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怎麼引起的?

小毛八


感謝提問。

安史之亂是唐朝天寶年間由藩鎮發起的叛亂,因叛軍首領分別是安祿山和史思明,故稱安史之亂,又因發生在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便是唐朝藩鎮力量的急劇增長造成的,而唐朝中央政府失去了對藩鎮的控制。


安史之亂

大唐軍隊外重內輕

強漢盛唐是我們現在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而唐朝除了繁盛,其軍事力量也不可小覷。大唐王朝在對外用兵以及擴張中,其疆域面積逐年擴大。唐玄宗為了便於管理邊疆便設立節度使鎮守邊疆,節度使可以自領軍隊。

但是邊疆軍隊的數量卻遠遠多過了中央朝廷,開始尾大不掉,漸漸的邊疆大有凌駕中央之勢。而且北方的藩鎮將領是胡人,古語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當胡人的力量不可控之時,危機也就爆發了。

唐玄宗晚年消極怠政

皇帝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很多皇帝尤其是有作為的皇帝到了晚年,都想著要享受一把生活,這是每個皇帝的通病,唐玄宗也不例外。

唐玄宗劇照

當開元之治走到晚期,唐玄宗開始放縱自己,日日與楊貴妃玩樂。他開始信任李林甫、楊國忠等人,並委以重任。李林甫和楊國忠將朝政搞得混亂不堪,唐玄宗自己也開始變得奢靡,以前的勤儉消失不見,這一切讓安祿山瞧在眼裡,終於在他認為合適的時機發動了叛亂。

河北胡人佔據了主體

唐朝時隨著國力的增強,領土的擴張,朝廷將佔領地區的少數民族大量內遷,這些人就在邊疆地區聚集,使得河北等地成為了胡人的天下。

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杜絕邊將入相之路,稱胡人忠勇無異心,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因此安祿山身為胡人等得以取得權力,而安祿山也因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加劇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


安祿山劇照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盛夏一抹清涼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意見。但始終離不開以下五個方面:

一、軍事:邊境藩鎮的兵力太大

唐朝前期,在邊防要地設置藩鎮,派遣節度使統領軍隊,代表皇帝駐守邊疆,後來逐漸推廣成為制度。到了唐玄宗時期,在全國邊境一共設置了九個節度使,每個節度使統領2 至 9 萬人的軍隊,平均每個節度使統領的軍隊在5.5萬左右。這個數目看似不大,但其實已經對中央集權形成了嚴重的威脅。要知道,當時唐朝全部軍隊的總數不過 57 萬。九個節度使統領的軍隊總數是京師及內地兵力數量的 7倍,且精兵強將都集中在邊疆地區。這種外重內輕的兵力分佈,雖然可以有效地抵禦來自邊疆的威脅,但對唐朝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節度使不僅擁有自己的軍隊,還兼管著當地的民政、財賦,很容易發展成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所謂“山高皇帝遠”,就是這個意思。

二、經濟:貧富兩極極端分化

唐玄宗時期,經濟發展迅猛,他做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改革和調整。他整頓綱紀、廢除苛法、重視生產、對外開放。開創了“開元盛世”。史書記載,開元盛世之時,穀物連年豐收,倉庫裡都堆滿了糧食。有的陳年稻穀都已腐爛,繁榮富裕可見一斑。其實,在繁華的背後,危機重重。“均田制”遭到嚴重破壞,土地有錢人兼併,農民失田失業,破產流離,經濟惡性膨脹,唐玄宗執政後期,這種以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為主的經濟完全主宰了國家經濟命脈。導致貧富兩極分化的極端懸殊,激化了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農民承受不了繁重的賦役,背井離鄉,四處逃亡。為了生存,聚眾造反,進行武力反抗鬥爭也是在所難難免,這也給了安祿山可乘之機。

三、內部階級鬥爭

“出將入相”導致宰相與寒族、胡人之間的矛盾激化。任宰李林甫為了鞏固自己的宰相之位,故意向玄宗提議用胡人為將。因為胡人沒有文化,不識漢字,所以即使胡人有再大的功勞,也不可能入朝為相。而安祿山恰恰就好是胡人出身,兩人的明爭暗鬥,促使了安祿山舉兵叛亂。

到了楊國忠當宰相後,多次和玄宗說安祿山有叛亂之心,但玄宗不信。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的,楊國忠殺掉了安祿山的心腹,想以此能激怒安祿山,果然,後來安祿山以誅楊國忠之名起兵叛亂。

