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秘密处死自己的儿媳妇?

1王亚坤


朱元璋曾经秘密处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媳妇,这中间有什么样的隐秘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朱元璋不得已对自己的两个貌美儿媳妇动手。

皇权至上

朱元璋是什么人?那是从人类的地位最底层的乞丐一路做到人类的地位最高层的皇帝的人,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皇权很重视。

在大明朝建立之后,很多开国的功臣都遭到了朱元璋的排挤和和杀害,有一些人是因为确实有谋反的迹象,有些人则是因为朱元璋怀疑他谋反或者说担心他谋反而被处死。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朱元璋身为帝王,身居皇位,面对昔日一同战斗的战友,他也难免会有防范,毕竟这些人的权利和功劳太大了,他对自己的皇位很担心,自然就会对这些人动手。

既然如此,那么朱元璋的儿媳妇是不是对他的皇位有了威胁呢?

儿媳妇汤氏

首先咱们来看一看朱元璋的儿媳妇汤氏,这个汤氏是朱元璋十儿子朱檀的妃子汤氏,这个汤氏不得了,她的爱好很独特,让人毛骨悚眼,她有一个嗜好,算是恋童癖的一种,又与恋童癖有所不同,因为她不是单纯的喜欢小男孩,而是更喜欢看小男孩惨叫或者受到迫害之前害怕的样子。

汤氏的罪行让人发指,她喜欢搜集抓捕小男孩,然后对他们进行迫害,有的被她进行了阉割,在这个过程中,小男孩极度恐慌,正是这个恐慌的过程,以及小男孩的尖叫声,让汤氏感觉浑身都舒服,正是因为汤氏这个变态的嗜好,让朱檀也开始不正常起来,每天都炼制丹药,希望自己的身体强壮。

这件事情一度传到了民间,毕竟经常丢失小男孩让人心恐慌,百姓开始人人自危,都害怕自己的小男孩被抓进宫中,受到迫害,大家都感觉皇宫非常可怕。

后来朱元璋得知此事,非常震怒,他觉得这样的儿子和儿媳妇让他脸上无光,于是秘密处决了变态的汤氏,同时对不学无术的朱檀也进行了髡刑,就是将他身上所有的毛发都剃光,这样的刑罚虽然不致命,但是却对人有极大的打击,朱元璋也算是给了朱檀一个比较严厉的惩罚!

朱元璋杀汤氏并不意外,因为汤氏对皇室的形象进行抹黑,同时汤氏的行为让民怨沸腾,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长此以往,将影响朱元璋的皇权统治稳定,在这个原因面前,汤氏自然是难逃一死。

儿媳妇邓氏

朱元璋的儿媳妇邓氏是秦王朱樉的一个次妃,你不要小瞧了这位次妃,虽然身为次妃,但是她靠着自己的魅惑之功,让朱樉的正妃毫无地位,在邓氏的撺掇下,朱樉甚至对自己的正妃百般刁难。

这种欺压正妻的行为在古代是极为严重的事情,更何况是发生在了皇室之中,这样的事情简直算是皇家的丑闻了,朱元璋知道后,自然是气得要死。不过这毕竟是儿子的家事,朱元璋也就是在和儿子单独相处的时候,点了儿子几句,希望儿子能够管理好邓氏,让她不要在兴风作浪,端正家风。

结果朱元璋的这个儿子根本管理不了邓氏,还让邓氏开始变本加厉。邓氏不仅是一位不甘为人下的女人,她的野心大的吓人,她甚至做了一件皇后的凤袍穿,说要感受一下母仪天下是什么感觉。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秦王朱樉的家事,朱元璋的逆鳞正是皇权,邓氏的做法让朱元璋十分担心,他觉得这位邓氏的野心很可能影响到他的儿子,影响到未来大明朝的江山,于是朱元璋处死了邓氏。


朱元璋处死儿媳妇,一个是因为平民愤;一个是因为野心太大。两个儿媳虽然所犯之罪不同,但是共同点都是影响了朱元璋的江山和统治稳定,同时她们的行为让皇家形象抹黑。朱元璋自然是不会容忍这样的儿媳妇在自己的儿子身边,同时他对这两个儿子也极为失望,除了让鲁王受了髡刑外,他还想处置了秦王,好在太子朱标极力求情,朱元璋这才饶了秦王。


