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在安丘的鳥語故事

公冶長是安丘家喻戶曉的人物,甚至以這個諸城外來戶為榮,然而民間故事裡的公冶長卻異常可愛、頻走好運,娶了孔子的千金,佔了論語的篇名。

公冶長在安丘的鳥語故事

我這麼說可是有根據的。

公冶長出名,最主要的是因為《論語》其中一篇以公冶長命名,就叫做公冶長。公冶長雖然忝列七十二賢,卻沒有留下什麼言行,有的只是論語上孔子提及到了他的名字。

子謂(語氣像是孔子和老婆商量):“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謂(像是跟老哥商量):“南容(南宮适),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子妻之。

這段話說老孔家的倆閨女到了找婆家的年紀了。孔子的門徒中有公冶長和南宮适都是人選。孔子說,公冶長適合咱家閨女,現在他雖然還在坐牢,可那不是他的罪過,嫁給公冶長也算是門當戶對了。至於南宮适,國君有道,他能出來做官,國君無道,他不至於出頭去坐牢,這樣的孩子,有原則有辦法,咱哥家的閨女配得上。

後人說孔子這是避嫌,把好女婿讓給哥哥,獨宋代的程頤說,聖人心底無私天地寬,哪有什麼避嫌?

那麼問題來了,公冶長為什麼坐牢,是在哪裡坐牢?史書上沒說,可是公冶長讀書地的安丘卻留下了他的傳說,可以佐證一二,雖然佐證有些荒誕不經,卻依稀能透露出真相的影子。

公冶長書院在安丘,公冶長坐牢的地點也在安丘。當然,那時候還沒有安丘這個名字,安丘是劉邦封張步為安丘懿侯時才見諸史書的。再遠一些的夏商時期,安丘叫酙鄩國,獨獨春秋時期叫啥沒文獻。

公冶長時期,書很少,真的沒必要跑到清淨地方去讀書,人找清淨,是因為心不靜,當然也可能是追求心靜。心不靜的人到哪裡心也不靜,當然這對年輕人也要求過高,可見公冶長其實還是很活躍的。

傳說公冶長有個特殊本事,懂鳥語,就是能聽懂鳥說話。你想想,一個六根不淨的年青人,跑到深山之中讀書,偏偏又能聽懂鳥語,山裡鳥又多,所以故事來了。

以下的故事是我小時候聽奶奶講的,全是野史了。寫野史不是我的風格,不過寫野史有個好處,不用尋章摘句,苦苦考證,可以像學生作文一樣隨手就來。

話說一日公冶長正在讀書,忽然有隻烏鴉飛到院子的樹上叫。公冶長一聽,原來烏鴉是這樣喊的:

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死了一隻羊,你吃肉來我吃腸。

公冶長一聽,趕緊扔下竹簡,撒丫子跑到南山一看,果然有一隻中箭死的綿羊。於是公冶長把羊拖回去,美美的吃了一陣子。至於羊腸子,那是做羊雜湯的美味,怎麼能給烏鴉呢?

公冶長在安丘的鳥語故事

過了些日子,烏鴉又來大叫,公冶長一聽,這次喊的是:

公冶長,公冶長,北山死了一隻羊,你吃肉來我吃腸。

公冶長還是第一時間往北山跑。遠遠的看見一群人圍在那裡。機靈的公冶長高聲喊,“不要動,不要動,那是我殺的。”

人群散開了,公冶長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人被殺了。公冶長也被圍觀群眾扭送公安機關。

公冶長縲紲在身,百口莫辯,因為沒人相信他被一隻鳥給坑了。怎麼辦?公冶長只能喊冤。

庭審之日,主管官員對公冶長的說辭半信半疑,於是把堂前燕子巢的兩隻小燕子取下來,放在抽屜裡(安丘話管抽屜叫抽抽),準備考一下公冶長,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懂鳥語。

大堂上,公冶長喊冤之後,知州(這是後來的官名了)讓公冶長自己證明能懂鳥語。這時候被取走幼鳥的燕子在堂前嘰嘰喳喳的叫,知州問公冶長,燕子們在說什麼?公冶長聽了聽,說:“知州知州,你把俺的孩子關在抽抽。”

公冶長被釋放了,第一時間去孔家當乘龍快婿去了,也留下這一段故事。

《安丘土話裡的古漢語》有朋友評論,公冶長書院怎麼有佛字,老人家由儒入佛、由佛入聖、此心清淨,受人供奉,一以貫之可愛之風。

公冶長在安丘的鳥語故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