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出兵攻打日本關東軍,難道只是為了幫助中國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出兵攻打日本關東軍,難道只是為了幫助中國

眾所周知,日本軍隊有一支精銳的機械部隊,它就是關東軍。關東軍1919年軍閥混戰時正式組建,當時也只有一萬多人。等到1931年日本軍隊侵佔了中國的東北三省後,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關東軍開始逐步擴大、發展成為了日本軍隊的一支精銳力量。從這以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經歷十四年艱苦的抗戰,日本宣佈投降,在抗日戰爭結束之時,蘇聯出兵150萬,進入東北幫助中國進行消滅最後留在東北的100萬關東軍。最後關東軍被全部殲滅,日本投降。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出兵攻打日本關東軍,難道只是為了幫助中國

那麼,蘇聯為什麼會出兵幫助我們打日本,如果蘇聯不出兵我們是否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呢?其實蘇聯的出兵打擊日本,對中國提前取得了抗日的勝利確實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但是他並非是無償的幫助,而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讓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讓大連成為自由港等一系列要求,它幫助中國是為了獲取在遠東的更對利益而已。那如果蘇聯不出兵,我們能否取得抗日勝利,答案是肯定的。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出兵攻打日本關東軍,難道只是為了幫助中國

因為在抗日戰爭初期,雖然我們的武器裝備較為落後,而日本鬼子已經用上了飛機坦克,但是我們一直堅持抗戰,加上我們有將入侵者堅決趕出我們國土的決心,在艱難也會奮戰到底所以必定會勝利。而且在德國進攻蘇聯後,日本發動了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起初,日本突然襲擊給美國來個措手不及。但是等美國軍隊反應過來以後,美國開始逐步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尤其是進入1943年,美國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美國切斷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海運路線,就等於切斷了日本經濟發展的命脈,加上1945年德國投降後,美英也開始向遠東集結,準備對日作戰,所以日本敗局已定只是時間問題。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出兵攻打日本關東軍,難道只是為了幫助中國

還有一點是,美國已經向日本發射了原子彈。原子彈的威力相當大,對日本也是造成了極大傷害。而蘇聯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出戰日本,日本已經基本鬥志全無,所以在戰場上才會被蘇軍那麼快殲滅,而蘇軍卻取得了最大的戰果。所以即便蘇軍不出兵,日本戰敗也已是定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