野史日记


我叫朱元璋,有人说我秘密杀死了两个儿媳妇,这能叫秘密吗,这可以是按照大明律例处罚,天子犯罪与庶民同罪,何况这两个儿媳妇,下面我跟大家说说这两人不孝的儿媳。

第一个叫做汤氏,他是我第十个儿子朱檀的老婆,也是汤和的女儿,16岁的时候就嫁过来了,本来是郎才女貌,哪知道两人迷上了江湖上的传言,跟秦皇嬴政一样追求什么长生不老,整天在家练仙丹。还听信个道士去找100个被阉割的8岁男童,这不胡闹吗?搞得整个兖州人心惶惶,家里面有男童的都不敢让小孩出门,直到后面有人跟我说我才这荒唐的事情。

本来想凌迟赐死,要不是有人来求情,我才不会将凌迟改成砍头。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长生不老,看嬴政就知道了,好好的王妃不做非要去作死,活该!

至于这个乱来的儿子,我让人把他身体上毛发剃光,做髡刑,然后滚回家了,回去之死性不改,后来乱吃丹药死了。


还有一个叫邓氏,是老二朱樉的次妃,她是邓愈的女儿,这老头家教也真的是有问题,这个妾整天正事不做,整天搞内斗,让老二的老婆被搬出家,自己生活。还经常捏下属的脸,青一块紫一块的,说着就说歪了。

记得某一天有人跟我说他自己定做了五爪龙床,和皇后的礼服,幻想能够做皇后,这不瞎搞吗?我就赐三尺白绫给她,自己上吊吧。

这老二也是,平常那么看重你,自己却管不好自己人,不管不教,这次废黜了,看着碍眼。

点个关注,发现跟多有趣的历史


小旭谈历史


都知道农民出身的朱重八同志,建国之后是非常“残忍”的,体现在他大肆杀戮功臣、脾气暴躁。但是在马皇后的劝诫下,他倒是没有谁都干掉。其实这一行为可以理解,毕竟都不是自家人,万一将来夺了天下呢?没上过学的朱元璋是知道“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的

但问题是,连自己家人都不放过吗?别说还真的是,老朱曾经久干过这么一个事儿,处死了自己的两位儿媳妇。当然也不用太惊讶,毕竟他连自己的儿女亲家都可以夷灭三族,区区一两个儿媳妇(没有血缘关系)也就真的不算啥了


朱元璋为何要处死儿媳呢?实际上这是一次非常厚黑的借刀杀人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贫农出身的老朱一生兢兢业业,努力踏实,最终建立了强大的朱明王朝,而建国后他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但他也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杀戮功臣。由于朱元璋出身于社会最底层,所以他异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江山。而付诸行动方面,他更是不遗余力,甚至有些矫枉过正。大明开国初年,老朱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和保证后代继位后的安定,他挥舞屠刀,大肆屠杀对江山有潜在威胁的功臣,手段之残忍严苛更是让这些功臣们如坐针毡。除此以外,他由于自己年少时被地主官神欺负,对于官僚阶级是非常的不信任,下严令铁腕反贪,除掉了大量寄生在百姓头上贪官污吏。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好事儿,可是他也因此枉杀了不少能臣

其实所有的斗争都来源于政治斗争,朱元璋之所以要这么干,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后代肃清障碍和威胁,为了保证大明江山不易主,他只能这么干。虽然他可以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玩“杯酒释兵权”的怀柔政策,可是他没有,这跟个人性格是有很大关系的,老朱这个人做事儿,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明初三大案完结,老朱已经杀掉了将近9万人,而这些人中不乏当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尤其是胡惟庸案,更是牵连无数官员,导致明初官员非常紧俏,但却少有人愿意补位,因为不知道哪天就被干掉了。除了杀戮功臣官员,老朱还曾处理过自己的儿媳妇,而这两个儿媳妇也不是普通人,他们分别是鲁王朱檀的王妃汤氏,秦王朱樉的王妃邓氏?是不是听着耳熟?这两位王妃,与汤和、邓愈有什么关系呢?

可怜两位王妃,其实她们真的有记载中那么不堪吗?

