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为何放纵王善保家的抄检潇湘馆?

Manny李文辉


王熙凤是一个“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男人万不及一”的女人!



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拾到一个绣春囊,交给了刑夫人。绣春囊这种诲人以淫之物出现在大观园女儿国中,如果传出去,公子哥儿贾宝玉和园中所有贵族小姐的声誉就会受损;如果贾母知道了,就会彻底整肃大观园,贾府上下所有人都会受到问责,不知会殃及多少人;贾族又是皇亲国戚,若问有伤风化之罪,不知会有多少人性命不保……

刑夫人“揣摩”绣春囊是王熙凤掉的。她不希望把事情搞大,得罪妯娌和儿媳。她想借机发难王夫人,羞辱王熙凤,让她们难堪。


“气急了”的王夫人,气势汹汹地向王熙凤问罪,一口咬定绣春囊是她的。王熙凤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心中的愤怒难以形容。但她不愠于色,而是推心至腹地辩解,入情入理地分析,使王夫人释疑。但王夫人怕宝玉被“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不把绣春囊的事弄个水落石出,岂肯善罢干休?所以,她让王熙凤和刑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去抄检大观园。

大观园潇湘馆住着林黛玉,蘅芜园住着薛宝钗。贾母支持宝黛木石姻缘;而王夫人却早已跟薛姨妈有了金玉良缘共识。王熙凤站在贾母一边,经常开玩笑,要黛玉做贾家媳妇儿。

这次查抄,王熙凤放纵王善保家的抄检潇湘馆,而故意不让抄“亲戚”薛宝钗屋里。她知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两个大家闺秀决不可能藏污秽之物。查抄了潇湘馆,证明了黛玉的清白;而不抄蘅芜园,宝钗无法自证清白。王熙凤表面上给足了“亲戚”面子,却让宝钗有口莫辨有口难言;如果查抄无果,而唯有蘅芜园没抄,难堪的是王夫人!这就是王熙凤“极深细”的“心机”!


这次抄检,王善保家的挨了探春的巴掌,还抄出她外孙女司棋与男人私通的信物,受辱的是她,打脸的是要看笑话的刑夫人;而薛宝钗灰溜溜搬出了大观园,又让王夫人失了面子!

笑到最后的,是“男人万不及一”的王熙凤!


咸鱼论翻身


抄件大观园是直接导致贾府内部瓦解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由邢夫人看到傻大姐捡到的“绣春囊”而起,邢夫人向王夫人告状,王夫人便找王熙凤兴师问罪,王熙凤的一番肺腑之言打消了王夫人的顾虑,可是周边伺候的老妈妈们却怂恿着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王夫人没有仔细忖度就同意了这件事。

除了让自己的四个心腹,还特意加上了邢夫人的配房王善保家的,让她们和王熙凤一起抄检大观园。这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既然王善保家的想要做出头鸟,王熙凤就成全她。按理来说黛玉和宝钗都是贾府的客人,可是为什么王熙凤会怂恿着王善保家的去抄检黛玉的潇湘馆,却不去宝钗蘅芜院呢?

第一,王熙凤怂恿抄检潇湘馆,让贾母对邢夫人和王夫人不满,借机出气

王是一个熙凤做事八面玲珑、四处周全的人,既然宝钗都不必抄检又何须去抄检潇湘馆,王熙凤明知这件事不必做却反而怂恿着王善保家的去做,这就有王熙凤的小心思。

在抄检之前王夫人和邢夫人两人很默契的两次合伙欺负王黛玉熙凤,第一次邢夫人为了两个老妈子当着众人让王熙凤没面子,第二次,王夫人拿着邢夫人送来的香囊,不分青红皂白就向王熙凤兴师问罪,还好最后王熙凤一一化解,这两次都把王熙凤逼哭了。

凤姐由不得越想越气越愧,不觉的灰心转悲,滚下泪来。因赌气回房哭泣,又不使人知觉。

王熙凤可不能白白吃了两次哑巴亏,此时既然王夫人派了蠢笨的王善保家的来做出头鸟,那么王熙凤就正好给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人埋一个地雷。

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孩子,甚至比宝玉都喜欢,可是如今王夫人主导抄检大观园,邢夫人的得力下属王善保家的执行命令,那么抄检黛玉的潇湘馆就是在欺负黛玉,也打了贾母的脸,贾母一定不会轻易作罢。

