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謎團,建文帝朱允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他到底上哪去了?

史研三國


千古謎團,建文帝朱允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他到底上哪去了?(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明建文帝朱允炆是有貢獻的,雖然他僅當了一年的皇帝,沒來得及展示他的才華,卻用自己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懸疑讓後人費解,尤其是史學界對此更是爭論不休,跨度600年無法找到答案,相信以後也很難找到。因為沉封了的明朝第一懸案不是說破就能破的。

只要是第一,肯定會有人關注、研究,進而揣測,之後就會合理的想像,給世人一個可以勉強接受的結果。朱允炆的結果史學家也有安排。

流傳較廣的版本,史學界對於建文帝的下落有三種最出名的說法:

第一種自焚:因為“靖難之役”時,朱棣率軍抵達京師之後,皇宮內院突然大火,朱允炆憑空消失,能解釋的就是其中有一具被燒焦且難以分辨的屍體,多具也有可能。

第二種出家為僧:流言有,記載也有,總得給文人一個發聲的機會。《留青日札摘抄》記載朱允炆出家為僧,理由是東明寺大雄寶殿內右側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以此為由證明朱允炆出家。文人就是文人,有理有據,比燒的看不清誰是誰要好的多。

第三種逃往海外:這一種好像就是那種誰嗓音大誰就有理的套路,要麼就是胡亂聯繫,傳說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其中有一道密旨便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上述說法已是正統的猜測,我們不便說三道四,我認為朱允炆結局是死大於生,因為“正統”對於心機深厚的朱棣而言,無疑是大忌。名不正,則言不順,朱棣要想安安穩穩的做穩龍位,朱允炆必須死,這也是歷來所有帝王的心術。這一點就可以在朱棣即位後,立馬將那些忠於朱允炆的大臣處以極刑(下油鍋)看出。對於朱允炆的下屬都這麼狠,可見對殺朱允炆的心有多麼決絕!

對於出家為僧說和逃往海外說,不過是人心憐憫的體現。於是就將寺院裡的遺蹟當作佐證,展開合理想像,其實這些事都不像朱允炆本人所做,塑像是後人做,詩詞是他人評,更接近合理的解釋,倒是朱允炆的崇拜者為之才有可能。一個看不慣朱棣所做所為,但又對朱允炆心存善念的宮裡人。

如果說出家為僧,這一個說法可以在朱棣對於佛教的保護和提倡看出,畢竟這也是鞏固朱棣政權的一種手段。如果建文帝做了和尚,那麼勢必會對佛教打壓,因為朱棣是信奉道教的,但是朱棣卻沒有對佛教打壓,而是保護和提倡,所以這種說法有些背道而馳。

奇葩的是,又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就是受到朱棣的密旨,讓他找到朱允炆,這一點雖然無從考究,但是可以言及與朱允炆好像沒有半點關係。

朱棣當了皇帝,拿不準侄子皇帝的死活,從內心裡是不舒服的,但如果鄭和下西洋是尋找朱允炆,那麼鄭和7次都沒找到,回來之後都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還加官進爵,此為疑點一;再者鄭和是第七次下西洋的時候,朱棣已經離世了,而這期間也已經過去28年,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但是鄭和依舊被安排第七次下西洋;此為疑點二;總結這兩點,建文帝朱允炆外逃也是猜測。

那麼史書裡又是如何說的呢?由於建文時期的檔案史料已被銷燬,《明成祖實錄》又充滿謊言,已經難以核實其正確性究竟有多少。因此清代學者頗多懷疑,例如萬斯同在《明史稿·史例議》中就說:“明代野史之失實,無有如建文遜國一事。”乾隆時正式出版的《明史》,卷四惠帝紀,在寫了建文帝焚死之後,又加上“由地道出亡”一段文章,依然是一團迷霧。因此現在要確切考證建文帝的下落,猶如霧裡探花,那隻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葛大小姐


有一天,朱元璋舉行家宴,兒孫們都來了,歡聚一堂,其樂融融。老朱幾杯酒下肚,突然詩興大發,於是出了一句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別看老朱書讀的不多,出的上聯倒是中規中矩,老朱讓朱允炆對,朱允炆撓了撓頭,思索半晌,終於想出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氈”。

這個下聯也算中規中矩,不過不算出彩。老朱讓朱棣對,朱棣想了一下,鏗鏘有力地說道:“日照龍鱗萬點金。”

好!朱元璋拍手稱讚,這麼一對,帝王捨我其誰的霸氣展露無遺。

一詩成讖!