朱元璋出身贫农世家,从小干活儿就麻利,身体自然也很健康,所以生育能力也是非常卓越的。他一生多子嗣,共计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再加上十六个女儿,一共有40多个孩子。而他的两位儿媳妇,其中一个就出自朱檀,朱檀刚出生的时候,恰逢明朝初年。所以为了稳定这些功臣,朱元璋搞起了功臣联姻,所以便给朱檀定下了娃娃亲,指定了信国公汤和的女儿为妃。看起来是个喜事儿,可是后面的发展却让人唏嘘不已

朱檀长到14岁的时候,娶了汤和的女儿为妃,随后在他16岁的时候便前往山东兖州就藩。朱檀并没有生于朱元璋争霸天下的乱世之中,而是生在了建国后的和平年代,所以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是个知书达礼,礼贤下士的好藩王,也深受朱元璋宠爱与器重。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他就藩,在地方的权力也逐渐大了起来,开始与自己的王妃汤氏在兖州地区胡作非为

历史这样记载:亲王与汤氏祸害民间百姓,整日将男童抓到宫中阉割当太监,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汤氏为了永葆青春,听信术士之言,采用男孩的命根子做药引!且不说对于幼小孩童遭受宫刑的痛苦,就这种迷信的行为和残忍的行径就让人发指!除此之外,汤氏为了拿到更多的药引,还把军队中士兵的儿子抓来阉割。由于王妃本身地位尊贵,而朱檀又是皇子,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朱元璋知道此事后,怒不可遏,大骂“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随后便下令惩治二人,而朱檀贵为皇子,因此逃过了死刑,但朱元璋之后对他施用行了髡[kun]刑,剃光了身上所有毛发。随后朱檀郁郁寡欢,但还是坚持服用含有剧毒的金丹,最终仅仅过了两年便一命呜呼了。朱檀死后,朱元璋非常痛恨这个儿子,所以赐谥号为“荒”

至于另外一位王妃,也是同样做出了荒唐的事情!

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朱樉,虽然没能像朱标一样成为太子,但仍然生活无忧,权势也很大。同样是因为联姻,他娶了卫国公邓愈的爱女,史称次妃。次妃因是开国名将之女,所以历史记载为人嚣张跋扈,不仅脾气不好,还胆大包天。体现在她不仅不把明朝礼制放在眼中,竟然还敢公然挑衅!比如说,记载中她联合秦王朱樉对正妃进行百般虐待,这种僭越之举已经足以将其治罪,但是她还做出了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那就是她曾差人做了一套皇后的礼服,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自寻死路吗?

要知道,这一行为在封建社会罪名上是属于僭越之举,但论罪处罚的话夷灭其三族都绰绰有余,因为这是要造反啊!就算是有丹书铁券这样的免死金牌,都不能免掉这杀头的大罪。随后朱元璋知道此事,立即赐死了邓氏,而秦王虽免了死罪,但朱元璋对其的看法和态度也发生了巨变,甚至说在秦王死后,朱元璋作为父亲,都对其评价说“昵比小人、贻怒于天、尔虽死矣、余辜显然”

问题来了,这两位妃子看起来都是胆大包天之人,做出了不可饶恕之事,被处死那是理所应当,可是真相是不是真的这样呢?两人并非什么奸邪小人,也不是粗鄙无礼教的粗人,她们出身名门,分别是开国大将的女儿,理应说是知书达理才对,怎么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事?甚至说有史料记载,无论是汤氏还是邓氏,都是非常善良之人,那为何会在正史中留下如此骂名?

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这会不会是朱元璋的有意所为?为了肃清功臣,为了打压皇子,为了朱标能够顺利继位,他是否会选择陷害一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或许他真的就这么干了,虽然手段有些阴险,但是为了达成目的,为了保证他的江山稳固,这些算什么呢?只是,这一切都只是臆想,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一切都是朱元璋故意所为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朱元璋这个人,非常不一般,能吃苦,能打仗,而且六亲不认,常常大义灭亲。

朱元璋子女众多,光儿子就有26个,这其中有两个儿子有点不一样,因为他们的老婆被朱元璋处死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鲁王朱檀,他的老婆汤氏被处死。一个是秦王朱樉,自己老婆邓氏也被朱元璋处死了。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这两个儿媳妇呢?

