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实力称帝,曾国藩为何甘愿一生称臣?

yuepinwu


原因很简单,时机未到,还有曾国藩只有称帝实力,并没有坚守帝业的资本,至于为何甘愿一生称臣,有多种原因,有儒家思想的忠君爱国,有个人出事原则,也有为子孙后代着想。历史上很多人都是被部下逼上帝路的,因为扶龙之臣历来显赫,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就是如此,在湘军攻破太平天军大本营也就是南京时,曾国藩部下想要曾国藩就地割据一方称帝为王的呼声十分高涨,其中有曾国藩爱兵如子的原因,有其手下功利心趋势,更有湘军以及汉人社会长期受清廷压抑的结果。

古往今来,称帝登基者众多,然成就百年基业,富积子孙数代者稀少,整个华夏数千年封建统治历史,王朝气数超过百年者稀少,超过三百年者自秦后也只有宋朝,还要算上积弱的南宋。很多称帝者,二世而亡占绝大多数,更有甚者盲目称帝,而后国运连带自己的命运犹如蜉蝣,朝生夕亡。朝不保夕。所以说称帝,搞独立,在历朝历代都是技术活,运气活,看天吃饭,加天赋异禀。我们看看当时的曾国藩是否有称帝条件。

一.为人准则上 曾国藩就不愿意称帝

认真研究过曾国藩的人应该知道,曾国藩并不属于,天资聪慧的类型,其参与指挥的战役也多以失败告终,他能有如此成就得益于,他下苦功,勤学苦练,另一个则是曾国藩善于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他人失败的经验他也同样熟记于心,所以这也成为了他称帝的第一堵墙,称帝失败者众多,往来经验比比皆是,不可重蹈之。曾国藩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宗圣曾子的七十三代子孙,可以说儒家思想既是其成功路上的助推器,也是其拓宽道路的绊脚石,想要让他造反,触碰忠君爱国的高压线,然手下为其帝业枉死,让百姓流离失所,让国家自此分裂,让国外势力借此侵略,这是曾国藩不愿意看到的。让其背负叛逆的罪名去死哪怕只是有这个可能都是他不愿意接受的,这要是朱元璋在,是不会被礼法所束缚的。

二.当时称帝环境并不是一片大好,顺水推舟的局面

曾国藩从登科进士起用了十年从不入流的小官荣升为朝廷二品大员,放在如今就是从科员通过十年的努力晋升为正部级这种晋升速度可见曾国藩在官场上的时事通达。然而如此优秀的汉人已经受到刚登基的咸丰皇帝猜疑,因为汉人如此优秀位居重要位置是对于满清统治不利的,所以借着曾国藩回家守孝自然剥夺他的行政权利,但没想未来给与的却是兵权,因为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势如破竹,迅速殃及大半个南方地区,八旗部队,和汉人的绿营无力阻拦,咸丰帝不得不重新启用曾国藩,使其进行团练招聘,也就是募兵制,不同的是朝廷只给与官职,是不提供或者提供十分有限的物资的,钱粮多有地方地主出钱,出力,而满清就是最大的地主,所以曾国藩想要造反,他的钱爸爸们,会不会同意还很难说,因为这样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湘军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在建立湘军的过程中,曾国藩有发挥了他借鉴古人成功经验的优点,他向著名抗倭英雄戚继光学习,按照戚家军也就是义乌兵的操练方式,以亲人家庭为单位进行操练,常把兵团名称称之为,李字营,王字营等等。所以打仗时出现亲人遇害的时候士兵的作战会因悲痛更加勇猛。

这也是湘军的传统,而这传统也以为着湘军内部并不是铁桶一片是有矛盾与冲突而朝廷也正利用了这一点,大肆提拔曾国藩手下,瓦解他的势力。而当时清朝也有者,僧王这样作战勇猛的满清郡王存在,他手里拥有着大清国最后的精锐力量,曾国藩在军事上不足以称霸。事实僧王围剿捻军失败后,满清势力大不如前,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等汉人陆续担任清廷重要职务,手握兵权,直指辛亥革命被袁世凯撵下皇位。可以说如果曾国藩晚生个30年还是有机会的可惜,袁世凯用自身性命告诉我们就算可以称帝时代却早已经不允许了。

这也是当时天京沦陷为何形式大好曾国藩依然没有选择称帝的原因。

袁世凯就是最好的例子。


阐史观


曾国藩手下有十万湘军,而且战斗力强,论实力,应该有博一把的机会。而且也有人劝曾国藩当皇帝。

在咸丰帝死的时候,清朝局势动荡,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从咸丰帝指定的顾命八大臣中夺回了权力,开始垂帘听政。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造反的好机会。

当时,他的好友胡林翼跑到曾国藩的大营。

老胡带来了左宗棠的一封信。

左宗棠在信里写了一句话: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个话吓死人。我们知道,大禹造九鼎,这个九鼎就成为了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曾经问周王室这鼎的重量,是为问鼎中原,也就是想抢班夺权的意思。脑洞老师的作品《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里详细说过。

这句话其实就是,皇权转移,在德不在天,现在清朝这个鸟样,这个天下,我们兄弟是不是可以去争一争?

