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引言

自從周平王東遷之後,周天子的威嚴一落千丈,對諸侯的控制能力逐漸衰弱,西周時期相對穩定的向心發展局面逐步瓦解,社會環境的寬鬆使得各諸侯國競相發展自己的實力,弱者以圖自保,強者以圖稱霸天下。齊國迅速擴張國土,大力發展國力,經過僖公小霸之後,終成就了齊桓公的春秋首霸。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周平王東遷

春秋早期齊魯紀三國關係的淺析

作者認為,紀國作為齊國擴張過程中第一個被滅掉的諸侯國,對於讀者們瞭解春秋早期各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紀國為切入點,通過探討紀國滅亡的過程以及齊滅紀的真實原因來理清齊、紀、魯三國間的複雜關係。

  • 齊國、紀國的世仇

1.齊、紀雙方世仇的由來

紀國是位於齊國東部的一個姜姓古國,周天子重封后成為周的異姓諸侯國之一。齊、紀兩國疆界相鄰,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衝突,據《史記 · 齊太公世家》記載:“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由此引發了齊、紀世仇。至於紀侯為何要譖哀公,司馬貞在《史記索引》中引宋忠的話解釋為哀公“荒淫田遊”。哀公死後,周天子立胡公為君,“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

。”

獻公、武公在位期間,齊國國內安穩了數十年,直至齊厲公即位後,“厲公暴虐,故胡公子復入齊,齊人慾立之,乃與攻殺厲公,胡公子亦戰死,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是為文公,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至此,哀公之死導致的齊國內亂終告結束,雖然內亂與紀侯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確是因他譖哀公而起。這也為後來的齊襄公滅紀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藉口。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春秋早期形勢圖,齊魯紀三足鼎立

2.齊襄公滅紀的真實原因

對於史書記載的“紀侯大去其國”,《公羊傳》解釋為:“大去者何?滅也。孰滅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滅之?為襄公諱也。《春秋》為賢者諱。何賢乎襄公?復仇也。何仇爾?遠祖也。哀公烹乎周,紀侯譖之,以襄公之為於此焉者,事祖禰之心盡矣。盡者何?襄公將復仇乎紀,卜之曰:‘師喪分焉。’‘寡人死之,不為不吉也。’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公羊傳》明確將滅紀歸結為齊襄公為報世仇的正義之舉。而對於《公羊傳》所推崇的復仇論,清代史學家高士奇早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哀公荒淫無道者也,其烹於周必有故。紀侯之譖,其果否亦不必辨。但哀公死而立其弟胡公,哀公之少弟山復殺胡公而自立。自哀公至襄公凡十世,而哀公乃其遠伯祖也,於不共戴天之義似亦少殺。且襄公鳥獸其行,敗倫傷化,忍心害理,彼又豈知有祖宗之讎者,不過假報復之名,以利其土地耳

。”

高士奇通過對齊哀公、襄公的品行分析,駁斥了《公羊傳》的復仇論,指出襄公滅紀的真正原因在於擴張土地,發展齊國的國力,復仇一說僅是為出兵找的藉口。關於齊襄公的品行,《左傳》中也曾提到:“初,襄公立,無常。”楊伯峻先生謂襄公“言行無準則,使人莫知所措。”相較於《公羊傳》所推崇的復仇論,作者也更傾向於高士奇的觀點,襄公滅紀更多是出於現實的原因,世仇不過是其出兵的一個藉口。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齊紀世仇

  • 紀、魯的聯合

1.紀國通過外交途徑爭取自保

紀國與齊國相鄰,一直為齊國所覬覦,而紀國自身的國力不足以抗衡齊國,想要保住自保必然要尋求外力的幫助。在山東半島有能力為紀國提供庇護的只有魯國,紀國自然要把外交重心放在聯合魯國上。紀國先是積極地與魯國聯姻,“九月,紀裂繻來逆女”,“冬十月,伯姬歸於紀”。和魯國聯姻後紀國還是不放心,又積極地和周邊國家結盟。“紀子帛、莒子盟於密。”紀國一系列的對外活動很是成功,但這樣就真的足以自保了嗎?

齊國吞併紀國本就是多年以來的夢想,再加上紀國頻繁的外交活動,徹底惹惱了齊僖公。在桓公五年(公元前707)的時候,齊僖公終於忍不住想試探一下紀國的實力,“夏,齊侯、鄭伯朝於紀,欲以襲之”。齊國、鄭國都是當時的大國,正常來說怎麼會聯合起來去會見一個小國呢?顯然是有陰謀在裡面的。對此楊伯峻先生說:“

齊、鄭大國,齊僖、鄭莊且當時雄主。紀,小國耳,竟聯袂來朝,其別有用心可以知之。”

2.魯國因何幫助紀國

對於齊國的別有用心,紀國也是心知肚明的,便急忙去尋找魯國的幫助。至於魯國為何願意幫助紀國,作者認為應有以下幾點:首先,雖然春秋初年業已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但魯國作為周公的封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當時尚保留了較多的禮樂傳統,深諳“親親”之道的魯國,對於姻親的求助自然不能置若罔聞。同時,這也是魯國作為諸侯“望國”應有的表率之舉。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魯國和齊國不相上下