鲁王朱檀娶了汤氏,两人一起胡作非为,汤氏被处死



鲁王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这人书读了不少,但是脑袋并不聪明。他娶了个媳妇,是汤和的女儿。

汤和是谁?是朱元璋的发小,一起长大,一起打的天下。别看汤和很厉害,但他的女儿很糊涂。

汤氏嫁给鲁王后,两人做了一些不着调的事,做得最差劲的就是有“虐童癖”,这是怎么回事呢?汤氏和鲁王朱檀一起抓了不少孩子进府,然后对孩子们进行阉割,看孩子受刑后的惨状。

有些受害的孩子,挺了过去,有些受害的孩子,受刑后因为感染,死了过去。这件事引起了当时当地百姓地极大恐慌。家长们都不敢让孩子们在鲁王所辖地方的街道上行走。



这件事情最终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穷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火冒三丈,大明还是我老朱说了算,竟然还有这等出格之事。

于是鲁王朱檀被实行了髡(kun)刑,这是一种什么刑法呢?就是把全身毛发全部扒光。于是,朱檀就成为了秃头无须、全身“白净”的样子,仿佛一只“白斩鸡”。无疑,这种痛苦是极大的,除了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

但,比起汤氏的痛苦,朱檀的痛苦实在太小,因为汤氏受到了凌迟,一刀深似一刀,刀刀痛彻心扉。这是朱元璋为了平民愤而做的举动,就算汤和是开国功臣,也不能减轻汤氏的罪过。

但,这个处理是公开的,基本上要让所有人知道,要杀鸡给猴看。

秦王朱樉,次妃邓氏被赐死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公元1370年就封了秦王,就藩西安。

朱樉的次妃是邓氏,是开国功臣邓愈的女儿。这个姑娘很漂亮,但是非常任性。因为漂亮,邓氏获得朱樉的万千宠爱;因为自小任性,所以做事很荒唐。

朱樉在西安时,受各种影响,特别是邓氏的影响,过失出现比较多。

特别是邓氏,偷偷制作了皇后的衣服,她想感受一下穿着皇后衣服的感觉。果然,穿皇后衣服的感觉不错。当然,这事朱樉是知情的。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终于让朱元璋知道了,这可是触犯了朱元璋的逆鳞,朱元璋派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后,决定处理朱樉和邓氏。

邓氏被赐死,用一丈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外说是畏罪自尽。

而朱樉是太子朱标的亲弟弟,在朱标的百般求情下,朱元璋暂时饶过了朱樉。公元1391年,朱樉被太子朱标召回西安,进行了各种劝慰。第二年,朱樉又回到了封地。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公元1395年,朱樉去世。



朱元璋处死过两个儿媳妇,一个是朱檀妻子汤氏,被处以凌迟;一个是朱樉次妃邓氏,被秘密赐死。


蓝风破晓


朱元璋处死过两个儿媳,而且都是公开公正的,都是令百姓拍手叫好的。朱元璋虽然被人称为了杀功臣最厉害的皇帝,但是其实朱元璋在历史上名声确实没有这么差,朱元璋杀的这两个儿媳都是功臣之女,由于这些人做了一些越界的事情,朱元璋依法惩处罢了。可以说朱元璋是对待官吏最狠的皇帝,因为朱元璋知道自古百姓都怕官。

第一个被朱元璋处死的是朱樉的老婆,朱樉是朱元璋儿子中比较没有出息的,这个儿媳则是功臣邓愈的女儿。这个儿媳十分的有手段,而且十分的蛮横泼辣,硬是把朱樉的原配给排挤,经常打骂朱樉的原配,而朱樉却无可奈何。最后她过分的要朱樉为她做一件皇后的衣服,朱元璋得知后,就以叛逆罪将其处死,但是却没有连累她的家人。

而另一个被朱元璋处死的儿媳是朱檀的妃子,也是功臣汤和的女儿,这个儿媳虽然没有什么蛮横的性格,但是却做了一件很变态的事情,那就是喜欢抓捕小孩子,这件事情一爆出来,朱元璋立刻依法办事,将其当众处死,给了百姓一个交代。这个儿媳确实是该死,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当提到朱元璋处死谁,我们不应该直接就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朱元璋屠杀功臣,事实上明史上的一些记载,其实都非常的可疑,明朝如果真的有这么不堪,那么怎么可能会延续这么久,更不可能造就如此强大的国力。