曾国藩想了一下,改为: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这一改,意思完全变了,从一个怀有野心的猜测变成了一个忠臣的表决书。

三年后,太平天国被平定,忠王李秀成被俘。

李秀成也劝曾国藩当皇帝。现在太平天国完蛋了,你老也打完收工了,鸟尽弓藏嘛,你就不怕慈禧那个老太婆把你卸磨杀驴?

曾国藩这一次更果断,不提还罢,一提就直接把李秀成给杀了。

哪么,曾国藩为什么打死不争皇帝当呢?说法很多,一个是曾国藩受儒家思想影响,忠臣的意识很浓。另一个就是起事也未必成功,毕竟当时除了湘军还有淮军,李鸿章也不一定支持。

这种事情,万一不成功,就是抄九族的罪。所以曾国藩不愿意冒这个险,认为自己荣华富贵都有了,没必须再去赌。

最玄乎的说法是有关一条蛇的。

曾国藩出生之时,曾的曾经梦见一条黑色巨蟒爬到家里。而没过多久,又有算命先生到曾家来,说曾国藩的命相堪比真龙天子之命,只降了一级,是蟒袍玉带附体。注定要当大官,只是会得一种蛇鳞病,无药可医。

果然,曾国藩从小就得一种病,到了冬天,开始脱皮,跟蛇一样,奇庠无比。

而且曾国藩家里有一根紫藤,跟蛇一样。原来已经枯死,曾国藩一出生,这根古藤又复活了,而等曾国藩去世,这根藤再次枯死。

因为这些原因,曾国藩被认为是蟒蛇转世。

曾国藩本人也深信不疑,他是比较信这些的,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冰鉴》的相面书。他也给自己看了面相,说自己就是蟒蛇的命,成不了龙。

当然,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呢?

这可能是曾国藩对自己的一个定位,然后,他又不断宣传强化这一点,以此来表明决心。

为了排除慈禧的疑心,曾国藩后面还跟左宗棠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左宗棠常常痛骂曾国藩,据说一开会,主要是两个议题,一是老子当年多么牛(确实牛),另一个就是曾国藩这个人多不地道。

恰巧左宗棠的大将以前都是跟着曾国藩混的,听着听着很不是滋味,说左帅也太计较了。

其实,这是一种内部分化,然后让领导放心的办法。这个事情,脑洞老师已经介绍过了。

总而言之,曾国藩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没有选择造反,对他本人当然是好的,毕竟个人圆满了,对当时的社会也是有贡献的,毕竟太平天国之后,生灵涂炭,他没有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置万民于倒悬。

那如果曾国藩要称帝,会是什么局面呢?

当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之后,他首先需要先统一南方,统一南方应该是个比较容易的事情。南方一直是反清的大本营,南方也基本是曾国藩的兵,重点是打到北方。

中国从南打到北,胜率是比较低的。但是,那是唐代以及唐以前的事情,唐之后,从南打到北,反而成功的概率比较大,明朝朱元璋,近代的北伐,都是成功的例子。

为什么呢?我们下回再聊。

那曾国藩可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嘛,毕竟慈禧一个女人干政,是可以批判的,而且又镇压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慈禧在清政府内部也是有敌人的。

曾国藩可以利用这个矛盾北上。那成功之后,曾国藩就可以走曹操的老路子,当太师最后让清帝逊位,自己当皇帝。

这样一来,就有蛋糕可分,跟他打天下的湘军,支持他的淮军楚军也能得到好处。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首先是取得外国列强的支持,外国列强大多数是要求做生意,那就做生意好了,只有日本俄国等国有领土要求,那就远交近攻,跟英美德法等国拉关系,对付俄国跟日本。

而洋务运动当然要加大力气搞,最好是政治经济一起搞,这样一来,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力度将在日本之上,有希望先于明治维新实现转型。

