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晋国和楚国,是春秋时代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

楚国从楚武王时崛起,在楚文王时期突破了南阳盆地,到楚成王时期就开始全面参与中原争霸;直到楚昭王时期,楚国才因被吴国攻入了郢都而走下了神坛,进入了第一次低潮期。整个春秋时期,楚国维持了近两百年左右的兴盛。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作为楚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晋国在进入春秋时有个更为梦幻般的开局:“二王并立”期间,晋文侯果断选择投靠周平王,趁机在汾水流域大大扩张了晋国领土。可在晋文侯去世后,晋国就陷入了曲沃与晋侯之争,经历了长达六十七年的内乱之后,曲沃最后代晋成功。此后,因为晋献公与晋惠公两代国君的改革积累,在晋文公时晋国称霸东周。此后,在长达一百三十多年内,晋国始终保持强盛,并在与楚国的长期争霸战争中胜多负少,堪称东周第一强国。直到春秋晚期,晋卿内斗不断,才使得晋国走向了衰落。

晋、楚两国之所以能保持长期强盛,要归功于这两国在春秋初的制度性改革:楚武王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创立县制,革除了分封制弊端;晋献公执政期间,建立起“无蓄公子”制度,消除了公族掣肘隐患;韩原之败后,晋惠公启动了“作爰田”、“作州兵”改革,为晋国后续称霸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和军事基础。正是这些制度性改革,让晋、楚两国获得了长期飞速发展的动力,最终成为两大“超级大国”。

可在春秋中晚期,两大“超级大国”却几乎在同时陷入了衰退状态:从楚灵王时开始,楚国盛极而衰,在楚昭王时差点遭遇灭国之祸;晋国则从晋昭侯时期开始,慢慢走向了下坡路,在晋定公时六卿之乱后,彻底被诸侯抛弃、失去了霸主之位。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两个“超级大国”,为什么会先后陷入衰退?

晋、楚两国率先进行了制度化改革,也享受了制度化改革的红利,但在这两国的统治者还没有意识到之时,其国内积弊已经开始缓慢发作了。


公元前627年,在先轸指挥下,晋军在崤山下全歼了秦军,取得一场大胜。凯旋而归后,在嫡母文姜请求下,晋襄公碍不过情面,将俘获的秦军三帅放回了秦国。先轸得知此事后,大为恼怒:“将士艰苦鏖战才擒获战俘,现在妇人一句话就把他们释放回国,这样下去,亡国将指日可待了!”说完,正在气头上的先轸当着晋襄公面吐了口唾沫!被先轸这么一骂,晋襄公也自知做错了事,马上派阳处父去追赶秦国三帅,却没能追上。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因为这次君前无礼,先轸遭受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为此,在箕之战中先轸解除盔甲、冲入敌军阵营,主动去送死!

晋襄公与先轸这次小纠纷,就是少君与老臣子相处中常见的现象:老臣子劳苦功高,威望盖过了新主,往往不自觉间就会露出些过分之举。虽然先轸后来主动寻死,但这次君臣之间的小冲突,已经预示了晋国政坛的未来。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留下了尚在襁褓中的太子晋灵公。因为晋灵公无法执政,晋国大权落入了正卿赵盾之手。

赵盾专政期间,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导致晋国政坛内乱不断。所以晋襄公去世后,诸侯慢慢疏远了晋国,晋国霸业第一次出现了衰微迹象。

此时,更加麻烦的事情又不期而至:随着晋灵公逐渐长,他对赵盾的专权也愈发难以忍耐了。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多次试图杀死赵盾,却都没能成功。见晋灵公已将两人矛盾公开化,赵盾立刻与堂兄弟赵穿合谋,自己假装逃亡,却让赵穿趁机攻杀了晋灵公!