小司马迁论史


朱元璋不但对大臣要求比较高,对于儿子及其家眷,要求同样非常高。比如这个朱元璋赐死儿媳妇的事情,正是朱元璋在严整家风。

朱元璋和开国功臣们联姻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让自己的儿子、女儿们跟开国功臣联姻,比如太子朱标娶了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二子朱樉的次妃是宁河王邓俞之女,四子朱棣娶了中山王徐达之女,五子朱橚娶了宁陵王冯胜之女等等。

朱元璋总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基本上大明的开国功臣,都和大明皇室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元璋杀儿媳的事情,也和功臣有关,因为朱元璋杀的儿媳妇都是开国功臣之女。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处死的两个儿媳妇,一个是第二子朱樉的次妃,宁河王邓俞之女;另外一个是第十子朱檀的王妃,信国公汤和之女。

朱元璋赐死了秦王偏妃邓氏

据《明太祖皇帝钦录》记载,朱元璋次子朱樉,多有不法,被朱元璋数次申斥。原本朱元璋要废了朱樉,幸得太子朱标求情,才保住了王位。而朱樉的偏妃,宁河王邓俞之女,也并不贤惠,屡屡教唆朱樉,做了诸多恶事。

邓氏为了争宠,教唆秦王朱樉虐待正妃王氏,将王氏迁于别所居住,并克扣王氏的饮食。邓氏自己却让朱樉采购大量的珠翠宝物,供自己享乐。

邓氏和秦王还一起虐待宫人,让宫人们卷起裤子,用膝盖爬坡。宫人爬至半坡时,因为膝盖疼痛,多数摔下,秦王夫妇却以此取乐,说“打得好筋斗”。

这些事情,还不足以让朱元璋恼怒到将邓氏赐死,最多是给与训诫,略施小惩。但是,邓氏和朱樉最终却做了一件非常不应该做的事情。

朱樉令人缝制了皇后服饰给偏妃邓氏穿着,他自己又做了一张五爪九龙床,就像皇帝大殿御座的式样。这可是犯了僭越的大罪,朱元璋命邓氏自缢,同时惩戒了秦王朱樉。

好在呢,朱樉封地在西安,且能征惯战,守卫边境,颇有战功,再加上是马皇后的亲生子,朱元璋比较偏爱。所以,在其死后,赐谥号“愍”,即对其不修养德行表示不满,又对其的早逝哀痛。

朱元璋赐死了鲁王原配妃子汤氏

据《明太祖皇帝钦录》记载,鲁王朱檀夫妇,在封地胡作非为,公然将民间七八岁、十余岁的孩童抢入王府,数日才放出。有些还被阉为仆役。甚至,夫妇二人还跑去抢军人的孩子,带入王府,有释放的,有没有被释放的。以致于军人家属,每次看到王府中的仆役出门,都纷纷将自己的孩子藏于床下。

朱元璋听闻了此事,大怒,下谕旨说:“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还说:“这夫妻两个,死罪绝不可逃,合当凌迟信国公女”。

根据《明史》、《明实录》多方对照,汤和的这位女儿在洪武二十年,应该的确是死掉了。推测是王妃汤氏知道消息后,自尽了。

朱元璋在大汤妃死后,于当年,又册封了汤和的另外一个女儿为鲁王妃。而鲁王,在洪武二十二年,死于服食丹药中毒。朱元璋认为其做事荒唐,怪诞不经,所以谥号“荒”,史称“鲁荒王”。

鲁王妃之死,在清初査继佐所撰的《罪惟录》中记载,鲁王“尝建一苑城外,与妃同宿。上召入宫髡之,赐妃自尽”。

这里说的是因为鲁王夫妇宿于城外别苑,被朱元璋施以髡刑,并赐死了鲁王妃。

可能,两件事鲁王夫妇都做过吧。但是,因为外出居住,就赐死了王妃,总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应该还是鲁王夫妇拐带阉割孩童,因此,鲁王妃汤氏才被赐死的可能性较大。总之呢,鲁王妃汤氏在洪武二十年的确是薨逝了。