接下来,中国就不会有义和团运动,也不会有八国联军打进来。那曾国藩就可以进行君主立宪。就像袁世凯称帝,最后也是想君主立宪而已。

君主立了宪,大力引进外国技术,扩充海军。那甲午之战,胜利的一方无疑就是中国。

甲午之战,是实力差距最小的一次对外战争,中国输在十年没有购进新船,所以船速太慢,要不是慈禧跟满清贪官存在,中国多进五六条快船,日本肯定会败。

日本甲午一败,赔地割款,琉球这个原本就属中国的地方当然要收回来,中国也必须会在日本本土驻军。日本从此落后一个时代。什么十四年抗战,自然就不用打了。

一二战,中国将置身于战争之外,顶多像美国一样,直到后面才加入,这样,可以发展制造业,给交战各国提供军火。这样一来,中国的工业崛起,在二战时,就能成为世界三大强国之一。


这么一想,确实曾国藩如果有称帝的野心,帮助中国趁早转型,真的局面大不同。

但现实是,曾国藩并没有走上称帝的道路,原因也有很多分析了,一是曾国藩受到的教育,本人的性格有关。

另外,称帝也未必成功,湘军、淮军、楚军之间多有牵制。就是湘军内部,也是有分歧的。

其实,如果曾国藩真想称帝成功,希望不是湘军。而在太平天国。

如果太平天国能够有点志气,拿下南京之后,能够一鼓作气,继续北上,那曾国藩倒可以跟太平天国打一下默契拳,两人一前一后冲到北京,先把清廷拿下了,就像李自成攻下北京一下。再湘军太平天国一决胜负。这样,希望倒是大很多。


脑洞历史观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按理说像他这样身居高位又重兵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造反称帝的,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个人认为他是从未想过称帝也没有实力称帝。

曾国藩个人思想不允许他反叛

要分析一个人的想法一定要从他的生平来看,我们要从他的个人历史轨迹来分析他的性格。

曾国藩嘉庆十六年生人,生于一个家底较为殷实的耕读之家,其祖父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其父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他深受两位先辈的伦理教育。

传统小农家庭出生的曾国藩从一开始便带有那种追求稳定、随遇而安的天然基因。

六岁入私塾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其间二十一年都在接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而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便是忠君爱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视犯上作乱为大不敬。其后的生涯中他更是成为了朱程理学的拥趸,被誉为是晚清最后一位理学家。

我们都知道朱程理学是最讲究君臣关系的,家庭因素加上儒家思想所灌输的理念告诉他造反是一条高高在上的红线,誓死不能去践踏。

曾国藩所处大环境使得他不能“以下犯上”

曾国藩自道光十二年考中进士以来,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可谓是名噪一时,深受盛宠官至二品可以说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后洪秀全起义曾国藩组建湘军手握三十万雄军是晚清最后一支可以依赖的军队,可以说谁都要对他客气三分,想要什么不都是唾手可得的吗?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他有造反称帝的必要吗?

我们接着假设,如果他有造反的想法,那么他的条件又真的充足吗?

首先,湘军的建立之初所立之旗号便是救国,可是现在却要造反,这无疑是在自打双脸,人心向背尤为可知。

其次,他也没有这个实力。湘军三十万之众看似很多,但是又有多少是真的听命于他的呢?不说其他就说属于左中棠的那支军队,也许曾国藩刚打出造反之旗号,马上便会刀兵相向。

而且一个新的政权并不是随便可以建立的,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政治体制与政治人才,很不幸的是曾国藩手中并没有足够的政治人才,这样的行政政府是没有执行力的,是不可能走远的。

况且自湘军剿匪以来都处于一个财政赤字的状态,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的话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无疑是自寻死路。

纵观史海,未有读书人成功造反而建立起长久之政权的人。

其一、在于读书人多受忠君爱国思想之感染。

其二、在于读书人多过于迂腐无决断之心。

其三、读书人多握有权利无造反之必要(当然这一点与我们的文化基因有关)。

曾国藩也是这样的读书人,所以才说曾国藩从未想过造反。而且一个政权的建立不只是要军事实力(况且其军事实力也不足)更要的是经济实力与政治实力,这两样曾国藩都没有,故而曾国藩也没有实力称帝。

农夫三拳工作室-曾有供稿

春朝青牛


曾国藩不可能造反、称帝。

首先,曾国藩没有造反的欲望。

造反者通常是三类:一是对现实不满的理想主义者,如与满清不共戴天的革命志士;二是野心家,如钟会、安禄山之流;三是走投无路的人,如陈胜、吴广、李自成等。

与以上三类典型造反派相比,曾国藩对现实并没有很不满,他初求学于孔孟之道,后来又沉迷于黄老之学,满脑子都是忠孝节义之道,可谓是根深蒂固。对于满清朝廷,他心里还是比较认可的。

