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吳曉波都錯了,知識是免費的


羅振宇、吳曉波都錯了,知識是免費的


真正的知識該是什麼樣的?

"一流的知識只能免費,這是因為它只吸引少數能夠理解它的人。"這些人是最可寶貴的,他們原本不應付費,他們投入的理解力和伴隨著理解一流知識的艱辛,價值遠遠超過任何付費知識的市場價格。

作者 / 南 山

很多人都想成為時間的朋友,但時間也會打臉。

幾天前,羅永浩在微博炮轟上市夢碎的吳曉波,指責他“夢太大”“入錯行”,用吳曉波今年4月在演講中形容自己的話反擊。這口氣,他憋了半年。

這支試圖衝擊上市的知識付費第一股自成立至今更是憋了6年,沒想到如今竟被羅永浩瘋狂打臉。

知識付費引路人羅振宇種種打臉的騷操作也被爆出:因他曾言之鑿鑿地看好黃太吉、暴風、樂視、錘子、ofo等企業,主打“認知牌”的羅振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知識付費一地雞毛,但免費知識從未走遠。


羅振宇、吳曉波都錯了,知識是免費的


擰乾知識付費的水分

從2016年知識付費元年至今,這個行業用4年時間走完了一個小週期。

昔日火爆不再,知識付費如今明顯開始收斂鋒芒,用戶從刷屏的瘋狂迴歸理性與成熟。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知識付費從2018年下半年就開始回落。

以頭部知識付費平臺得到APP為例: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得到的MAU從1月的182萬持續下滑至8月的162萬。艾瑞數據顯示的MAU下滑趨勢則更加明顯,半年前,得到的MAU就已經滑至今年1月份MAU的一半。

不久前,得到的第一個上線的訂閱專欄產品《李翔知識內參》停更,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無論李翔團隊做了多少努力,都擋不住訂閱量的下滑,內容打開率也在不斷下降,現在在18%。

大V的影響力逐漸被透支,劉潤第一季《5分鐘商學院》基礎專欄還有21萬人訂閱,第二季就只有13萬訂閱。吳軍的第二季專欄訂閱人數也從第一季的12萬人降至6萬。

得到的課程也越來越輕,從幾百節的年課變成十幾節的小課,這讓以往眾所周知內容優質的得到轉向平庸。訂閱者普遍反饋,內容比較基礎,而這些內容,在百度上基本都能搜到,甚至在百度搜到的知識都更為深入。

這引起了訂閱者們的不滿,抱怨直接反映在數據上。

得到的問題是知識付費行業的一個縮影,這意味著整個知識付費行業步入了瓶頸期。

知乎CEO周源近日提到,知識付費已經出現了復購率降低、完課率降低、使用時長降低的“三低”現象。

知識付費行業冷卻的本質,是人們對其中知識價值的懷疑。

如果知識付費仍然以分銷式營銷為導向,以販賣焦慮為著力點,那麼,這種知識註定只能成為心理按摩劑。

比如全網售賣60萬份的某商學院課程,網友們聽後反映水分太多,課程內容中絕大多數內容可以直接在百度上搜到,幾乎就是簡單拆解了一些商業概念。她為這次“剁手”後悔不跌:“就是被他的頭銜給忽悠了。”

知識付費最紅火的兩年,其發展動力並非來自知識的普惠傳播,而來自於大部分自媒體“割韭菜”“收割紅利”的行為驅使。這讓整個行業顯得有些失真。

因為門檻太低,導致內容魚龍混雜,人人稍作包裝皆可做講師,加上內容生產時間緊迫(連羅永浩都吐槽說自己放棄撰寫得到專欄的原因是:每天寫課程稿件壓力太大,比做手機還累),為了儘快完成任務,多數講師們都要從網上扒一些免費內容,略做篩選,打包一下,就塞進了自己的課程。

貼吧就有人曾匿名提到:自己撰寫課程稿件的素材基本是從百度和知乎抄來,整合一下做成音頻,根本沒人聽得出來。


羅振宇、吳曉波都錯了,知識是免費的


被忽視的免費知識

網絡知識的源起是從文獻檢索數據庫起步,經歷了在線百科、知識社區等,接著是“慕課”,並最終發展為“知識付費”。

但知識付費並非知識的終極形式,也並非最優的知識形式,它只是網絡知識發展到某一階段的產物。

事實上,知識付費中知識的獲取途徑無非這幾種——書籍、網絡平臺和講師個人的經驗積累。

書籍自不必說,書中的金句、觀點、書評甚至全本內容(在線閱讀免費版本)都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找到,如果想要更為系統地攝取知識,建議你直接讀書,否則,在百度查找資料就夠了。

講師個人經驗常常被當作付費產品文案的吸精部分,但是,講師中真正形成個人獨特認知體系的又有幾人呢?大多數同一專業的講師,經驗不會有太大區別。

何況,如果想要攝取個人經驗,完全可以通過知乎:在知乎分享專業經驗的用戶已是海量,他們生產了超過1億條回答。

所以,日常知識獲取,用百度和知乎,基本就夠了——它們免費權威還好用。

比如,生活工作中,如果你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知識付費可以解決問題嗎?