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朱元璋的儿子们当中出几个异类,也不足为怪,惩戒了就好。


奕天读历史


自古以来,家丑不可外扬,皇亲国戚也不例外,朱元璋秘密赐死自己的儿媳妇就是这个原因。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倚天屠龙记》中,也有关于朱元璋的剧情,历史上的朱元璋,当过和尚,也做过农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布衣皇帝。题主说“朱元璋为什么秘密处死自己的儿媳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位处死的是朱元璋儿子朱樉的次妃邓氏,而处死她的理由很简单,教唆朱樉谋反,在古代,谋反可是杀头的大罪,杀她不可避免的。

据史料记载,邓氏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邓愈的女儿,因为父亲的关系,平时行事非常的嚣张跋扈,看不起任何人,经常对着朱樉的正妃拳打脚踢,可以说是嚣张至极。

朱元璋其实也知道这个儿媳妇并不是省油的灯,但是家丑并不可外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索性让她去作吧。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妃子都想一步步往上爬,邓氏也不例外,她幻想着自己的丈夫能够当太子,然后自己就可以当皇后,于是自己就做了凤袍。这件事让朱元璋知道了以后,就以“教唆朱樉谋反为由”,把邓氏赐死了。



第二位处死的是朱檀的妃子汤氏,虽然这个人没有邓氏的嚣张跋扈和野心,但是却教唆丈夫迷恋丹药,还虐待儿童,最终也被朱元璋赐死了。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据《明史》记载,朱檀是一位翩翩公子,比较喜欢舞文弄墨,但是汤氏却怂恿他开始迷恋炼丹。最后,朱檀因为炼丹英年早逝。

除此以外,汤氏还喜欢虐待儿童,他把民间的很多男孩抓到府中,虐待以后,还把他们阉割,在我们现代来看,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以此才会获得快感。当地的百姓人心惶惶,不敢让自己的儿子们出门,以免受到虐待。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皇帝朱元璋的耳朵里,大家想一想,一向雷厉风行的朱元璋怎么可能不处置他的这位儿媳妇,结果就是秘密把汤氏处死了。



综上,邓氏和汤氏的罪行都是杀头大罪,但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朱元璋深知这一点,纵然自己的皇帝也不能护短,于是都选择了秘密处死,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疑今察古几复


不作死,就不会死

首先,纠正一下题目,朱元璋确实处死过自己的儿媳妇,而且处死了两个,但不是秘密的,而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处死的。

朱元璋是个大狠人,杀功臣,不眨眼;杀贪官,也不眨眼;牵扯到自己的亲属,一样,还是不眨眼。

被他处死的两个儿媳妇,一个是秦王朱樉之妃邓氏,她是功臣宁河王邓愈之女;一个是鲁王朱檀之妃汤氏,她是功臣信国公汤和之女。

这两位做了老公公朱元璋刀下之鬼的女人有几个共同特征:

一是名门之后,都是功臣的女儿,和老朱家门当户对;

二是小姐毛病很重,作为富家女,任性、蛮横、不通事理,为非作歹,死得都不冤;

三是都有一个不靠谱的老公,秦王和鲁王都是人间极品,当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女人的衣柜里总少一套衣服

先说说秦王,他是朱元璋的二儿子,和太子朱标是一奶同胞。但是,人比人,气死人。与朱标的贤明不同,秦王是老朱儿子中最差劲的一个。他纵欲无度,年仅40就一命呜呼。

他的妃子邓氏,和他一路货色。她本来是次妃,但是和秦王臭味相投,深得宠爱。她恃宠而骄,嫁过来后竟然把正妃欺负的不要不要的,当然,背后撑腰的还是秦王。后来,她不知道怎么想的,让秦王给她做了一套皇后的礼服(实际上秦王也做了一套龙袍)。都说女人的衣柜里总少一套衣服,但是,邓氏要的这一套衣服,就有点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属于大逆不道。

