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鹤壁文化特色打响“中原文化”品牌

——第六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综述

彰显鹤壁文化特色打响“中原文化”品牌

10月21日,第六届中原(鹤壁)文博会圆满落幕。4天时间,主会场81万人次逛展会,分会场也有36万人次参观游览,现场交易额达6.09亿元。图为顾客在主会场逛展。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常凯/文 首席记者 张志嵩/图】10月21日,第六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圆满落幕。本届文博会秉承“交易、交流、交融”的宗旨,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全国20个省(区)的35个城市、我省18个省辖市的近1900家企业、395家采购商参展,总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4天展会时间,主会场共有81万人次逛展会,分会场也有36万人次参观游览,现场交易额达6.09亿元,在文博会产业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27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18亿元。文博会突出了文化创意和科技发展融合、文化博览和产品交易融合,促进中原文化和世界文化融合,打响了“中原文化”品牌。

“一园一城一镇一带一中心”,全面 展示文化成果

10月18日上午,文博会开幕式结束后,大批游客如潮水般涌入鹿台阁,各展馆的别具匠心让人大开眼界,琳琅满目的文化展品让人目不暇接,精湛的非遗技艺让人惊叹连连。

“这些商品好漂亮,平常可不容易买到。”在山西长治展区,憨态可掬的布老虎、精美绝伦的中国结挂饰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这是锦绣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山西长治市锦绣坊的厂长张建旺介绍,传统的造型,现代的工艺,恰如其分地借用现代材料表现传统文化元素,是他现在的生产和经营理念。

本届文博会,游客除了能在海峡两岸文创购物节、“一带一路”国际文创馆内买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能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创精品展、长三角文创精品展、中韩文化交流书画摄影作品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礼、国宴用瓷展”暨“生活陶艺展”上欣赏精品,还能到浚县古城、桑园小镇、淇河生态带、市会展中心4个分会场,感受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风貌。

和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展品更丰富、体验感更强,首次设置的4个分会场形成了“一园一城一镇一带一中心”的展会格局: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古城分会场,古玩鉴赏交易活动、民俗文化表演、县衙古装实景表演、浚县地方戏曲展演等活动精彩纷呈;市会展中心分会场,突出原创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理念,以“文化与创意”为主题,突显“智匠文产融合、文创与市场互促”的特色;桑园小镇分会场安排有农产品展销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艺演出等;淇河生态带分会场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推出了鹤文化主题展、“与鹤共舞”AR高科技体验、淇河三珍品鉴会等活动,力求让游客多角度了解鹤壁文化。

特色展品多,打造内容丰富的文化盛会

晶莹剔透的玉器、光滑可鉴的瓷器、针脚细密的刺绣、憨态可掬的泥塑、形态各异的根雕、浓墨重彩的书画、层次分明的麦秆画……本届文博会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全国20个省(区)的35个城市、全省18个省辖市的近1900家企业的特色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它们都是各地璀璨文化的缩影,展示着各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逛完形象展馆,感觉把全省各地的文化都领略了一遍,收获满满。”安阳游客王素萍说,让她惊喜的是好多形象展馆中都展示了当地的特色节目,新乡馆内的箜篌弹奏、濮阳馆内的杂技表演、许昌馆内的吹筹表演、焦作馆的太极表演、驻马店馆内的小提琴独奏等特色演出,多彩的形式带游客领略了各地的特色文化,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文化项目的魅力。

蓝眼睛、黄头发的欧洲姑娘,黑皮肤、大块头的非洲小伙儿……不少来文博会的观展者发现,参加本届文博会的外国友人增加了许多,带有异域特色的展品大大增加。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全国20个省(区)的35个城市、全省18个省辖市的特产展销很是火爆。“今天开馆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卖出了不少货。”泰国海苔展区工作人员潘女士说。在新疆红枣展区,不断有游客来品尝新疆甘甜的红枣。今天上午卖出去几百袋了。”该展区工作人员边忙着为游客装袋边向记者介绍。

文化创意新,助推文化产业升级

本届文博会上,作为国内知名文化产业集团的保利文化集团首次引入视觉特效及VR体验服务供应商数字王国,打造了结合声、光、电等技术为一体的5D体验馆;粤港澳大湾区展位集中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开放、自由包容的发展理念;长三角展位将顶棚设计为跑道造型,象征其科技发展的前沿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不少独具文化创意的展位,令游客眼前一亮。

“本届文博会期间,借助先进的AI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线下和线上的结合,突破了传统展示渠道,24小时对展品进行展示和销售。”鹤壁窑火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学昆说,在线上突出鹤壁窑传统陶瓷文化主题,全面展示新内容、新创意、新融合、新发展,既能让鹤壁窑陶瓷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又能让文物拥有商业生命力。

本届文博会依托京东云数字技术精心打造了线上展馆,旨在让中原文创产品借助京东平台走向全国。参展企业可借助京东云数字技术,把文创产品精确推送至偏好该商品的消费人群,使产品销量得到提升,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届文博会较以往更加凸显交易功能、文化创意、专业水准,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与展会深度融合,打造了线上线下全立体、全移动、全互动的‘数字+’文博会。”文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线上文博会建设,加速京东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实现文旅大产业群收入的高速增长,为文创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也希望以线上展馆为样板,将文博会打造成为同类展会的标杆。”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不断探索创新办会模式

本届文博会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4天时间,主会场共有81万人次逛展会,各分会场也有36万人次参观游览,现场交易额达6.09亿;在产业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27个项目,总投资218亿元。

“文博会是展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促成交易的重要机遇。”来自上海的嘉宾余树年表示,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他感受到了鹤壁历史文化的厚重。

不少展商对下一届文博会充满了期待。“希望下一届文博会的组委会能进一步提高各大参展商的参与度,同时能更好地传播中原以及鹤壁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通过文博会了解鹤壁、认识鹤壁,了解中原,爱上‘老家河南’。”一位参展商表示。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一场盛会,本届文博会聚焦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紧扣新时代新要求,全面展示产业发展成果,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下一届文博会再出发奠定了良好基础。”文博会组委会负责人叶成民介绍,办好文博会对展示鹤壁形象、推动中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为展商和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及参会保障,营造热情浓郁的良好氛围,努力展示鹤壁良好形象,让文博会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谈及下一步规划,叶成民表示,下一步,把举办文博会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路子,秉承“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理念,以文化中原为主题,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着力打造中原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的良好平台,搭建文化产品供应商与采购商、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不断探索创新办会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