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前幾天跟幾個朋友喝茶,天南海北的閒聊,中間有一個話題引起大家的注意。怎樣停止無效努力。

要如何才能分清哪些是有效努力,哪些是無效努力?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這個問題可以分解成兩部分:自己知道的得失 和 自己不知道的得失

自己知道的得失

以前在做管理時遇到一個情況,兩個一同入職的同學,起薪是一樣的。但在第三年的時候,已經差出幾倍了,一個是普通員工,另一個已經是一個初級管理者了。

那個普通員工,在工作的第一年工作學習很努力,因為都是新的東西,但當你一旦掌握了之後,很容易就停留在舒適區,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完了。而他的同學,跟他最大的差別是,完全是實打實的 3 年,甚至他一年的工作經驗,就比別人2~3年的工作經驗做的還要好。這種人通常會在職場上成長的非常迅猛,而且提升很快。

實際上他所用的方法並不難,但長期持續的做下去並不容易。

剛開始工作時就刻意的去記錄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包括正常工作、學到的經驗,遇到的問題,每週或每月花了1、2天時間去分析自己的記錄,不斷的總結、分析和思考,你工作的一年時間可能比別人 2、3年經驗還要強。

一切從寫日記開始,幫忙你找到自己的無效努力。

晨間日記

這種方法起源於《晨間日記的奇蹟》,通過九宮格的方式來簡化記錄,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調整,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通過印象筆記的模板功能進行記錄。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可以把這個任務做為早起時的第一個任務,完成任務再做其它事件,還可以在上班時做車時,直接在手機上進行記錄。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不需要全部項目都寫上,以每天最少記錄一句話為目標,哪怕一個照片、一段語音也可以,儘量可以把記錄持續堅持下去。每次不要超過3分鐘。

可以用 10、30、50、100 次做為階段目標,每完成一個階段,就給自己一些獎勵。

當你形成習慣之後,進行長期記錄,持續的時間越長,感覺到的收益越大。

最近印象筆記新增一個我一直想要的功能: 那年今日 ,每天打開印象筆記時,都會提醒你在以前年度的今天,都做了哪些筆記。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每日工作總結( KPTP工作日誌)

KPTP工作日誌法是根據日本的KPT方法演化來的。它是由4個單詞:Keep、Problem、Try、Plan的首字母組成的。

K:keep,今天做了哪些工作;

P:problem,遇到了哪些問題;

T:try,計劃嘗試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P:plan,明天的計劃是什麼。

印象筆記中的模式有個每日工作總結,跟 KPTP 相似,可以用這個來記錄。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我自己在職業生涯中,記錄了 7 年時間的工作日誌,裡面包括了

  • 在什麼時間
  • 做了哪些事情
  • 當時在哪個城市
  • 跟進的項目,進度
  • 對接的人員、公司
  • 都遇到了什麼問題
  • 解決問題的過程
  • 工作的經驗、總結
  • 彙報、文檔等等


在剛開始做培訓師和定期寫作時,這些日誌幫助了我不少的忙,正因為有這些筆記才總結了很多案例,要是沒有這些工作日誌,只靠大腦的記錄,就會錯失很多了花費了幾百萬、幾千萬才得到的項目經驗、問題,過上幾年可能會一片空白。

每天做工作日誌這個習慣很痛苦,我自己感覺到了好處之後,想在公司裡推進。失敗好幾回,後來完全是靠公司出臺的規章制度,強迫執行下去,完不成就罰款,才最終變成團隊的工作習慣。

這個習慣在初期時特別痛苦,經常忘記記錄。總是補日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變成工作的一部分,開始慢慢習慣了這種記錄,同事們才體現到作用。

以前的同事在幾年後還特意感謝過我,因為這些工作日誌,在跳槽之後對他的管理幫助不少。所有經歷過的項目、寫過的文檔,隨手可查,拿來簡單做下修改,立刻就可以用。

ORID(天、周、月)

焦點討論法,由美國教育暨文化局(Cultural Affairs)開發並推行的方法,是一種通過在群體溝通時,進行遞進討論,引導參與者逐漸找到關鍵要點,並制定行動方案的結構化匯談方法。後來很多人把這種方法用來工作和日記上,效果也非常不錯。

  • O實踐-客觀事實
  • R感受-客觀反射
  • I意義-事實分析
  • D行動-基於事實的下一步行動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天:


Objective 事實:

* 列出今天的所有任務,標記已完成任務

Reflective 感受:

*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緒

* 列出高峰和低點是什麼?

