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最高水平的4部作品你當真看懂了嗎,這2個人物其實在寫自己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武俠小說是無數中國人的童年記憶,每一個少年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成為大俠,仗劍走江湖。要說金庸的武俠作品最經典的要數《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

這四部作品裡的每一位大俠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們心懷天下。有為天下蒼生的“呆小子”郭靖,有為愛情獻出真心的楊過和小龍女……金庸的江湖雖在亂世,但仍可見國家之情懷,之大義。那金庸自己又是怎麼樣的人物呢?

金庸原名查良墉,出生於1924年浙江省海寧市。查氏家族的浙江海寧市的書香門第。自小濃厚的書香氛圍讓查良墉對文學有著比同齡人更高的敏銳度。1937年,查良墉開始讀書之旅,先入讀宇當地的小學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嘉興中學,開始裡離家旅程。

金庸最高水平的4部作品你當真看懂了嗎,這2個人物其實在寫自己

但是由於時代原因讀書這條路走的並不順暢。1938年,日寇攻入浙江,浙江戰局不穩人人自危不保,有些人也因此輟學早早的進入社會。查良墉當時所在的嘉興中學不遠千里至麗水躲避戰亂,與多所中學暫時合併成省立聯合中學。

查良塘的文學才華在初中時便初現頭角。僅初三水平的查良墉就和同學一起編寫《投考初中者》。這本專門指導初中生的書籍在學生之間流傳甚廣,查良墉的名氣也隨之響亮了起來。

後因發表一篇《阿麗斯漫遊記》諷刺訓導主任而被開除,因而轉學至衢州中學並在此學校順利畢業。在之後的求學生涯再一次因耿直的性子得罪了相關人員,被重慶中央政治大學退學。後再中央圖書館掛職,期間閱讀大量書籍為之後的寫書旅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庸最高水平的4部作品你當真看懂了嗎,這2個人物其實在寫自己

1945年抗戰勝利後,查良墉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篇章。自抗日戰爭勝利後,查良墉先在上海的東吳大學進行深造,後在《大公報》擔任翻譯並調往香港。在香港,查良墉迎來了嗯嗯是最輝煌的時刻。

1955年,查良墉首次使用“金庸”的筆名發表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後逐漸出版《神鵰俠侶》等多部小說,獲得極大的成就。其中《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的主角是經典中的人物,且金庸將部分自己的思想也寫入其中。

《射鵰英雄傳》以1199年至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將南宋、金國、蒙古三者之間的複雜關係通過人物之間的家國仇恨體現出來。郭靖留給大眾的普遍影響是一個呆呆的小子。

金庸最高水平的4部作品你當真看懂了嗎,這2個人物其實在寫自己

但是有這妻子黃蓉的幫助以及郭靖自身耿直爽快的性格在江湖上結交到眾多的朋友,在朝廷中也是深受重視。郭靖隨經常糊糊塗塗的,但是在國家之大義面前一點都不含糊。當敵軍破城而入時,郭靖憑藉自己的武藝便可在江湖上另尋之處,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在國家危難之際仍站在前線發著自己最後一絲光芒。何為英雄?以大局為核心,恪守原則。

《天龍八部》亦是如此,蕭峰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天下的安寧。當香港主權問題爭執之時,撒切爾夫人意圖拉攏金庸金庸先生毅然決然的拒絕,這和他筆下的人物一樣,我雖渺小,但仍將放在首位。

參考文獻:

《金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