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一生的,並非家庭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孩子的言行舉止,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氛圍、父母的素質、親子的關係、家風、文化教育等。但對孩子最初也最深的影響,來自於母親。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是老話,但卻說得不錯,因為孩子三歲前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而母親,是人生中第一個教育者,在生命初期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也形成最深遠的影響。

決定孩子一生的,並非家庭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這種影響幾乎無法磨滅,很多名人傳記都有對母親的描寫“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我的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

我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

由此可見,大部分成功人士的母親都擁有良好品德和優秀的品質。從母親身上,孩子接收到高質量的愛與陪伴,感知到事情正確的模樣。往往開蒙教育是由母親來完成的。

世界範圍內,大多數孩子出生後是母親在形影不離的照顧,這就使得母子關係有著其他關係所難以逾越的親密度。

決定孩子一生的,並非家庭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母親的性格、語言、行為都會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三觀形成。所以兒童早期的世界觀形成與家庭貧富無關。

大多數情況下,母親為人素質高孩子受益匪淺,反之則同樣影響孩子一生。

而決定孩子一生的

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01

人生大格局的母親建立孩子的自信

所謂格局,即為眼界的寬窄,對事物判斷的前瞻性。這其中更包括對待孩子的態度,換句話說,母親的視野、認可與扶持,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重要契機。

決定孩子一生的,並非家庭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如果母親的心胸大眼界寬,則較為容易培養出具有同樣品質的孩子;反之,如果母親的眼界窄氣量小,孩子的成長也相對會受到這種影響。

說一個生活中的實例:媽媽群裡有一位姜媽媽說:自己姑姑家的兒子,學習本來非常好。

但由於家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姑姑就常會念叨上學無用這種言論,話裡話外常常說著讓孩子早點出去賺錢。即使身邊的親朋都支持繼續求學甚至連上大學的費用也願意幫著湊出來。

但姑姑覺得,親人幫著湊一年的學費不能湊四年的學費,即使湊了四年以後還是要還債,說白了就是心疼錢。於是繼續灌輸這種想法給兒子,時間久了,姑姑的兒子就覺得自己讀書連累了家人,心理壓力大最終高考失利。

你看,本來有希望讀重點大學的兒子,被母親的格局耽誤了前程,還可能因此自卑一生。被束縛的格局,成功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02

堅韌的母親成就孩子的堅強性格

當然生活不是比慘,說堅韌不一定非得提到苦難。但生活有時真的像一把刀子,可這把刀很難捅倒母親。面對困難,母親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人生的走向。

同事薇薇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女性,薇薇才出生時家中發生一些事,薇薇媽不得不事無鉅細做判斷做決定。薇薇作為小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漸漸懂得幫媽媽分擔,現在的薇薇是公司裡響噹噹的頂樑柱。

她說:“我有時候遇見不知道怎麼選擇不懂如何判斷的事情,就會不自禁的想--這件事要是換成我媽媽怎麼處理”。

在我們看來,薇薇有著堅韌不拔的性格,辦事從容不迫滴水不漏,原來,完全得益於小時候母親的言傳身教。

03

懂得示弱的母親教會孩子獨立

除了眼界、堅韌,會教育的母親,還會給孩子創造獨立的機會。那就是,在孩子面前示弱,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去自己判斷、適應及獨立處理一些事情,給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

決定孩子一生的,並非家庭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先從小事做起,慢慢的“加碼”,很快你就會發現,孩子在最大限度的成長。放眼四周,你會發現,太“能幹”的母親很容易培養出懶散的孩子。

04

善解人意的母親教會孩子寬以待人

善解人意這四個字背後,其實包含了很多含義,比如寬厚、善良、情商高、為他人著想、不斤斤計較等優良品質。

母親如果變現得寬厚大度,不在小事上糾結,不與人因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纏,與人和睦相處並懂得體諒他人。那麼孩子就會學到寬容、大度、善良。

05

開明的母親教會孩子尊重

性格開明處事大方的母親往往更有利於孩子的自信培養、想象力發揮,還能提高孩子思維、決策的能力。一味打壓、禁錮,甚至想要掌控孩子人生的母親,太過強勢,不僅讓孩子得不到成長,親子關係也會變得僵硬。

決定孩子一生的,並非家庭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其實,我們在探討的事情是:在孩子的養育和成長中,媽媽起的作用很大,但也未必就一定是媽媽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芽芽媽認為夫妻之間要達成共識,最好由有思想,有能力,有見識的一方負責孩子的性格養成,另一方家長則尊重教育主要承擔者,這樣孩子的教育才能有始有終,起到作用。而媽媽們,更可以跟寶寶一起成長!

決定孩子一生的,並非家庭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這些特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