Interpretive 反思

* 今天學到了什麼?

* 最重要一點心得是什麼?

Decisional 行動

* 今天的不足之處在哪,下次怎麼避免。

*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繼續努力?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周或月:


事實:

著眼於客觀事實,從事實入手看問題。

試著去回答:

* 你的時間花在哪了?

* 都做了哪些事情,結果怎麼樣,完成了哪件讓自己自豪,值得分享的事情?

只記錄事實,就可以做為一個客觀中立的角度來反應客觀事實,要注意不要把理由、藉口寫上。

感受

當你完成第一步之後,思考一下,自己對當前事實的感受是怎麼的?

思考

思考這件事帶給我們的思考、意義、啟發是什麼?

* 哪裡做的不足?

* 需要如何改進?

* 學用的經驗和教訓是什麼?

行動:

* 下個月,我應該如何去行動是什麼?

* 未來我要怎麼做?

* 具體的計劃是什麼?

這種方法做日記或周、月總結都非常方便,實際是一種結構化思維方式,幫助你在行動中反思的方法,除了做日記,還可以在一對一溝通、團隊溝通上進行使用,能大大縮短溝通效率的過程。

這種方法在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或困難時,非常有用,它是一種層層遞進的關係,從事實-感受-思考-行動的過程,但注意基於實際情況來落實到行動,要是行動無效,再重新循環。一直到發現真正的問題為止。

這三種不同的日記方式,都有各種的特色,關鍵要必須長期記錄下去,才能感受中所帶來的價值越來越大,日記實際上就是你的生命歷程,當你翻看日記時,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會浮現在你的大腦之中。


但要想成長的更快,還需要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得失。


自己不知道的得失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非常喜歡倪匡,有一本《自殺陰謀》中有一個情節,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若干年之前,蘇聯特工人員殺了美國的一個科學家,就是成功的例子!’

殺手把死者每天的活動範圍,記錄下來,一連三年,鍥而不捨,把記錄下來的活動範圍,用線條表示出來。同時,把一種土蜂一生的活動規律,也用線條表示出來,兩者之間,十分類似。然後,再把兩者的紀錄,一起交給死者。死者一看,自己的活動,竟然和昆蟲一樣,生命一點意義也沒有,他就厭世自殺了!’

大多數人都自認為對自己很瞭解,但一旦換成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自己,就會發現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情況。殺手通過觀察找到了規律,發現死者每天的活動範圍跟昆蟲一樣,更重要的一點是竟然發現死者對自己生命的意義非常看重,知道這人有可能有嚴重的憂鬱症,會因為別人看起來無關緊要的紀錄而自殺,這個殺手是一個觀察大師。

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軌跡、情緒變化、心理、時間、注意力、決策等因素,就能發現自己的很多不知道的得失。

分心記錄表

拿注意力來說,很多人知道番茄工作法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你要從相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你知道自己每天分心過多少次嗎?

我現在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注意力對我來說是頭等大事,我會定期通過使用分心記錄表來記錄自己的分心次數,很容易發現自己狀態下滑的原因。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你可以用來這個表格來統計自己的分心次數和原因,來掌握自己的分心情況。針對不同的原因來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

當你使用這個表格記錄一段時間之後,很容易瞭解自己的分心狀態,在一週中平均分心多少次,哪天最低,哪天最低。都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哪些能解決,哪些解決不少。

做筆記追蹤結果

在努力和成長過程中,你能瞭解和學習到非常多的策略和技巧,但要如何分清這些技巧和策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用的,也可以通過筆記進行追蹤。

從一本書中學到用筆記來跟蹤的方法。

比如:我給自己設一個目標是:在家做晚飯。 要為這個目標創造出時間。


怎樣停止無效努力,加速成長



可以用四個步驟來追蹤這個過程:

1.觀察發生了什麼。

2.猜想為何如此。

3.試驗驗證假設。

4.衡量結果,看是否正確。

每一天,回顧自己是否為重點目標創造了時間,專注程度如何,記錄自己有多少能量。

你要評估用過的每一個策略,把哪些有用、哪些沒用都記錄下來,再做第二天的策略計劃。

除了日記,還可以變換一下,把這種方法應用到週記上。

今天所談到的五種方法,都是圍繞文章最初所提到的問題:

學會分清哪些是有效努力,哪些是無效努力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