其次,春秋初年的魯國,國力和齊國尚不相上下。史學家童書業先生曾說:“春秋初年,魯只一敗於齊,而四敗宋、兩敗齊、一敗衛和燕。直至齊桓稱霸前夕,魯之國勢尚甚強,不亞於齊。”這證明春秋前期的魯國國力與齊國相較確在伯仲之間,這是魯國能夠幫助紀國的重要原因。最後,魯國幫助紀國有自己的戰略目的。春秋初期,無論魯國多麼重視禮樂傳統,都無可避免地要為了自己的國力發展而走上開疆擴土的道路。

早在隱公二年(公元前721)就已發生了“無駭帥師入極”一事,桓公時期又多次發生對周邊小國的征伐之事,如“九月,入杞”,“杞侯歸,乃謀伐之”,“秋,伐邾”。魯國幫助紀國可以有效地牽制齊國的擴張。出於以上幾點考慮,魯桓公對紀侯的求助欣然應允,紀、魯聯合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紀國,也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齊國的擴張。

  • 齊、魯的衝突

1.矛盾轉移

紀、魯聯合使得齊、紀兩國之間的矛盾轉化成了齊、魯兩國之間的衝突,由此展開了齊、魯兩國之間對紀國的長期爭奪。在春秋初年,齊、魯兩國的關係就時好時壞。杜注云:“春秋前,魯與齊不平。”由此可見齊、魯之間關係並不融洽。紀國為了能夠自保,除了不斷加強同魯國的聯繫,還寄希望於能夠憑藉周天子的威嚴來迫使齊國放棄吞併自己的想法。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魯紀聯合

於是紀侯在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兩次前往魯國朝見桓公,希望魯國能夠幫自己去尋求周天子的幫助。“冬,紀侯來朝,請王命以求成於齊,公告不能。”據《左傳》記載,隱公、桓公都未曾朝拜過周天子。隱公時期鄭、魯之間的一次田地交換,更是能說明此時的周、魯關係。“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魯國把王畿之內朝拜周天子所用的土地都換給了鄭國,可以得知當時周、魯之間已經很少往來了。

2.魯國和齊國的間接衝突

雖然桓公對紀侯所請“告不能”,但最終紀國還是和周王室結上了姻親關係。“祭公來,遂逆王后於紀,禮也。”對於魯國一次次幫助紀國,齊國自然不能置若罔聞。桓公十年(公元前702),齊國便參與了一次針對魯國的進攻。《左傳》記載:“冬,齊、衛、鄭來戰於郎,我有辭也。”《左傳》緊接著對“有辭”進行了解釋:“

初,北戎病齊,諸侯救之,鄭公子忽有攻焉。齊人餼諸侯,使魯次之。魯以周班後鄭。鄭人怒,請師於齊。齊人以衛師助之,故不稱侵伐。”

魯人堅持以王爵來排列各國順序而惹惱了鄭國,當時的鄭國正處於莊公小霸的時期,自然不能輕易地嚥下這口氣,由此便拉上齊國一同侵魯。次年齊、鄭關係進一步親密,“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人,衛人、鄭人盟於惡曹”。形勢對魯、紀兩國來說十分不利。而鄭莊公的去世,使得齊、魯、鄭三國同盟徹底瓦解,由此便開始了齊、魯兩國間直接的衝突。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齊魯兩國爆發直接衝突

3.魯國和齊國的直接衝突

鄭莊公去世以後,鄭國發生了長期的君位爭奪戰,在平定鄭國內亂的過程中,各國關係經歷了全新的組合,魯桓公在外交上大有作為。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公會杞侯、莒子盟於曲池”,“秋七月丁亥,公會宋公、燕人盟於榖丘”,“丙戌,公會鄭伯,盟於武父”。次年,齊、魯之間便爆發了直接衝突,“十有三年春二月,公會紀侯、鄭伯。己巳,及齊侯、宋公、衛侯、燕人戰。齊師、宋師、衛師、燕師敗績”。

這次戰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齊、魯兩國間對於紀國的爭奪當是原因之一,並且作為當事國的紀國也參與了這次戰爭。齊國的戰敗使其不得不正視魯、紀聯盟的實力,使得齊國無法在短時間內吞併紀國。在此之後,雖然齊、魯之間矛盾很多,但誰也不敢貿然發起戰爭,於是雙方的關係再次趨向緩和。齊僖公的去世給齊、魯之間關係轉變帶來了新的機遇,剛剛即位的齊襄公對魯國展現出了和平友好的一面。

4.齊國逐漸佔據上風,魯國實力大不如前

魯莊公也抓住機會在外交上積極拉攏齊國,“公會齊侯於艾”。魯桓公還希望能夠當老好人,調和齊、紀之間的長期矛盾,“十七年春,盟於黃,平齊、紀”。然而,此時齊、紀之間的關係早已不是一次盟會所能調和的,齊、魯之間的關係也遠沒有齊、魯、鄭三國同盟時期穩定,盟會同年齊、魯便再次發生疆域衝突。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齊魯會盟形象圖