而跟野心家比,曾国藩又不算有野心。打了败仗就跳河,这是野心家之所为?我看他是天真得可爱呢。至于走投无路,这也跟他是完全沾不上边。人家可是正经的朝廷命官。

假如说,慈禧脑子抽疯,灭了太平天国,转手就要逼死曾国藩。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还有可能造反。但问题是慈禧没这么做,全国十六个巡抚,湘淮两军占了十一个。朝廷相当对得起曾国藩了。

以上三者特殊情况,曾国藩都不具备,他也就不具备造反的“驱动力”了。



其次,曾国藩没有造反的条件。

对于曾国藩兵强马壮的问题,朝廷里面的那帮人早就有准备了。比如说僧格林沁的军队就部署在安徽,对曾国藩虎视眈眈;还比如江南的绿营,也是随时听从号令。

为了确保能镇住曾国藩,慈禧还在武昌部署了十余万人扼守长江中上游,八旗军数万人驻守镇江,扼住长江下游。清军对湘军可谓是四面合围,只要曾国藩有风吹草动,这些大军便会四面压上,给湘军狠狠一击。

假设,曾国藩造反,他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就干翻监视他的这些清军吗?

如果有,那一切好说。而如果没有,那么湘军就会与清军陷入拉锯战。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情况就不妙了!因为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是很有可能站在朝廷那边去的。毕竟给朝廷当差,他们是臣子,给曾国藩效力,他们也是当臣子。

既然两边都是当臣子,干嘛要冒风险?



并且,左宗棠跟曾国藩还有矛盾。他的楚军主力是跟曾国藩闹翻出走的王开琳、王开化所属的老湘军。假设湘军造反,且湘军与僧格林沁打成拉锯战,那左宗棠的楚军很有可能就在浙江反手一击,捅曾国藩的后庭了。

另外当时其它的小军头,如刘坤一、李元度等人,都跟曾国藩有些矛盾。曾国藩反清顺利,他们有可能帮忙,而不顺利,届时他们绝对是奉朝廷命,围殴湘军,提着曾国藩的人头向朝廷邀功。

所以说,站在太平天国刚刚被消灭的那个时间截点,曾国藩的情况并不算太好。他的嫡系部队,比如亲弟弟曾国荃的吉字营,打仗并不算厉害。而清军如僧格林沁也不是吃干饭的。那些中立的人又是举棋不定,没有百分百可能听从他的号令。

这些变量,曾国藩想必也是看在眼里,他一生谨慎行事,自然不可能做出如此没有必胜把握的决定了。

至于说后来,也就是僧格林沁死了之后,也没时机了。因为为了剿灭捻军,湘军被分批调往各地,不再是一个整体。


第三,没多少人真正支持曾国藩造反。

根据现有已知的资料,有两类人曾经劝过曾国藩造反。一类是持理想主义的书生,比如晚清经学家王闿运。他曾经两次劝曾国藩造反,第一次对曾国藩说“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第二次是替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充当说客,劝曾国藩带兵进京,逼慈禧太后归政于同治皇帝。

第二类人是“好事之人”,比如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以及曾国藩的好朋友彭玉麟。他们都对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现在正是你施展宏图的大好机会。

从这两类劝曾国藩造反的人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并且还都把曾国藩当“凯子”耍。

别的人都不说了,就说曾国荃。他劝曾国藩造反的目地是什么?


很显然,就是让曾国藩去挡枪,事成之后他做赵光义,天下都是他的。

毕竟,他年纪比曾国藩小的多,而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又只是个学问人,不懂什么奸雄之道。只要曾国藩得了天下,他再弄死曾国藩,天下可就不是他曾国荃的了?

所以说,曾国藩造反,得便宜的不是他,而是鼓动他造反的人。他假如真灭了满清,他也不是最终胜利者。他很有可能就是给人当枪使的炮灰。

另外,曾国藩招兵建军时,打出的旗号是保卫儒教,报效君王。其手下的读书人也是奔着这么目标投奔曾国藩的。如果曾国藩造反了,等于他自己背弃了誓言。做了一个无父无君,不仁不义的乱臣贼子。到时候多数人必然会跟他分道扬镳,甚至是群起而攻之。


第四,时代“不允许”他造反。

太平天国灭亡时,南方百姓已经历经战乱十几年,天下思治,起兵不易。并且曾国藩是有大眼界之人,洋人,尤其是沙俄人,是个什么尿性,他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

假如说,因为他的造反使中国再乱,恐怕灭掉就不止是清廷了,而是整个中国。

既然造反不一定能成功,而且也没多少人支持造反,再加上造反还会导致自己变成民族的千古罪人。曾国藩又何必要造反呢?


