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上說過:“針而不灸,灸而不針,皆非良醫也。”他認為善針又善灸的人才是好醫生。

神醫華佗給患者治療疾病時就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選用一兩個穴位,每個穴位灸七、八個艾柱,病就能當場痊癒。

唐代藥王孫思邈,幼時多病,到了中年開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燒”,結果到了93歲日仍“視聽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過百歲還能精力充沛地著書立說。

古人云: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灸法是種植在中國人骨髓深處的花朵,曾無私地滋養過中國人的身心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