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線作戰,乃兵家之大忌。但秦朝一打六,是六線作戰,為什麼秦朝沒有失敗,反而勝利了?

偶遇偶遇123


秦國從來也沒有一打六,從來也沒有六線作戰,即使是實力最強盛的秦王政時期,同一時間段的戰爭,基本上是一對一。

秦國即使強大,也沒有強大到能以一敵六的地步,戰國七雄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實力強大到可以輾壓其他六個國家之和的地步,以一敵六,無異於自取滅亡,上一個這麼幹的國家--齊國,就是因為自大狂妄,以一敵六,於是被樂毅率領六國聯軍給滅亡了。



秦國的強盛始於商鞅變法,從商鞅變法之後,歷經七位國君,到秦王政手中,經過十年的統一戰爭,最終統一天下,在此期間秦國沒有一位國君是昏君。

除了國家實力的強大外,秦國能夠打敗東方六國,統一天下,與秦國實行的戰略正確息息相關,總體來說,秦國不僅沒有以一打六,而是實行了非常正確的戰略,秦國是打敗了六國,是以一國打敗六國,但不是同一時間段打敗的,秦國同一時間段的對手,永遠只有一個。



秦國的正確戰略就是:

1、以連橫破壞六國的合縱。

我們知道一個成語典故叫“秦晉之好”,秦就是秦國,晉就是晉國,秦晉之好就是指秦國與晉國結成世代友好的政治聯姻。

這個成語典故是真實存在的,故事發生是在秦穆公時期,當時的秦國還沒有變法,實力還很弱小,秦國為了能夠東進中原爭霸,與中原地區最強大的晉國結成政治聯姻關係,簡單的說,就是與晉國結盟。



秦國之所以與晉國結盟,就是因為自身實力弱小,為了生存,只能採取與他國結盟,抱團取暖的方式,在殘酷的兼併戰爭中活下來。

到了秦孝公時期,秦國開始重用商鞅變法,國力有所增強,但並不是最強大的國家,當時正處於戰國時期,諸侯國還有不少,大一點的諸侯國就有七個,小一點的諸侯國更多,諸侯國經常是數個結盟,對抗另外一個聯盟。



可能是今天秦國與韓國結盟攻打魏國與楚國結盟,可能明天就是秦國與楚國結盟,攻打韓國、魏國、趙國的聯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結盟並不是不變,而是經常變化的。

等到張儀、蘇秦等縱橫家出現時,這種情況更加嚴重,東方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叫“合縱”,秦國與東方六國中的任意一個或數個結盟叫“連橫”。



東方六國聯合起來攻打秦國這事在歷史上發生了四五次,最嚴重的一次差一點就滅亡了秦國,當時是在公元前318年,魏國國相公孫衍聯合韓國、趙國、魏國、齊國、楚國、燕國還有西部的義渠國一起聯合攻打秦國,六國攻進了函谷關,秦國差一點就滅國了,秦國利用六國之間的矛盾,割地求和,才保存下來。

正因為六國合縱對秦國的威脅極大,於是秦國經常用連橫來拉攏六國中一些國家,破壞六國合縱,只要六國不能聯合,就無法滅亡 秦國。



比如張儀就曾經破壞齊國與楚國的結盟,故意以秦國願意拿六百里地換取楚國與齊國斷交,楚懷王還信以為真,於是真的與齊國斷關,結果受到秦國的欺騙,楚國也沒有拿回秦國承諾的土地 ,楚懷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秦國與韓國和魏國聯合中,大破楚國。

正是秦國通過一次次的連橫破壞了六國的一次次的合縱,保存了秦國。

2、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是范雎為秦昭襄王提供的一種外交和政治策略,意思就是對於距離秦國遠的要聯合交往,對於距離秦國近的要攻打。

在范雎提出這個策略之前,秦國的對外戰略一直很不清晰,秦國曾經幹過很傻的事,就是越過鄰國,去攻打與秦國不相鄰的國家,並且遭受大敗,這事在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



