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文︱老佛@佛系戒菸。《戒菸這點事兒》專欄作者,戒菸三年的“前老煙槍”。宣傳戒菸,推廣戒菸方法,用親身經歷總結的經驗和科學知識幫助更多朋友成功戒菸。關注老佛,迴歸健康生活!

原創文章,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獲授權!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前幾天老佛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人要有錢了,該怎麼花?

要說這個問題也沒那麼複雜,按照德雲社郭老闆的說法,有錢了就應該是這麼造:美好的一天應該從大腸刺身開始,外加衚衕口來兩套煎餅果子,吃一套我扔一套;吃飽喝足就是煙了,左手紅塔山右手玉溪一邊點兩根,吧嗒吧嗒就圖個“混合型”口感。

有錢就這麼任性。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在這裡老佛聲明,純屬段子,切莫真造,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特別是香菸,別說有錢了,沒錢更不能這麼吸。為啥?是因為對於咱們普通百姓窮苦大眾來說,吸菸帶來的傷害更大,要遠大於“有錢人”。

吸菸有害,窮人更受傷?

說到這裡有朋友表示,吸菸有害健康這個道理我懂,但為啥人窮更受傷?難道人有錢了就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了,吸菸傷害就小一些了?老佛這不科學吧?

其實也不是說有錢人就金剛不壞之身,主要是跟吸菸的成本有關。是的你沒有看錯,對於菸民來說,“過煙癮”是有成本的。這個成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健康成本,一個是經濟成本。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首先是健康成本。正如老佛在專欄裡反覆提到的,長期吸菸主要對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這是吸菸付出的健康代價。

目前吸菸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民眾最大的“健康殺手”,每年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殺傷力是交通事故死亡(年約九萬人)加上艾滋病死亡(1.8萬人)人數總和的將近十倍。吸菸致人死亡的武器主要包括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在內的三類慢性疾病和肺癌、食道癌、胃癌在內的三類惡性腫瘤。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吸菸導致的六大疾病,圖片來源:我國菸草所致疾病負擔研究

具體到每個人身上,由於體質、環境、遺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並非所有人一定會得癌症,但大多數長期吸菸的老菸民都無法避免罹患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的慢性疾病。

從生理層面來看,窮人也好富人也罷,大家在生理層面沒什麼不同,吸菸付出的健康代價是一樣的。

其次是經濟成本。這裡主要是購買香菸的花費,以及由於吸菸導致疾病產生的治療費用。和富人相比,吸菸給低收入群體帶來的巨大傷害主要體現在經濟層面。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

吸菸的經濟成本主要體現在兩方面:購買香菸的費用,以及由於吸菸致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

首先,購買香菸的消費擠佔了低收入人群原本並不寬裕的生活費支出。

根據2013年中國部分城市的吸菸狀況統計數據顯示,菸民日常的香菸購買費用中位數達到了10元/包的水平。如果按照大部分菸民每天一包的吸菸量計算,月購買香菸的花費達到了300元。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機制捲菸的價格和相對收入價格統計。圖片來源:2013~2014中國部分城市成人煙草調查報告

窮人本身收入水平較低,如果要再分出一部分用於購買香菸這些成癮性消費品,那麼相應的用在食物、教育、醫療的花費就會減少。

對經濟發達地區或者對於高收入人群來說,300元或許僅僅意味著一頓飯或者一兩件衣服。但是對於低收入人群來說,300元足以成為他們改變貧困狀態的重要途徑:例如給子女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能夠讓他們通過接受高等教育從而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發展機會,從而擺脫貧困;積極治療尚處在輕微階段的疾病,阻斷髮展成重大疾病導致高額醫療費用的可能性;甚至是每月投入三四十元參與消費型大病醫療保險,都可以大大降低因為家庭成員生病而發生致貧返貧的風險。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其次,患病後昂貴的治療費用給病人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壓力。

