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臨滄臨翔區中山村:舊“簸箕”編出致富新生活


中山村擁有百年竹編歷史,一直以來,大小不一的“簸箕”是村裡的特色招牌。然而,兩年前,村民們卻對這個“代言人”頗有不滿,用村民的話說,“簸箕”就代表著窮。時隔兩年,今天的中山村村民以“簸箕”為豪。態度的轉變源於“簸箕村”摘掉了窮帽子,以“簸箕”為代表的竹編產業還成為了臨翔區一張生動的名片。

走進中山竹藝館猶如走進了竹編天堂。竹簍、竹燈罩、竹杯子,甚至還有竹編的時尚揹包,竹編鍵盤。新生代的“篾匠”尹文林趕著手上的活,搭架、拉篾,一根根竹篾在他手上來回穿梭。拿起桌子上一隻果籃,尹文林自豪地說,現在做一個果盤他只要2、3個小時。

“做夢都沒想到,以前不願學的竹編,現在卻讓我過上了好日子。”尹文林說,以前家裡窮,一家5口人,靠他在外打雜工,收入低,不穩定,家裡常常揭不開鍋。為了,老婆離他而去,留下兩個孩子和年邁的母親,生活尤為艱難。


2016年,中山村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他搬進了新家,同時,村裡還引進了四川省青神縣竹編企業,對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也就在這時,他和村裡其他貧困戶開始竹編學習。

一開始,他只抱著試試想法,後來才發現竹編不僅讓他脫貧,更讓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經過學習,他順利成為了竹藝館裡的一名篾匠師傅,每月有3000元固定收入,編制竹製品銷售後還有提成,現在還有能力帶動更多村民學習竹編,生活也過得別有滋味。

據瞭解,通過易地搬遷、產業帶動、鄉村旅遊,中山村2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935人全部實現脫貧。

如今,臨翔區已經將“中山竹編”打造成臨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張生動名片。

尹文林說,易地搬遷讓他住上新房,產業扶貧讓他穩定了生活,未來鄉村旅遊的發展,他相信日子會過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