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通海者灣歷史

雲南通海者灣歷史

雲南通海者灣歷史

者灣是玉溪市通海縣四街鎮一個自然村,共有1199戶,4191人。者灣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歷代文人墨士輩出,具有崇尚書畫、喜好收藏、耕讀並重的優秀傳統。布文星——清嘉慶三年(1798年)戊午科武解元,兼工書法,以行、草見長,在雲南名重一時;李家政尤工書法,其字端莊嚴謹;李鐸有較深的書-底造詣,楷書蒼勁挺拔,草書龍飛鳳舞,聞名縣內外。李紹周13歲書匾聯,被譽為“神童”;李東、楊景、高平的書法也有名望。由於文人墨客甚多,清光緒年間者灣已被譽稱為“碧山墨莊”。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又出現了高泰、楊鴻發、布增華、高佔偉等一批文人墨客。

雲南通海者灣歷史

為了弘揚“碧山墨莊”的傳統,活躍農村文化生活,1994年,者灣首次在本村舉辦古今書畫展,展出作品145件,參觀者1000餘人次,引起了縣、市有關部門的重視。2003年元宵節期間,“通海縣者灣村首屆村級農民書畫展”在通海縣文化館展出,同年7月又應邀到玉溪市青少年宮展出。其中楊炳舜的書法作品被收入《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李雙華的書法作品獲1999年中國書畫藝術家世紀獎,楊炳舜、李雙華、黃成彥、楊正福等人的作品被當地文化部門收藏。村委會收集38人122件書畫作品,出版了《者灣翰墨集》,開創了村級組織出版書畫集的先例。2004年,者灣成立了44人的“碧山墨莊”書畫協會,平時以自我研習為主,兩個月定期集中活動一天,每年舉辦1~2次作品展。協會還與者灣小學合作,每年開展一次書法、美術作品比賽,“六一”兒童節由協會頒獎表彰。者灣村群眾喜愛書法、繪畫,近三分之一的人家都有字畫掛於家中,家家戶戶的春聯都由本村人自己書寫。近年來,由於電腦的普及,許多人已不喜歡用筆寫字,學習書法美術的人也逐漸減少。

雲南通海者灣歷史

目前者灣村已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和規劃,由村委會和老年協會具體組織實施,通過展覽、筆會、講座等形式培養更多的書畫愛好者。

雲南通海者灣歷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