想不到多年之後,靖難之役發生了,朱棣花了三年時間,擊敗了侄子朱允炆,他成了真龍天子,而朱允炆則變成了沉默的羔羊。

且說朱棣攻入京城之後,看到的是燒的只剩骨架的宮殿,以及橫七豎八燒焦的屍體。這些屍體燒的面目全非,根本分辨不出誰是誰,分不清哪個是朱允炆。

這就給朱棣帶來了一個難題,朱允炆到底是燒死了,還是潛逃了呢?

這時候大街小巷小道消息滿天飛,有說朱允炆出家了,有的說朱允炆躲進了深山老林,還有的說朱允炆從海上逃往西方。


朱棣坐立難安,這個“失蹤”了的朱允炆是個潛在隱患,如果哪天突然冒了出來,那麼他這個皇帝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畢竟,當初發動靖難之役的口號,是清君側,“君側”既然已經清的一乾二淨了,是不是該把江山還給侄子了呢!

為了江山做的踏實,朱棣決定主動出擊,他派出了兩股“搜查”小分隊,一股是鄭和,走的是水路;一股是胡濙,走的是旱路。

往後十幾年的時間裡,鄭和七下西洋,但始終未曾找到朱允炆的蹤跡,任務宣告失敗。但鄭和卻將東方文明帶往了世界,讓世界第一次認識了中國,這也算無心之得吧!


另一股小分隊胡濙走遍大明的角角落落,找了整整十六個年頭,在這十六年裡,他從來沒有回過家,甚至連母親去世了,朱棣也不允許其回去奔喪。朱棣體會到了胡濙的艱辛和不易,提拔他為禮部左侍郎,讓他繼續尋找。

終於在1423年,事情有了重大進展。這天夜裡,胡濙快馬加鞭,疾馳了幾天幾夜,終於趕到了京城,到了京城之後,胡濙顧不得回家報個平安,就急匆匆地趕往皇宮了。

這時候已經是深夜,朱棣已經休息了。胡濙扣了扣門,太監出來攔住了他,“皇上已經休息了,有什麼事明個再說吧?”


胡濙焦急地解釋說,“這事十萬火急,耽誤不得。”太監瞧見來人焦急的神色,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於是急忙上去稟告。

皇上有請!

胡濙進宮之後,與朱棣徹夜詳談了一夜,直到凌晨四點才出宮,至於談了什麼,史書並無記載,但肯定與朱允炆有關。

並且,朱允炆肯定還活著,否則,胡濙不會如此火急火燎,君臣也不會通宵達旦聊了一夜。

朱允炆根本就沒去西域,也沒去東南沿海,而是藏在了蘇州普洛寺內,此時的他已年過半百,早已對皇位失去了興趣,在他心中權力什麼的都是浮雲,唯有佛祖方能永留心中。


朱棣聽了胡濙這般表述之後,長吁短嘆,唏噓不已,找了半輩子的侄子,居然真的活在世上,可這個時候朱棣一點不恨朱允炆,也絲毫沒有殺他的心思了,因為他對皇位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

算了,放過他吧,就讓他頤養天年吧!