Mer86


前言:按正常思维来说,曾国藩手握三十万湘军,实力雄厚,当时的大清朝,朝局动荡,内忧外患,八旗子弟组成的八旗军,军心涣散,战斗力低落,八旗子弟们整日遛鸟赌博下窑子,可以说此时曾国藩只要振臂一呼,扶汉驱满,率军拿下南京,顺势一路北上直取北京,推翻满清还是有机会的,既然有机会推翻满清,有机会自己称帝,我什么曾国藩宁愿一生为臣呢?是不是有着其他的原因呢?


一,曾国藩到底有没有足够实力推翻满清呢?答案是有的!

作为曾国藩来说,完全有足够实力在当时动荡的朝局下顺势成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因为湘军号称拥有军队三十万,战斗力极强,在之前剿灭太平天国起义是立下赫赫战功,在当时湘军在大清朝各军序列里排名前列。

原因之二:自清朝入主中原以后,针对汉人的一些政策导致汉人与满人积怨已久,反清复明可不单单是汉人的口号,而是付诸于行动的,而曾国藩是恰恰是汉人,只要曾国藩愿意,振臂一呼,反清复明,驱除鞑虏,匡扶汉室,此义举,此大业相信会得到很多人支持。


二,那么既然已经具有称帝的实力为什么还甘愿一生为臣呢?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自古以来,造反也好起义也罢,讲究时机,作为曾国藩,时机也正好,当时清政府时局动荡,各地民怨四起。曾国藩起兵口号也有了,驱除鞑虏,匡扶汉室,军队也有了,三十万湘军,为什么不愿意动手呢?其实曾国藩也算是聪明的,表面看来军队有了,人心有了,但是要顺势起兵,还差很多,很难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下:


第一,清政府对于汉军湘军的使用策略是既用且防。

作为剿灭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力军,曾国藩的湘军在战斗中渐渐壮大,实力不断扩充,这些,清政府统治者是看在眼里的,以汉制汉,湘军是必须要用的,但是随着它的壮大,大清朝廷对这支湘军防范心越来越强,疑心越来越重。湘军打下南京之后,清政府阿便做了相应部署限制湘军,比如江宁将军富明阿入驻南京城,镇江驻扎了冯子材绿营军,蒙古铁骑僧格林伈部也已经南下。


第二,湘军虽然号称拥兵三十万,但是派系众多,内部矛盾激烈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曾国藩占了,大清朝局动荡,正是乱中争夺天下的时机,人和呢并没有占?三十万大军里,曾国藩的嫡系只有吉字营和水师,其他各营军队,山头林立,各自为政,并不一定听从曾国藩调遣,到时候,一旦曾国藩高举反清义旗,估计军中反对者不少,还没出战自己内部先乱,怎么取胜。


结束语:利弊上文分析的很清楚了,趁势起兵,看似条件成熟了,当时清朝朝局不稳,自己又有雄兵三十万,打上反清复明旗号便可以得到广大百姓支持,实际上呢?朝廷对于湘军早就有了防范,既用既防,刚取得胜利就布置富林阿冯子才僧格林伈等军队严密监防,加上自身三十万湘军又派系林立各自为政,试问该如何反清如何造反?这种情况之下,本身就深受儒家思想,忠君卫道的曾国藩主动选择了削军减俸的策略,来缓解朝廷对他的疑虑,可以说曾国藩不选择臣势起兵,甘愿一生为臣也算是正确的。

图:来源网络


唯恋无名


说起曾国藩,可谓家喻户晓的晚清名臣了,是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特别是在成功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更是位极人臣,官居一品,以文人获封武侯,政客门生遍布天下,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而在当时,曾国藩兵权在握,又控制了大清半壁江山,为何不借机称帝呢?有书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臣的意识强烈

曾国藩从小饱读史书,可以说儒家思想已渗透到他的血液之中,骨子里有着非常强烈的忠君卫道的观念,不会被谁一言两语轻易改变。

他同时也深知湘军一旦造反,会让大半个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势必生灵涂炭,尸横遍野。

更进一步讲,晚清时期的中国,清政府摇摇欲坠,刚刚才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如果再次发动内战,只会使蠢蠢欲动的外国列强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可能就要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

二、就是起事也未必成功,还受清政府及各方牵制

在曾国藩攻克南京之后,慈禧曾召见曾国藩,问候了其家人及军队的具体事务,这也是慈禧在侧面敲打他,说明清政府对湘军的一切动静了如指掌。

向来清政府对于洋人欺凌,吏治腐败、民生凋敝都表现的软弱无能,但是对于内斗和官吏的防控却是老道的很。

另外,在兵力部署上,湘军虽然在江南数省占优势,但王佳·官文却牢牢占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材分守扬州、镇江;曾格林沁又屯兵皖粤之间,这也证明了清政府对湘军的防备。

