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不一定成爲鋼琴家,但這份「禮物」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學鋼琴不一定成為鋼琴家,但這份“禮物”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羅振宇,自媒體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主講人,互聯網知識型社群試水者,資深媒體人傳播專家。

羅振宇在他的《羅輯思維》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他曾和著名藝術家嚴伯鈞聊天時說到:“培養孩子彈鋼琴,我是不會逼著孩子們去練鋼琴,反而我要讓她們過上幸福的童年生活”。

藝術家嚴伯鈞聽完後說道:“不對,如果有條件還是要培養孩子彈鋼琴的,你這樣的想法會導致你的孩子成不了鋼琴家的幾率提高為100%了,但是練鋼琴的目標不是為了這個,而是為了贈送給孩子兩個禮物,一是自律,二是靈敏度”。


學鋼琴不一定成為鋼琴家,但這份“禮物”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第一個禮物是自律:學琴總是需要長期的自律才能得到成就感。這是童年最難獲得的體驗,也是受益一生的體驗。

第二個禮物是敏感度:在鋼琴上,可以培養孩子對於聲音的那種細微差別的敏感度。這種敏感度可以擴展到很多領域,比如,對於味道、材質、色彩、情感細微區別的鑑別力。


學鋼琴不一定成為鋼琴家,但這份“禮物”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科學家研究發現,音樂是大腦皮層和腦邊緣系統之間的關鍵聯繫,如果不具有諸如快樂、幸福、熱愛和敏感等積極的情感,演奏樂器是不可能的。而當這些情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時,我們的教育將變得更豐富,更有意義,更持久,更深遠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再加上器樂的練習和演奏是一種生動的動態系統,始終要求聽覺的專注、手指各自獨立前提下的靈敏積極活動、雙手不同動作及其與全身肢體的協調配合。


學鋼琴不一定成為鋼琴家,但這份“禮物”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使大腦左右半球的機能獲得同等發展並增進互相協調能力。無數事例證實,從幼年開始學習器樂的孩子,入學後,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都顯著高於一般孩子。

其實學習鋼琴,不僅僅為了所謂的審美和修養,還可以提升你對環境、社會乃至世界的感知。

很多重視素質教育的家長,在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時鋼琴已成為普遍選擇的樂器。受到良好的音樂素養教育,不僅能提高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而且對培養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會對一個人的文化修養、道德風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學習鋼琴可以幫助到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智力的提升是起到一種積極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備受認可的。


學鋼琴不一定成為鋼琴家,但這份“禮物”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在節目中,羅振宇用鋼琴家郎朗的故事舉例,表示自己一度認為(郎朗是一個極具天賦的鋼琴神童),直到一次會面中聽到了郎朗的分享,才得知這位他所認為的鋼琴神童原來也是通過勤學苦練出來的。後來羅振宇慢慢的發現,幾乎所有著名的樂器演奏家們,都有一個勤奮的童年和跟在身後逼迫他們的父母。

可謂學習鋼琴是一個漫長的歷練過程,每天堅持練琴是歷練過程中的必經之路,等到時機成熟就會收穫到豐盈的果實。也正如文章開頭,像藝術家嚴伯鈞所說的那樣:

孩子也許不能成為鋼琴家,但學習鋼琴一定會給他帶來受用一生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