一半秋色


前一段時間,一些媒體驚爆天津七中假期修操場,結果一鏟子挖下去竟然發現了一座明代古墓,而墓主人正是朱允炆。



當時看到消息的我差點驚掉大牙,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七中,下面竟然躺著朱允炆。這要屬實,絕對是史學界的重大發現,朱允炆去向之謎極有可能就此揭開。

結果後來七中闢謠了,說是假的,朱允炆的去向仍然是一個謎。不過數百年來,對朱允炆去向的猜測一直就沒停過。



一般說來有這樣幾種流行的說法:

第一,出家。不少人認為朱允炆從宮裡逃了出來,然後出家雲遊,從此不知所蹤。

第二,出海。很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朱允炆逃到了海外。後來朱棣令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暗中尋找朱允炆。

第三,自焚而死。靖難之役時,皇宮起火,待朱棣殺進宮裡時,朱允炆已不知所蹤,但在宮裡卻找到了一具難以辨認身份的屍體,有可能就是朱允炆。



但說到底,這些猜測都不過是猜測而已,缺乏有力證據的支持。


達摩說


咱來回答這個問題,是最好不過了的。因為俺就是因為研究建文皇帝跡並取得證據上的重大突破,並出版了《建文帝九疑山遜事考》一書,才加入中國明史學會的。已故的前中國明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商傳先生還與俺有合影呵。也因我在建文帝蹤跡上的重大突破,中國明史學會於2015年8月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召開了“第十六屆國際明史學會暨建文皇帝研討會”。說句最真心的話,筆者創立此頭條號之核心目的,就是想通過頭條號這個全國性乃至世界性的平臺,來展示筆者等人在永州及其他地區發現的建文帝蹤跡的原始碑刻(有好幾塊還是建文帝親書的碑呵)、譜錄記載、傳說故事和建文帝在永州做了些什麼等。

圖為商傳先生等在湖南永州寧遠縣大觀堡考察建文帝蹤跡,筆者為後排左一。

閒話少說,言歸正傳。“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最終歸隱到了永州寧遠,創立了寧遠大觀堡樂善堂慈堂機構,他親任慈善機構的“白掌”(白法掌門,即慈善總法的總經管人)。我們發現建文帝在寧遠的僧名叫智眉,又稱梅,大家又稱他為“應文”。慈善機建好後,他便開始雲遊四方,東到浙江、福建,西到雲貴川,晚年時又回到寧遠大觀堡下,住在今梅木塘村(今改名為大觀堡村),活了89歲,死後葬在大觀堡之西的今仙馬石村廠屋裡自然村之白掌塔。

筆者還可以告訴各位,建文帝的太子朱文奎、妹妹妙娘公主等人也都在寧遠找到。由於本“悟空回答”的文字有限,三言二語一時難以說清,本文就先簡單介紹一下建文帝在寧遠的來龍去脈吧。

當永樂皇帝從北門攻入應天時,建文帝一把火把南京城點燃,然後在軍隊的護衛下逃離南京。當時,接替黃子澄位子的人就是咱湖南永州寧遠人李聞舉(有李聞舉的自傳體書籍為證),正是在李聞舉的引薦之下,建文帝及其長子朱文奎、三妹妙娘公主等都在這一出亡隊伍中。

隊伍到達永州後,時任永州總鎮的王友慶(後改名王履衢)接待了建文帝等,不久楊祿安(後改名楊依義)從柳州趕來永州,加入了靖難皇帝的行業。然而,朱棣的隊伍在1403年六月就來到了永州,建文帝一行只能從永州逃往寧遠。在路過陽明山時,與朱棣接管永州的小股部隊相遇於,並打了一小仗。建文帝一行逃入深山(今稱觀戰嶺、天子山)。在深山隱居二年後,李聞舉將建文帝接到自己的九疑山下的下灌村。此刻建文帝有了當和尚的想法。便建龍池寺、慈覺寺等,皈依佛門。

建文帝皈依佛門的慈廟名叫慈覺寺(今中和鎮慈覺寺村),不久就集資買下大觀嶺,居所遷至梅木塘,成為一個在家出家的僧人。接著就開始籌建慈善機構樂善堂,即大觀堡,還親自草擬章程(其章程碑現存,見下插圖)。

(原存於梅木塘,今存於寧遠文廟的建文帝親書的《樂善堂章程碑》)