晋灵公精心设下圈套都无法杀死赵盾,可赵穿却能一举而攻杀晋灵公,公室与卿族在实力上的强弱对比,已清晰可见。“作爰田”改革之后,公室将土地和民众全部交由卿大夫管理,公室军队也是由各卿大夫辖区下的臣民构成。长此以往,晋国民众对家主的忠诚,更胜过对国君的忠诚!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表面上,国君高高在上;实际上,国君不过是卿大夫们供奉在神坛上的玩偶。只要国君失去了卿士的效忠,他根本就无法在晋国立足。在经历多次内斗中的兼并重组后,卿族实力已超越了公室——国君还能凭什么来管辖卿族?


更何况,这次赵盾弑君,还给卿族带来了意外礼物。

回国后,晋成公为拉拢卿族,重设“公族”、“公行”、“余子”之官:让卿士嫡子作“公族”,其他嫡出之子作“公行”之官,庶子作“余子”之官。这项政策,更是令卿士家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作为正卿,赵盾是最大的获益者:他将同父异母之弟赵括立为赵氏公族,自己则为旄车之族。到了邲之战时,赵氏家族一人当上了卿士,三人做军中大夫,占了三军将领的三分之一!不光是赵氏,晋厉公时期的郤氏家族更加强大:家族中三人为卿士,五人为军中大夫,家族军队占晋国军队的一半!

强大卿族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公室的存在。因此,才有了晋景公灭赵氏、晋厉公灭郤氏、晋平公灭栾氏的内乱。

但每次翦除强大卿族之后,公室都未能革除致使卿族异常强大的制度根因。所以每次消灭一个卿族,别的卿族就趁机崛起,填补其空白。

公元前514年,在下军佐荀跞主持下,晋国公室灭了祁氏和羊舌氏之族。其后,正卿魏舒把两家封邑分成十县,赏给了十人:司马弥牟、贾辛、司马乌、魏戊、知徐吾、韩固、孟丙、乐霄、赵朝、僚安。

魏舒此举,得到了孔夫子大力赞扬,称他“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但实际上,这份十人名单却大有文章:司马弥牟即士弥牟,与范氏同族;魏戊为魏舒家族中人;韩固是韩氏族人;知徐吾又是知氏族人。除中行氏之外,六大卿族中的五族都成了祁氏与羊舌氏灭族的直接受益者。

下宫之难赵氏被灭族后,晋景公一度将赵氏之田分给了祁奚;祁氏、羊舌氏被灭族后,魏舒却把大半土地分给了六卿家族中人。这充分说明了公室与卿族主政的差异:卿族主政后,会不断利用各种机会增强自身阶层的实力,使得“强者愈强”,让后来者再想与卿族平起平坐就变得难上加难了。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晋悼公之后,除了栾氏、韩氏、知氏、中行氏、赵氏、魏氏、范氏之外,程郑是唯一的其他氏族卿士。

这充分证明,晋国卿族阶层已高度固化了。


相比于晋国改革,楚武王县制改革对楚国的影响一直较为正面。县制改革之后,楚国公室实力不断增强,使得楚国公室不像其他诸侯国一样,被强大公族或卿族所边缘化了。

然而,县制改革在增强了楚国中央集权之时,却诱发了其它的弊端。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公元前606年,楚国公室与若敖氏决裂,引发了楚国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一次内乱。凭借公室的强大实力,楚庄王成功剿灭了若敖氏之族。

若敖氏之败,固然是因斗椒骄横跋扈所致。可若敖氏一倒,楚国政局也在不经意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早在楚武王时期,若敖氏的斗伯比就当上了楚国令尹。楚成王之时,若敖氏平定了令尹子元之乱,因此而长期垄断了楚国令尹之职。若敖氏垄断令尹之位的时代,正是楚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楚成王没能当上东周霸主,却在与中原霸主争霸过程中,大大扩张了楚国领土;传统中原大国如鲁国、卫国、陈国、蔡国、曹国等等,纷纷投靠了楚国。楚国发展如此迅猛,若敖氏功不可没。

若敖氏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密,能令楚国如此强大?

