬禮上,才從馬修的養子那裡得到的一筆日記中,重新觸及到了一個秘密,那麼,莫杭治的這個形象便被徹底地摧毀了。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也就是說,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他者”的故事,是一個旁觀者看到的馬修的故事,但影片的敘述角度,卻是一個“我者”的自述,然後這個“他者”的受益人才從此刻發現了“他者”的偉大,那麼,像莫杭治這樣的受益者,多少年來,就一點沒有感受到馬修的偉大嗎?

馬修日記的作用,實際上唯一的正確選擇就是塑造學生們的可愛,描寫學生對他的感染,但是,影片裡的這本日記卻是作為他塑造自己形象的一個尺碼,這就是影片令人感到不可理解的失衡的地方。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在故事的核心內容上,整個電影也不過是一個幫扶失足青年的傳統模板,並沒有什麼新鮮感。在影片的虛擬情境下,可以誇大某一種教育方法的所向披靡,但其真實的實用性如何,實在難以讓我們置信。影片中的一個名叫沙貝的老師說過:“體育和音樂是促進國家團結的因素”。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馬修的偉大之處,就是他的音樂,那麼,音樂究竟有這樣的感染與教化的功能嗎?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至少電影告訴我們達到了。對此我們可以存疑,但電影通過一切手段表現了這一點。這樣的老師的確具有一種吸引力與魅力。在外表上,馬修其貌不揚,但他可以說是對學生採取一種“先放後收”策略。在這個學校裡,校長推行的是“行動與反應”機制,學生一有行動,老師立刻作出反應,當然這種反應是懲罰性質的,而馬修則採取了“不反應”,給學生創造一種改過自新的機會。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比如,他一上課堂,學生把香菸放在人體骨架裡,他則用“上課不能抽菸”化解了學生製造的麻煩,然後把樂格克這個設陷阱害馬桑大叔的人找了出來,在外面,他卻與這個調皮的小男孩達成了私了的協議。回來時,見到莫杭治在黑板上畫他的漫畫像,而馬修則同樣畫了學生的漫畫像化解了學生的挑釁行為。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順應著學生,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體現了一種教育者對兒童心理的諳熟與掌控。因為學生的心理並不成熟,他的決定不代表著一種定型的理智的決斷,如果與學生的這種偏激的情緒作對的話,實際上只會把學生的思維方式推向反的方向。學生永遠是一種不定型的存在,他的身上出現的任何偏激情緒,只是一張白紙在嘗試繪製自己作品時所出現的一種偏頗的誤會。如果過分糾纏這樣的失誤,只會使學生更加糟蹋這張白紙。馬修充分體現了反方向的對學生的教導,對學生的任何的錯誤的行為,他是疏導,是大事化了,而不是生硬地去折起他們。應該說,這還是具備了某種特別的效果。莫杭治因為看不慣馬修與他母親在一起,用墨水倒在他的臉上,但馬修仍然是寬大為懷,不以為杵,在最後的合唱會上,他重新啟用他本來給予懲罰的莫杭治,使莫杭治感到了一種“諒解的快樂。”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正是這種對孩子不理智行為的諒解,使孩子們保持了一種健康的心態,得以健康成長,併發掘出自己的潛力。影片中的一個反面證明就是蒙丹這個壞男孩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校長的錢被盜,想當然地認為是他所為,怒打蒙丹,蒙丹反擊校長,送入監獄,後來,發現是另一個學生所為,蒙丹出獄。影片有一個鏡頭,是蒙丹站在燃燒的學校的遠方,望著煙塵瀰漫的校園,然後彈了一下菸頭,暗示著他就是這起縱火案的兇手。一個被認為素質不好的男孩,就因為不信任與拋棄,走上了真正的犯罪的道路——當然這一個情節,有一點難以自圓其說,發現錢被盜的真相,就是另一個男孩和他的一把口琴,並不能說明,蒙丹沒有合夥參加盜竊,而影片中還有一處表明,蒙丹與這個男孩在屋子裡偷偷吃東西,說明兩個人有私下的聯繫。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總之,這個電影的情節十分陳舊,在前蘇與中國的電影中,不乏這種感化教育的影片,而教育的途徑也是非常簡單的用音樂的感染力,來滌盪人心中的汙點與糟粕部分。其中一些細節,也未免太簡單化了,畢竟這不是一部神話作品,而是一個貌似紀實性的現實題材影片,但過分運用一些神話裡才能出現的奇蹟,未免削弱影片的真實感,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電影倒像是一部現代版的“哈里波特”。

《放牛班的春天》:用化骨綿掌般的力量把學生的暴戾情緒撫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