長期吸菸的情況下,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患病率很高。無論是慢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腦血管疾病、冠心病)還是惡性腫瘤(肺癌、食道癌、胃癌),都會產生昂貴的治療費用。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根據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13全國範圍內的單次住院治療費用已經達到了8350元,而額外的護理費用、長期服藥費用等等都給患者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雖然得益於近些年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普及,我們大部分國民都能夠獲得基本的醫療保險保障,但實際上絕大部分醫療保險並不能將全部治療費用涵蓋其中。

來自2013年的全國衛生服務調查的數據顯示,在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中,低收入人群中仍有超過22%的人未住院治療;其中未住院治療的首要原因是經濟原因無法承擔醫療費用(13.9%)。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需住院未住院情況統計,圖片來源: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

相對於富裕階層常常擁有健全的醫療保險保障,罹患疾病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採用多種醫療手段和資源來救治,低收入階層常常無法負擔癌症等重大疾病帶來的高額醫療費用,不得不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過早死亡或者喪失勞動能力,這實際上加劇人群間的不平等。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第三,無力掙脫因貧困的怪圈。

一般來說菸民都是家裡的成年男性,肩負著養家餬口的重任。作為家中的主要勞動力一旦患病就無法正常工作,讓家庭失去基本收入來源,家人可能也要停止上班或上學來照顧患者。根據統計顯示,在2014年由吸菸導致的潛在壽命損失年(YPLL)達到了767萬人年,平均每例減少壽命15年,也就是說菸民比非菸民平均壽命縮短15年。主要勞動力的喪失無疑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此外,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家庭和家人常常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家庭成員罹患重大疾病的時候,人們往往舉全家之力盡力救治,這進一步加劇了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貧的風險。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目前在我國,有9.2%的農村家庭因病致貧。當家庭種出現慢性病人時因病致貧的幾率是無慢病患者家庭的2倍。相對富裕階層,因病致貧使得很多低收入家庭不得不放棄未來發展機會(例如子女中斷學業)來應對目前困境,這使得他們陷入貧困的怪圈,難以通過子女教育獲得更好就業機會的方式擺脫貧困的狀況。

控煙政策最主要的受益群體。

目前我們國家制定菸草控制政策,基本是按照世衛組織mpower菸草控制框架來進行的。主要方法包括監測菸草使用、保護人們免受吸菸危害、提供戒菸幫助、警示菸草危害、禁止菸草廣告促銷以及提高煙稅等。提高煙稅是其中最為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不同控煙措施對比,數據來源:健康中國2030控煙的必由之路

由於低收入人群和青少年群體對價格更敏感,隨著香菸售價的提高,不少人就會出於成本的考量而退出吸菸行列,從而降低群體的整體吸菸率。同時由於煙稅的提高,政府稅收不會受到大幅影響,降低了政府推行控煙政策的阻力。

根據數學模型測算,如果當前的香菸售價提高50%,政府增加約660億美元收入,同時隨著更多人退出吸菸行列,未來五十年裡將保護超過兩千萬人因病過早死亡,超過1300萬人免於因病致貧的局面。相比較高收入群體,貧困人口將是菸草控制政策的最大獲益者。

窮人的吸菸經濟學:健康、風險與希望

寫在最後

國家控煙政策是從群體的層面進行吸菸率的整體削減,這種方式對個人而言更像是“非自願地”、“不得已地”。

對我們每個人,特別是低收入群體而言,必須真正認識到,吸菸是一個非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活不需要香菸也能夠過得很好,吸菸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更是對家庭不負責任,吸菸是可以戒除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擺脫煙癮的陷阱,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真正有利於改善家庭經濟、提高生活質量的花費中,比如子女教育、營養開支、醫療保險等等,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參考文獻:

1. 中國無法承受的代價-菸草流行給中國造成的健康、經濟和社會損失。世界衛生組織,2017.

2. 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2013.

3.姜垣, 劉黎香, 楊焱, et al. 健康中國2030控煙的必由之路[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8, v.26;No.174(04):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