三、清楚湘军的实际战斗力,早已不复当年

湘军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其实能供曾国藩直接调动的也只有十万多人马,还包括了部分受左宗棠和湖南巡抚节制的兵马。而且,湘军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已不复当年之锐气,军风涣散,军纪腐败,战斗力明显减弱。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有书君认为以曾国藩的精明,是不会考虑不到的。所以别说他不想反,就算是想反也碍于阻力太大而选择放弃。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曾国藩镇压完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号称三十万,满清一个烂摊子,要是他造反,极有可能成功,他为什么没有造反。

一、且看曾国藩的身份,他虽然统领湘军,本质上他是一个文臣。他没有皇族、外戚、权臣的身份,他也不像刘知远、郭威之类的领军武将。

历史上有文臣举兵造反成功的案例吗?貌似没有。反而,历史上留下一句“书生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

曾国藩比咱们懂历史,他当然知道文臣没有举兵成功的案例,即使听了别人鼓动,也就有贼心没贼胆了。也不是说曾国藩没那胆子,这里是要说,历史上造反的一般是武将,文官没有造反的传统。

中国人重传统,尤其曾国藩这样,生在清王朝、长在科举下,特别推崇“君君臣臣”儒家思想的人,在没有逼到一定程度时,天然就不会生出造反念头。


二、时势造英雄,那“英雄”也都是有能耐的人,在晚清乱局中,曾国藩能够应时而起,成为满清权柄最盛的封疆大史,也算是有眼界、有能耐的人。他即使有将满清皇帝“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也要估算一下敌我形势。

其一、湘军号称三十万,看上去吓人。但是,总督名义上只有节制权,他直接领军不超过10万,其他的实际领军的是各省巡抚、提督。在满清威信尚存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追谁他造反,还是个未知数。弄不好,曾经齐心协力剿灭太平军的战友,转身就背后一刀。

其二、在剿灭太平军后期,英法等列强完全站着了维护清朝的立场。李鸿章单独出去组建淮军,正好辖区包括上海,所以一直就有洋人军队打配合,李鸿章也因“媚洋固宠”扶摇直上。

要是曾国藩造反,很大概率,英法列强的枪口会对准他。以当时军队普遍对洋人心存畏惧的情况看,湘军对上洋人,也没多大胜算。

其三、玩弄权术,防止大臣尾大不掉这方面,慈禧比谁都内行,早就对曾国藩做了防范。在长江上游、下游布置了自己的底牌(僧格林沁、富明阿等军队),就在湘军附近虎视眈眈。名义上当然是配合湘军剿灭太平军,另一层意思就是要盯住他。

所以,剿灭太平军之后,曾国藩看似兵强马壮,但是要造反的话,成功的概率实在很低很低。


其实,曾国藩非要造反的话,最好的时机是在,湘军成军之后,太平军实力未损之时,湘军与太平军合流,强强联手,一鼓作气足够灭了满清。可惜,“信孔子”的曾国藩应该跟太平军合不来。


史料未及VL


题中所述着实不错,凭借着曾国藩手中紧紧握有的湘军,确实可以独当一面亦或是与晚清政府分庭抗礼,但事实上的曾国藩却以“万分忠心”的态度誓死效忠于晚清政府。在曾国藩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清廷“一等毅勇侯”的影子,即便曾公手握湘军重兵,但在他的内心当中,从始至终似乎都没有“造反”之类的想法,这大概就是后人语之言曰“愚忠”的原因吧?不过我们不难从历史得知:晚清政府在对待劳苦功高的曾国藩之时,亦没有走“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路子,这一点足可以充分证明,曾国藩实在是没有什么理由选择造反而背信弃义。

碾压太平天国、挽救清朝倾覆,曾国藩连同湘军的力挽狂澜使国人充分认识到了“曾国藩绝非奸佞权臣”的真实性;发起洋务运动、助推中国步入近代,以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用其实干兴国使国人看到了近代的曙光。曾国藩的崛起对于晚清那个时代来说,似乎在综合因素之下显得十分合理而又必然。一部《曾国藩家书》,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属于曾文正公的不凡身影,“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又将其以德求官、以忠谋政的内在秉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以我一个后世子弟的角度来看,“忠毅”就是对曾国藩最准确的定型。

其一:儒家思想浓厚,忠君爱国为先

其实曾国藩早就可以于公元1864年剿灭太平天国之时“天京兵变,黄袍加身”了,但是此时的曾国藩却没有选择步千年之前宋太祖赵匡胤的后尘,尽管湘系高官都接连奉劝,但曾国藩仍然选择了忠字当头,毅然决然放弃了“黄袍加身”的荒谬想法(这一想法也许放在他人身上称不上“荒谬”,但用在曾公之身,似乎恰到好处)。众所周知,曾国藩深受孔孟思想所包裹深化,我们姑且可以称其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夫子”。在曾国藩心目当中,忠君爱国胜过一切!