夏,及齊師戰於奚,疆事也”即使齊、魯之間因為疆事發生衝突的次年,魯桓公就帶著夫人文姜親赴齊地會見齊襄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於濼。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按照禮樂傳統來說,國君出行夫人是不能與之同行的,因此在魯桓公出行之前,魯大夫申縟曾極力勸阻桓公:“女有家,男有室,無相瀆也,謂之有禮,易此,必敗。”

在齊襄公私通文姜之事為魯桓公所知後,桓公怒斥文姜,文姜將此事告知了齊襄公,襄公在一次與魯桓公聚會之後,“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於車”。此事讓我們再次看清了齊襄公的人品,不僅私通自己的妹妹,還為了一己之慾而暗害一國之君。桓公之死的草草了事,讓我們看到了此時期的魯國國力已大不如齊國,早已沒有了興兵問罪的實力,這也預兆著魯國無法繼續充當紀國的保護傘,襄公滅紀,指日可待。

  • 齊襄公滅紀

1.魯國放棄援紀之戰略

莊公即位時魯國國力已不及齊國,再加上莊公為文姜之子,與齊國是甥舅之國,此時襄公所顧慮的便只有紀國與周王室的姻親關係了。為了能夠順利實現滅紀的目標,齊國也同紀國一樣,努力拉攏周王室,在莊公元年(公元前693)迎娶了王姬,作為主婚的仍然是魯國。同年冬天,齊襄公便按捺不住侵伐紀國,“齊師遷紀郱、鄑、郚”。在齊國的強大壓力之下,莊公三年(公元前691)“秋,紀季以酅入於齊,紀於是乎始判。”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齊襄公劇照

判,分也,紀分為二,紀侯居紀,紀季以酅入齊而為附庸國。”直到此時,魯莊公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年“冬,公次於滑,將會鄭伯,謀紀故也。鄭伯辭以難”。莊公本想聯合鄭國一同援救紀國,然而此時鄭國內部不穩,無力與強齊為敵。沒有得到鄭國援助的魯國,無法獨自對抗強齊,再加上紀伯姬的去世,使得紀魯之間的姻親關係也終結了,魯莊公徹底地放棄了援救紀國。

2.齊國吞併紀國

自此,紀國失去了所有的保護傘,紀國無力獨自對抗強齊,莊公四年(公元前690),“紀侯不能下齊,以與紀季。夏,紀侯大去其國,違齊難也”。至此,齊襄公終於實現了滅紀的目標,同時結束了齊、魯之間長達幾十年的對於紀國的爭奪。雖然“春秋無義戰”,但長期的分裂割據勢必會影響到社會的發展。襄公滅紀之後不僅擴張了領土,還佔有了紀國的漁鹽之利,為後來齊桓公稱霸提供了殷實的物質基礎。

從另一方面來講,襄公滅紀推動了膠東半島同山東腹地的一體化進程,密切了彼此之間的交流聯繫,為山東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紀國被滅的主要原因在於齊、紀之間實力差距太大,紀侯本身並沒有值得詬病的地方。而魯國作為紀國的親戚之國,確實沒有擔負起盡力保護紀國的責任。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苛責魯莊公,畢竟此時的魯國在國力上確實已經不如齊國強大,魯莊公作為一國之主必須要顧全本國利益,因此莊公對於援助紀國之事可以說是有心無力了。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齊國吞併紀國

  • 齊強魯弱局面的形成

西周初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時,作為姬姓“宗邦”、諸侯“望國”的魯國極具優勢,對周邊諸侯國影響力頗大,是王權的典型代表。自平王東遷,周王室地位漸趨衰落,作為周王室卵翼之國的魯國自然深受牽連,襄公滅紀時,魯國的無可奈何顯著地反映出了其影響力的下降。王權沒落使得諸侯爭霸得以成為時代潮流,齊桓霸業進一步加大了齊、魯兩國間的力量差距。

齊國成為諸侯霸主之後,魯國逐漸失去諸侯大國的政治地位,魯國的宗主特權讓位於齊國的諸侯霸權,逐漸淪為齊國的附屬國,齊強魯弱的局面就此確定。齊、魯兩國間衝突與調和並存,整體上是由和到戰再到和,由於兩國間直接性戰事較少,加之彼此頻繁的交往和複雜的利益關係,齊、魯兩國間的爭霸並未以一方的隕落而告終,而是以魯國屈服於齊桓霸業而結束。

從齊、魯、紀三國的興衰入手,淺析春秋早期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齊魯遺址

結語

縱觀整個春秋早期,齊、魯兩國關係不僅是當時列國間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而且也代表了異姓諸侯國與姬姓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反映出在春秋時期影響諸侯關係的主要因素早已不是西周時期的宗法分封與血緣關係,諸侯國的實力和利益變成了影響雙邊關係最為重要的因素。代表王權的魯國逐漸讓位於代表霸權的齊國,這不僅表明齊、魯之間關係的轉變,更體現了周王室地位的日趨衰落,預兆著“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春秋霸主時代的來臨。

參考文獻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16年

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79年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