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自然之謎-明朝天啟大爆炸事件

天啟大爆炸又稱

王恭廠大爆炸,是天啟六年(1626 年)明朝首都北京發生的一場神秘的大爆炸事件。當年5 月 30 日上午9 時左右,位於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廠火藥庫附近區域,發生了一場離奇的大爆炸。這次爆炸範圍半徑大約750 米,面積達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約2萬餘人死傷。這次爆炸原因不明、現象奇特、災禍巨大,是“古今未有之變”。

世界三大自然之謎-明朝天啟大爆炸事件

爆炸時天色本是皎潔明亮的,但天空突然像發出了一聲大吼,從城東北角到西南角,都有一個特別大的火球在空中滾動,天空中絲狀潮狀的亂雲飛來飛去,有的像又大又黑的蘑菇,有的又像靈芝班矗立,一時間天昏地暗,火光亂飛,天塌地陷。從城門到行步街6500米的範圍內石頭、木頭、人和家禽的屍體像雨點一樣從空中砸下來,有兩萬多人和無數間房屋都被炸成粉末。許多人的衣服竟然飛到了昌平,死的人都光著身子。連在紫禁城內施工的工匠們都從腳手架上跌落下來,2000多人生生被摔死。為皇帝出宮準備的儀仗隊的大象也受了驚,從向房中跑了出來,滿街亂竄。百姓受到踩踏,死傷無數。

由於皇宮處在爆炸區邊緣,使明熹宗朱由校倖免於難。據《天變邸抄》記載,大爆炸猛發之時,天啟帝正在乾清宮用早膳,突然大殿震動,皇帝扔下飯碗,起身直奔交泰殿。速度之快,驚慌的內侍們一時未來得及跟上,只有一個貼身侍衛扶著他。但行到建極殿時,有木檻、鴛瓦自空中墜下,天啟帝的貼身侍衛腦頂被砸裂,一命嗚呼。天啟帝喘息未定一人跑入交泰殿,躲到大殿的一張桌子下。同時,乾清宮大殿嚴重損壞,一派狼藉,御座御案都翻倒在地,御史何遷樞、潘雲翼在乾清宮被震死,侍奉皇帝進早膳的太監皆殉難,無人存活。不滿週歲的皇太子朱慈炅在宮中被砸死。

這場巨災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僅中心災區,粉身碎骨的,就“人以萬計”。死者有姓名的幾千人,姓名不詳者又不知有幾千人,而在皇宮的工匠,因是震而墜下者約有二千人。還有一間學堂的學生,“粵西會館路口,有蒙師開學童子三十二人,一響之後,師徒俱無蹤跡。”

史書記載當時爆炸發生之前出現了很多預兆,天啟四五年間都出現了天旱,而且災難前一個月,鬼車鳥停在京城的觀象臺上徹夜哀鳴,災前十四天,竟然出現了冷害和霜情。災前五天,山東的師傅去城隍廟裡上香,剛到廟口,他和隨從都忽然昏迷過去,災前四天有人看到門腳樓上有火光,大的像車輪一樣,災前三天,東北方向出現紅色的雲氣,災前兩天,天空有黑色雲氣,災前四小時地安門守門侍衛聽到了音樂聲,還有很多怪奇的可怕現象。

天啟大爆炸發生後,明朝舉國上下人心惶惶,怨聲此起彼伏,震動朝野。皇帝下聖旨去追究大臣的責任。內容是罪已昭,大概是向上天說明已經知道錯了,也將自己罵了一通,並親自前往太廟祭拜。要求全部的臣子都要穿樸素的衣裝,盡心盡力地為百姓辦事,洗心革面痛加反省。以此希望王朝能夠恢復往日的國泰民安。

明朝天啟皇帝的司禮太監劉若愚,是這次大災變的目擊者之一,在他所著的《明宮史》一書中,詳盡地記述了這場巨大災變:“天啟六年(公元 1626 年)五月初六辰時(注:上午 7~9 點),忽大震一聲,烈逾急霆,將大樹二十餘株盡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數丈,煙雲直上,亦如靈芝,滾向東北。自西安門一帶皆飛落鐵渣,如麩如米者,移時方止。自宣武門迤西,刑部街迤南,將近廠房屋,猝然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殺死有姓名者幾千人,而闔戶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幾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爐中之火皆滅。惟賣酒張四家兩三間之木箔焚然,其餘了無焚燬。凡死者肢體多不全,不論男女,盡皆裸體,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據此書描述此次爆炸還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人的衣服在爆炸中不翼而飛。 最為詭異的是,這些衣服沒有消失,而是大批量完整的堆在距爆炸區域幾十裡的西山樹梢和昌平縣校場上,超出常理。

世界三大自然之謎-明朝天啟大爆炸事件

如此詭異之事發生的原因幾百年來眾說紛紜,除了“火藥焚爆”、“地震”和“隕石墜落說”外,還有“颶風致災”等觀點。每一種說法都有自己的根據,但都無法全面解釋所有的詭異景象。當下據最新的一批學者解釋,他們認為天啟大爆炸這是一次典型的“大規模空間等離子體爆炸性複合並伴有地內等離子體複合放能”事件。

”天啟大爆炸“成因至今沒有一個論斷,仍然困擾著歷史學家和科學家們。而這次災變與3600多年前發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被後世並稱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