最有名的一次就是秦穆公時期,派出大將西乞術、白乙丙、孟明視進攻鄭國,由於被牛販子弦高所欺騙,誤以為鄭國有了防備,因此三人沒有攻打鄭國,而是在回軍途中把滑國給滅了,返回秦國路上,在崤山地帶被晉國軍隊埋伏,秦軍全軍覆沒,連三個將軍都被晉國俘虜,受此奇恥大辱。

但秦國仍然沒吸取教訓,秦昭襄王時期,還準備派兵攻打不相鄰且遠在東方的齊國,范雎才向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阻止秦昭襄王伐齊,後來這項策略成為秦國的國策,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仍然是秦國最有效的策略。



秦始皇正是先解決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趙國,後解決離秦國遠的燕國與楚國,最後解決最遠的齊國,最終統一天下,秦國從來也沒有一打六,而是一個一個解決,先近的,再遠的。

3、同一時間段的對手永遠只有一個。

即使是秦始皇發動的統一天下的最後十年戰爭,你可以看看秦國的統一戰爭是怎麼打的,最先打的是韓國,到了戰國晚期,秦國攻打一個國家時,其他國家便不再敢援助,秦國先滅亡了韓國,再打趙國,滅亡了趙國後,追擊趙國殘餘到燕國和代國。



接下來秦國再繼續攻打魏國,滅亡了魏國後,開始攻打楚國,楚國滅亡後,攻打燕國,最後從燕地秦軍南下,滅亡齊國,統一天下。

秦國的實力雖然遠遠強於六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但並沒有強於六國之和,所以秦國再歷害,也不可能同時攻打六國,總有個先後順序,而正是秦國有著正確的戰略,才最終滅亡 六國,取得勝利,而並不是以一敵六,六線作點能取勝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統一六國不存在兩線作戰。通俗的說兩線作戰是腹背受敵,既受到境外之敵的攻擊,本土又受到蠶食,也就是內線和在線。舉個例子,項羽把劉邦壓制在滎陽地區,他又打不破兩人對峙的局面,而韓信不斷蠶食其他諸侯國,儘管這些諸侯國與項羽之間的關係並不友好,但劉邦的實力是逐日增強,而項羽卻在消耗中走下坡路。這可以說是項羽外線的失敗。再者彭越等人身在項羽的後方,不斷派兵攻打項羽的本土大後方。如此,項羽打不破與劉邦的對峙,且劉邦還不斷壯大,同時他的後方,也就是內戰,不斷遭到破壞襲擾。項羽腹背受敵,奔走在兩方戰場,即使取得戰果也是短暫的。

秦國自孝公變法後國力逐步增強,東部有六國壓制,本土又受義渠等國的襲擾的困境。秦惠文王繼位後消滅了義渠,本土後方變成穩定安穩的地區,攻破東部六國就成了秦國統一的唯一障礙。當然在統一的過程中,秦國採取連橫、遠交近攻等策略,最大限度避免東方六國南北連橫對其南北圍攻以及最大限度減弱統一過程與其作戰的東方六國的數量,也就是各個擊破的意思。

儘管東方六國曾多次合縱攻至函谷關前,也只是到了秦國的本土前沿,隨後也是各種原因造成盟軍潰散失敗。秦始皇統一六國戰爭時,為了防止六國合縱,秦國採取各種手段,阻止了合縱的發生,故而秦國是一個一個的滅了六國。


夜讀歷史


首先,小編個人是理解的。所謂的“兩線”或是“多線”作戰這個概念,可不是說同時跟多少個國家或勢力開戰,就等於是多少線作戰。

這裡頭的“線”,指代的應該是戰線,而不是國家或勢力。比如二戰時期的德國,可是同時對抗以美、蘇、英、法四國為首的歐洲反法西斯盟軍,難道德軍二戰中就是四線作戰了嗎?顯然不是!德軍在二戰中主要就是兩線作戰,即東線和西線,東線的主要對手是蘇聯,而西線的主要對手則是美英法等多國組成的盟軍。

同理,戰國時期的秦國也是一樣。我們可以看看地圖,秦國可是位於六國的西邊,因此對於楚齊趙魏韓燕六國,我們也習慣稱之為”東方六國“。至於秦國的西邊,則是西戎等部落。而這些部落勢力,早在秦國開始攻略六國之前,就已經相繼被秦國給消滅了。

