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淪為漢奸後晚景淒涼,死時周海嬰不肯參加葬禮

提到魯迅大家都知曉他在我國近代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很多文學作品成為課本上的課文,有不少作品都是在回憶在老家的童年時光。魯迅原名為周樹人,家有兄弟三人,周建人和周作人都在近代史上留下一筆。

尤其是周作人和魯迅之間有著血親關係,但在家國大義面前,魯迅選擇與他此生不復相見。周作人是魯迅的二弟,民國第一散文家,和魯迅一樣在文學上很有造詣,但卻做了漢奸。

在兄弟兩人的童年時期度過了很是愉快的時光,母親魯瑞對於兄弟三人寄予厚望,並且還請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師給魯迅和周作人取法號,期望兩人可以平安成長,長大出人頭地。法師根據《詩經》給魯迅取了法號長庚,周作人取法號為啟明,兩個法號都是星名。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淪為漢奸後晚景淒涼,死時周海嬰不肯參加葬禮

法號取自《詩經—小雅》中的那句:“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兩星永不相見。”似乎兄弟二人以後的人生走向真的印證了這句話,永不相見。

在1923年驕陽似火的7月,周作人寫下百字訣別信交給魯迅後就離去了,此後二人再也沒有冰釋前嫌的機會。這份訣別信的最後是這麼說的“今後請不要再到後邊宅院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兄弟二人之間的恩怨在1937年魯迅過世後就再也沒能說得清,周作人也在抗漲爆發後做了漢奸,即便是胡適寫信勸誡也沒能阻擋周作人文明奸細的走向。

周作人認為自己有苦衷,還有妻兒老小要照顧,只想保住身價性命。於1940年,成為了偽華北教育督辦,之後又升任成為了東亞文明協議會會長、華北概括查詢研討所副理事長。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淪為漢奸後晚景淒涼,死時周海嬰不肯參加葬禮

在國破山河的時候,周作人憑藉著自己的投機取巧過著安逸的生活。試想那時候反抗帝國侵略的能人志士們哪一個不是有家有兒,但為了國家大義都選擇犧牲小我來保家衛國,唯有周作人活在自己編織的謊言中。正義的審判在1945 年降臨到此時已六十歲的周作人身上,因奸細罪而被依法逮捕,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

新中國成立後,領袖們看到周作人的請願書,知道好好改造後的周作人還是可為國家做出貢獻,周作人順利保釋出獄,開始編譯文學作品來度過餘生。清貧的後半生讓他覺得孤獨又無助,尤其是日本妻子過世後,他的日子就更難了。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淪為漢奸後晚景淒涼,死時周海嬰不肯參加葬禮

82歲那年在時代漩渦中折辱而亡,結束了慘淡的一生。在他過世後,葬禮前通知了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但他的侄子周海嬰權衡再三沒有選擇參加,葬禮就這樣慘淡的進行了。

身為魯迅的弟弟,周作人沒有和魯迅一樣有一顆堅定的心,在時代的洪流中左搖右擺是他悲慘人生的導火索。缺乏主見又難堪大任的他只能像一顆牆頭草尋得自己的生機,如果當初學到哥哥魯迅的一點傲骨,人生可能也不會那麼慘淡,身上的文學才華也不會被埋沒。

參考文獻:

《周作人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