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浦东县

历史上的浦东县

浦东县地图

老一辈的浦东人可能都知道,浦东历史上曾出现过“浦东县”的建制。浦东县的历史虽然很短,前后只有2年2个月时间,但也是浦东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在浦东地区的建制为高桥区、洋泾区、杨思区。1952年11月,上海市政府把原洋泾区高庙至张家浜沿江一带地区划出,成立东昌区。1956年2月,又将原杨思区所属沿江自塘桥至周家渡一段划归东昌区。之后的东昌区,其区域为:东以浦东大道、浦东南路为界,西临黄浦江,北至八号桥,南达周家渡,面积13.16平方公里,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人口25万。

1956年2月,上海市政府为了推动浦东的发展,把高桥、洋泾、杨思3个区合并成东郊区。东郊区因地处上海市东郊而得名,区辖耀华、艾镇、六里、严桥、孔桥、泾南、二塘、海滨、凌桥、金桥、陆行、张桥、东沟、高东、高南等15个乡和高桥、洋泾、杨思3个镇。新的区组建了,但原来的3个区之间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影响经济发展。为此,东郊区的干部群众经一年奋战,筑建了一条起自杨思至高行镇(后延长至高桥镇)的干道,以两镇字首为名,称杨高路。

1958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把东昌区、东郊区合并成浦东县。浦东县东邻川沙县,西临黄浦江,南至上海县界,北达长江口,面积158.85平方公里,县下辖11个公社、3个县属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全县约12万户,52万人。

1960年10月,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决定,撤销浦东县建制。撤销后的浦东县,农村地区的11个公社,3个县属镇划入川沙县;6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划入杨浦、黄浦、南市3个区。

浦东县从组建到撤销,前后仅2年2个月时间。期间,浦东县的领导做了一件事:征集史料,编修了《浦东县志》。这部油印的《浦东县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第一部志书,虽然仅仅是一部志稿,但作为国家档案里的一个卷宗,不仅记录了有关浦东的丰富史料,还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