因此,秦國雖然是一打六,但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單線作戰,都是把他自己的力量集中在東線,不斷進行東擴戰爭,將東方六國逐一消滅。而且在此期間,秦國還可以依託崤函之固,據險而守,進而得以在整個戰國時期,一再與東方六國的軍隊展開攻防拉鋸戰,併成功的將後者阻擋在崤函以東。

其次,秦國也不是始終都在一打六,後期可是採用”遠交近攻“之策,對東方六國進行分化。

實際上,東方六國本身也不是一條心的在抗秦,雖然也有聯合在一起,發起過抗秦作戰,但最終都是無功而返。

而且,後期秦國採用了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把軍事進攻的重點放在離秦國最近的”三晉“,即韓趙魏三家,然後對相對較遠的齊楚燕三國則採取懷柔之策。進而不斷破壞和分拆了東方六國的“合縱聯盟”,加快秦國統一的步伐。因此,秦國在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在明確的戰略下,逐步進行攻伐,並最終完成統一大業的。



這些歷史要讀


兩線作戰乃兵家大忌。題主說的秦朝以一打六是六線作戰的說法本身就有問題,只能說題主在提問時沒有很好的瞭解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

沒有細細品味歷史的同學,都會認為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六國的統一都是秦始皇的功勞。其實不然,秦能統一六國秦始皇的先輩門積累的功勞,那不是一觸而就的功績;也不是一兩場爭鬥就可以決定的事情。

從商鞅變法開始變強。

商鞅變法是一個叫衛鞅的人提出的,他原本是魏國宰相公叔痤的門客由於在魏國沒有受到重用於是帶這魏國李悝的《法經》來到了秦國。他的變法眾所周知使秦國的軍事政治實力有很大的發展。後來秦惠王繼位為了緩解國內矛盾,商鞅成為政治犧牲品。

秦惠王時代,一個名叫張儀的人來到秦國。針對蘇秦的合縱政策提出了連橫政策。

所謂連橫就是為了拆散六國的聯合,防止以一敵六的尷尬局面。所以從一開始秦國就不是以一敵六而是採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下面我們來看看秦國是如何各個擊破的。

一,蘇秦的六國合縱策略,實際上沒有對秦國完成威脅。

蘇秦遊說六國從燕國開始、再到趙國、韓國、魏國、齊國最後是楚國;好不容易統一了思想卻各懷鬼胎不能統一行動。秦國只是派兵攻打了韓國和魏國,迫使韓、魏依附秦國;就輕鬆瓦解了蘇秦聲勢浩大的合縱。

二,公孫衍,魏國人。由於沒有收到魏惠王的重用跑到秦國成為了大將。後來由於張儀的排擠回國成為魏國相國,主持魏國國政又開始了新一輪合縱政策。他先後多次組織了齊魏韓的合縱,當最終都由於秦國的破壞而失敗。

三,陳軫,原來服務於秦國。後來來到楚國服務於楚懷王,主要聯絡與齊國的事務;他主張聯合齊國共同對抗秦國。可是由於楚懷王的無知被張儀所騙,齊楚聯盟反目成仇(張儀騙楚懷王只要楚國與齊國絕交就把佔領了楚國的六百里地還給楚國~後來變成了六里)。

從以上的事件可以看出,秦國對抗六國也不敢直接以一敵六。而且採取了風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

之後,張儀建議直接攻取韓國(因為周天子現在被韓國包圍)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一個叫司馬錯的提議先攻取蜀國穩定後方並將目標鎖定楚國。秦惠王也是英明的君主採取了司馬錯的策略。

