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你家的宝宝补对了吗?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血液钙浓度,维持神经肌肉功能正常和骨骼的健全。维生素D获取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外源性的,通过食物摄取,肝类、母乳、牛奶含有维生素D,但含量极少无法满足机体所需。二是同源性的,通过阳光照射,皮肤自体可以合成维生D。

维生素D,你家的宝宝补对了吗?

维生素D缺乏为何会导致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佝偻病,出现腿部弯曲和膝盖撞击。这是因为婴幼儿体内活性维生素D相对不足,肠道钙吸收减少,血液中的离子钙水平偏低,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升高的甲状旁腺素抑制了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血磷水平下降。血液的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

维生素D,你家的宝宝补对了吗?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枕秃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大于6个月可见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型腿等体征。

孕期孕妈如何补充维生素D?

为了预防幼儿出现佝偻病,建议孕妇的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孕妇可于妊娠后 3 个月补充维生素 D800〜1000U/d,同时服用钙剂。如有条件,孕妇应监测血25-(OH)D浓度,存在维生素 D 缺乏时应给予维生素D治疗,使25-(OH)D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

维生素D,你家的宝宝补对了吗?

如何判断维生素D是否缺乏?

血清25-(OH)D水平检测已被公认为反映维生素D状态的最合理指标,是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目前国际、国内多数机构和专家认为:血清 25-(OH)D >30 μg/L为维生素D充足,20-30 μg/L为维生素D不足,<20 μg/L为维生素D缺乏,<10 μg/L为严重缺乏,通常认为当血25-(OH)D水平低于10 μg/L时,就可能引起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骨软化症。

婴幼儿如何补充维生素D?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TO)、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科学和其他国内外组织推荐,足月婴儿出生后需补充维生素D400〜800U/d(注意不是维生素A和D,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A),而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则应补充维生素 D800〜1000U/d。连用 3 个月后改为 400〜800U/d。才可维持血清25-(OH)D水平在20 μg/L以上,不出现临床维生素D缺乏表现。国内外指南推荐至少补充至2岁。

在婴儿出生2周左右,采用维生素滴剂或乳化水剂,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800U/d,可在母乳喂养前将滴剂滴入婴儿口中,再进行母乳喂养。

婴儿皮肤虽然已经具备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但阳光中的高能蓝光可以透过晶体,到达婴儿视网膜,对婴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再者婴儿皮肤娇嫩,过早曝露日光照射也可能对婴儿皮肤造成损伤,因而建议6个月以内小婴儿不要直接阳光照射以免皮肤损伤。

维生素D,你家的宝宝补对了吗?

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这是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户外活动应考虑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地区特点进行,接受阳光的皮肤面积逐渐增加,如面部(避免阳光直接晒到眼睛)、手臂、腿、臀部等。晒太阳的时间逐渐增多,平均户外活动应在1~2小时/天。

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通过合乎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如果婴儿每日摄入500ml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U,加上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

如何选择维生素D?

注意鱼油主要补充的是DHA和EPA(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含量极少,不是维生素D 补充剂。鱼肝油虽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每日常规补充量含有的维生素D不足400U,因此,不适宜选择鱼肝油。

维生素D,你家的宝宝补对了吗?

维生素D家族是由D1、D2、D3....组成,其中D2、D3是最常见的两种,D3与D2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因此建议选择单方的维生素D3滴剂。

母乳喂养儿是否可以不用补充维生素D?

不得不说母乳也不是万能的,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全天泌乳量中的维生素D不足2.5μg,故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为了避免维生素D缺乏,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后数天都应该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过量维生素D会中毒?

长期大量服用或短期超量误服或对维生素D过于敏感,可导致中毒。但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相关数据,维生素D中毒通常发生在每天摄入50000国际单位以上,易感个体(如肾性骨营养不良)对于较低剂量可能产生毒性,建议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10000国际单位。这与推荐量400〜800U相去甚远,由此可见维生素D是相对安全的补充剂,使用常规剂量普通维生素 D 一般不需要监测血钙和尿钙。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吴康敏.儿童维生素D、钙营养合理补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165-169.

3.《儿科学》(第九版),主编:王卫平,孙锟 常立文,人民卫生出版社.

4.《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