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有些主家还很高兴?

新大风歌


农村主家办喜事,客人随礼200元,全家到场吃喝,主家还很高兴吗?其实,这只是个表面现象,里面的内容很复杂。

农村办酒,不管是哪类酒,都要择个日子,有个长达一至半月的准备工作。把远近的三亲六戚三朋四友通知个遍,某月某日我处办酒了,到时恭候大驾光临哦。

一切准备就绪,那一天到来,寨上的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有厨艺的青壮年男子杀猪宰牛,妇女儿童洗刷锅瓢碗盏,喜气洋洋,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一般来说,农村办酒要吃三餐,(隔晚拢客,次日还有两餐,正席一般在下午三点举行,这正席是最丰盛的。在我的家乡,正席这餐,要有二十多碟菜数,硬菜(指肉类)占80%以上,配菜也相当齐全。

上面讲了许多铺垫,现在转入正题,不能跑了''礼金''这个主要话题。提问中的''随礼200元,全家到场吃喝,主家反而很高兴'',真的是这样吗?

小编家住农村,我附近的几个自然村寨,80%以上都是同姓家族,寨上有喜酒,我都被安排在收礼处收礼金,对收礼非常熟悉。

主家准备一个收礼薄,是登记各方来客礼金礼物的。一般来说,各方来客的礼金有多有少,视内亲还是一般亲来定,不是千篇一律的200元。内亲的礼金礼品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姑妈家嫁女,当舅舅的外家送礼最多。我们这里有户人家,舅舅送给姐姐嫁女除给沙发电视洗衣机外,还给了12000元的礼金,物质现金加起来就是20000多元,这还不够,还给外娚女准备了从头到脚的衣服。

至于一般的亲戚朋友,所送的礼金,根据和主家的关系亲密程度,有的送几千的,几百的,一般关系的大都送1至200元。送礼没有规定,随意,一台酒下来,主家大概收入100000左右,也有的人家亲戚朋友少收个4至50000元,一般都收个7至80000元。

其实,农村办酒席是亏本的,为什么呢?因为是地方风俗形成,家家有酒都要办,你不办别人会认为你没有本事嘲笑你,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人家借钱都要办,为的是争个脸面。到头来负债累累,三年五载都还不清。

现在,政府提倡,农村酒席尽量少办俭办,农民群众是欢迎的!


都匀猫头鹰


我说说我自己老妈去世时的事情吧。

早年间,我和弟弟就都出外某生了,弟弟后面事业有成,发展的不错,他结婚后就接父母去城里生活了,我呢,也长期在弟弟所在地打工,也就多年没回过老家去。

前六七年,父母年龄大了,弟弟的孩子也不小了,父母就提出要回农村老家养老,不幸的是父母回老家没半年老妈就突然去世……

老妈是在春节后的正月初五去世的,按道理春节还没过完呢!所以在给老妈办理丧事期间,我们每天都是宴请全村所有的男女老少,只要人家能上门来,我们都会热情的招待。因为我们做儿女的常年都不会留在老家,所以在老妈下葬那天,我们所有前来为我老妈送行的乡亲和亲朋好友准备了礼品,而村里的人每家无论来了多少,好像统一给我们都送五十元的礼金,我们给准备的礼品是床上用品(批发价六七十元)

因为现在的农村,虽然没城市发展的好。但一般人家也不是吃不起饭,所以人家给你面子才会上门来的,如果不给你面子,可能就是酒肉备的再好,人家也不一定会上门来吃呢!

正所谓礼轻人意重!不管人家给多少礼金,能上门就是给主人面子,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好好招待呢?!





