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級孩子的審題能力?

魏秋盈


如何提高一年級孩子的審題能力?讀不懂題是一年級孩子遇到最大的問題。

我們孩子也剛上一年級,非常願意與你分享一點心得收穫

孩子不會讀題,讀不懂題的原因是:



01.識字量少。

特別是公立園的孩子,基本只認識最簡單的幾個常用字。一道題可能只認識一個字。

像我們孩子只認識幾個像“大”“中”“小”等一些簡單的字,對一句話說的是什麼是完全懵圈的。

02.專注力不夠。

幼兒園的孩子都是遊戲活動,精力是比較分散的,動著的狀態比較多,就像看動畫片,孩子們眼睛及大腦的反映是快速運動著的。

大腦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

剛上一年級,孩子們很難靜下心來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平時看繪本還可以,但是平時連閱讀都很少孩子,坐下來看紙上靜止的字是很難保持專注的。

而讀題是需要眼睛和大腦高度專注並進行分析的。

所以,孩子很難做到,不會審題,沒有耐心是很正常的原因。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

03.一年級,是養成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

孩子們之前沒有接觸過試卷和題目。習慣了拿起筆就開始寫,沒有讀題的習慣,有時後看著有圖的就靠猜,以自己已有的經驗去寫,沒有讀題的習慣。

那麼,我們如何提高孩子的審題能力呢?

01.關鍵詞尋找。

雖然提高識字很重要,但是也是需要時間的積累。遠水救不了近火。

我們可以採取策略,帶孩子去尋找一道題中的關鍵詞,讓孩子熟記這些關鍵詞,看到這些字就知道要幹什麼。



比如:這張試卷中的:“寫數”、“比..多/少”、“最近”,“左/右”等等。

剛開始,孩子識字少,可以採取這種策略,不用全部讀懂每一個字,這樣既高效又能培養專注力。就像找茬,找不同類的遊戲。

經過一段時間,當孩子識字量越來越高的時候,讀題也會不成為問題了。孩子也學會了關鍵重要的東西。

02.平時多帶孩子閱讀。



讓孩子習慣看紙面靜止的東西,減少看動畫片的時間。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高孩子認字再認。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孩子能夠再認,那麼,隨著字出現頻率,他就掌握了這個字。

03.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先看題,調動孩子已有經驗。



不論關鍵詞還是給孩子講題,首先都要孩子吸收去理解才行。

讓孩子先自己去理解,孩子才會知道哪些不會,當給他講的時候他更能理吸收,注意力集中。

03.家長在給孩子讀題時,儘量大聲完整地讀題。



孩子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記憶能力都比較強,相同的題和字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孩子自然就會了。

這是個積累的過程,初期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無比壓力山大,要付出最大的耐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慣至關重要。

以上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喲!

嗨!我是時光小兜,每個孩子問題行為背後都藏著一個未曾被我們發現的成長秘密。遇到問題,遇見成長❤️

時光小兜


一年級孩子年齡小,剛從幼兒園過度而來,有著諸多方面的不適應,因此,考試作業的審題就成為主要矛盾。

潤男認為,提高審題能力,是一個大話題,用在小學一年級同學身上不合適,可以再簡單些,提高能力,不如給孩子一個喜歡的名字身份好用,比如答題小明星。

要想成為答題小明星,就要具備答題思維,就要讀懂題幹,就要清楚的知道給出的條件是什麼,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基本題型中,大部分都是直來直去的提問方法,只要課堂練習多了,都能答對,貴在大量練習,見多識廣。

思維拓展方面的題型也會有一兩道,主要考的是組合思維和推理思維,這個就需要定向培養了,比如提高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力,比如愛好實驗科學,培養動手能力,愛好畫畫,培養空間想象能力,這些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審題能力。

一年級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強,但是是聚焦於畫面感和情景之中的,對於抽象的,對於不熟悉的問題語言是最難理解的。這個也是審題能力的重要一環,如何翻譯成小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懂得了這一點兒,就事半功倍了。


校長名家


一年級孩子的審題能力不足,個人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閱讀能力不足、特別是【非虛構閱讀】能力不足。其次是是學習習慣還未培養好。再次,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

一、 閱讀能力不足

閱讀能力不足,如果幼兒時期,孩子沒有閱讀的習慣,現在要趕緊抓起來,和孩子一起多讀書。可以先帶孩子一起去圖書館少兒分館(少兒分部)借,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孩子一起看書。這樣,能幫助孩子靜下心來多閱讀。

在孩子喜歡上閱讀,至少對閱讀不排斥時,要漸漸加大【非虛構閱讀】的書籍。這樣能夠提升孩子對應用題的理解,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非虛構閱讀】類的書籍,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嬰兒認知卡片、自然科學類、歷史人物傳記等等。關於此,可以搜索《千萬不要小看非虛構閱讀,它是孩子閱讀能力的分水嶺》(作者:朱新娜),這篇文章來進一步瞭解。

二、學習習慣還未培養好

關於如何培養學習習慣,也有一大段話寫。這邊僅舉例說明如何提高一年級孩子的審題能力。

我女兒也正上一年級。因為她認很多字了,所以不需要我為她讀題目。但畢竟是孩子,且之前沒做過練習卷,所以一開始,會犯一些我覺得莫名其妙的錯誤。比如,明明是第二題的要求,寫到第三題的空格上,第二題就空著沒做了......還有題目審題不清。

