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去年發現《殺死伊芙》時,整個人就像在沙漠裡看見綠洲一樣興奮,準確地來說,吸引我的並不是這部劇的劇情,而是兩個女主角的角色。

這部劇裡的女殺手獨樹一幟,比起以往影視劇裡的女殺手角色,即使加上“精神病”的標籤,也沒有像薇拉內爾這樣接近我理想中心理變態女殺手的樣子。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這部劇我是一口氣從白天看到凌晨看完的,看完後立刻去豆瓣找編劇,菲比·沃勒-布里奇,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眼裡。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太厲害了”,實在不知道怎麼誇她,雖然沒必要誇上神壇,但對於我來說,她確實塑造了我心中完美的“變態女殺手”角色。

之後,她自編自演的《倫敦生活》一二季截圖頻繁地出現在微博上,再之後,她在艾美獎上拿下三座獎盃,上熱搜,再之後,她的採訪視頻截圖又頻繁地出現在微博上,她張嘴就是金句,採訪也能變成脫口秀。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很多人覺得《倫敦生活》裡的女主角Fleabag就是菲比的分身,Fleabag的生活一直混亂又痛苦,正如“Fleabag”這個單詞的翻譯一樣:邋遢鬼。但她總能用自己特別的幽默感,把這種本來是千斤重一般的痛苦,捏碎了放在你眼前,雖然沒有消失,依舊讓人窒息但好像又沒有那麼沉重,你可以稍微笑一下了,繼續下去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啊。

現實生活中的菲比,和Fleabag相似卻有不同,家族背景顯赫,父母雙方都是貴族後裔,父親是Tradepoint的創始人,這是第一個完全電子化的股票市場,母親是企業高管(現在已經離婚)。

小時候就讀的是聖奧古斯丁修道院,一所女子貴族學校,從小菲比就對錶演戲劇有著極大的興趣,她的父母在這方面也完全讓菲比放飛發展,有時候還會特意抽看菲比的表演。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從小目標就很明確,菲比最後進入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畢業後做編劇和演員,她的弟弟從事音樂工作,姐姐是著名的作曲家,還為《倫敦生活》做了配樂。

在國內,很多人性的複雜最後都會歸於原生家庭,但在菲比身上,這個理由好像不太能成立,她的痛苦從何而來呢?

看了很多她的採訪,從中我提出的關鍵詞是“憤怒”。在菲比入學學習表演後,她發現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像端坐在宮殿裡的公主一般溫和聽話,她們沒有過多的情緒表達,像被設定好的洋娃娃。

角色本該是人物複雜情緒的出口,但那時菲比卻感覺自己所有的表達出口都被堵住,為什麼女性不能表達自己的憤怒和痛苦?這樣的思考終於讓菲比爆發。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表達憤怒”不是控訴,不是發洩情緒,不是將一大攤子苦水倒在觀眾面前,作為一個編劇和演員,菲比做的是把這種憤怒當作一個小孔,從中窺探自己和大眾共鳴的痛苦,挖掘它們,並展示它們,直言不諱地表達它們,這樣,我們就有了控制它們的權利。

《倫敦生活》本是菲比2013年在倫敦製作的單人舞臺劇,在2016年的時候以迷你劇的形式登上BBC熒幕,菲比原本不打算再製作第二季,但在BBC的堅持下,有了續集。

“後來我意識到不管這個角色在第一季最後如何悲慘,她總會有新的一天,我在這個角色上推進這個想法,讓觀眾重新再看一次她身上的經歷,其實挺有挑戰的,但我又必須直面,既要保持原創,又要和第一季不能重複,於是就想到了宗教,我把信念,家庭和愛三個核心融入了故事主題。”

菲比的家族是牧師的後代,小時候吃飯前她的奶奶都要帶著全家先禱告,因此菲比的生活中有一部分與宗教十分密切,也許這也是第二季她加入“神父”這個角色的靈感來源。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這就是我啊!”是菲比在創作時最期待觀眾看完後的反應,事實也是這樣,無論是她的黑幽默還是臺詞,都一擊即中了很多觀眾。我覺得菲比是一個天生的表達者,她利用“Fleabag”這個角色說出了很多人,特別是女性在現實生活中因政治等各種因素而不能說的話。

“深刻的自我厭惡感”是Fleabag的內核,而“痛苦“是菲比創作的核心,《倫敦生活》裡Fleabag失去了摯友波比,現實生活中菲比也確實失去了一位好友,菲比甚至會沉溺在“失去”的預感中。

在她小時候她的一個朋友失去了母親,但當時她無法理解那種痛苦,她對記者說,最後,她通過想象母親的死亡學會了如何哭泣。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菲比在劇中也寫了一個重複出現在人們話題裡的事情,“和好友的男友睡了”,現實中記者問菲比真實做過嗎?菲比說當然沒有,但不忠讓她傷心痛苦,這就是為什麼菲比要寫它,因為她痴迷於探索這種恐懼。

以前都說看劇需要治癒,但至少《倫敦生活》不是那一類的,菲比也從來不掩飾,她知道,人本來就是自私的,生活裡到處都是自己的莽撞和不美好,“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這是現實裡最現實的答案。

美好終究會消逝,即使菲比寫出了“I love you”,“It'll pass”這樣的臺詞,但人總是最神奇充滿奇蹟的生物,縱使知道這糟糕的一切,依舊要回答說,“I love you too”。

插圖 /網絡

頭圖 / 《德州巴黎》

「今晚22:22的報時員」



她塑造了我心中完美變態女殺手的角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