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三国演义》虽然在顺治七年(1650年)才翻译成满文,但三国故事应该早就在白山黑水间流传。

许多笔记故事里都宣称清朝的将领们从三国故事里得到了智慧,例如和蒙古族约为兄就是学得桃园结义,甚至连崇祯皇帝杀袁崇焕都是因为中了皇太极效法蒋干盗书的反间计(见《小说小话》。)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满语三国演义

其中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三国演义》被八旗将领奉若兵书却是真的。

他们把《三国演义》翻译完毕后,多尔衮专门要求:“ 此书可以忠臣、义贤、孝子、节妇之懿行为鉴,又可以奸臣误国、恶政 乱朝为戒。文虽粗糙,然甚有益处,应使国人 知此兴衰安乱之理也。”这是把《三国演义》当成资治通鉴了。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多尔衮

三国人物里,他们早早把关羽奉为保护神。他们尊关羽为关玛法,玛法是满语,汉语是爷爷的意思,关玛法就是汉语里的关老爷。出征、班师都要在关庙内祭祀旗纛,甚至载关羽像出征。

自然,关羽的神灵也没辜负他们的请托,帮助他们攻城略地,反观明朝这边,虽然也祭祀关羽,却在节节败退。

关羽成了后来清军宣传天命的一个依据。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关羽

《埋忧集》上说崇祯皇帝当时内临李自成、张献忠一干”反贼“,外有后金虎视眈眈,无奈之下,在宫内扶乩算命,往常召请各路神仙都是一呼即到,但这次,却迟迟不见有神仙降临,半天真武大帝才到,崇祯忙问:“为何天下大乱?我还无法平定?”真武大帝说:“天上神将都降临人间了。”言下之意,这些乱军都是如同水浒里被放走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上天派来作乱的。崇祯皇帝又问:“有没有没来人间作乱的?”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扶乩

真武大帝沉默了一下回答:“汉寿亭侯受明祭拜甚多,不肯前来。”崇祯再问,真武大帝不再回答了。故事的潜台词就是,关羽念旧情,不来人间添乱,但是想要保佑你却是不能了。

另一个故事说得更直白,《丹午笔记》上崇祯皇帝扶乩,关羽直接出来,在乩坛上批了八个字“妖怪甚多,不可为矣。”直接告诉这个可怜的帝王,天下事已不可为,算了吧。

在清朝这边的传说里,关羽却是另一个姿态。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关羽

《清太宗实录》里,1636年,皇太极登基,正式改国号为大清,当时就有关公显圣,有人给多尔衮上书,说朱家气数已尽,大清皇帝应定鼎北京,掌握乾坤。这虽然是拍马屁的话,但他们拿关羽说事,把关羽当成天命的风向标,可见关羽信仰在当时清朝贵族心中的分量。

很快他们就在盛京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庙,顺治元年,制定祭祀关羽的礼节,关羽的祭祀规格和释迦摩尼并列,佛祖倘若知道身边这位在自己系统内只是个伽蓝菩萨,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当然关羽不是依靠这个身份和他并列,他的身份是“大帝”,如果说明朝之前大帝身份没有官方文件认可,有点山寨的话,清朝的大帝身份可是经过官方体系全面认可的,并载诸史册的,而且清朝的皇帝仿佛是比赛一样,一个一个给关羽身上加名号,从各方面维持关羽的威名。

顺治九年(1653年)敕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康熙的时候为了表现对关羽的尊敬,他们禁演有关关羽的戏曲,因为伶人扮演关羽是对这位大帝的不尊敬。他的儿子雍正继续严格执行禁演政策,还对关羽的先人进行了封赏,追赠谥号。康熙年间不是有人考证出关羽的祖父、父亲名讳了吗?雍正时的礼部官员经过讨论,认为王朱旦的说法过于荒诞,姓名不予采用,直接说追封关羽曾祖“光昭公”,关羽的爷爷“裕昌公”,父亲谥号“成忠公”。对洛阳和解州的关羽后代(自然是家谱为证)授五经博士,世袭罔替——堪比孔子后人衍圣公。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乾隆皇帝不输乃父,直接称关羽为“山西夫子”——把关羽抬到和孔子同等的高度了。为了表示尊重,规定关羽庙使用皇家规格:黄瓦黄门。在谥号上,他先给关羽加”灵佑“二字,还后来还将矛头指向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陈寿撰史的时候夹带私货,用谥号侮辱关羽,要求在《四库全书》里把关羽的谥号改成忠义,要求以后都这么写。这位皇帝为了自己的偶像,都要抹杀历史了。

乾隆以后,清朝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内忧外患不断,各种平叛的战争中,经常有关羽显灵的故事,每次平叛成功,皇帝都要回报以新的名号。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嘉庆十九年(1814年)平天理教起义,加封仁勇二字。道光八年(1828年)平定新疆张格尔,给关羽加封“威显”名号。咸丰时候,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咸丰皇帝一连给了关羽四个名号,先是“护国”,次又“保民”,然后是“精诚”,最后是“绥靖”。当慈禧太后主政的时候,先在同治时期加“翊赞‘,后在光绪时期加”宣德“。到了清朝末年,关羽的名号已经是长达二十六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在历史上能和他比肩的只有努尔哈赤了,他的名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长达二十七个字,在历史名号字数中位居第一,关羽只能位居第二——看来清朝帝王在封赏过程中还是留有私心的,不能让这位神仙超过自己王朝的开创者。

关羽神号全称二十六个字,但并不是最长的,历史上仅次于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