於是秦國在滅六國之前,先是滅了西南的蜀國同時順手滅了巴國和苴國,西北的義渠在公元前314年也被秦國所滅。這樣秦國不僅穩定了後方,還為後來進攻楚國打下了前沿陣地。

再後來的幾十年裡,秦國依然採取各個擊破的政策。不斷饞食楚國的地盤,楚國在過來的幾十年裡不斷的遷都;每次遷都都意味著秦國的軍隊又推進一步。

以後發生的國際大事都是圍繞秦國削弱各國實力展開的。

五國伐齊。在樂毅的帶領下,燕國開始了復仇之路;率領五國聯軍差點滅了強大的齊國,從此齊國成為三流國家無力再與秦國爭雄。

秦趙的長平之戰,趙國臨陣換將,趙括紙上談兵致使軍隊幾乎損失殆盡,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秦統一六國是通過不斷分化瓦解,削弱六國的有聲力量而使自己成為當時唯一的超級強國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在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就好像旅遊一般輕鬆。因為這時候的六國即使聯合行動也根本沒有實力與秦國抗衡……,也許這就是題主所說的六線作戰還能取勝的原因。


蟻史為諫


高樓大廈不是一天建起來的,秦朝的建立也並非始皇帝一人之功,而是凝聚了秦國幾代人的努力。



秦孝公時代,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力強盛起來,先進的制度,使國家從經濟到軍事都超過了山東六國。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莫不是整軍治武,戰略執行主動,這個時期,特別是秦取得巴蜀糧倉後,六國與秦國的距離逐漸拉大,形成以六國抗秦一國的態勢,秦統一六國,並非偶然,是有物質基礎的。



而嬴政之前,秦昭襄王可以說是很有作為的君主,用名將白起攻魏伐楚,奪韓之上黨,敗趙於長平,可以說是耗光了敵國的國力,是一統之前的預演。

到了嬴政這一代,果實將熟,可以摘了。秦國並非是向六國同時開戰,而是很有策略的。“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對於相隔甚遠的國家,或恐嚇、或利誘、或聯合,對領土相鄰的韓趙先下手,次序十分清晰。



其實秦軍最先攻擊的是趙國,先挑起燕趙之間的戰爭,而後以援燕抗趙的名義,由王翦攻擊趙國,將戰線推進到趙都邯鄲很近的地方。公元前234年,趙國名將李牧全殲秦國桓齕帶領的秦軍,公元前232年,李牧又將秦國來犯的南北兩路大軍擊退,秦對趙久攻不下,而趙國雖勝,國力不濟,也急需外援補充。此時,秦採取了破壞齊趙聯盟,孤立趙國的策略。

秦對付趙國時,對韓國也沒閒著,公元前230年,秦軍攻破韓都,俘韓王,將韓地改為穎川郡,徹底打開由函谷關東進征伐的通路。同年,趙國發生特大旱災,秦趁機於次年,公元前229年再度發兵攻趙。



因為歷次攻趙,都被名將李牧擊敗,秦國用了陰招,收買趙王寵臣郭開,汙衊李牧謀反,李牧得罪被殺。新任趙軍主帥趙蔥根本不是秦將王翦的對手,被秦軍一路打到趙都邯鄲城下,被內奸郭開舉城獻降,趙國亡。

下一個目標就是魏國了,在秦國不斷攻擊,蠶食下,魏國節節敗退,不斷割地求和,最終在公元前225年,王賁攻取魏都大梁,殺魏王,將魏地改為東郡。



秦軍滅趙時,對燕已經是大軍壓境,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秦,使嬴政差點喪命,由此大恨燕國,隨即對燕增兵攻打,公元前226年,燕都城被破,燕王與燕太子丹逃往遼東,因為害怕,燕王殺掉太子丹,以首級獻秦,以求休戰。燕國苟延殘喘到公元前222年,殘燕被王賁所滅,俘燕王,燕國滅。



在燕王逃亡遼東時,秦軍主力則揮師南下,進攻楚國。楚國疆域遼闊,含河南、山東一部,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全境,此時楚國尚有對秦一戰之力。當時嬴政對攻楚主帥人選有所猶豫,一是李信,一是老將王翦。便問兩人需多少軍隊破楚,李信人如其名,很自信的說二十萬就足夠了。而老成持重的王翦卻說,少了六十萬不行。嬴政說道:“王將軍你老了,膽子也變的小了”,決定以李信為攻楚主將。



