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夥因為前途迷茫,騎行大半個中國找答案,如今躲深山致富


今年29歲張鵬輝現在在江西吉安的深山裡養蜜蜂,他從小在南昌城裡長大,大學學的是社會工作,畢業兩年後,卻成了一名蜂農。

2013年他畢業工作一年後心裡特別迷茫,便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希望在旅行中找到答案。他從江西吉安出發,路過湖南、廣西、雲南、西藏、北京等地,一年間騎行了大半個中國。一路上,他拜訪了很多從事農業的前輩和機構,終於找到了答案:從事農業。

2015年,他騎回了出發地吉安,機緣巧合認識了現在的師傅。幾個月後,他就來到蜂場,跟著師傅學習養蜂技術,正式當起了蜂農。他們的蜂場離最近的縣城有三十多公里,每天只有兩趟班車進出。

師傅和張鵬輝簽訂協議:他教我養蜂技術,收穫的蜂蜜分成,張鵬輝的生活自理。於是,張鵬輝從燒柴火開始學習,過上了劈柴做飯的生活。養蜜蜂不是餵養它們,具體來說應該是照看蜜蜂,為它們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養蜜蜂都要幹些啥?首先,每天早晚各需巡視一次。早上5點,他就要去蜂場清掃掉蜘蛛網,晚上驅趕癩蛤蟆。因為蜘蛛和癩蛤蟆都愛吃蜜蜂,如果不細心照料,時間一長,蜜蜂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就會飛到其他地方搭窩。以前都是師傅帶著他巡視,告訴我一些蜜蜂的習性,比如:它們有固定的飛行線路、採完蜜後蜜蜂的屁股會鼓起來、蜂箱的門口有蜜蜂把手等等。


除了跟師傅學,張鵬輝也會通過書本和互聯網,瞭解蜜蜂的習性和蜜源常識。每次巡視的路上,他都會仔細觀察哪些是蜜源植物。今年夏天雨水多,蜜源植物的花期變短,極大影響了蜂蜜產量。張鵬輝琢磨著以後在周邊補種一些花期較長的蜜源植物。

因為養的是野蜜蜂,師傅經常會把蜂箱放進大山裡,吸引蜜蜂來搭窩。傍晚,蜜蜂回巢的時候,張鵬輝就和師傅去巡視這些蜂箱,如果有野蜜蜂築巢,就把它們抓回來,統一放到蜂場管理。因為從小在城市長大,以前沒幹過農活兒。進山養蜂后,每天都要鑽草叢,一開始張鵬輝很不適應,老怕草叢中有蛇,還因此被師傅嘲笑過。

採蜂蜜開始前要戴好帽子和手套,否則割蜜時容易被攻擊。他剛來第二天,就被蟄了,眼皮又紅又腫疼死了。被蟄過10多次後,也就習慣了。蜂蜜都是直接從蜂巢裡採出來的,沒有任何添加物。周邊鄉鎮的人都會專門開車到這裡來買蜂蜜。


這是張鵬輝在山裡住的屋子,雖然簡陋,但有網絡,張鵬輝也開始在網上最近,張鵬輝從網上定製了一批包裝,把自己親手採割的蜂蜜精心打包好。山裡雖然有網,但沒快遞。一有訂單,張鵬輝就要騎一個多小時的電動車,到10公里外的鎮上送貨。做蜂農,父母一開始不支持,他們覺得呆在大山裡不會有什麼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