樂善堂建好後,由楊依義、王履衢、李王衡(李聞舉之化名)三位分管堂中各各項事務。建文帝則以智眉和應文的僧名雲遊四方,遂有云貴川、閩浙贛之說。在外雲遊四十年後,建文帝又回到了梅木塘。將李德勝聘為大觀堡慈善機構的第二任經理,自己則專心於自己的墓穴等事件。1465年,建文帝最終圓寂歸西,葬於白掌塔,其塔銘還是自己預先寫好的(下附白掌塔銘拓片圖)。

也就是說,建文帝最終入葬白掌塔。

關於建文帝隱居永州寧遠,原始證據太多。 本回答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建文帝的最終下落。欲知詳情,請關注本頭條號,讓筆者為您慢慢道來。也歡迎愛好者聯繫筆者,我們共同考證呵。


梅語飄湘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個謎,未解之謎,當年,守南京金川門的統帥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開門迎接,燕王兵得入京師 ,當時,宮中大火沖天,燕王清宮3日,未覓得建文帝屍骨。朱棣一朝,不斷地追尋建文帝下落,始終未得蹤影,終成歷史一謎。有一種說法,建文帝被宮中大火燒死,還有一種說法建文帝率臣下9人,從宮中地道逃遁後,削髮易服為僧,皈依佛門,雲遊天下,不知所終。


那麼,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朱允炆究竟去哪了呢?

一,第一種說法,在宮亂中被大火燒死,屍骨無存

當初,守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門迎接,建文帝朱允炆眼見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因此絕望之下,引火自焚。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屬於正常,畢竟,朱棣也是絕對不會放過朱允炆這個正統皇帝的。


《太宗實錄》中記載,燕王進入金川門後,建文帝也想出來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於是與皇后一起閉宮自焚。朱棣看到宮中火起,急忙命人前來搶救,可惜沒有來得及。從灰燼中找到建文帝燒焦的屍體,燕王朱棣不勝悲慼,撫屍痛哭,說他只是前來幫助皇帝學善,你又何必自尋死路呢?事後,朱棣備禮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朱允炆在無奈之下選擇自焚,朱棣找到的也只是燒焦的屍體,屍體是不是屬於朱允炆的還有待商榷,因此,只能說有可能朱允炆是被自焚燒死的,但是沒有確鑿證據支持。


二,第二種說法,故意放火焚燒宮殿,金蟬脫殼,下地道脫逃

這個可能性我是認為客觀存在的,理由是自焚的話,朱棣看到的是一具燒焦的屍體,古代沒有現代那麼先進的驗屍設備技術,一具燒焦的屍體,是朱允炆故意準備移花接木的也屬於正常,要知道,願意為朱允炆替死的大有人在,一把火,燒死燒焦替死的,朱棣就不會再追查朱允炆下落,朱允炆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金蟬脫殼,安然逃脫。

後續,明神宗曾向張居正問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後雲遊四方,人無知者。"這裡可以看到,金蟬脫殼之後的朱允炆,很大可能削髮易服為僧,皈依佛門,雲遊天下。

三,兩種說法,自焚說和出逃出家為僧說更加偏向於出家為僧


按照當時的情況,城已經被圍,出逃已經很難,以替身燒焦自焚迷惑,自己則喬裝逃脫可能性很大,據記載,本來建文帝朱允炆 城破無路可走,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打開一看,裡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建文帝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這裡可以看出,朱元璋或許早就料到了朱棣的狼子野心,早在他臨死前,就替孫子安排好了一切後路,確保朱允炆可以渡過難關,皇位雖然沒了,可是性命卻無虞。


綜上所訴,朱允炆的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確實存在諸多疑點,你說城破宮中起火,朱允炆自焚吧,可惜看到的屍體是一具燒焦的,面貌身份根本無從查起,要我是無論如何無法相信朱允炆是被燒死的,寧可相信,燒焦的是朱允炆的替身,藉此可以阻止朱棣的追殺,金蟬脫殼,帶著心腹遠離是非之地,皈依佛門,青燈古佛也屬正常。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的確這是一個千古謎團,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成功攻入南京城,而後建文帝朱允炆便離奇的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關於建文帝朱允炆到底上哪去了?歷史上一直沒有定論,但像素翻閱《明實錄》、《明史》在其中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身亡

