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 “新生”助力未来

廖新生,1960年出生于安岳县,曾在西藏军区服役,26岁时前往意大利学习,曾任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癌症研究中心主任。为了更好培养年轻一代医生和帮助家乡贫困学子求学,他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年轻医生培养机制和“廖新生奖学金”。

知识改变命运 “新生”助力未来

15年来,他除了每年资助安岳的优秀贫困学生就学外,每次回国均为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和安岳县人民医院、安岳县中医医院讲学。

知识改变命运 “新生”助力未来

“他有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谈及廖新生为何人在海外却时刻对家乡念念不忘时,他的弟弟廖新明说道,从小父亲对他们的教诲就是:不管你再富有,东西都可能被偷起走,唯有知识才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国人为啥总被外人欺负,就是吃了没有知识的亏,只有知识能改变命运,治贫就要先治愚。廖新生将此牢记于心。

父亲的思想对廖新生影响很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读完高一的廖新生应征入伍,前往西藏军区服役。在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二年,他参加高考,考入四川医学院就读。1986年,廖新生以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的身份参加公派留学生考试,以全国前16名的好成绩,为自己争取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廖新生留学后第一次回家乡探亲的时候,很多乡村贫困孩子读不起书的场景深深刺痛了他。父亲廖直卿以前也说起有扶持困难学生的想法。于是,从2004年开始, 廖新生便和父亲一起依靠安岳县的“栋梁工程”“安岳县厂长经理协会”等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还设立了“廖新生奖学金”,对优秀贫困学生给予帮助。

截至目前,廖新生一家通过“廖新生奖学金”资助安岳中学、安岳李家中学、安岳实验中学等校学生300余人,累计捐款60余万元,帮助贫困学子实现了求学梦。“从明年起,对学生的资助将由以前的单一资助改为全程资助。”廖新明说,以前对受助学生只资助一次,从明年开始将对其在高中乃至大学期间进行全程资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