其二:湘淮两头独大,湘系内部不稳

历史在告诉我们“曾国藩没有造反”的同时,亦透露出了“曾国藩不会造反”的话中之意,难道湘军仅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如果当初曾国藩果真冒然选择造反的话,在我看来,那只不过是地主阶级的一次“太平天国”罢了。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覆没之时,湘军人数虽然已扩充到了20多万人,但李鸿章的淮军确实也已经兵强马壮、独当一面了。另外,湘军内部当时看来,已经内在细分成为了几大派系,这其实才是后期湘军瓦解的主要隐患。

其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面对“反与不反”的抉择下,曾国藩当然可以选择造反了,哪怕身败名裂,哪怕最终一死!但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位清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于家国天下、万物生灵的考虑吧。第一点提到:曾国藩心目当中,唯有忠君爱国为首要,那么当时中国的三万万同胞又该充当何种角色?


尚武菌


曾国藩心境成熟,手段老辣,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人才,要知道没有他清朝灭亡的时间可能会早三十年至四十年。期间有一段时间,他手握重兵,但却没有反叛清朝很有可能带领中国打破晚清,中国被各国侵略的现象,但他却没有。

我认为曾国藩不称帝有以下几个观点:

1、忠君爱国的思想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儒学的忠实拥护人,太平天国建立后,眼看外来的文化将要掀翻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立马提议想要建立湘军,打败太平天国,来维护中国古老的文化儒家学。


1863年南京被曾国藩攻陷,也就意味着全国的军事力量大部分都在曾国藩的手上,当时便有人建议曾国藩沿江而上,攻取北京,建国开元,来恢复我汉族的天下,没有想到的是曾国藩想都没有就拒绝了。


湘军人才济济,而大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面临着灭亡,此刻曾国藩只要带兵进攻北京,大清必然被灭亡,可曾国藩由于忠君爱国的思想并没有这样做,如若他真的做了这件事情说明他起兵就是为了称帝,复兴儒学只是一个幌子。

2、没有称帝之心

曾国藩从始至终都是没有称帝之心的,他知道没有大清朝廷的赏识,他是不可能做到两广总督,招募兵马立刻就有淮西子弟响应,他知道这些都是大清给的,自己不能忘本,这时候反清无异于给自己扣了一顶大大的逆贼的帽子。



况且曾国藩知道李鸿章那些大臣根本不是好惹的,满清皇族都害怕洋人,洋人都忌惮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是一心扶持大清朝的,自己的手中虽然掌握着很多兵马,但保不齐左宗棠等人都暗自招兵买马。


因此还是做的一代贤臣的名号,也不会去做危难之时反叛的逆贼。

3、只想扶持大清不被洋人所灭

洋人欺辱满清已然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洋人的屠刀下,有很多中国人的鲜血,曾国藩想要强国首先自己手中得有兵马,而且兵马还不能弱,因此太平天国成为了湘军的磨刀石,造船造炮,表明了曾国藩一定要让大清强大的决心。


可惜大清王朝已然病入膏肓,根本不是湘军军事如何强大能够拯救的,清王朝的灭亡是注定的是不可更改的历史,而曾国藩能做的只有保留自己贤臣的名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大清王朝的安慰。

综上所述:曾国藩确实是没有称帝之心的,他甘愿称臣只是为了大清王朝的延续,这是身为一个儒学子弟最起码的一份忠君爱国的心,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挚滗画畫紅尘


曾国藩为何不造反称帝?今天的年轻人就喜欢搞“穿越时代”,用自己对某段历史的一知半解去揣测历史事件和人物,提出质疑?而不肯认真扎实去根据当时历史背景深入研究分析!

曾国藩是不可能造反称王的人!搞懂这一条就行了。



湖南曾国藩故居

(一)曾国藩的劝架诗

有传说,曾国藩家乡的堂弟建房子,因为地基面积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反目,都要占地,不肯退让半分。

堂弟写信给曾国藩,告知情况,请求支援,曾国藩回信给堂弟,写了一首诗,其末尾两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曾国藩的意思,是劝堂弟让步,不要争执,房子这些建筑物虽然是永久性,但人和家宅的兴旺才是最重要!以前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么辉煌牛逼又有何用?秦朝早已烟飞灰灭了。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靠的不是房子多占三尺地,而是在于人的素质好坏!