據《明太宗實錄》記載“建文遂闔宮自已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根據明實錄記載,朱允炆在朱棣攻破南京之時,自知大勢已去,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這位皇叔喜好殺戮,自己落在他的手裡也逃不過一死,於是朱允炆下令“闔宮自焚”,朱允炆自身投向了熊熊烈火之中,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也一同投身烈火之中一同自焚。而後燕王朱棣以“天子之禮安葬了建文帝朱允炆”。

關於這點在《明史》中也得到了證實,“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不過這點,存疑較大,如果朱允炆真的死了,朱棣也找到朱允炆的屍身了,也“以天子之禮”安葬了朱允炆,那又為何沒有為朱允炆修建陵寢呢?


朱允炆,落髮為僧從皇宮中的密道逃了出去

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著張居正的這麼一句話:“國史不載此事,但故老相傳,言建文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在彌留之際,留給了朱允炆一個鐵箱子,告知朱允炆在萬不得已之時打開它。在朱棣攻破南京之際,朱允炆打開了這個鐵盒子,裡面是幾張度牒和剃刀、僧袍與一張皇宮密道的地圖。朱允炆一看明白了皇爺爺的苦心,當即讓太監給自己剃了發,穿上僧袍便從密道遁走了。

雖然這一說法極具故事性,但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第三種說法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漂洋過海,定居海外

這一說法的依據是鄭和下西洋,人們猜測朱棣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其真實目的,並非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天威,真實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是1405年,此時的大明朝剛經歷“靖難之役”不久,大地一片狼藉,此時更應該的是與民修養,而在此時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大舉下西洋,做一樁賠本的買賣,難道不奇怪麼?所以鄭和此行的目的不由令人懷疑!

且鄭和出使西洋的檔案,再後來全部失蹤,於是有人懷疑是因為裡面記載了朱允炆的信息,被朱棣給藏匿了了起來,或者銷燬了。


以上便是關於朱允炆去向的三種說明,但具體的還是要等到史學家們最後的拍板,這個至今任是謎團。

參考文章:《明史》、《明實錄》


像素說歷史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去世以後,朱元璋就將大明帝國的重擔交給了皇孫朱允炆。公元1398年,年僅21歲的朱允炆在南京稱帝,改年號為建文,所以在歷史上又稱他為“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位之後,他深知此時明帝國的藩王勢力日益增大,已經危及到了中央政權,於是便開始著力削藩。此時,駐守北京的燕王朱棣,即朱允炆的叔叔,向來都有問鼎朝廷的野心,只是苦於沒有找到合適理由而已。但此時朱允炆提出的削藩政策,便給了他“清君側”的口實,從而發動大規模的叛亂戰爭,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

明成祖朱棣像

在這場叛亂戰爭中,朱棣冠冕堂皇地打著保衛皇帝朱允炆的口號,率領大軍來到首都南京奪取了朱允炆的皇位。有趣的是,在朱棣打到南京之後,內奸早已經打開了城門,而此時宮中也已經燃起了熊熊烈火。當朱棣派人從宮中的火堆裡扒出一具屍骸後,假意認定這就是朱允炆,還稱他是自焚而至,並傷心地說道:“我明明是來保護你的,你幹嘛要自焚啊?”

當然了,明眼人一看便知,朱棣這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在他心裡巴不得這具屍骸就是朱允炆本人,既然此時已經證實朱允炆已死,而國家不可一日無主,朱棣自然而然就成了明帝國的新一任國君。朱棣即位後,並揚言要以皇帝之禮將朱允炆安葬,但結果卻沒有建立任何陵墓。整個南京城也只有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兒子朱標的陵墓。