沉默不寡言129263386


这个问题不是钱多钱少的事。现在办婚礼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庆祝,为了热闹,我们这边风俗更差,甚至一个大人领着一群孩子直接坐一个桌,完后再把桌上的剩菜打包带走,主人还是很高兴,摆桌就是让你们吃的,你吃的越尽兴,主家就越高兴。

举例说明,我们这边办婚礼,大概要50多桌,请做流水席的来,360块钱一桌,加上酒加上烟,一桌也就450块钱左右,结婚当天中午来的基本就是亲戚,同学关系近的,晚上来的都是本村的,随礼这一块,自然讲究个礼尚往来,农村除了至亲,一般都随个50,100就不少了,谁家办事都有账本,以后就按着账本还礼,我家儿子结婚你拿100,你儿子结婚我还回去100,你只要随了礼,就代表你这个家庭都随了礼,你一家都来也没问题,不是谁刻意赚谁的便宜,现在大家也不是那种没见过酒席的人,有时候一起去凑热闹,你看有时候办婚礼的主家去请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家里人都去啊,热闹!去的人多说明主家人缘好,乐意招待你吃好喝好,我老表结婚的时候,就我妈拿了喜钱200元(还礼),我从他结婚的头一天在他家帮忙,一直吃到本村的人喝喜酒散去,一共在他家吃了三顿,呵呵,现在想想自己脸皮也挺厚的!


宝莲灯泡1218


办喜事随礼200全家都去吃主人家还很高兴,这里就要分真高兴跟假高兴了,真高兴的是因为办喜事捧场的人越多越好,假装高兴的就是在心里计算成本了,一桌可以坐10个你们全家都来了就只能坐2家,一家拿200两家总共才400所以肯定是亏本的。

说到拿红包其实是个挺头疼的问题,以前大家都是经济情况不是很好所以拿的比较少,200元是前几年最流行的数额,近些年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红包收就越拿越大,有些家庭因为亲戚朋友多要参加的各种红白喜较多负担越来越重。

像我们义乌这边现在拿红包一般都是500起了,很少会有200的,办酒席去叫别人赴宴也是说让对方全家都来,但基本上每家也就出动2个人,除非真的是很熟的那种会全家都去,还有一种是自己村里隔壁邻居办事的,这种在很多情况下是全家都会去的,因为大家都自己你有平时有几口人在家的,知道来了2个后要是家里还有一两个烧顿饭也挺麻烦的,所以看到了还会专门再跑去喊一下,一个是方便第二个就是热闹。

尤其是办喜事来的人越多越吉祥,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主办方越高兴。


义乌小龚


这个问题不是钱多钱少的事。现在办婚礼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庆祝,为了热闹,我们这边风俗更差,甚至一个大人领着一群孩子直接坐一个桌,完后再把桌上的剩菜打包带走,主人还是很高兴,摆桌就是让你们吃的,你吃的越尽兴,主家就越高兴。

举例说明,我们这边办婚礼,大概要50多桌,请做流水席的来,360块钱一桌,加上酒加上烟,一桌也就450块钱左右,结婚当天中午来的基本就是亲戚,同学关系近的,晚上来的都是本村的,随礼这一块,自然讲究个礼尚往来,农村除了至亲,一般都随个50,100就不少了,谁家办事都有账本,以后就按着账本还礼,我家儿子结婚你拿100,你儿子结婚我还回去100,你只要随了礼,就代表你这个家庭都随了礼,你一家都来也没问题,不是谁刻意赚谁的便宜,现在大家也不是那种没见过酒席的人,有时候一起去凑热闹,你看有时候办婚礼的主家去请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家里人都去啊,热闹!去的人多说明主家人缘好,乐意招待你吃好喝好,我老表结婚的时候,就我妈拿了喜钱200元(还礼),我从他结婚的头一天在他家帮忙,一直吃到本村的人喝喜酒散去,一共在他家吃了三顿,呵呵,现在想想自己脸皮也挺厚的!


噢079


农村主家办喜事,客人随礼200元,全家到场吃喝,主家还很高兴吗?其实,这只是个表面现象,里面的内容很复杂。

农村办酒,不管是哪类酒,都要择个日子,有个长达一至半月的准备工作。把远近的三亲六戚三朋四友通知个遍,某月某日我处办酒了,到时恭候大驾光临哦。

一切准备就绪,那一天到来,寨上的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有厨艺的青壮年男子杀猪宰牛,妇女儿童洗刷锅瓢碗盏,喜气洋洋,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一般来说,农村办酒要吃三餐,(隔晚拢客,次日还有两餐,正席一般在下午三点举行,这正席是最丰盛的。在我的家乡,正席这餐,要有二十多碟菜数,硬菜(指肉类)占80%以上,配菜也相当齐全。

上面讲了许多铺垫,现在转入正题,不能跑了''礼金''这个主要话题。提问中的''随礼200元,全家到场吃喝,主家反而很高兴'',真的是这样吗?

