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漕運總督是明、清兩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統管全國漕運事務的高級官員,品級為從一品或正二品。

1、蔡士英

蔡士英(?-1675年),字伯彥,號魁吾。清初著名大臣,漢軍正白旗人。士英事蹟附見於《清史稿·蔡毓榮傳》及乾隆《欽定盛京通志》卷七十八、《江南通志》卷一一二、《碑傳集》卷六十一。蔡士英字伯彥,號魁吾,世居遼東錦州。崇德七年(1642),清鄭親王濟爾哈朗攻明,至錦州,士英同總兵祖大壽降清,隸漢軍正白旗。從徵山東。順治元年(1644)授牛錄章京世職。其後率軍平“流賊”掃地王康文道及從徵福建,皆有功,授僉都御史,旋升右副都御史,六年(1649)總管八旗紅衣炮,往山西征叛鎮姜瓖,敘功授阿思哈尼哈番世職。九年(1652)奉命巡撫江西,清丈減賦,民因大紓。十二年(1655)升漕運總督,加兵部尚書。史稱其“兩任督漕,多所振刷,釐革挽輸,天庚迄無虧額。”康熙十四年(1675)後卒(《碑傳集》作康熙四年卒,誤。按《八旗文經》卷四十四有蔡士英撰《正法禪院修造碑記》,後署“康熙十四年乙卯”。故知蔡氏必卒於是年之後),賜蔡葬,諡襄敏。其子毓榮,歷官雲貴總督,綏遠將軍,為勘定三藩叛亂之重要將領;毓榮女琬,為著名閨閣詩人,有《蘊真軒詩鈔》行世。

2、施世綸

施世綸(1659年一1722年7月3日),字文賢, 號潯江,福建晉江縣衙口鄉(現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後被編入清朝八旗漢軍鑲黃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施世綸因父蔭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江蘇泰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因政績卓越,康熙皇帝欲把施世綸升遷外地,但因當地居民挽留,遂就地晉授揚州知府。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及康熙四十三年(1694年),分別調任江寧及安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擔任漕運總督。全名為"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為清朝漕運事務的高級官員,是年57歲。施世綸任漕督時,已經體弱多病,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五月病故,終年64歲,施世綸墓位於福建省惠安縣黃塘鎮許田村。施世綸為官清正廉潔,秉公執法,不畏權貴,勤於民事,在民間素有"施青天"之譽,被康熙帝稱為"江南第一清官"。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施世綸

3、博爾濟吉特·琦善

博爾濟吉特·琦善(1786年—1854年),字靜庵,博爾濟吉特氏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臣,鴉片戰爭時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咸豐四年(1854年)病死軍中,贈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依總督例賜卹,諡文勤。世襲一等侯爵,父成德,曾任熱河都統。嘉慶十一年(1806年)由廕生授刑部員外郎。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升河南巡撫,被褫職以主事銜留辦河工。歷任布政使、巡撫等職,官至直隸總督、文淵閣大學士。1838年8月至11月,在天津起獲煙土15萬餘兩。1840年8月30日,琦善赴天津,1840年9月28日-12月4日期間,奉旨接替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原先主剿的琦善在白河口見英軍“船堅炮利”,下令撤退炮臺守軍,並派廣東人鮑鵬去穿鼻洋(廣州虎門口)向英軍求和,與義律私下約訂《穿鼻草約》,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元。道光皇帝以琦善擅自割讓香港為奇恥大辱,令鎖拿解京問罪,“革職鎖拿,查抄家產”,發軍臺,後獲赦免,任駐藏大臣、熱河都統、四川總督、陝甘總督等職 。

4、郭佳·穆彰阿

穆彰阿(1752-1856)清朝大臣。字子樸,號鶴舫。郭佳氏,滿洲鑲蘭旗人。父廣泰。官至內閣學士、右翼總兵。1805年中進士,選庶吉士,累遷禮部侍郎,歷任兵、刑、工、戶部侍郎,由內務府大臣擢左都御使、理藩院尚書、兩署漕運總督,繼授工、兵、刑、戶部尚書,兼太子少保晉太子太保,充上 書房總師傅,拜武英殿大學士。1827年入軍機處學習行走,次年授軍機大臣。1837年升首席軍機大臣。長期當國,專擅大權,奉承迎合,結黨營私,排斥異己。主張維持鴉片0現伏,暗中破壞禁菸運動,對林則徐、鄧廷楨等抵抗派極力打擊陷害,否定人民反侵略鬥爭,贊同琦善對英軍妥協求降,支持耆英等與英、美、法等國侵略者簽署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1850年咸豐帝即位,將他革職。1853年他捐餉鎮壓太平軍,授五品頂戴。 1856年死去。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穆彰阿 劇照

5、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芸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籍貫江蘇儀徵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後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等職。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諡號文達。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道光二十九年(1849)去世,享年八十六歲。諭賜祭葬,御諡“文達”。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阮元