当初因为黛玉的纱窗旧了,贾母都会怪罪王夫人对黛玉照顾不够,如今公然欺负黛玉,那么这件事贾母一定不会善罢甘休。邢夫人和王夫人都是王熙凤的长辈,她没有办法直接向她们予以回击,那么借贾母的手就是最好的做法。王熙凤故意纵容王善保家的抄件潇湘馆让贾母对邢夫人和王夫人不满,借机出气。

第二,王熙凤看似完成王夫人的命令,实则趁机使绊子,保留黛玉逼走宝钗的万全之策

王夫人之所以一定要抄检大观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查看看宝玉身边的姑娘是否够正派,那么怡红院的众丫头、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院都是几个重点要查的地方。王熙凤故意查潇湘馆却不差蘅芜院,看似是对王夫人娘家人的尊重和完成王夫人的命令,其实这是王熙凤在趁机使绊子。

抄检大观园本不应该做,可还是做了,既然已经闹得人尽皆知那么查一查就是最好的洗脱嫌疑的方式,如果不查反倒会落人话柄。王夫人不放心黛玉,王熙凤查了潇湘馆就让黛玉没有丝毫嫌疑,可是宝钗的蘅芜院为查就留下了隐患,因为不可能再查一遍,那么宝钗屋里就永远都说不清到底有没有事。

王熙凤这样做就是算准了这个漏洞,宝钗没有被查,那么她自然也就不好再在大观园中住着,王熙凤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小举措让保留了黛玉,直接把宝钗逼出大观园。

第三,王熙凤用“不查亲戚”的一句话,轻松消除王夫人多年为宝钗营造的贾府人的身份

王夫人和薛家共同营造的“金玉良缘”的传说就是为了让宝钗被众人认可,以便为宝钗日后做宝玉的妻子做铺垫。可是现在王熙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众人认可黛玉是贾家的人,而宝钗从始至终都是客人。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王熙凤说话的艺术实在是高,就是简简单单一句“亲戚不可抄”就让众人都意识到黛玉早就是贾府的人,可宝钗不管多得人心始终只是贾府的客人,这下两个人的地位便高下立见了。

王熙凤这一招轻松的化解了宝钗在贾府多年经营的结果。王夫人对王熙凤的不满、不信任和伤害,一步一步化成了王熙凤对她无言的反击。这次抄件大观园王夫人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小说红楼



一只绣香囊引发的抄检,拉开了贾家自我折腾的第一步!

“呆大姐”捡到了五彩绣香囊,对两个男女赤条条盘踞相抱的春意,她是左右猜不明白:“敢是两个妖精打架?不然必是两口子相打?”

邢夫人接过一看,吓得是紧紧捂住,警告“呆大姐”保密后,绣香囊交给了王夫人处理。气急的王夫人以为是凤姐小夫妻用的,把凤姐一顿猛骂,最后才知道冤枉了她们。



绣香囊到底是谁的?!凤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安排几个人以查赌为名,暗暗寻访,千万不能外泄!

应该说,凤姐的建议非常妥当:避免贾母知情,也不至于家丑外扬!



可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趁机介入,并提出了一个抄检大观园的歪招来:晚上关紧大门,带人到各处丫头房里搜查。

凤姐虽然觉得不妥当,但是王夫人同意了,她只得照令而行。但是,提了一个建议:只能抄检自己家的人,不能抄宝钗的!



所以说,不是凤姐纵容王善保家的抄黛玉的潇湘馆。而是在凤姐的心里,黛玉就是贾家的人了!可以看到,凤姐一方面安抚黛玉“睡罢,我们就走”,唯恐惊扰了她;一方面对紫鹃房里搜出的荷包进行解释、开脱!

可以说,王善保家挑唆的歪招,一方面引起了不小的反弹:晴雯将自己的箱子怒气冲天一倒而空,表达怨气;探春更是勃然大怒,打了侮辱自己的王善保家的耳光……



同时,王善保家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搜出违禁品的,居然是自己的外甥女司棋!不仅惹了一个大笑话,还导致后来司棋被赶出,殉情自杀而亡!

内部的一次小小的抄检,引发探春巨大的悲哀:“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自己家好好的抄起来,自然是衰败的开始。

贾府之衰,始于内部抄检!本来一件小事,大可以悄悄布置,暗暗察访,偏偏要一户一户翻柜倒屋,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上面疏于管理,下面偷奸耍滑,再大的家业,也经不得折腾!



我是《每天读名著》,原创首发。欢迎光临分享!敬请关注留言!谢谢您的转发!


每天读名著


检抄大观园是在《红楼梦》的“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一章

当时检抄大观园的原因是傻大姐在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这个东西被邢夫人截获了,便把这东西拿给王夫人看,她本来以为是凤姐的,她跟凤姐婆媳不睦,想要借此臊臊凤姐,结果,凤姐说不是她的。一颗石子落碧波,这事儿,就荡起来了呀!