其次,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安祿山曾為了討好玄宗,不拜太子,聲稱“只知陛下,不知太子”。引起太子不滿。隨著玄宗老去,安祿山擔心玄宗一死,太子即位會對他不利,所以起兵造反。

四、民族矛盾

雖然唐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但是在大漢族主義的傳統影響下,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玄宗時期,就多次攻伐奚、契丹部落。矛盾的是,唐玄宗卻十分寵信雜胡安祿山,任由他大肆提拔胡將,排斥漢人。他以後的叛亂就是以這些少數民族將士為主體。《國史大綱》中就提到:“安祿山的勢力,是唐室用中國財富豢養成的胡兵團。此種胡兵團只吮吸了唐室的膏血,並沒有受到唐室的教育。他們一旦羽翼長成,自然要撲到唐室的內地來。”

五、統治腐朽

盛唐強大,萬世無憂,“宴安驕侈”就代替了“勵精圖治”。從早年的積極納諫轉變到拒諫甚至殺諫。對敢於直言進諫的正直君子憎恨排斥,反而“遠正士,暱小人”。他罷黜張九齡,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相,正是安史之亂的禍端。

總而言之,安史之亂的背景十分複雜,不單單是某一方面出了問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可改變的歷史發展的必然。安史之亂是唐前期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


歷史時間線


說到安史之亂,首先要提到的一個人就是安祿山,今天遼寧朝陽人,父親去世的早,他從小就跟隨母親在突厥人部族生活。開元初年,其部族破落,於是逃離了突厥,冒名安氏,名祿山,他是唐代藩鎮割據勢力最早的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唐玄宗開元初期,社會經濟達到了空間的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由於均田制的破壞,許多農民失去土地成為了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階級的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基本上就不理朝政,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因為其極其寵愛楊貴妃,導致楊氏一族權勢傾天下,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光是宮中專為貴妃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好幾百人,其脂粉錢每年就得上百萬,統治階級的腐朽直接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社會矛盾不斷的加劇惡化。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再一個就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升級,奸臣當道,驕橫跋扈,妒賢嫉能直接加深了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尤其是楊貴妃你的哥哥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的爭權奪利,直接成為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索。

由於唐玄宗的好大喜功,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其他民族的戰事,又由於當時的編制由府兵制改為了募兵制,那就更加的造成了節度使與邊境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慢慢的安樂山就掌握了重兵,到了天寶元年(742年),安祿山掌握的軍隊越來越多,達到了49萬餘人,幾乎佔到了全國總兵力的85%,又是集中在東北和西北的邊境,光是安祿山所掌握的范陽等幾個重鎮就達到了15萬人。而相比較的是朝廷的軍隊則是數量不足,士兵素質又很差,也沒有任何的作戰準備。隨著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的矛盾也是越來越深,慢慢的地方政權已不甘於中央政府的管理,終於在天寶14年11月,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了叛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在聽到叛亂之後,唐玄宗嚇的逃向成都,在經過馬嵬坡時,守護的將士頗有怨言,認為是由於楊國忠的作亂才導致了安祿山的謀反,中將士極力要求殺死楊國忠及楊貴妃等人,唐玄宗迫於眾人的壓力,刺死了楊貴妃,楊國忠在逃跑的路上被殺死,安史之亂進入了最高峰,最終經過了長達8年的時間這場叛亂才被平定。這場戰亂給社會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勞動力大量減少,邊疆土地失控,從此唐朝走向了衰敗。


趣說五千年


1.安史之亂的發生原因有多個方面,它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等等。

(1)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均田制被破壞,均田農民失去上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2)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導致安史之亂髮生的直接原因。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3)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4)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爆發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2.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第一,安史之亂給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破壞。北方的經濟衰落了,而江淮地區未直接受到安史兵禍。所以,從此之後,南方經濟的發展日益超過北方,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了。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

第四,安史之亂也使唐王朝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3.總而言之,安史之亂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破壞,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亂後,統一、繁榮、強盛的統治局面成為過去,唐王朝開始走上下坡路。


夠愛001


安史之亂是安祿山和史思明,於唐玄宗天寶年間(755)年發生的一件叛亂奪權事件。整個事件長達八年之久,唐朝至此由盛而衰,直至滅亡。

凡事有因,安史之亂是統治者的昏庸無道,給一天一天慢慢培育起來的。

一·根源——唐玄宗

1.晚年倦怠朝政,只圖享樂和安逸,一心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成為瀰漫開源後期的一個社會風氣。從中央到地方,大小官吏群起效仿。隨著這些人權勢越來越大,個人的私慾越發膨脹,貪汙受賄,巧取豪奪。什麼國家安危、黎民百姓、江山社稷,皆拋在腦後,置於九霄雲外。這是當時社會風氣的真實寫照。