建文帝朱允炆像

朱棣後來將都城遷往北京之後,成了首位葬在北京的明代帝王,所以在北京自然也不可能有朱允炆的陵墓。事實上,朱棣明知朱允炆已經逃出了南京,卻故意說他自焚。但其實,朱棣在即位後,暗地裡派遣了很多人進行縝密偵察,全國各地搜尋朱允炆的下落。畢竟自己的皇位是篡奪而來的,不具備正當性,所以在他心裡就很怕朱允炆在什麼時候突然冒出來,將自己打倒。以至於有人說,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裡就有一批專門以刺探各種情報而聞名的錦衣衛人員,他們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去搜尋朱允炆的下落。因為很多人都說朱允炆逃到了海外,朱棣為了弄清楚事實真相,肯定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地方。

所以,總的來說,朱允炆自焚而死的可能性比起出逃一說還是要小得多。這在《明史紀事本末》、《明史考證》等史料裡均有記載。而其記載表明,朱允炆是在大臣保護下由密道逃出南京的。就連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持相同的看法,在乾隆四十二年重修的《明史·恭閔帝紀》中說記載道:

“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棣遣中使出後屍於 火,詐雲帝屍”。

僅這一個“詐”字就足以展現朱棣的陰謀詭計的,當然了,也說明了朱允炆並沒有自焚而死,而是成功地逃出了南京城。可問題是,朱允炆既然逃出了南京,那麼他的下落如何呢?對於這個問題,明清兩代以來,一直到當代,學術界一直都在進行研究和探討。終於在2010年的時候,此謎團終於有了些眉目!

寧德支提寺

我國著名明史專家馬渭源先生對建文帝朱允炆很有研究,為此他還著有《從南京到北京之魔鬼的天才皇帝朱棣卷》,《破解600年第一謎案——建文帝最終出亡福建寧德》等大作;根據馬渭源先生的敘述,長期以來,在朱允炆生死的問題上,人們比較相信明代官方史料。但我們也知道,明代的官方史料,基本上也不會將朱棣篡位的事情寫進去,更不會講清楚朱允炆的生死之謎的。所以,明代官史一般來說還是不太靠譜的。

那麼,既然建文帝朱允炆沒有死,那麼他究竟去哪兒了呢?大致有三種說法,一種是說他逃到了雲貴,二是兩廣地區,三是閩浙地區。但是在馬渭源先生研究後發現,朱允炆逃往雲貴的說法不太可能,因為當時朱棣與“西北王”沐晟、“雲南王”沐家都屬於雙重親家的特殊關係,所以如果朱允炆真的逃到雲貴地區的話,那麼無異於羊入虎口。至於兩廣地區則更不可能;

馬渭源先生最後將目光集中到了福建地區,認為福建地區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那既然已經確定好地域,接下來就是搜尋證據的時候了,而關鍵突破點便是“寧德支提寺所幸存的明代雲錦袈裟”,以及袈裟上的圖文。經過長時間的比對、甄別、考究和排除,終於找到了文物與文獻的契合點。緊接著,馬先生又將目光鎖定到了相傳為元代高僧的寧德上金貝古墓。

寧德上金貝古墓

這座古墓表面上說是元代高僧的,但在實際考究下來,元代並沒有這麼一位高僧存在。此外,古墓與古塔並存的現象,也不符合元代僧侶的葬制。在研究中還發現了上金貝古墓反而存在諸多明初建築特點。所以便可大致確定,這個古墓應該是朱允炆的。

如此看來,至此為止,這長達600多年的明朝第一疑案算是告破了。所以我們已經可以得出結論:建文帝600年來的出亡之謎以及下落之謎應該算是有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對此,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文獻:

  1. 文化長廊 張群《建文帝出亡之謎,600年來有新解》. 2010年第六期

  2. 《明史》

  3. 《明史·恭閔帝紀》


方圓文史


建文帝朱允炆失蹤近600年來一直是一個謎,關於他的失蹤也是眾說紛紜。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一心栽培他的嫡長子朱標,朱標宅心仁厚也的確是一個當皇帝的料,但是朱標卻沒有當皇帝的命啊,因此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萬分,隨著朱標的去世,朱元璋多年的心血化為了泡影,於是乎,他做出了一個超乎常人的決定,將皇位傳給朱標的次子朱允炆。


