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赣州城是一座古城,古称虔州城、虎头城、章贡,俗称宋城、浮州,即今天河套老城区一带,有“江右遐陬,南康古郡”之美誉。

一、筑城简史

东晋永和五年(349),南康太守高珪(有的史书称高琰)“置郡城于章、贡二水间”,始建赣州城。义熙六年(410)二月,卢循率众攻克南康、庐陵、豫章诸郡,赣州城在这次起义中遭到了严重破坏。义熙七年,郡治徙于赣县水东虎岗一带。南朝梁承圣元年(552),郡治又徙回赣州城,“复于章贡间,即今城是也”。承圣元年之后,赣州城作为郡治所在地确定并沿用下来,开始了长达千余年的城市建设。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虔州刺史路应对赣州城进行了修缮,“陶甓而城,罢民屡筑”。唐时赣州城的范围大致为新赣南路、南京路、生佛坛前一线以北,西至西津门,东至涌金门,约1.2平方公里。老辈赣州人,习惯称去南京路的卫府里一带为“进城”,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时赣州城的范围。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五代,百胜军防御使卢光稠扩建赣州城,“拓广其南,又东、西、南三隅凿壕”,并在城南建拜将台(今位于赣州市儿童公园内)。所谓“凿壕”,即开挖护城濠。护城濠的范围,东起东门(百胜门)与贡江相通,经南门(镇南门)至西门(西津门)与章江连接。今天的红旗大道,就是填塞护城壕而建。另据清同治《赣州府志》记载:“卢光稠时,始扩其城于东南,则濒江渚涘皆为卢光稠蕃牧地。曰马孳、曰马市、曰马营、曰马路,历代相沿矣。”同时,卢光稠还在郁孤台一带建衙署,后人附会称之“王城”(或称“皇城”),并附会出了“单打卢王背”等许多民间故事。

二、“虎头城”

通过以上两次筑城,赣州城从堪舆学的角度来看像“鳌背”、“龟背”。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赣州知州聂子述在《重建郁孤台上梁文》中概括道:“踞龟首之穹嶐,暎虎城之突兀。”无独有偶,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道:郁孤台“平地数丈,冠冕一郡之形胜,而襟带千里之山川。登其上者,若跨鳌背而升方壶。”

其实,相对于称赣州城为“鳌背”、“龟首”而言,宋人更喜欢称之为“虎头城”。有诗为证:

“虎头城里人烟阔,马祖岩前气象豪。”(赵抃)

“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苏轼)

“有山郁而孤,雄踞虎头势。”(崔与之)

“壮哉千尺台,虎踞谯之西。”(李昴英)

“天上名鹑尾,人间说虎头。”(文天祥)

“虎头山下路,挥泪忆虔州。”(文天祥)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章贡发布

【遇见章贡】“形似鳌背,俗称虎头”:千年宋城的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