然而李信攻楚卻受到楚將項燕的全力抵抗,損失慘重。秦王不得已重新起用王翦,帶六十萬軍,戰勝並斬殺項燕,攻取楚都壽春,擒獲楚王,楚國滅。

秦國的對手只剩一個孤齊了,長期以來,對於別國的求援,齊國都置之不理,以求討好秦國。齊王昏庸,齊相貪財,秦便以重金賄賂齊相後勝,後勝便非常配合的效力於秦。直到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攻齊,齊國不戰而降,齊國滅,六國滅。


史海尋蹤


兩線作戰指的是同時在兩條戰線與敵人作戰,秦國在東方諸侯的戰爭中,的確曾經有過兩線作戰的情況,不過非常少。正如題主所說,兩線作戰是兵家之大忌,故而秦國也是極力避免,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進行兩線作戰。至於三線作戰,則是從來沒有過的。

第一,秦國兩線作戰的戰例

在商鞅變法後,秦國是很少受到外敵的入侵,只是少數幾次東方諸侯合縱攻秦。因此,秦國即便發動兩線作戰,也是主動挑起的,而不是被動應對的。

那麼秦國有哪幾次是兩線作戰呢?

在長平之戰的第二年,秦在攻趙的同時,白起率軍隊入侵韓國。也就是說,秦國同時與趙、韓兩國開戰。秦國之所以敢兩線作戰,是由於以下原因:其一,韓國實力極弱,在長平之戰前就被秦國打得割地求降;其二,秦國在長平之戰處於僵局時,攻打韓國,是為了震懾魏、楚等國家,阻止魏、楚援趙。

在秦滅六國的第一次伐楚之戰時,秦同時發動滅魏之戰。這次也是兩線作戰,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秦國統一戰爭已接近尾聲,魏國非常弱小了;其二,由於秦王拒絕王翦六十萬大軍伐楚的建議,只由李信率二十萬軍隊伐楚,因而秦軍有充足的兵力發動對魏的戰爭。

第二,秦滅六國並非六線作戰

把秦滅六國當作六線作戰,這是對軍事常識的不瞭解。秦滅六國的前後花費了十年,除了滅魏之戰與伐楚之戰在時間點上重合之外,其餘戰爭,均是採取各個擊破的原則,是一對一的戰爭,而非一對六。

滅六國的先後順序分別是:先滅韓國,次滅趙國,三滅魏國,四滅楚國,五滅燕國,最後滅掉齊國。不過在滅趙國時,滅得並不很徹底,趙國殘餘力量成立一個代政權,這個政權後來也被秦國所滅。從這個時間順序可以明顯地看到,秦國是一個接一個地滅六國,而非同時向六國開戰。

第三,秦國能避免兩線作戰的原因

從商鞅變法到秦滅六國,時間長達一百多年,為什麼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秦國對東方諸國鯨吞蠶食,而自己則可以避免兩線作戰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秦國的軍事力量強大,很少受到東方諸侯的挑釁,特別是單挑,幾乎沒有。沒有哪個諸侯敢只憑借自己的力量去進攻秦國,更不存在兩個國家同時進攻秦國了。

其二,秦國在外交上的能力非常強。秦國長期免於外患,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秦國外交策略相當高明,一旦東方諸侯有聯合攻秦的傾向,秦國勢必要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摧毀之。

其三,秦國地理位置優越,攻秦的路線比較單一。秦國也是有幾次受到諸侯合縱進,至少有五次之多,但險要的地形拯救了秦國。因為諸侯攻秦的線路很單一,幾乎都是從函谷關方向進攻,秦國只要守住函谷關就萬事大吉。攻秦路線的單一,也讓秦國避免了諸侯聯軍的多線進攻。