2.重用奸臣李林浦,一切事物均交由李林浦處理,基本不理朝政。縱容奸臣李林甫把持朝政、維護和擴張自己的勢力、極力排擠打擊那些均可能威脅到自己的人或比自己有才華的人。

3.昏庸無道,繼李林浦後,唐玄宗繼續重用另一大奸臣楊國忠。楊國忠較李林浦,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一錯再錯,步步錯。

二.催化劑——一系列隱患滋生

1.政治懈怠:

因為奸臣當道,朝廷沒有治國之能臣,導致政策措施上的失誤。致使藩鎮崛起,與朝廷形成割據態勢。如安祿山一個人就控制著三個節度使,達15萬人,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隱患無窮。

2.風氣汙濁:聲色犬馬、荒淫無度,致使權貴階層的貪婪權欲膨脹到極致,循私誤國之人比比皆是,導致居心叵測之人,有了可曾之機。安祿山的慾望就是這麼培育生長起來的。

3.朝廷腐敗:

均田制的破壞,加速了土地兼併。因貪汙腐敗,巧取豪奪,皆流入權貴之手。社會生產,經濟秩序遭到嚴重破壞。耕者無田,勞者無地,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動盪不安,矛盾重重。整個社會一片散沙,各勢力集團卻不斷壯大。

三.導火索——楊國忠

在李林浦去世之後,楊國忠執掌大權。他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甚至告發安祿山有謀反叛亂之心。直致演變到殺死安祿山的心腹,不分個你死我活事不干休。終於,安祿山在天寶年(755年)舉兵反了。

安史之亂告誡人們,盛世的到來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盛極而衰卻招之即來。民族的內亂從來沒有勝利可言,有的只是全面俱傷!


HISTORY歷史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民族問題

從五胡亂華開始,河北、中原有大量胡人。至隋唐時期,河北仍然是漢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多民族雜居,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叫做“河北胡化”。

在史書中被稱為安祿山、史思明“腹心”、“賓佐”和“心手”的最核心人物有高邈、何千年、許叔冀、吉溫、張萬頃、孫孝哲、曹將軍、徐歸道、獨孤問俗、張休、張通晤等11人,只有孫孝哲和曹將軍是少數民族。安祿山、史思明在叛亂過程中和稱帝時所重用的主要是漢人。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小塗愛歷史east


唐朝天寶年間,已由盛轉衰。唐玄宗對內重用楊貴妃族兄楊國忠為宰相,兼領四十餘使,專決朝政。對外,重用胡人安祿山,讓其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統領邊兵近二十萬人。安祿山刑賞已出,又看到天下武備鬆弛,遂萌生篡奪最高權位的謀反之心。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夥同部將史思明發所部兵馬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十五萬兵馬,號稱二十萬,反於范陽(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爆發了安史之亂。唐玄宗聞訊,當即調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在東都洛陽募兵六萬,守衛河陽大橋(在今河南孟縣南)。接著,又以金吾衛大將軍高仙芝率京師兵五萬,屯駐陝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西北)。十二月,安史叛軍佔領東都洛陽,封、高二將退守潼關。不久,唐玄宗誤聽了監軍宦官邊令誠讒言,處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改派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任兵馬副元帥,領兵八萬,進駐潼關。這時,河北十七郡在顏杲卿、顏真卿兄弟的率領下,擁有兵士二十多萬,切斷了范陽與東都之間的交通,使安祿山陷入困境。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封其子安慶緒為王。不久,唐玄宗派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部從井陘東進,會同顏真卿部經營河北。郭子儀與李光弼會合,共有十餘萬人,進擊叛軍史思明部。雙方大戰於九門(今河北正定東)城南,史思明大敗。史思明收集餘眾,退走博陵。李光弼進軍圍博陵,攻城不下,又還軍常山。史思明率軍尾隨而來,安祿山又調洛陽、范陽五萬餘人增援史思明。嘉山(河北正定東)一戰,史思明大敗,被殲四萬餘人,史思明徒步逃往博陵。真源縣令張巡率軍堅守雍丘,多次擊敗叛軍,確保江淮不失。

同年五月,哥舒翰在唐玄宗和楊國忠的嚴厲威逼下,被迫出兵。結果,兵敗靈寶,潼關失守。叛軍突破潼關,向長安逼近。六月,唐玄宗與楊貴妃、楊國忠及部分大臣、皇子、連同禁軍一千多人,出禁苑之西延秋門,向蜀中逃去。行至馬嵬坡(今陝西興平境內),禁軍譁變,殺死楊國忠,逼玄宗縊死楊貴妃。太子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擁戴下,北上靈武(今寧夏吳忠西南)。七月,李亨在靈武即帝位,是為唐肅宗。八月,肅宗將郭子儀、李光弼調至靈武,並聯合回紇騎兵,準備大規模的平叛戰爭。