話說這個朱元璋也的確做事有悖於常人,他自己有二十個兒子呢,加上朱標去世兩個那還有二十四個呢,他將皇位繞過兒子傳給孫子,他就沒有想到,這將來會給孫子帶來多大的麻煩,果不其然,朱允炆剛剛當上皇帝僅僅的一年時間,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就從北京城帶著大軍趕來並直搗皇宮,朱允炆一看四叔氣勢洶洶不得皇位不罷休的架勢,朱允炆只是一個膽子比較小得一介書生,朱棣戎馬半生,老朱家能打下江山,也有他朱棣的一半的功勞,當然叔叔的侄子,朱允炆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當時就被他的氣勢給嚇怕了丟盔棄甲的逃跑了,這便是明初有名的“靖難之役”。


朱棣佔領了皇宮才發現,侄子朱允炆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關於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有三種說法:

第一:朱允炆以自焚而死,燕王朱棣攻進皇宮之時,發現焚燒的屋裡有一種屍體,太監們說這是建文帝,但是朱棣並不相信。

第二種說法,朱允炆已經出家當了和尚,還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孫子和他父親一樣比較宅心仁厚,心慈手軟如果把皇位傳給孫子,難免自己的兒子會造反,所以他給朱允炆想出了一條後路,出家為僧,反正朱元璋也是和尚出身。

第三種說法,說朱允炆已經沿著地道逃了出來,並坐船去了東南亞,朱棣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派鄭和七次下西洋,耗費巨資明著是去組建外交,暗地裡是尋找侄子的下落。


總結:以上各種說法均屬人們的猜測,並未得到證實,朱允炆到底去了哪裡,其實早已經成了一個未解之謎,他的失蹤與朱元璋有直接的關係,他如果不把皇位傳給膽小懦弱的朱允炆,也就不會引起朱棣的反叛之心,朱允炆怎麼會是朱棣的對手呢?


佳寧姐姐說歷史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四年後,燕軍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文不知所蹤。



關於朱允炆的下落,《明史》記載的是:“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寥寥幾筆就交代了朱允炆的下場,宮中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後來朱棣找來幾具無法辨認的殘骸,對外宣稱是皇帝和皇后的遺骸,然後殮葬。

當然了,這個說法是根本不被信服的,所有人都知道,朱允炆有很大可能沒死,而“被死”只是朱棣的把戲,朱允炆“不死”,朱棣無法名正言順的繼位,所以朱棣登基後也在暗中四處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那麼朱允炆沒死的話,他又去了哪兒呢?目前流傳的版本有兩種,“出家為僧”和“逃亡海外”。到底哪一個說法是真的,又或者都不是真的,史學界至今沒有定論,我更不敢妄下斷言。但我個人認為朱允炆沒死這是事實,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提到朱棣派人尋找朱允炆,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誰呢?就是明初重臣,歷仕六朝的胡濙。

胡濙是建文二年的進士,建文朝時任兵科給事中,這是什麼職位,大家不必刻意瞭解。只需知道這是一個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近侍官職,雖然品級不高,但有機會與皇帝近距離接觸,所以胡濙一定認識朱允炆,這也是朱棣日後令他尋找朱允炆的一大原因。


關於胡濙尋找朱允炆,史書是這麼記載的:

永樂元年遷戶科都給事中。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這段記載比較長,我們要分段分析:

首先是朱棣登基後,給胡濙升職了,朱棣給建文舊臣升職主要目的就是拉攏人心,為他辦事,這不難理解。而這段記載也說了朱允炆極有可能逃走,朱棣也犯疑了。

於是在永樂五年,他正式派胡濙到民間尋找朱允炆,那麼胡濙找了多久呢?答案是16年,永樂五年走的,永樂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那麼這中間胡濙就沒回來過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十六年間,胡濙的母親去世了,他申請回鄉守孝,朱棣都不準,為此朱棣還升他為禮部左侍郎,安撫他。古代以孝治天下,大臣的母親去世竟然不允許其回家守孝,這根本不合禮制,不合禮制還升他為禮部侍郎,多少有點諷刺。

但朱棣寧願讓人罵自己無情無義,也堅決的不讓胡濙回來,這就說明他要找到建文帝的決心,這是不是也告訴了我們,朱棣已經確信朱允炆沒死呢?否則他為何如此著急?