君山話史


個人水平有限,理解相對簡單哈:秦國不但不存在六線作戰,甚至連兩線作戰的情況都不具備,從地緣政治看,秦國的對手是“東方六國”,秦國背後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大多實力都有限,宣太后不是色誘拉攏了義渠王幾十年,後來還是殺義渠王滅了義渠。戰國七雄一開始並不是只針對國力相對弱小的秦國,真正對秦國有致命威脅的只有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魏國。東方六國自己也是打的一團汙糟,秦國自“商鞅變法”崛起後首先打衰了魏國,魏國的衰落也有齊國名將孫臏“圍魏救趙”的重要因素。東方大國齊國不是秦國直接打衰的,而是燕國以名將樂毅為將聯合其他國家“五國伐齊”,差點兒滅了齊國,齊國雖有名將田單力挽狂瀾恢復齊國,但齊國開始變得保守麻木不仁,坐視秦國逐漸吞併列國。南方大國楚國主要是秦國打衰的,魏齊楚相繼衰落失去爭奪天下的資格後,秦國以傾國之力傾國之兵打衰了最後一個對手,軍力能抗衡秦國的趙國,就在著名的長平之戰。東方六國再也無力單獨抗衡秦國,秦滅六國已是大勢所趨時間早晚了,燕國與秦是盟友,齊國不作為。趙韓魏楚不得不結盟抗秦,隨著信陵君魏無忌的去世,抗秦聯盟在秦國收買拉攏和軍事打擊下很快就是一盤散沙。秦國自秦孝公崛起到秦始皇滅六國,“奮六世之餘烈”,貫穿了戰國時代的中期和末期


立志成蟲


誰告訴你秦國是六線作戰的?那你估計是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秦始皇曾經很希望自己能夠統一六國,他向天下招納人才,這個時候來了一個叫做尉繚的人,他告訴秦世華,你給我10萬金的,今早我保證這10萬金的金子我用在刀刃兒上,存放在六國其他的寶庫裡面,只要你的軍隊過去把它取出來這10萬斤金子以後,我雙手奉上!

秦始皇表示為難,說10萬斤是不是太少了,我多給你一點!

秦始皇不是二愣子這個人的政治頭腦相比較而言,比之前的人還要厲害!所以在統一六國的作戰行動裡面,我會發現秦國的軍隊攻打某一個國家,其他的國家連聲音都不敢說一聲。

不是因為秦始皇重視情報工作,重視外交工作,重視遠交近攻,知道連橫的政策需要的不是秦國一個打六個,而是秦國能滅掉一個就是一個。

所以我們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滅掉趙國,滅掉魏國滅掉韓國的時候,齊國,楚國都不發出聲,亦只有一個燕國的太子丹,自己把腦門兒往牆上撞,我們就可以看到秦始皇在外交政策上面的處理可以說非常好,而且秦始皇手底下有專門的人才,誰就是這個尉繚。

再說了,秦國也不害怕六國打他,秦國有函谷關,在這之前,秦國將領白起直下楚國首都鄢郢,進入秦國的路只有一條,就是從函谷關正面硬攻函谷關,六國共打了這麼多年,有拿下過,可是在其他大部分時間,這個關隘一直都在秦國人的手裡,如果六國清洗而攻之秦國有自己的處理方法,(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躲函谷關裡面把關門一關,你能拿我怎麼辦?等到時間一長,你們覺得糧草不夠啦,或者是你們自己國家之間鬧了點矛盾啦,那關我什麼事情,我就坐山觀虎鬥!

況且在呂不韋執政期間,秦國將領蒙驁率領軍隊拿下了東郡,東郡在哪?就在齊國和楚國之間的位置,秦國通過這一手,徹底割斷了山東六國重新合縱起來的一條路,即便你們想合作,你們的軍隊也不可能徹底的集結到一起!

秦國統一天下不是靠著蠻打蠻幹,無論是張儀還是范雎?亦或是秦始皇手底下的尉繚,都是外交人才,通過秦國所有人的努力,經過一代接著一代的傳承,秦國才統一六國!只看武力,那是不對的!


漩渦鳴人yy


第一,秦始皇統一六國並不存在六線作戰的問題。第二,秦始皇時期,秦國已經取得了對六國的壓倒優勢。

秦國相對六國,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這個優勢就是秦國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多線作戰。



爭奪天下如同下棋,講究“金角銀邊草肚皮”。秦楚齊趙這樣的邊緣國家先天具有地緣優勢。韓魏則處於最不利的四戰之地。

戰國早期魏國一度強大,但因為魏國不利的地理位置,魏國總處於兩線三線甚至四線作戰的窘境。攻趙被“圍魏救趙”,攻韓又被“圍魏救韓”,剛剛在馬陵之戰被齊國打敗,秦國又發動河西之戰,魏國從此退出一流強國之列。