这就是曾国藩的哲学修养,到位。他不给亲属谋利益,不愿多生事端,他是“权倾四省,位列三公”,权势显赫,但懂得控制权力,不能滥用,不能做欺负乡里的怪事!

就凭曾国藩这样的性格脾气,他会造反做皇帝吗?不会!

造反的人98%都是很主观,比较霸道,有很强烈的权力欲望,敢于冒险走极端的。而曾国藩向来稳打稳扎,步步为营,行事谨慎,正好与之相反!



(二)曾国藩练兵做大帅是“鸭子被上架”

如果没有太平军造反,曾国藩一辈子也不会练兵打仗!他是个文官,时任礼部侍郎(教育部副部长),搞军事不是他的事,格格不入的!

是太平军造反声势浩大,洪杨占长江流域,占南京称王!

清朝咸丰皇帝为了镇压太平军,下了一道很霸道的圣旨,要求所有被太平军攻占地盘的省份官员(在京做官的),一律回到本省工作,协助地方军政剿匪!比如李鸿章,他是京官,七品,就因为安徽有战乱,他被迫回到安徽协助本省军政长官剿匪!



湖南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是在家“丁忧”守孝,也被咸丰帝下令停止“丁忧”,赶紧出来协助湖南军政筹办团练(民兵),协助剿匪。

是这么一个时代背景,把曾国藩推到练兵打仗的风口浪尖。

(三)清朝军制,分兵分权分统,总督直辖部队并不多

曾国藩经历过无数无数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惊险刺激,才取得战场上主动,最后收复安庆,直捣南京!

而在曾国藩军事上节节胜利之际,慈禧太后就已经一步步削他的兵权:

提拔左宗棠做浙江巡抚,自成一军;

提拔李鸿章做江苏巡抚,自成一军。


这两人虽然与曾国藩关系密切,可以说都出自曾国藩幕府,但慈禧就是要拆散他们结党抱团!

曾国藩是四省总督,但各省都有巡抚、提督、总兵分统兵马,比如浙江是左宗棠,江苏是李鸿章,还有安徽、江西等省都有巡抚、提督各有兵马,他们是归曾国藩节制指挥,但他们兵权财权是独立的!直接听命于朝廷(慈禧),实际上也可以制衡曾国藩的权力!

曾国藩攻克南京后,他的直辖亲兵,也就剩下弟弟曾国荃的部队,顶多十三万人马。真要造反称王,也不够实力啊!因为,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人都是一条心做大清朝忠臣,不会追随他造反!




可以说,曾国藩表面上可以节制指挥几十万大军,而实际上兵权各有统属,并不是他的私人部队。

这跟民国北洋军阀时期的形势不一样,北洋军阀掌握的部队都是听命于军阀本人的。而曾国藩可以直接掌控的部队,不多。

从实力来说,曾国藩也不能造反称王。

因为清朝军制,本身就是防止军事长官拥兵自重的!它实行分权分兵制度,比如两江总督,是节制指挥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队,但各省巡抚、提督、总兵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统,就是直辖亲兵。比如巡抚,下面有参将统领部队,总兵部下有8千~1万军队,亦有副将分统部队。提督直辖部队,自有副将或参将统领出战。这样分兵分权分统,就避免兵权集中在总督手上!除非是战时,太平时期总督想调兵遣将,没有朝廷兵部命令是不行的!所以战时和非常时期(比如林则徐广东禁烟),地方总督都挂兵部尚书衔,以方便调兵行动。




湖南曾国藩故居

从清朝军制可知,曾国藩攻克南京后要造反称王,很难!还有,慈禧是很犀利的政治家,她也盯着,防着曾国藩拥兵自重或造反称王!所以等到曾国藩攻克南京后,朝廷就下令:汰弱留强,将曾国荃直辖部队解散大部分,解甲归田。

(四)曾国藩是孔子学说传人,重名誉,不屑造反

看看曾国藩家书,看看曾国藩的文章,就知道:曾国藩要做道德楷模!他是孔子儒家学说传人!

曾国藩文治武功都有出色表现,他被誉为与明朝王阳明一般人物!这样的人,从骨子里就缺乏造反称王的基因。




还有,曾国藩既然要做圣贤,就肯定关注民生,讨厌分裂。镇压太平天国,战争持续十几年,异常残酷,地方民不聊生,战争毁坏严重,他是亲眼目睹的。他不会为自己一点欲望权力而去行险造反搞割据政权!这是他与洪秀全、李秀成本质上的最大落差。(李秀成曾劝说曾国藩割据南京称王)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瘤学科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