王夫人心里想着院子里就凤姐贾琏一对夫妻,既然不是凤姐的,那就保不准是园子里的那个小贱货的,就担心自己的心肝宝玉被那些下贱的婢女勾搭,乱了性,坏了名声啊。

王善保家的又在她耳朵里吹了吹风,说晴雯是个小浪蹄子什么的。她一怒一下,就要整肃大观园,把那些小浪小贱之流揪出来人扔出去。

大观园当时还是王熙凤管家,这检抄的任务可不就落在王熙凤身上了。王熙凤可不是什么善茬,心眼比谁都多。她知道,这大观园,表面看着闲雅干净,里面藏污纳垢的地方可多着呢!这一查,莫说是绣春囊,什么犄角旮旯里的春啊宫啊都能翻出来见见光。到时传出去,对他们贾府来说,可不好听。她避之还来不及,哪里会真的细查。

王熙凤纵容王善保家的原因:

第一,\t王夫人是把这检抄的任务交给王善保家的!王善保家长期失势,王夫人把这种检抄的活儿交给她!她可不就小人得志,斗志昂扬呀!这个时候,连凤姐都不看在眼里,仗着势头吆五喝六的,上蹿下跳的,想要借此打个翻身仗,活是个跳梁小丑。凤姐多精明,真查到东西了,王善保家的戏越多,凤姐的责任就越少。

第二,\t王善保家的是凤姐的婆婆邢夫人的心腹管家婆,凤姐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

第三,\t凤姐在这园子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园子里谁有事谁没事,她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司琪的事情,就曾经被鸳鸯撞破过。又不是只跟他表哥幽会一次,在这大观园的女人堆里,只要幽会过,就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司琪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也是丫鬟中的一个,中奖得概率并不低。文中搜到司琪的箱子时,凤姐看到司琪和潘又安的书信,并没有惊讶!只是“不由得笑将起来”,波澜不惊,只是淡淡的笑,可见一斑。整个抄检的过程,她颇有一种让她们闹去,最终还不是打自己的脸的心态。





木辛澈


此话还得从头说起。邢夫人与王夫人,积怨甚久。邢夫人得到十锦春意香袋,意欲责问王夫人治理不严。于是封香袋由其陪房王善保家,送给王夫人。王夫人追问凤姐,凤姐羞愧跪答:决不是自已所为,除自己常在大观园外,尚有邢夫人常带小姨娘嫣红、翠云进园,还有珍大嫂子也不算很老,也常带小姨娘佩凤他们来。又怎知不是他们的!况园内丫头也多,是否是他们的,也未可知。王夫人与凤姐商议,借【查赌钱为由】,抄检大观园。一可乘机拿错撵人,二则也可省些用度,即节约开支。同时定下规则,只查丫环,不查主子。这本身就是走过场,谁能保证主子无错?谁能保证邢夫人常带的小姨娘、尤氏及所带的小姨娘们无错?不过查了大观园,不管有无收获,总算对邢夫人有个交待。抄检大观园,由凤姐领队,王善保家等六家陪房执行,抄检结果,王善保家挨了探春重重耳光,搜出了迎春的丫环司棋与香袋有关证据,司棋是王善保的外孙女。这就等于是邢夫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之后撵人情况不迷。查黛玉处,凤姐给予了特殊照顾,不存在放纵王善保家。问题在于,【为何只查黛玉,不查宝钗】?凤姐的解答是:要抄栋【咱们家的】,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拣不得。王善保家说道,岂有抄起【亲戚家的】。看似合理,实为借口。《红楼梦》前八十回,除两处暗示黛玉是咱们家的外,多处明写黛玉是和宝钗一样,都是亲戚家的。第二十九回,凤姐当着众人面笑说,黛玉为何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五十五回,凤姐对平儿说,【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六十二回,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只不是咱们家的】。当七十四回凤姐刚说黛玉不属于亲戚家后,七十五回立即又作更改。中秋之夜,迎春,探春,惜春,宝玉等一起与贾母共席,而【黛玉与湘云】另席!所以,以宝钗为亲戚作借口不抄拣,是为宝钗离开大观园避嫌找借口。黛玉也是亲戚,为避嫌离开大观园往何地而去?,其实作者也为难呀。这才有【只查黛玉,不查宝钗】、黛玉是自家人、宝钗是亲戚之说法!


大展宏图3329


抄检大观园的命令是王夫人下的,王熙凤嫌系之身,但求自辩清白,未敢多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