顯然不能,這時候,你需要應急的知識能派上用場:比如打印文件時,打印機沒有照常工作。面對上級催促,你看著紙槽裡裝滿的紙張和剛換的墨盒一臉茫然,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你需要的是這樣的知識——能夠快速判斷問題所在,並可以根據指示一步步操作,重新使打印機恢復如常的知識。

換言之,“百度一下”的動作其實就是在獲取知識,這種潛意識已經存在20年了,和百度成立的時間一樣長。因為搜索習慣融入骨髓,很多人往往忘記了利用手邊的免費知識。

遇到問題尤其是不懂的術語先查百科,基本上能解決個七七八八,如果還有疑問,可以順著知道、經驗、文庫、學術一直看下去。

這10億條知識當中,海量內容是網民們一磚一瓦共同創建的,因為數量龐大,這些知識幾乎可以滿足後來搜索者的需求。

而且,類似“身份證異地辦理流程”這樣的長尾知識,基本只有通過搜索引擎才能找到。

而“考研成功的人最想告訴你的經驗是什麼?”“零經驗的人都是如何轉行的?”“有哪些提高英語聽力的好方法?”這樣的問題在知乎上不計其數。隨便翻出一個問題,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幾個高贊答案,這其中知識的含金量通常比較高——它們相當於網民票選出的優質答案。

知乎去年年度最高贊回答,是一篇介紹英語聽力經驗的文章,獲得了23萬個贊同,閱讀量破千萬,數以萬計面臨考試的學生直接從他的答案中受益。


羅振宇、吳曉波都錯了,知識是免費的


真正的知識該是什麼樣?

真正的知識該是什麼樣的?

經濟學家汪丁丁說:一流的知識只能免費,這是因為它只吸引少數能夠理解它的人。這些人是最可寶貴的,他們原本不應付費,他們投入的理解力和伴隨著理解一流知識的艱辛,價值遠遠超過任何付費知識的市場價格。

的確,在百度等平臺免費分享乾貨知識的大V們,有比做付費課程更為強烈的驅動力:為了爭奪有限的注意力,大V們分享出的免費內容必須含金量足夠,才能讓路過的流量留存下來。

比如百度百科的全民編輯團隊,希望貢獻最優質權威的內容:無論是為了自己喜歡的愛豆,還是為了補全某個與自己所在專業相關的詞條。這種知識貢獻,同樣是不遺餘力的。

真正的知識還可以幫助你做出決策。這是知識付費比較欠缺的方面:它最被人詬病之處就在於很難看到實際效果。

相反,免費知識卻常常具備交強的實操性——你可能因為某知識付費課程的營銷話術而下單,但使用免費知識時卻是主動搜索,目的性更強,尋求實操性解決方案的動機也越強。

真正的知識也有這樣的作用:打破地域間的不平衡,使每個人都零成本獲取同等知識。

只要付費,門檻就誕生了:一線城市花費99元甚至199元購買知識付費課程不算什麼,但對於一些偏僻地區的學習者,這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了。

而信息匱乏帶來的認知落後,會間接加重貧困。

在百度等免費知識平臺出現之前,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多半來自書籍報刊,因此需要常常跑到圖書館。信息流動的速度很慢,檢索也不夠精準——有時你看完好幾本書,也沒能找到解答你疑問的細小知識點。

百度這樣的知識平臺實際上帶來了知識的普惠,從此以後,貧苦者也可以利用免費知識改變命運,信息在各個地區平等地流動起來。這些社會價值是無法用數字衡量的。

其實,免費知識可以解決99%的問題,剩下1%的問題專業程度很高。知識付費的音頻形式內容能讓講解深入淺出,但同時帶來一個弊端,無法播出專業性太強的內容,因為聽起來太枯燥。

所以,需要更為專業的那1%知識,也很難藉助知識付費實現。

而這1%的知識,恐怕要通過訂閱極為專業的學術期刊或從實踐中總結提煉了。

不是因為知識付費來了,我們才開始大量攝取知識。

在互聯網,我們與知識的距離,其實一直都很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