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名著是一种很神奇的书籍,如果把普通书籍比作猫,那么名著就是猫妖。它厚重、深沉甚至邪魅,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它经过时光的洗礼修炼成妖。没有一定的法术很难降住这只妖。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名著之所以难读的原因。

1、名著人物众多、思想深邃

一部《红楼梦》共写了975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732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三国演义》描写的人物达到了上千人。更要命的是有些外国名著,不但人物众多,而且人名复杂难记。比如《百年孤独》写了七代人的事,人多不算,名字都很长,长得还很像。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有些名著人物虽说不多,但思想深邃。比如鲁迅的小说《药》《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人物不多,但表达的内涵、传达的思想绝对值得深思。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2、读者对特定时代的大背景知之甚少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描绘了俄国当时广阔的社会图景。读完这部书,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幸福的主线,大家都容易读得出来。而如果不了解当时俄国的时代背景,另外一条线索--列文这一形象,列文探索农民社会问题的勇气、以及作品里反映的现实恐怕读者就难以读懂了。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3、读者对一时一地的传统、风俗、文化不了解

沈从文的很多作品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美丽、神秘,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边地情调的“湘西”世界。歌谣,吊脚楼,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别具特色的婚恋俗,这些元素构成了“湘西”世界。因此,对苗族民俗的了解是理解沈从文作品的一把钥匙。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驯服这只猫妖,先得备好上等的武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 选择很重要

每本名著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内涵。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还是要选择能让自己看下去的书。

能看下去,要么是因为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要么是因为有所感悟。为了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还是从一些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的书开始吧。

说到通俗易懂,首选本国经典,毕竟从文化传统、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上还是容易理解。可以选择一些茅盾文学奖获奖的作品,比如《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慢慢地有了兴趣和信心,可以选择一些外国名著,比如《基督山伯爵》《简爱》《呼啸山庄》《巴黎圣母院》,这些外国经典既有情节、又有爱情描写,应该是能读下去的。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 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选择好自己要读的书,在阅读之前,可以先查一查作者的生平信息,没准他的哪个故事还能吸引你,激发你的阅读兴趣。

比如我就对曹雪芹由富家公子到落魄公子的巨大人生落差,还有海明威传奇的一生很感兴趣。了解作者生平对理解作品思想很有益处,有人就说一个作家的作品多多少少会融入自己的影子。

接着还应该了解一下作者身处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价值观。

另外,准备好纸和笔。如果书中人物太多,缩略人名,然后试着自己画画关系图,画完了关系图能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至于看书的时候一头雾水。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接着就要开始正式阅读了。要做到新课标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关键还是每次选择一本名著后,争取把它读完,不要半途而废。读完了才能有所获,才能有再读其他书籍的兴趣和信心,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阅读离不开阅读方法。在语文课堂上,精读精讲是用的最多的方法,什么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扣得很细。其实,除了精读,浏览、猜读、跳读、主题阅读等等,都是有用的阅读方法,不同的阅读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事半功倍。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温儒敏

温儒敏先生讲他小时候读《西游记》的经历,那时候他很多字不认识,就是跳着读,猜着读,“连滚带爬”地大致一气呵成地读完了《西游记》。读完了一本,就有信心了。后来才又读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包龙图什么的,阅读面上去了,读书的兴趣也就有了。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方法,它是日本“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谈到的: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准备三枚书签,分别是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

通读过程中发现某些地方有价值可以做好标记(把有价值的一页折一角),当“通读”中断时,夹好“通读书签”

如果通读到某一部分想换换口味,可以启动“重读”程序。重读过程中觉得曾经折角的地方还是很好,就把这一页的另一角也折起来,中断时夹好“重读书签”;

如果重读的时候感觉腻了,可以返回前面的内容做标记。这时候需要准备一支笔,在前面折了两角的地方再次审视,如果觉得还是不错,可以在书上画各种记号,比如直线、波浪线、着重号、圆圈等等。中断时夹好“标记书签”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掌握了多种阅读方式、根据场合灵活切换阅读方式不但能提高阅读兴趣,还能提高阅读效率。

以奥野宣之为例,他在地铁里站着的时候会集中精力进行“通读”。如果有了空座坐下,就开始“重读”和“标记”程序。

读完后,要有所收获,还是要把书中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感悟的内容记下来,可以是原书的摘抄,也可以是你对摘抄内容的感悟等,还可以是一些报道、书评等等。

会阅读 | 孩子刚开始接触名著时,要选择能他们能“看下去”的书

总之,阅读一本名著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不会短的,但我相信用心做功课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它带给你的收获一定是数倍于那些消遣小说。驯服了名著这只猫妖,你会发现你灵魂的进步和成长。

-END-

作者丨黄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