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摘要:中国立足本国国情、粮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本报记者 赵琳琳综合报道

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近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白皮书说,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粮食安全取得巨大成就

早在20多年前,国际上就有人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疑问。

而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勤劳的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有力回答,那就是“靠我们自己”。

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近6.6亿吨,比1996年的5亿吨增产30%以上,是1949年1.1亿吨的近6倍。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不愁吃”问题。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660万人,较1978年末的7.7亿人,累计减贫7.5亿人。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

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中国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1996年的15.5%提高了42.8个百分点。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大面积推广,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38.8%、37.8%,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

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比1996年增长7倍。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新粮仓,维修改造了一批老粮库,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总体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

此外,中国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20多份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60多份进出口粮食检疫议定书,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参与国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推动粮食领域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第二个粮食安全方面的白皮书的发布,我们向世界宣告: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中靠自身力量养活了中国人,也把中国市场公平地向世界开放。新时代中国托起的粮食安全责任,不仅不以损害他国粮食安全为前提,而且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粮食安全经验,为全人类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走出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中国立足本国国情、粮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要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为此,我国在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注重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主要是降成本、抓收购、增收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说,在降成本方面,通过取消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18年达到1万亿元以上;在抓收购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抓好粮食收购,引导企业积极入市,防止出现“卖粮难”;在增收益上,通过发展产业和优粮优价增收益,让种粮农民共享加工转化增值收益,黑龙江省2018年加工转化原粮723亿斤,实现销售收入1036亿元,湖南的南县发展“虾稻共生”模式,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产业强、粮食安。随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消费者对粮油消费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介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201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各地创建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粮食品牌,涌现出了大批骨干企业,成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在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过程中,我们把‘优’字贯穿到‘产购储加销’五个环节,着力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坚持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促进种植结构优化、适度规模经营,让好粮食卖出好价钱,畅通好粮油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张务锋说。

“1996年中国粮食问题的白皮书,从历史视角论证了中国粮食安全领域的成就非凡,中国的粮食安全也绝不会损害他国或者地区的粮食安全。20多年过去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从5亿吨以上提升到6.5亿吨以上的水平,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李国祥说道,20多年来,特别是2008年前后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虽然也曾出现过个别粮食品种等食物供求偏紧状况,但并没有到国际市场上抢粮,充分证明中国始终是全球粮食安全的积极贡献者。

立足国内,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把解决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始终摆在突出位置,端牢中国人饭碗,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食,这是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坚定不移的立场。

深化国际合作全面加强

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不断扩大粮食市场开放、加强对外合作,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扩大粮食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进一步放宽农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取消稻谷、小麦、玉米收购批发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广度、深度在不断拓展,成为促进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世界分享粮食市场资源,2018年进口了2000多万吨谷物和8000多万吨大豆,促进世界粮食贸易繁荣发展。

另外,中国还积极响应和参与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2013年以来,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参与国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积极开展粮食领域的合作。

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中国的粮食安全》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实施了20多个多边南南合作项目,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区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近1100人次粮农技术专家和技术员,约占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派出总人数的60%。

中国积极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推广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技术和经验。截至2017年底,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173.3亿美元,在境外设立企业851家,分布于六大洲的100个国家(地区),雇佣外方员工13.4万人,为东道国增加就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中国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20多份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60多份进出口粮食检疫议定书,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中国始终将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截至2016年,中国共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实施近500个农业援助项目,包括成套项目、技术援助项目、物资项目等,涉及农业种植、粮食仓储、农业机械、农田灌溉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粮农领域的国际合作,愿与各国分享农业和粮食方面的技术、经验和成果,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维护世贸规则,促进世界粮食安全。”苏伟说。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更加关注食物的营养与健康,既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初心不忘,人民至上。中国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人民获得更多福祉奠定坚实根基。

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继续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中国产经新闻

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订阅:cien_offical

中国阔步走上粮食安全之路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投稿:cien2015@163.com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