事实上,这并非若敖氏有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当时政局促进了楚国的发展。平定子元之乱后,首位担任令尹的若敖氏族人就是子文。为缓解楚国之难,子文不惜自毁其家。楚国能在子元之乱后得到迅猛发展,子文贡献巨大!

即便功劳如此巨大,子文竟然也曾“三舍令尹”(《国语·楚语下》)!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连子文都三次失去令尹之职,其他若敖氏之人就更难以独霸此位了。楚成王时期,子玉当上令尹后,因城濮战败而自杀;其后子上继任令尹,他又在泜(zhī)水之战中吃了阳处父暗亏,被太子商臣诬陷通晋,被楚成王杀死!

子玉、子上之死,反映了楚国的苛政;但也证实若敖氏虽然垄断了令尹之职,可一旦执政有失,楚王随时可以追究其责。连子文都能三上三下,其他若敖氏族人有几个敢不尽心为国?


然而,若敖氏倒下后,楚国政局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楚庄王去世后,年仅十岁的楚共王继位。此后,按郧县县尹钟仪所言,“……太师、太保侍奉着他(指楚共王),早上向子重(楚令尹)请教,晚上向子反(楚司马)请教”(《左传·成公九年》)。子重、子反二人是楚庄王亲兄弟,又身居要职,现在还担任了楚共王的老师,位高而权重。

可正是这两人,成了楚国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公元前594年,子重、子反二人因私怨灭了申公巫臣族人。为了复仇,巫臣亲自出使吴国,将吴国扶植成了楚国最为致命的敌人。从此,东周争霸格局彻底改变了。因为北有强敌晋国,东有吴国掣肘,楚国不得不长期两面作战,大大消耗了实力。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被晋军击败后,楚国就彻底失去了霸业!

楚共王明知两位叔叔是楚国霸业衰落的罪人,却因为这种亦师亦长的关系,始终无法撤换他们。不但如此,此后四十余年、直到楚康王执政前期,楚国令尹之职都是由“王子”所霸占。即便在楚康王杀死子南后,任命了蒍子冯、屈建两位非王子令尹,可楚康王一死,令尹之位又落入了王子围的手中!

若敖氏倒下后,楚国政坛核心要职长期都由王族近亲垄断,说明其统治阶层已出现了严重固化现象。


晋、楚二国之所以能在东周脱颖而出,就在于这二国率先进行了制度性改革,也最早享受了制度性改革的红利,才得以发展成为“超级大国”。

可制度性改革虽然是这两国腾飞的动力,但制度化也面临着另一大弊端:诱发了统治者的惰性,长期不思变革、不思进取。正因如此,春秋中晚期后,即便是最早进行了制度性改革,晋、楚二国也出现了衰微的迹象。

晋、楚因制度性变革崛起,却几乎同时走向衰落,其中原因何在?

这种衰微迹象最为明显的苗头,就是其统治阶层越来越固化。

楚国统治阶层固化后,让众多外族外姓人才看不到希望,只能离开楚国,到别国去寻找机会。巫臣、范蠡、文种等人之所以主动逃离楚国,就是因为在楚国看不到发挥自身才能的希望。更何况,楚国政坛向来就有苛政传统。统治阶层固化后,对待下臣更是动辄得咎,让许多楚人与楚国反目成仇:公元前585年的绕角之战,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公元前573年的彭城之战,公元前506年的吴国灭楚之战,其背后都有前楚人在替敌人出谋划策。在春秋晚期时,人心涣散的楚国遭遇灭国之难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晋国卿族阶层固化后,卿士们一方面拼命打压其他氏族,另一方面以权谋私、却无人再关心称霸大业,让晋国在频繁的内斗中逐渐走向了没落!

楚、晋两国在春秋中晚期的衰落,说明即便是进行了制度性变革,也不能保证国家就能一劳永逸、安枕无忧。任何制度变革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甚至变革本身就存在着某种弊端;当弊端显现之时,如果不能及时再次变革,必将对国家长远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如何来判定弊端已经显现?

由晋、楚两国历史可知,一旦内部出现了阶层固化的趋势,就到了必须再次改革之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