針對這些,我要求孩子,首先,題目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看清楚重點,就是【關鍵詞】。其次,作業做完後自己要先檢查。再次,孩子做完作業後,家長檢查。但我是把錯誤的那個大題圈出來,讓孩子自己去尋找錯誤的地方並改正。這樣要求一兩週後,這次的國慶假期作業相對多,孩子卻也沒有再出現審題方面的錯誤,反倒有一題是我審題不清,以為孩子做錯了。

三、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

題目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知識點理解透徹了,題目基本都會做的。

如下圖的這題,我女兒一分也沒得到。

一開始我以為是孩子沒做過這樣的題型。因為這題其實就是找規律,我女兒甚至已經會出找規律的題目給我做了,我跟她說這其實就是找規律,並舉出一例來,她就懂了。

現在想來,除了孩子沒做過這樣的題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找規律的理解還不夠。這我也不大擔心,畢竟隨著學習的進行,孩子接觸的題型會越來越多,

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及時地完成課後作業、及時預習,多我閱讀課外書。相信有了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成績不好也難!


二寶媽育兒育己路


看到這個題目,讓我想起今天上午孩子做的一道數學題:一本書小麗讀了57頁,小芳比小麗多讀了5頁。小芳讀了多少頁?

這道題很明顯是用加法運算,但我家孩子就用了減法。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審題不清!而審題不清又分為讀題不認真、不能理解題意,沒有想像力,沒有發現決定運算規則的關鍵詞等原因。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高一年級孩子的審題能力呢?

首先,要養成認真讀題、聽題的好習慣。

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孩子,因為識字量少的原因,許多題目不能完整地讀下來。所以,學校也針對這種情況,在遇到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試時會安排監考老師來讀題,孩子只需要認真聽題、理解題意即可。

可即使是這樣,仍舊有許多孩子不能正確的解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認真聽題。而沒有認真聽題的原因,基本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既然他都沒有集中注意力聽題目,那麼解題錯誤就很正常了。

所以,要想讓一年級的孩子能正確的理解題意,首要解決的就是要養成認真讀題、聽題的好習慣。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家長完全可以在家和孩子通過做遊戲的方式來鍛鍊。比如,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家長快速說一句話,讓孩子快速地複述一遍。如果複述正確,說明孩子注意聽了,如果不正確,說明他的注意力還有待提高。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的聽題能力會有大幅度提高。

其次,按正確的順序發揮想像力,正確理解題意。

一年級的題目,很多是通過具體的圖畫或人物對話來展示。做這類題目時,要讓孩子養成按正確順序解讀題目的習慣。尤其是人物對話類的題目,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很重要,正確的解讀順序有時候能決定孩子的思維方向和解題方向。所以,家長在這方面要多加引導,可以通過看人物對話類的繪本來加強練習,讓孩子理順人物對話的邏輯順序,以達到加強理解題意的目的。

再次,找出能決定解題方向和運動規則的關鍵字詞。

比如,我在開頭舉的那個例題,其中的“多”字就是關鍵字,找到這個關鍵字,孩子基本就能知道該題目要運用加法運算。而我家孩子就因為沒有認真讀題,沒有發現這個關鍵字,所以錯誤地理解了題意導致解題失誤。

當然,類似的關鍵字詞還有很多,比如“一共”是加法,“多幾個”“少幾個”都是減法等。家長可以耐心地引導孩子養成找關鍵詞的好習慣,最好將這些關鍵字詞圈出來,這樣能起到提示、警醒的作用,對馬糊的孩子很有用。


最後,提高閱讀能力,加強理解能力。

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懂的。畢竟孩子連基本的字都認不全的話,審題能力自然不會提高。家長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多閱讀,多思考,多識字,努力提高理解能力。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讀完一小節書時就跟孩子提幾個問題,讓他學會自己從書中找答案來解答,時間長了,不但提高了理解能力,對解答語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和數學的應用題目都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是個人的幾點經驗,希望對題主有幫助。當然,我和我的孩子也還在提高審題能力的路上努力著,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共同努力!


初霜教輔編寫者


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所以提高注意力,則能提高孩子的審題能力?可以從以下一方面入手。

第一:大聲讀書題目

大聲讀題可以幫助提高注意力,在讀題的過程中,也能很好理解題目,讀題可以減慢審題的速度,不容易漏字,平時的家庭作業也可以用到。

第二:畫出關鍵詞

考試時無法大聲讀題,可以教孩子把關鍵詞找出來,並做上記號,我喜歡在關鍵字下面畫上小三角形,幫助孩子加深記憶。

第三:一定要養成審題的好習慣

很多孩子做試卷,不讀題目,常常會按照自己以為的去做題,所以在最初一定要養成題目的好習慣。

另,一年級孩子審題有一定困難(識字量有限),家長要學會教給孩子真正地理解題目的意思,每個字每個字地去解釋,學會靈活運動,這樣孩子真正理解題目意思後,才能很好地做題。

審題的能力,其實是理解的能力。想要提高孩子的審題能力,平時就要在生活中注意一些小細節:

第一:讓孩子學會傾聽,並試著把自己理解的表達出來。

這一點,平時可以作為親子活動多多練習。

可以這樣設置:望著對方的眼睛,一個說,一個聽,期間不要打斷說話的人,說完後之後,聽的人再表達一下,讓說話的人看看是否表達準確了。

第二:多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讀課外書一定要大聲朗讀,若能進行親子共讀是最好的了。

和孩子分角色讀,分段讀,都可以的。大人要用誇張的語氣去讀,做好榜樣,在閱讀的過程中,多幫助孩子,不認識的字,難以理解的,可以適當解釋一下,長期以往,孩子的理解能力肯定好。

也可以多提問,引導孩子思考。

做到以上幾點,孩子的審題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