楚國雖然也是邊緣國家,但是東西跨度有點大,戰線太長,楚國傾國之力伐秦,藍田之戰已經打到秦國腹地,齊國和魏國卻乘人之危,在楚國腰腹搞動作,發動垂沙之戰,打的楚國一蹶不振。

與魏、楚兩國相比較,秦國可謂盡得地利,巴蜀是安全的大後方,關中是“四塞之地” ,攻秦只有函谷關和武關兩條路可選,趙武靈王的攻秦方案要穿越陝北或河套的荒蕪之地,只適合奇襲,想靠奇襲消滅一流強國,無疑是不現實的。

秦國唯一兩線作戰的隱患是秦國西北的義渠國,但秦昭襄王在位時,秦滅義渠,徹底消滅了這個隱患。



秦國在保障本土安全的基礎上,用“遠交近攻”之計削弱六國,儘量避免同時和兩個以上的大國開戰。



秦國長期和齊國、燕國保持友好關係,和楚國保持聯姻,以三晉為主要打擊對象,逐一消滅對手,統一六國。

最後秦始皇時期,秦國已經取得了對六國的壓倒性優勢,這個時候即使六國聯合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秦國以一擊六,並不是同時對六國開戰,而是一國一國滅的,攻擊一個國家的時候,秦國跟沒有被滅的國家還保持友邦關係。秦在軍爭的同時,採用了靈活的外交手段,或威脅,或拉攏,沒有被攻擊的國家都跟秦國交好,作壁上觀,不求阻擊秦國滅國,只求自己多生存一段時間。尉僚子入秦,提出統一天下的建議,並要求使用萬金賄賂各國權臣,讓各國保持親秦則畏秦的態度。外交大臣姚賈攜萬金周遊列國,不吝金銀珠寶結交各國權臣,諸國皆有秦國利益的代言人。

《秦始皇本紀》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曰:“以秦之彊,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秦國攻韓,理由十分簡單,那就是鄭國的水工疲秦計,韓非的軍爭疲秦計,韓國數次圖謀秦國,秦國滅韓理由十分充足,無人能反駁。韓國只有秦國一郡之地,滅韓如滅一縣,其餘五國根本不敢有不同意見。韓非入秦,上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存韓篇》,在文章中說道韓國如同秦國的一個郡縣,韓國侍秦恭敬,滅韓不義;秦國不如南下滅荊楚,東進滅魏、趙,再北上圖燕國,臨海擊齊國。韓非讓秦國攻滅除韓國之外的其餘五國,那麼秦國攻韓時,其餘五國自然不會救韓。

秦國攻趙,理由很充分,那就是李牧數次擊敗秦軍,擊殺秦卒數十萬。除了國仇外,秦王政還以趙人曾不公正對待質趙的嬴政母子為由,也就是家仇。當年晉文公流亡天下,鄭國無禮於是晉文公,於是晉文公當了國君後發兵擊鄭。秦國滅魏的理由也充足,那就是魏國支持舊韓之地的人反秦,不滅魏國,天理難容。秦國滅燕的理由更加充足,那就是燕太子丹派刺客荊軻刺殺秦王,燕國欲殺秦王,不滅更待何時?秦國滅齊的理由也充足,那就是齊國派兵守西境,不與秦國建立外交關係。

范增曾說“秦滅六國,楚最無辜”,也就是說秦國滅楚國理由最不充分,畢竟秦楚世代聯姻,早就是兄弟之國了。但是楚國發兵攻秦國南郡(原楚國的正副二都之地)給了秦國滅楚的理由。天下要統一,只有楚國傲立南方,自然不行,不滅楚國,秦國就沒法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因此楚國不得不被攻滅。楚國大將項燕戰死前大聲疾呼“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反應了楚國無辜被滅的事實。

秦始皇嬴政自己總結的滅六國的理由如下:

韓國: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

趙國: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為代王,故舉兵擊滅之。

魏國: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

楚國: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

燕國: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兵吏誅,滅其國。

齊國: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為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