6、於庫裡·恩銘

恩銘(?-1907)清末大臣。於庫里氏,字新甫。滿洲鑲白旗人。在同治年間中舉人。後以舉人身份捐資為知縣。 1895年升任太原知府,後晉任山西接察使。同年補授歸綏道。在義和團運動期間,袒護洋教,壓制拳眾,嚴禁人民的反洋教鬥爭。1902年調任直隸口北道,後改任浙江鹽運使。翌年晉遷江蘇按察使。1905年任江寧布政使。1906年升任安徽巡撫。期間殘酷鎮壓建德紅蓮會和霍山人民的反洋教鬥爭。1907年奉旨推行“新政”,整頓巡警學堂,開辦警察處。同年7月,在安慶巡警學堂舉行畢業典禮檢閱學生時,被警察處會辦光復會會員徐錫麟開槍殺死。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恩銘

7、楊殿邦

楊殿邦(1773~1859),字翰屏,號疊雲。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生,泗州招賢鄉(今泗洪縣鐵佛鄉一帶)人,後遷居淮安城中。禮部侍郎、太僕寺卿。年少喪父,性格厚朴,天資聰慧,善書畫,工詩詞古文,精武術騎射。嘉慶六年(1801年)以拔貢任蕪湖教諭,嘉慶十九年中進士。任監察御史時,直言敢諫,彈劾不怕權貴,京官考核獲一等。後在廣東省將瑤族民眾的反抗鬥爭鎮壓下去,因而升任貴州按察使。道光十七年(1837年)升山西布政使,旋調太僕寺少卿,後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道光二十二年,署倉場總督兼戶部侍郎,道光二十四年實授漕運總督。在沿海地區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戰鬥中立有戰功。咸豐三年(1853年)在揚州瓜洲一帶攻擊太平軍。咸豐九年卒于軍中。恤贈太僕寺卿。著有《菜香小圃詩集》、《心太平居文集》等。

8、胡克家

胡克家(1756-1816),鄱陽(今屬江西)人,清代學者。字果泉,乾隆年間進士,曾官開歸道臺、安徽和江蘇巡撫。他是封建時代少見的關心民瘼的封疆大吏,難能可貴的他還是治學謹嚴、致力文獻校刊的知名學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因疏浚吳淞口積勞成疾,歿於任上。

9、許兆椿

許兆椿(1748—1814) 字茂堂,號秋巖,雲夢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中進士,選庶吉士,乾隆三十七年進士。初任翰林編修,後任松江知府,累官至刑部左、右侍郎,調補倉場侍郎。曾訪知倉場官役作弊,即捕交刑部審實問罪。不久,任漕運總督。嘉慶十九年(1814),許兆椿病逝於北京。嘉慶二十一年(1816)皇帝下旨:“許兆椿平日居官立品,俱孚物望,準其入祠。”後入祀雲夢鄉賢祠和江蘇名宦祠。

10、董鄂·鐵保

鐵保(1752年-1824年),字冶亭,號梅庵,本姓覺羅氏,後改棟鄂氏。滿洲正黃旗人,清代書法家,書法早年曾學“館閣體”,後學顏真卿,糾正“館閣”帶來的板滯之病。與成親王永瑆、劉墉、翁方綱,稱為“清四大書家”。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鐵保考中進士,授吏部主事,後升為郎中、戶部及吏部員外郎、翰林院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內閣學士。嘉慶四年(1799年),鐵保先因彈劾官員過當被貶到盛京;不久以吏部侍郎出任漕運總督。 嘉慶十年(1805年),升任兩江總督,賞頭品頂戴,成為管轄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最高軍政長官。嘉慶十四年(1809年),發生山陽知縣王伸漢冒賑,鴆殺委員李毓昌事件,鐵保也被免職,流放新疆。道光初年,鐵保告病退休,道光四年(1824年)去世。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鐵保

11、袁甲三

袁甲三(1806-1863)清末將領。字午橋,河南項城人。道光進士,出身文吏,原為京官,以剛直聞名。 1853年奉命赴安徽協助侍郎呂賢基督辦淮北軍務,同太平軍、捻軍作戰。不久,呂賢基斃命,代領其軍,駐節臨淮(在安徽鳳陽東)。1856年配合英桂在河南同捻軍作戰,在歸德(今商丘南)三戰三捷,擊敗捻軍領袖張洛行,因功命以三品京堂候補,授太僕寺卿。1859年因勝保離軍,受命署欽差大臣,督辦安徽軍務,授漕運總督,繼續同捻軍作戰。1863年病死。諡端敏。

12、邵燦

邵燦(?—1862年),字耀圃,號又村,浙江餘姚人,晚清大臣。邵燦於清朝道光十二年壬辰,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以吏部左侍郎之職在軍機大臣上行走。邵燦於三年十二月乙未出任漕運總督,併兼署河道總督。後被委任為浙江督辦團練大臣。1862年,卒,諡文靖。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邵燦