不管怎樣,歷經十六年,胡濙總算有消息了,他“馳謁帝於宣府”,當時朱棣還在宣府北征蒙古,胡濙快馬趕到,這時朱棣已經睡了,但他得知胡濙來了之後,便立即召他前來,胡濙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訴了朱棣,兩人談了很久,有多久呢,“漏下四鼓乃出”,大體就是凌晨兩點半左右。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什麼緊急的情況,那兩人為何會談到兩點半,所以胡濙一定是知道了朱允炆的下落,只有這件事才會引起朱棣極大的興趣,那麼朱允炆死了沒有,應該沒死,為何?如果朱允炆死了,兩人還是不會談到兩點半,朱棣關心的是活著的朱允炆而不是死的朱允炆。


因此,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胡濙找到了朱允炆,甚至與朱允炆見面了,帝位已失,大勢已去,朱允炆向胡濙表達了自己早已沒有復位之心,他讓胡濙將自己的想法轉告朱棣,而朱棣也仔細詢問了朱允炆的近況,感慨不已。至於日後他有沒有再派人去斬草除根,就不得而知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胡濙說完後,朱棣“至是疑始釋”,心中不再有疑慮,這也說明那天夜裡胡濙與朱棣所談之事必定是朱允炆的下落。


鹹魚閒聊


其實看過電視劇《穿越時空的愛戀》的小夥伴都知道,在朱棣攻入皇城時,朱允炆不知所措,仙仙也無法改變歷史,所以只能“坐以待斃”。在黃子澄自殺後,仙仙的遊夢仙枕終於感知到了月光的呼喚,她帶著朱允炆喬裝打扮跑出皇宮,讓大公公和丁香扮作二人的2樣子被大火燒死,接著一陣特效,二人就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紀。所以既然穿越的時空,朱棣讓鄭和怎麼去環遊世界,也無法找到朱允炆的影子。

當然,這是電視劇中設定的劇情,如果真的可以穿越,那朱允炆可算是太幸運了。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個謎,或者說有些優柔寡斷的朱允炆壓根就不該染指皇位。而朱允炆的悲劇,嚴格意義來講是朱元璋埋下的禍根,如果朱元璋在位時不給他的兒子們專門封王奸藩,那這些皇叔就不會看不起朱允炆,朱允炆也不會有削藩的念頭,朱棣也就不會跳出來打著收拾齊泰、黃子澄等削藩派的旗號來欺負朱允炆了。最終燕王的軍隊攻破了皇城,在熊熊大火中,朱允炆就這樣消失了。

有關朱允炆的下落一般有兩種說法,一是說他在朱棣勝利的當晚,已經被大火燒死了,既然是焚燒,自然面目全非,朱棣也不會輕易的認為這具屍首就是朱允炆的。所以才有了後來命鄭和下西洋尋找朱允炆的做法。不僅如此,我們可是也不知道朱棣把這個侄兒埋在了哪裡。

第二種說法和電視劇的劇情很類似,只不過朱允炆去的地方不是現代,而是寺廟。在南京失陷時,朱允炆準備自殺,動手前突然想起爺爺曾留下一個錦盒,讓他在危難時打開,朱允炆打開後發現裡面裝的是一套僧人的行頭以及逃跑的密道圖,所以朱允炆就以僧人的模樣讀過了餘生。而這種說法在當時也蠻有說服力,朱棣曾為了讓所有的僧人都“實名制”,便頒佈了一本《僧道度牒疏》做統計,恐怕也是為了找朱允炆吧。

所以朱棣沒有找到朱允炆,也沒有耽誤他當個好皇帝,這麼多年過去了,叔侄倆也應該在另一個世界見面了,不知道在朱元璋面前,二人尷不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