安祿山進入長安,搜捕長安百官、宮女、宦官等數百人送至洛陽,又大肆殺戮王、侯、將、相家屬,楊國忠及高力士的黨羽全部被殺。安祿山以為大功告成,專以享樂為事,不再有什麼長遠打算。由於安祿山欲以段氏所生的安慶恩取代長子安慶緒為繼承人,引起安慶緒的憤怒。安慶緒與宦者李豬兒密謀,殺了安祿山。同年九月,郭子儀率唐軍十五萬進攻長安。叛軍十萬人與唐軍相持於長安西南,經過激戰,叛軍全線崩潰,唐軍收復長安。郭子儀乘勝東進,追叛軍至潼關,殺敵五千,佔領華陰、弘農。安慶緒放棄洛陽,北渡黃河,退保鄴城,唐軍收復洛陽。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肅宗調動各路人馬進攻安慶緒。參加作戰的有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但肅宗不設主帥,只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全局。郭子儀等唐軍進圍鄴城,並引漳水灌城,安慶緒不僅遭受水災之苦,而且城中缺糧,甚至老鼠也成了貴重食品。這正是破城的好時機,但因眾兵無主,無人統一指揮,以致坐失良機。此時,史思明援救鄴城,截劫唐軍糧草,又用聲東擊西的戰術,不斷襲擊唐軍。次年三月,唐軍與史思明叛軍開展激戰。正當激戰之時,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咫尺不辨敵我,混戰中雙方均遭重大損失。唐軍向南,叛軍向北,相背潰退。

史思明至沙河整頓軍隊,還屯鄴城南。安慶緒感到自己勢窮力竭,已到末路,遂對史思明上表稱臣。史思明將安慶緒誘至其營中,然後突然襲擊,殺死安慶緒,又進入鄴城,兼併其眾。史思明回到范陽,自稱大燕皇帝,改范陽為燕京。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史思明兵分四路,南渡黃河,會於汴州(今河南開封),繼又西進鄭州,直逼洛陽。李光弼將洛陽守軍移至河陽(今河南蓋縣),洛陽為史思明佔據。史思明進攻河陽,遭李光弼迎頭痛擊。史思明也曾派兵西進陝州,南進淮西,均無甚進展。

史思明殘忍好殺,手下稍不如意,常遭族誅,故人人自危。史思明愛其少子史朝清,常想殺長子史朝義,立朝清為太子。史朝義為了先發制人,遂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三月,在鹿橋驛(在今河南洛寧西)殺死史思明,回到洛陽,做了皇帝。接著,史朝義派人到范陽,殺了史朝清母子,引起范陽內部相互攻殺,數月之間,死數千人,大大削弱了叛軍的力量。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月,史朝義退擊洛陽。在唐軍的節節進逼下,史朝義於十二月在石城(今河北唐山東北)東北的溫泉柵自縊於林中。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至此結束。



羅欣333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和唐肅宗父子時邊鎮守將安祿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亂,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叛亂始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直到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才平息,前後持續了八年。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唐朝最初原本實行的是均田制,可後來隨著土地兼併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土地,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從而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二,隨著均田制的失敗,府兵制也跟著破產,軍人的地位發生了斷崖式的下跌,唐朝於是用募兵制全面替代府兵制。這些招募的士兵為了利益,與邊鎮將帥形成了一種相互依附的關係。另外,李隆基不得不放權於地方,在全國設立多位節度使,還給予這些節度使軍、政、財大權,造成內輕外重的局面,以至於中央無法壓制地方。例如叛亂的主角安祿山就是在造反前兼任三鎮節度使,手下精兵十幾萬,而唐玄宗卻沒有做好防備措施。

三,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李隆基一直對太子不放心,所以扶植奸相李林甫對抗東宮,在外又故意扶植安祿山等胡將,隨後又扶植外戚楊國忠,讓他們相互爭鬥,以維持自己的皇權穩固。安史之亂爆發的導火索,就是楊國忠與安祿山爭權奪利引起的。





趣齋文史


安史之亂髮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併嚴重;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中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  