朱元璋得知后,赐了她一丈白绫。后来,官方美化了一下,说是:“偏妃邓氏,因妒忌被责,自缢身死”。

伤天害理,天理难容

再说说鲁王,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更是个极品王,他只活了20岁,谥号“荒”,可见,朱元璋多么讨厌他,在他死后直接给他个“荒唐”的鉴定报告。这哥们是个化学爱好者,喜欢炼丹,更喜欢服丹,但是可能玩的太嗨了,年纪轻轻就毒发身亡。

鲁王和汤氏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将一些七八岁的孩子抓到王府中,阉割掉做宦官,这其中还有一些是当地驻军军士的孩子,以至于老百姓看到鲁王府的人就赶紧把孩子藏起来。

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怒不可遏,大骂“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最后,这位国公爷的千金被凌迟,鲁王受了“髡刑”,给剃了个大秃瓢。


饮水君


朱元璋表示很纳闷,自己根本就不是秘密处死的儿媳妇,而是根据大明律法,光明正大的处死了她们。处死他们之后,还将她们的老公大骂了的一番。



朱元璋出身社会最底层,因此异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江山。大明开国初年,朱元璋为了稳定统治,不仅大肆屠杀对江山有潜在威胁的功臣。更是以铁腕反贪,除掉了大量寄生在百姓头上贪官污吏。

洪武末年,针对于帝国内部最重要的两个威胁被消除后,皇室藩王权柄过重、骄奢淫逸、鱼肉百姓成为了新的问题。因此朱元璋又开始了对子孙下手,在这期间处死了鲁王朱檀的王妃汤氏,秦王朱樉的王妃邓氏。



鲁王朱檀王妃汤氏

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除去长子朱标之外,其余子孙全部被册封为亲王,就藩王于全国各地,其中第十子鲁王朱檀被册封到了兖州。

朱檀刚出生后,由于朱元璋在明朝初年大搞功臣联姻,所以便给朱檀定下了娃娃亲,指定了信国公汤和的女儿为妃。朱檀成年后迎娶汤氏为妃,在16岁时便到了兖州就藩。

朱檀本来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能诗好文,也经常礼贤下士,很有才名。但离开南京后却性情大变,开始听信江湖道士的长生不老之术,每天服食金丹,搞得整个人浑浑噩噩。



汤氏当时也在兖州地区胡作非为,可能是有娈童癖,整天抓当地的小孩到王宫中阉割。当地告官的百姓络绎不绝,但由于朱檀是皇帝的亲儿子,汤氏是开国功臣的亲女儿,兖州的地方官根本不敢管。于是朱檀两口子更加胆大包天,竟然开始更大规模的胡作非为。

终于有一天,朱元璋听闻了此事,决定以铁腕处置,还当地百姓一个太平。于是下令将鲁王妃汤氏凌迟处死,后来改为了赐死。而鲁王则被带到了南京皇宫,虽然逃过了死刑,但被朱元璋一顿臭骂,之后还对其施用行了髡[kun]刑,剃光了身上所有毛发,类似于白条鸡一样,这在古代属于最严重的人格侮辱。

朱檀受刑之后,可能是因为心理上产生了巨大阴影,也可能是因为害怕害怕老爹的铁腕手段。所以郁郁寡欢,每天还是坚持服用含有剧毒的金丹,最终仅仅过了两年便一命呜呼了。朱檀死后,朱元璋非常痛恨这个儿子,所以赐谥号为“荒”,意思是行事荒唐不羁。



秦王朱樉妃邓氏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的次子,同时也是除去朱标之外,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但恰恰就是这个儿子,也是让朱元璋最为失望的儿子。

朱樉的正妃是元朝大将王保保之妹,次妃是明开国功臣宁河王邓愈的女儿。邓氏当时由于朱樉的宠爱,经常虐待身为正室的王氏,王氏不堪受辱,因此被迫选择独居别院,离得朱樉和邓氏远远的。



王氏离开后,邓氏依然不改桀骜不驯的脾气经常对丫鬟仆人拳脚相向。恰好朱樉和邓氏臭味相投,经常虐待仆人为乐。除了虐待仆人之外,邓氏也经常幻想自己能够当皇后,母仪天下,因此要求朱樉给自己做了一身皇后的礼服,这在封建社会属于僭越之举,必然是杀头的大罪。