小编家住农村,我附近的几个自然村寨,80%以上都是同姓家族,寨上有喜酒,我都被安排在收礼处收礼金,对收礼非常熟悉。

主家准备一个收礼薄,是登记各方来客礼金礼物的。一般来说,各方来客的礼金有多有少,视内亲还是一般亲来定,不是千篇一律的200元。内亲的礼金礼品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姑妈家嫁女,当舅舅的外家送礼最多。我们这里有户人家,舅舅送给姐姐嫁女除给沙发电视洗衣机外,还给了12000元的礼金,物质现金加起来就是20000多元,这还不够,还给外娚女准备了从头到脚的衣服。

至于一般的亲戚朋友,所送的礼金,根据和主家的关系亲密程度,有的送几千的,几百的,一般关系的大都送1至200元。送礼没有规定,随意,一台酒下来,主家大概收入100000左右,也有的人家亲戚朋友少收个4至50000元,一般都收个7至80000元。

其实,农村办酒席是亏本的,为什么呢?因为是地方风俗形成,家家有酒都要办,你不办别人会认为你没有本事嘲笑你,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人家借钱都要办,为的是争个脸面。到头来负债累累,三年五载都还不清。

现在,政府提倡,农村酒席尽量少办俭办,农民群众是欢迎的!



重庆流浪哥


因为农村办酒是真的高兴,不是为了赚钱!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随礼200元全家一起去吃感觉亏本的想法,最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把办酒看成敛财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真的为了庆祝什么。

我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谁家办酒席了,因为那样就能跟着爷爷奶奶去祠堂里吃好吃的,各种鸡鸭鱼肉大菜摆在桌上,都是平常很难吃到的美食,反正每次有酒席的时候我们这些小朋友都会满桌子乱跑,到处吃好吃的,不仅有正餐,在正餐之后还有好吃的甜点零食,反正那个时候办酒全村人都是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而且在办酒之前村里的人也会帮忙,帮忙洗菜、帮忙掌勺的,感觉大家是真心再为酒席出力,不想现在就单单只是过去吃一餐饭。

现在的酒席更多的就像人情应付,有点像下馆子的味道,来了要给钱,钱给少了别人还会在背后议论。

实际上在过去办酒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农村比较穷,村民给的钱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应急,就拿结婚来说吧,结婚之后要养家糊口生活压力跟单身一个人过完全不一样,所以村里人给的红包,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就算集资作为新婚的夫妻过日子的起步资金。就是为了帮新婚夫妇渡过最初的困难日子,至于以后其他人结婚生子的时候也需要给红包,也是这个道理,这样看起来这里的钱并不是仅仅的经济意义上的钱,更多时候是混合了人情在里面的钱,给多给少都代表同样的心意。

但现在就不一样的,因为在很多时候已经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担心结婚生子后生活得不到保障,所以这钱已经没有人情意义在里面了,所以才会觉得你给钱给少了,来吃我的酒席就亏了。

当然这也跟很多人喜欢借用各种酒席来跟人拉近关系有关,以前办酒席是时候请的都是亲近熟悉的人,现在很多人办酒席的时候请的都是一些只见过一两次的人,那感觉肯定就不一样。这就跟一家人吃饭与一群不熟悉的同事吃饭一样,感觉能一样吗?没有感情自然需要用金钱去衡量关系。


楼盘网


其它地方不清楚,说我本身的,2008年广州城郊,满月酒,宗祠150席(八人一桌),600一席酒另算,自己村的叔伯兄弟帮忙下厨,好了前提说完了!重点来了!自家亲戚一家请不管多少送人情也不看,统统收10块!老爸朋友最多的那个给了一万,我老爸拿了一百块,其它的也是10块!老妈的工友和朋友好像也收了10块还是20块!我的朋友我不管多少我收了每人50块(晚上还去喝酒唱歌!)人来了就高兴,面子到位了!还有就是图个吉利和气氛,人情多少真的不重要!挣钱!?你在开玩笑是吧,在网上看到过好几次,说给人情多了,少了都不高兴,不能亏,我草,给多少一开看关系,二来看经济能力,你没有装什么呢?!