13、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 ,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福建侯官鼓東街(今屬福州市鼓樓區)人。。生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父林賓日,字孟養,號暘谷,教書為業;母陳帙,做針線、剪紙花,以助家用。林則徐4歲隨父入塾啟蒙,少年擅文名。嘉慶三年(1798年)中秀才,就讀於鰲峰書院,開始注意經世致用之學。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人,參加會試落選,為謀生計,先後到廈門海防同知房永清和福建巡撫張師誠的的衙門工作。在巡撫衙門4年,“盡識先朝掌故及兵、刑諸大政,益以經世自勵”。道光七年(1827年)五月,清廷任命林則徐為陝西按察使,署布政使。不久,調江寧布政使。尚未赴任,聞父卒,南歸奔喪。守制期間,關心家鄉水利,倡議重浚福州西湖,並代閩浙總督孫爾準,道光十年(1830年)閏四月,林則徐到京候缺,常與魏源、龔自珍、黃爵滋等人相過從。六月授湖北布政使,十一月調河南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又調江寧布政使。“一歲之中,周曆三省。所至貪墨吏望風解綬,疆臣重其才,皆傾心下之,……一時賢名滿天下”。 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升任河東河道總督。後任陝甘總督等職於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死後晉贈太子太傅,諡文忠。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林則徐

14、張之萬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進士第一名(狀元)。二十年(1840)中庚子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會試,以一甲一名狀元第,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九年(1849)充任湖北省副才官。咸豐元年(1851)充河南正考官。次年八月放河南學政。光緒二年(1876年),任河南巡撫,移督漕運,歷任江蘇巡撫、閩浙總督。光緒八年(1882年),任兵部尚書,後調刑部。光緒十年(1884年),到軍機處,兼任吏部尚書。升任協辦大學土、體仁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因年邁請辭回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壽終,年八十七歲,贈太保,諡文達,入祀賢良祠 。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張之萬

15、楊昌濬

楊昌濬(1825年—1897年),字石泉,號鏡涵,別號壺天老人,晚清軍事將領,湘鄉縣神童鄉豐樂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西陽鎮)人。他自幼聰慧,身材魁梧,臂力過人,二十歲跟隨道員羅澤南讀書,二十五歲補縣附學生員。太平軍興起之後,他追隨左宗棠、曾國藩等創辦湘軍團練出身,授予訓導、教授等職位,後因父親病重請求回家。咸豐十年(1860年),左宗棠幫辦兩江軍務的時候招攬楊昌濬復出,任知縣加同知、衢州知府、浙江儲運道、浙江布政使、浙江巡撫等職。任浙江巡撫七年,因錯批“葛畢氏謀害親夫”案被革職。光緒四年(1878年),左宗棠督辦新疆軍務,楊昌濬在幫辦軍務中再次崛起。先後擔任甘肅布政使、署理陝甘總督、漕運總督、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陝甘總督兼甘肅巡撫、兵部尚書等職。官至太子太保。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楊昌濬在湖南省城長沙病逝。逝世後,清政府誥贈其為太子太傅。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楊昌濬

16、張人駿

張人駿(1846—1927年),原字健庵,取“人中駿馬,馳騁千里”之意,又將字改為千里,號安圃,晚號湛存居士,直隸豐潤縣(今河北豐潤)大齊坨村人。清末政治家,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影響的人物。張人駿十九歲考中同治甲子科舉人.二十三歲考中同治戊辰科進士。歷官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先任廣西桂平梧鹽法道,後任廣西布政使、廣東布政使、山東布政使,再則由山東布政使升為各省疆吏,歷任漕運總督、山東巡撫、山西巡撫、、廣東巡撫,由廣東巡撫升任兩廣總督,再移兩江總督,直至辛亥革命棄職。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侵佔了東沙群島,張人駿這時正任兩廣總督,他一方面與日本駐粵領事交涉,收回東沙群島,並於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派水師提督李準、副將吳敬榮、劉義寬等170餘人,分乘“伏波”、“琛航”等軍艦前往西沙群島,查明島嶼15座,命名勒石,並在永興島升旗鳴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諸島為中國神聖領土。清亡之後先去青島閒居,第一次世界大戰起,日德交戰,又去天津英租界家住約十餘年,1927年卒於天津,享年82歲。

17、陳夔龍

陳夔龍(1857年—1948年),又名陳夔鱗,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號庸庵、庸叟、花近樓主,室名花近樓、松壽堂等,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貴州貴築(今貴陽)人,原籍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緒元年(1875)中舉人,十二年(1886)中進士。起於寒士,官運亨通,歷經同治、光緒、宣統三朝,歷官順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撫、江蘇巡撫、漕運總督、四川總督、直隸總督。宣統元年(1909)調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張勳復辟時任弼德院顧問大臣,曾反對廢除科舉。1912年陳夔龍告假辭官,結束了官宦生涯退隱上海。1948年逝世,葬於杭州三臺山麓,享年91歲。

清朝部分漕運總督人物

陳夔龍 書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