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又出现“用工荒”,一天好几百块没人做,农民工为啥有钱不赚呢?

俞达


农民出身,回归本源。简直新农人为您解答:

农民工为啥有钱不赚?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

很简单,农民工背井离乡、抛家离子,出来就是来挣钱的,这是绝对的道理。要不然,谁傻啊,谁不想呆在家里,一家老小团圆,过个安逸、安稳的日子呢?这个道理还需要过多的说吗?

一、不能因为一个个例或者个别现象,而得出农民工有钱不赚的普遍结论。

题中,得出农民工为啥有钱不赚,其理由是一些地方又出现“用工荒”,一天好几百块没人做。其实,即使这个现象存在,那我觉得也是你个人所看到的个例,也就是说,是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工地所出现的个别现象。所以,不能因为这个个例,而得出农民工有钱不赚的普遍结论。

为什么一些地方又出现“用工荒”?如果一定要对这个个例做解释,那也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比如,用工的供需双方信息不通,彼此互不知道,再就是农民工会不会担心拿不到钱,或者这些活,能不能胜任,工作环境怎样,劳动强度如何,这个与招工方开出的工资价格是否匹配等等,跟这些情况都是相关的。

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农民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自由选择在哪里务工和就业,将成为常态。

我经常在平台上看到这样的问题,如农民打工潮,未来谁来种地?农民工出现返乡潮,城市怎么办?还有这个用工荒问题等等。其实,诸如这些问题,都只是看到了一些个例,或者说只是看到现象,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本质是什么呢?

未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逐步推进,有很多人担心,未来农民工将走向何方。其实,我的观点很简单,这里面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市场规律的自动调节,就是哪里能挣钱,农民工就会出现在哪里。这个地方,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农村。将来,农民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自由选择在哪里务工和就业,将会成为常态。

总之,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并不是凭空想象或者臆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这就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农村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还有未来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及国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安排,这也是世界各国已经走过的过程和发展的总体趋势。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能说这么多。更多有关农民工的话题,我已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问答题,有兴趣和需要的朋友,可关注和浏览我的头条号“简直新农人”主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直新农人


用工荒是有,但若工资按约定的承诺发放,根本就不会找不到人干活。本人去年在福建一个建筑工地干活,老板缺人,急需用人。去时说好工价,干的好还可加工资。去后拚命干活,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装材料、指挥塔吊吊材料,开搅拌机都是一个人干,经常下雨干,晚上加班干,干到年底,拿工钱时,老板一句话,干活不行,少付壹千多块钱工资,到现在几次叫去干活,嘴说去年的钱给补上,到现在一分没到手。请问,谁还敢去干活?


淼焱94731


一天几百块钱没人干?为什么不干呢?我长年在广东的工地上干活,刚开始小包工头给讲的条件是管吃住,每天200元,干够一个月时间如果不想干的话无条件付清款走人,每天干9小时,加班另算。

刚开始还可以,以后就一切黑心肠都用上了,一天干10-11小时,生活上从刚开始的免强可以,变成了猪狗食,这还不说,更可恨的是,活给他干完后,说你这里干的不好,那里不好,目的就一个:想少给你钱。

为维权很多工人被黑心包工头打过,特别是云南和福建的小包工头是全国最烂的无赖,现在不干了,让那些黑心包工头去找他妈干吧。


用户6498720828511


说说我的观点。我家正好在建房。我这木工120一天,钢筋工150一天,贴瓷砖也是150一天,人还好找。为什么这么低?其实说穿了就是个安身之所的原因。举个例子,城市五百一天,买个一百平套间装修好需要一百五十万左右,不吃不喝要干3000天。县城有宅基地,一百二十一天,建一百平米房屋带装修大约需要十二万,不吃不喝只需要干1000天!!这个账谁都会算。哪干不是干?除非实在没得干。



投影150217949


说到用工荒前几天小晓正经历过。小晓老表是一个小包工头,主要做道路上的路标路牌安装工程。前几天老表工地上需要一个司机开那皮卡车,刚刚好我在家玩就叫我去帮忙,去了才真明白什么是用工荒。


记得以前农民工外出打工都是不远千里只要有工作都会赶着去,但现在完全不同。老表先是在车上打电话联系,然后到各个村里找人接人,但很多人一听要到60公里以外去做事都不愿去,说是离家太远。

其实老表工资开的也不低,一天200元包食宿并且还包来回接送。在我们这里一般农村人在家做事也就180到200一天,但就这样的条件很多人都不愿去,后来还是以前几个和老表做过的才跟老表一起去。

为什么农民工宁愿放着几百元一天的工资不赚

在路上我和几个一起在车上的工人聊起这事。他们说一些人不愿去外面赚这些钱,并不是懒而不愿去,而是怕工钱不好拿,就算你给1000块钱一天到最后却拿不到钱那不等于白干?他们愿意来那是因为他们之前在老表这做过才会来。

还有呢就是在农村做事一般也是分团体,一些人只会跟着一个人做事,其它人就算叫他们去做也得问问那个人最近是否有事做,要是没有事做并且觉得你这钱好拿那也会去。要是那人说最近有事做,就算你工资给的再高也不会去。这是因为如果跟着你去做了,到时那老板要人做事你这边走不开,那下次人家有事做也不会叫你了。


农民工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一群可敬的人,他们并不会因为苦,工作累、工作环境差而不去。他们不去主要是不信任你怕拿不到那应有的血汗钱;还有就是怕失去一个稳定的团体,失去稳定团体也就是失去了稳定的收入。

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谢谢大家!