朱元璋知道后,立刻处理了此事,决定废黜秦王,但在朱标的请求下,保留了朱樉的王位。而邓氏就惨了,直接被朱元璋给赐死了。

虽然朱元璋当时放过了朱樉,但在朱樉死后,朱元璋在给朱樉的祭文中却对大肆揭露其短处,指出了朱樉的所作所为;说他殴打王府官员;目无王法,超越等级,建造五爪龙床;织造后服,给偏妃穿。甚至也有鱼肉百姓,劫掠童男童女入宫后,将童男阉割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朱樉的所作所为,朱元璋对其评价说“昵比小人、贻怒于天、尔虽死矣、余辜显然”。也就是说朱樉的小人行径遭到了人神共怒,简直就是死有余辜。

从这两件事上来看,虽然朱元璋也有一定护犊子的行为,但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确实维护了百姓的利益,不失为一代明君。


我是越关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要看不起老粗,朱元璋就是一个能办大事的老粗!”朱元璋身为大明朝的开国君主,可不是一个傻瓜,他虽杀伐果断,但却从不滥杀无辜,更何况是自己的儿媳妇儿呢?他可不是像南北朝时期哪些没有一点廉耻心的荒淫皇帝。

那他为什么要处死自己的儿媳妇呢?当然是因为她们犯了国法家规!为什么说是她们,因为不止一个人,当时共有两个王妃被杀了。

第一个刀下王妃:秦王次妃邓氏

这位王妃从小生的娇贵,也是功臣之女,刁蛮任性,泼辣之极。但偏偏怂蛋加浪荡公子秦王朱樉就好这口,宠爱她甚于正妃王氏。本来朱元璋对这个二儿子也是寄予厚望的,作为藩王之首,他十四岁就被封为秦王,驻地西安。自古关中那可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朱元璋还曾经有过迁都西安的想法,可以说对这个儿子比对朱棣都好。


但是老二这个王爷不成器,整天在王府中寻欢作乐,纵欲无度,而这个邓妃不仅不劝阻,还更加努力的让秦王往朱元璋最讨厌的样子去发展,他鼓励秦王夜夜笙歌,有事没事虐待虐待她看不顺眼的正牌王妃,对封地更是极尽搜刮之能事,导致关中官员百姓怨声载道,上书朝廷,力陈秦王劣迹!御史风闻奏事,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

老朱毕竟是一个深知创业艰难的开国明君,看到他那么看重的二儿子如此不堪,雷霆大怒,严旨招他到京师查问,若非仁厚的太子朱标力谏,等待秦王朱樉的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来仗着自己大哥宽厚,在老爷子面前又有面子保自己,于是更加有恃无恐,继续纵欲无度,也就理所当然的不久而亡,年仅40岁。

朱元璋知道此事,又痛又恨,一方面朱元璋年事已高,对亲情看的越来越重,看到儿子们的早

逝伤感不已,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儿子不争气,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把这一切都怪王妃邓氏的怂恿,于是在不久之后找一个谋逆的名头将其处理了!

第二个刀下王妃:鲁王朱檀之妃汤氏

这大姐比着上面的那位,真的是变本加厉,死有余辜的典型了!这也是位贵族女子,功臣汤和的千金,当然她嫁的鲁王也是位不学无术界的清秀脱俗的奇葩。



年纪轻轻的活着不好吗!非要搞什么飞仙炼丹之术,刚一就藩就把整个王府搞的是腾云驾雾,不知道的都以为鲁王府着火了呢!也因为痴迷炼丹,他还听信汤氏的话,抓小男孩作为药引,甚至把他们变成太监留在宫中掩人耳目,这种事很快就引起民间巨大恐惧,御史风闻奏事,锦衣卫秘密探查。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之后,差点一口老血吐了出来,感觉要是不整治会出大乱子,直接将下令将鲁王夫妇捉拿,因为鲁王身份尊贵,所以留其一命,将其头发全部剃光,以代替首级被斩!而汤氏则直接被不留情面的处以死刑,明正典刑,以谢天下,当时之人无不拍手称快!

这两个故事也能看出,创业不易的朱元璋很懂得民心二字,他知道要想百姓拥护,统治者必须爱护百姓,即便是儿子儿媳,他也不能让这些人乱了大明的天下。懂民心,会统治,从这一点上客观来说,也确实该他老朱坐稳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