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上早期教育的時候,總是會和認識的不認識的寶媽,交流孩子的問題。最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家孩子多大了,會說話了嗎?每次說得多嗎?”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孩子們一起上早教班的另一個小朋友,才是六個月剛過,就可以完整清晰地說一句話了,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交流起來十分容易,而且看起來也十分健康,每次見到這個孩子和他媽媽,大家總是在誇,誇孩子說話清楚,誇孩子媽媽會養孩子,然後再對比自己的孩子,眼神中通透漏出來的滿是擔心和著急的眼神。
前不久,同學來家裡做客,看到孩子就直接問道:“會說話了吧,說的多嗎?我的小侄女兩歲了,還是沒有開口說話,把我爸媽快急壞了。”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孩子如果稍微晚一點說話,就著急得不得了,你們家是否也這樣呢?
孩子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得很正常,為什麼就是不願意說話?
“剛開始的時候,以為是孩子的聽力方面出了問題,但是檢查過後沒有任何問題。爸爸媽媽說話也能聽懂,也能及時的給出反應,檢查後就說:“要時常和孩子互動,試著“逼著”孩子講話。不是強迫、強制性讓孩子說話,而是在平時的時候就加強訓練,比如:孩子想做一件事或者是跟家長要一個東西,孩子沒肯開口說話,家長就是理解了也不要給孩子,就算孩子哭鬧也不同意。直到孩子願意處於自主的開口,家長再給孩子也不晚。等到回家了,給孩子進行過這樣的測試了,可是孩子仍然是沒有張口說話,是不是孩子的智力方面有什麼問題啊?哎~。”最近一個寶媽發這樣的私信問我。
當我在繼續和寶媽溝通的時候,我發現這位寶媽和在早教班門口遇見的寶媽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孩子說話這一方面看的十分的重,時常擔心自己的孩子說話太晚,每天教著孩子說話。但是孩子呢,是一句都不學,也不願意開口,時常就是變著法的逼著自己的孩子說話,在各種場合都要教著孩子說話。
美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曾說到:“不要‘教’你的孩子說話,如果我們教孩子說話,那麼孩子可能永遠也學不會!”
父母需要這樣教孩子,才是給孩子的最大的幫助,這五件事不要做
1.不要表現得很不耐煩
當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開始咿呀學語的時候,嘗試的張口說話的時候,因為孩子剛剛說話,發音難免不標準,因此很難聽懂。往往這些時候有的比較急躁的父母就會便顯得十分的不耐煩:這孩子說啥呢?你到底要啥,好好說,這樣的表達方式往往嚴重打擊孩子的開口說話的勇氣和主動性,做父母的千萬不要這樣做。
2.不要總是否定孩子
由於孩子說話的時間比較晚,所以有些家長難免表現得很著急,這個就很喜歡問其他的家長,以便來找到和自己孩子相同情況的孩子,以此安慰自己的迫切想讓孩子說話的心情。如果這個時候得到的消息是,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說的早的時候,就會表現滿臉擔心,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還經常的和別人說:“我家孩子為什麼這個樣子啊,明明別人的孩子都開始說話了,他還是不說話。”
其實孩子聽到這些父母否定自己的話的時候,就會感到十分的沮喪或者是害怕等一系列情緒,而這些不好的情緒正是影響孩子說話的最大原因。一次,家長要是唱的做好一個鼓勵者的角色而不是經常性的給孩子這些壞情緒。
3.不要強制性的引導孩子說話
還有些父母很喜歡引導自己的孩子不斷的說話,每次當孩子說出來,家長還是在一遍遍的問孩子。
父母給孩子做好引導是家庭教育的關鍵,但是當父母面臨的是孩子的語言發展的時候,不正確的引導會讓孩子變得更不願意說話。也會導致孩子因為說錯或者是說的不好而害怕開口。由於大人總是在問孩子根本就不理解的東西,但是隻要是孩子稍微說錯,家長就笑孩子,其實家長並不是真正的嘲笑孩子,只是覺得孩子很可愛罷了,但是孩子會理解錯誤,導致孩子會變的疑惑、焦慮鉅額自卑,從而更加害怕說話。
4.不要在孩子嘗試說話的時候過度的強調孩子的錯誤發音
“是餓了,不是額”“是想要喝奶奶,不是想喝來來”……時常的看到有些家長,當孩子發音不是很標準的時候,家長總是喜歡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雖然說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糾正不過來,將來就習慣了,就像這樣一直下去可不行,所以就時常糾正自己的孩子。
但是,你知道嗎?這樣的做法不是在幫自己的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不斷的懷疑自己、不斷地否定自己,變得更不敢開口說話。相當多的兒童教育家都發現,一般口吃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的有這樣的習慣。
5.不要限制孩子要說話的行為
可能很多家長都感受到了,當自己家孩子開始說話的時候,孩子就會從一開始的沉默寡言變得十分的話癆,嘰嘰喳喳得像一隻小喜鵲說個不停。而當這個時候,家長們在玩手機或者是看劇的時候,就會想讓孩子安靜一會兒,就會對著孩子喊:“別說了,安靜一會兒可不可以。”
家長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做法會扼殺掉一個孩子的說話天賦,時間長了的話,還容易導致孩子變得沉默寡言。
父母要這麼做,孩子才能早早說話,心智也發育的相當的快
1.正確引導很重要
孩子剛學說話的時候,發音肯定是會有些不標準的。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家長一般是聽不太懂,那麼,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講這句話作為你的口頭禪:
“你可以指給媽媽看嗎?”
孩子說不清楚,家長也聽不懂的時候,讓孩子直接指出來東西在哪裡,是最正確的做法,也是給予孩子最正確的引導,不僅孩子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哦,家長也省的去猜了。
2.及時的鼓勵很有必要
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父母及時給予孩子肯定以及鼓勵的話,孩子就會更加願意配合或者是完成一件事情。當孩子們開始說話的時候,父母的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3.做好孩子的傾聽者
在積極回應孩子的同時,聰明的父母還經常做孩子們的最佳傾聽者。剛開始說話的孩子,家長會發現這樣的孩子,說話基本上是聽不懂的,或者是說一大堆外國語言。一般的家長都總是選擇一笑而過,而真正聰明和智慧的父母則是選擇當孩子真正的傾聽者,去激發孩子說話的潛力和天賦以及孩子的智力發育。
智慧的父母永遠要記得,要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說話才是最正確的做法,才能讓孩子儘早開口說話。
閱讀更多 佳妤媽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