小晓农民


不是有钱不赚,实在是没法赚啊。

现在的人进厂里的比较多,一天也就100多块钱,也有工资高的就是比较累,我就见过260一天的,不过那活实在是太累,一般人还真承受不了,其实我们是农民出身,肯吃苦,留在那里干的人却非常的少。


还有的一些老百姓们都在工地里上班,工地里的活虽然累但是工资却很高,别看他们整天身上很脏,但是一天挣的钱就有三四百块,现在的学生工也都开学了,许多工地上以及厂里面非常的缺人,正在花高价钱让老百姓们在里面干活,但是过去上班的人却非常的少,原因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由于马上赶上秋收,许多人都回家收玉米了,去干活的人自然很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有稳定的工作,不喜欢在换地方上班,这样既费事儿也费钱,我们都知道去中介里面找工作是要花中介费的,100~300元不等,有地方的中介费要了500元,绝对是我们这些人不能够消受得起的。


用工荒这件事情非常的常见,主要表现在9月份至10月份,这段时间相关的领导以及当地的干部就会大批量的招工,而且给的工资待遇非常的好,但是由于赶上秋收自己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许多人都不愿意在换工作了,所以说这也是当地的人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

所以说,出外打工的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贫苦老百姓,但是碍于家里面有许多事情要做,即使这么高的工资对他们也无缘了,况且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这里干还非常的难说,在这直接导致了用工荒在一事件的发生。


农村猪世纪


确确实实有些地方出现了用工荒,不是咱们农民矫情,懒惰了,而是有些工作不敢再做了,我两个精壮的亲戚这样说的。


老张45岁,以前在外面挖金矿,活虽然辛苦,但是每年可以给家里寄4~5万元,干过煤矿和金矿的人都知道,打风炮钻,长期工作在最危险的地方,危险无处不在,腰腿痛经常相伴。



赵哥有A2驾照,帮人开长途大货车,每天平均工作12小时,吃住车上,费用全包,每个月工资6~7千,工作了十多年,现在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但不能上班了,还干不成重活,每个月治病还要花销几千元。


咱们农村,农民留传着:好事临不到我,临到我的没好事,这个口头禅和挣钱观念,有部分人选择了低收入的环卫工人,或者相对轻松一点的门卫保安。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辛苦打工几十年,一场小病回到了从前。

农村现在虽然有了医疗保险,但是对有些疾病治疗,还是只能兴叹。不是不想挣大钱,只是身体不再如从前。三高疾病,已经年轻化,过了50岁,身体机能下降太多,也不想给家人带来太多麻烦。


文章乡村健康生活大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删除,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都看到这里了,还愣着干嘛呀?赶紧点赞关注啊!每天都会有精彩与您呈现。


乡村生活健康大纲


放屁,你们懂不懂就说用工荒!干了活要不到钱谁还会干!动不动就说走法律程序!都他妈站着说话不腰疼,干点逼活告几个月状,吃饭钱都没有还打官司,我干三个月了还没开过工资!走又走不了!以后不是一天一开工资的活不干了!


良子275692781


农民工像牛一样的工作,像鸡一样的上笼,(就是天亮上班,天黑下班)没有休息日,像猪一样的生活(只要是吃的,不管是变质,还是垃圾食品都充当三餐了。活累了也不择食了)另外农民工要像狗一样的听话。(就像机器一样)到了年底像吃乞一样的讨薪!所以导至一部分农民工不愿意干的原因。


1763249577


这个问题我最了解,我现在就在石狮某五星级酒店搞装修,我是搞木工的。

为什么几百块钱一天没人干了?

第一是因为现在的工人不缺乏事做,有对比性,哪里工价高哪里去。

第二也是最为关键的,工钱不好结,工地做完了工钱托个一年两年的甚至更久的都有。

比如像我300一天8.5个小时,如果晚上加班是3.5个小时150,比别的工地多了半个小时,很多工人就不愿意加。有的工地白天9个小时300块钱一天也有人愿意搞,因为钱好拿,基本上是人走钱有。

前段时间有个工地出家350一天8个小时,我就没去,因为钱不好拿。

总得来说就是钱的问题,辛辛苦苦一个月满勤给你发个两千块钱,谁干,要钱也是一拖再拖,明天又明天,甚至打电话也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