蛇蛇蛇蛇我其谁


  这个提问是我们这里的真实现象,一家设席,全村赴宴,来的人越多,看似主家越高兴。

        我这里农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设席容易请客难’。试想一下,家里摆设宴席,没有人赴宴,该是多么尴尬的事。可是在农村还真有这样的事,个别人家过事请不来帮忙的,这样的人家平时不和邻居来往,自顾自过日子,别人家有红白喜事也不帮忙,自私自利,遇到自家有事的时候,很多村民假装不知道,不去帮忙,当然也不随礼赴宴。尤其是遇到丧葬的事情,要打墓,要抬灵柩,没有村民的帮忙是没法完成的,弄得主家很难堪,只好请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出面给村民讲情,这样村民们才会去帮忙。不然事情弄得孤孤零零,冷冷清清,真是太丢人了。

所以说,在农村人缘好,口碑好的人家过红白喜事,来的村民特别多,人越多说明主家人缘好,在村里威望高,受村民尊敬,主家当然显得很高兴了。

         不过事后算账,收的份子钱扣除宴席招待后,有的人家有富余,有的亏不少。因为份子钱的多少是看客下面的,一看主家的社会地位,二看主家平时给别人随礼的多少,一般回礼是相等的。社会地位高的人家,平时出手就大方,收到的回礼就重,还有一些没有收过主家份子的,也会来随礼,这就造成了事后盈亏各不同的情况。这便是:

         随礼两百元,全家来赴宴,

盈亏各不同,主家俱欢颜。


马拂云边草


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难道说是应该不高兴么?

我来给你说说我家乡的风俗吧,川渝交界地区,我们那里办酒席不是为了挣钱,图乡里乡亲来祝贺热闹一下,都是送一份礼全家老小都去吃,还提供打包袋,人多就好,高兴,怕的是办的酒席没人来吃,剩很多。送多少礼不在乎,如果没本事就别办酒席。

我记忆里小时候去哪家吃席送点粮加点钱,完了之后主人家还得回礼,不会让客人空手而归,一般糖和钱主人只收一半,给客人回一半,或者把物礼与其他客户的交换一下回礼,客人就不会感觉是原来送的一样,还有就是散席时,一个一个的回礼送别。记忆深刻的是只要我妈在老家过年,她的干儿子会在初三来给我妈拜年,送点吃的礼物和钱,然后我妈会收下礼物,钱全部会回给他甚至会加倍回他。

2010年前后大家都觉得送东西太麻烦,就都只送钱,50,100,全家上席。但是只有白事不回礼,其他都回礼一半,后面我们邻村有家办喜事,送了礼之后没有回礼物,我村的小学老师到处去挖苦别人没回礼,后面他却成了我们村第个办酒席不回礼的人了。当然也是因为物价涨了,大家送礼也只有那么一点。现在就是渐渐的大家不回礼了,改在酒席上每人一个小红包,6块10块12块的标准,看主人家的经济能力,我爸之前在老家生活是给别人承建乡村房的,能挣点现钱,去年的送礼水平也只有200,一般只有我妈一个人去吃,或者加上我爸。大多也只送100。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妹结婚,还有我妹的公公过60大寿,都是自己贴钱办的。

送礼这事看地方风俗的,你觉得别人占你便宜了你可以不请,如果你不能承受你可以不办。

我办酒请客的原则是:是朋友我就请,送不送、送多少、来多少人不重要,能来我就高兴。

我送礼的原则是:我有多大能力、关系深浅送多少礼,嫌我送得少下次可以不请我。

参加酒席的原则是:关系到位的带全家,关系一般的自己去,关系很一般的礼到人不到,再一般点的人不到礼也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