土地兼併嚴重是和均田制的破壞密切相關的。唐初實行均田制時,並未改變地主佔有大量土地的狀況,土地可以在各種名義下買賣,因而只能延緩而不能阻止土地兼併。後來均田制逐漸廢壞,土地兼併日益發展。到唐玄宗後期,土地問題日益嚴重,許多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邊防節度使的權力膨脹是和府兵制的破壞分不開的。唐初,府兵的地位高,待遇好,因而兵源穩定。高宗以後,征戰頻繁,府兵戍邊、出征往往逾期不得輪換,而其優厚待遇多被取消,府兵逃避徵調或逃亡的很多。於是唐玄宗時廢除了府兵制,普遍實行募兵制。招募而來的士卒長期駐守邊疆,與邊將關係密切,因而極易成為邊將的私人武裝。同時邊將的權力也在逐漸加強。睿宗景雲元年(710年),開始在邊地設節度使。至天寶元年(742年)時,共設平盧、范陽、河東、朔方、河西、隴右、北庭、安西、劍南等九節度使及嶺南經略使。他們各領兵二、三萬至八、九萬,並由起初只管軍事發展到兼管行政、財政,集大權於一身,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  

而此時唐玄宗已怠於政事,沉緬於酒色歌舞,窮奢極欲。政事則先後委於宰相李林甫、楊國忠。李林甫口蜜腹劍,勾結宦官,妒賢嫉能,他掌權十九年,政治日益黑暗。他死後,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為相。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政治更加黑暗。朝廷直接掌握的武力也大為削弱,代替府兵的騎缺乏訓練,戰鬥力差,無論數量、質量都遠遜於節度使的武力。此時唐又與吐蕃、南詔多次發生戰爭。唐軍攻南詔屢敗,天下騷然,國力虛耗。


口水雜談


安史之亂引起的原因,表面上來看是由唐朝將領安祿山、史思明背叛唐朝發動戰爭,其深層原因是多重因素厚積薄發而成:

一、軍事:

唐玄宗事情,大唐有兩個明顯相反的用兵方向:

向西對抗突厥,吐蕃以及西域諸國。

向東對抗契丹,靺鞨,奚人等部落。

兩個完全相反,相距甚遠的用兵方向,勢必會造成兩個完全不同的軍政資源聚集中心,這是很危險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傳統,而唐朝是一個沒有無線電,鐵路,汽車的年代,皇帝控制地方實力派的主要途徑就是就是軍事威懾。關中,河朔兩個軍事行動方向,其實早已經埋下了內戰的種子。

同時,不受朝廷控制的龐大的準軍閥集團正在逐步形成,玄宗時期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讓節度使在邊地徵兵,邊境軍隊高達49萬人。但由於忌憚中央政府的“強大”,朝廷又控制了河朔集團主要的經濟來源,這些準軍閥一時不敢動作,等到唐朝中央政府略顯衰弱,這幫人就活躍起來了,安史之亂只是將這種割據形勢擺在了明面上。

二、民族:

自南北朝以來,大量契丹人、奚人遷入河北北部,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俗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骨幹。史載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大量少數民族投靠叛軍。

三:經濟: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土地兼併也愈加劇烈,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不僅僅普通百姓受到影響,唐朝的府兵制也受到嚴重衝擊,兵戶破產逃亡嚴重。天寶八年(公元749年)衝折府以無兵可交,府兵制終於廢止。此後,折衝府只有兵額和官員,既沒有兵,也沒有馱馬、武器等各項軍資,其種種結果導致武備遲廢。

四:政治:

不談政治制度(節度使制度)和權力制衡(楊國忠亂權和唐玄宗懶政),唐王朝基本盤關隴地區本身的經濟政治軍事實力的衰落也是核心的關鍵。

雖說秦漢隋唐皆起於關隴,但初唐時期關隴的衰敗已經有了徵兆,典型案例就是就食於西京洛陽。

中央集權政權必須在其核心直隸地區擁有足以壓制其他板塊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但唐玄宗時代的關隴表面看富足繁榮,實則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關隴地區無法提供足夠的人力來補充兵員只能依賴西北各大節度使的募兵(節度使的募兵有為數不少的番兵胡兵)甚至要用金帛來僱傭回鶻,另外關隴沒有足夠的糧食賦稅來滿足朝廷和平叛軍隊的基本需求,如果不是張巡守住了江淮的財賦之地,唐王朝必然會滅亡於安史之亂,五代亂世會提前爆發(雖然也沒好到哪裡去)。關隴已經難堪直隸重任,這才是唐王朝衰敗的核心,哪怕沒有安史之亂,新的龍興之地河北也必將挑戰關隴為首的朝廷。

以上種種,安史之亂髮生基本可以說是必然,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別的人反。

我是老歪,趟河觀史,以史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