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白起圍趙括長達2個多月其他國為何不救援?趙國為什麼不派廉頗去救援呢?

樸魯士


長平之戰白起圍趙括長達2個多月其他國為何不救援?


有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戰國群雄之中,只有秦國具有全面戰爭的雄心和佈局。其他國家不是固步自封,就是已經被秦國削弱。

曾經的南方大國楚國被秦國打得把國都都遷了。

韓國已經進入滅國的邊緣。

另一個原因,山東六國並不團結。

齊國離著遠,又有秦齊結盟的保障,根本不會去管趙國的事。趙國甚至要防備齊國的偷襲。

燕國這種小國,甚至在長平之戰後,趁著趙國國力虛弱,就真的來偷襲趙國。好在老將廉頗以少勝多,有效懲戒了一番。

趙國為什麼不派廉頗去救援呢?

關於趙國不派廉頗的問題,要結合下面的長平之戰的全過程來解釋。

起因

秦國一直執行的是合縱連橫、遠交近攻。與秦國接壤的韓國,首先被一步步蠶食。結果韓國的上黨地區被隔絕與韓國本國之外。

上黨被圍困,本國韓國就沒有能力支援。上黨軍民為了自救,只能選擇投靠旁邊的趙國。

在接收上黨地區這件事上,趙國內部一下就分成了兩派意見。一派認為不能碰這塊地方,會惹到秦國。

另一派認為,眼看著這麼大一塊肥肉,送到嘴邊了,平時就是打都打不下來,為什麼不要?況且還是戰略要地。

這麼一接收,就把秦國惹急了,派出王齕為主帥。趙國只好應戰,派出廉頗。

對壘

兩軍對壘之地,便是長平。

王齕是秦國軍功制度中的左庶長,屬於現在的少將一級。

而廉頗是趙國的上卿,屬於現在元帥級別。是趙國軍隊中的最高等級。

由此也可以看出來,趙國對於接收上黨是很重視的。而秦國並不重視。是因為,並沒有想要與趙國打全面戰爭。趙國是當時的第二強國,防線堅固,大軍鎮守,是非常有把握的。

這就有意思了。秦國派出了少將王齕帶領一支偏師出擊,而趙國用全國總司令廉頗帶領國內主力對戰。為什麼?

就是想著早點把事情解決。所以,廉頗最開始是主動出擊。

結果呢?三戰三敗。不得已,只能轉為持久戰。

可持久戰,趙國拖不下去呀。全國軍隊都壓在那。每天要多少經費?

所以,趙國主動出使秦國:議和。 趙國想議和,可秦國還不同意了,就是要拖著你,拖垮你。

換將

這樣一來,秦國不議和,廉頗不出戰。趙王就只能臨陣換將了。那為什麼是趙括呢?

因為在長平之戰以前,曾經發生過一次秦國與趙國的瘀與之戰。作為趙軍主將的廉頗看到形勢不利,竟然做了縮頭烏龜。是趙括的父親趙奢主動請纓,以少勝多,打敗了秦國。

這也是趙國唯一的一次戰勝秦國。

而當時的趙奢,甚至只是一個還沒打過仗的低級公務員。因為這麼大的功績,趙奢平步青雲,被封馬服君。可此時,趙奢已經去世。而趙王聽說,趙奢的兒子趙括在兵法上,比他父親還厲害。虎父無犬子,趙家父子又以騎兵和主動進攻為特點。所以,趙括成了換掉廉頗的不二之選。

趙國的臨陣換將,引起秦國的警覺。既然你把全國兵力壓上來了,又換上了主動進攻型的趙括,那我也換。

“起翦頗牧”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殺神白起出戰。

與趙國不同的是,白起被調派到前線,是高度保密的。如果有人走漏風聲,斬立決。緊接著把國內的生力軍全部調到前線。

決殺

這個意圖就很明顯了。就是怕趙括和趙軍跑了。這時候,已經開始把網撒開了。

當趙括率領主力大舉進攻之時,王齕邊打邊跑,引誘趙括進入死衚衕。

對於地形,趙括是熟悉的。眼看著前面的山口,知道王齕走投無路了,所以就率領大軍一頭紮了進去。

可秘密派到前線的白起和秦國的大軍,已經斷了趙軍糧草和後路。形成了反包圍。

趙括是在被圍困的前期就已經死了。正面突圍,中箭而死,不可謂不勇敢。

趙軍被圍困了四十七天,彈盡糧絕,全軍覆沒。


在趙國看來,長平之戰無非是爭地盤。可戰爭越打越大,自己被拖進去了。


可對於秦國,卻是一場舉全國之力的生死之戰。


秦國做好了隨時打全面戰爭的準備。為了對付趙括,秦國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全部被派去前線。


殺紅了眼的虎狼之國,赳赳老秦!誰敢來解圍?

士氣上,趙軍在幾次突圍失敗之後,士氣一下子低落了。而秦國兵將,對於待宰羔羊般的趙軍,簡直是一場瘋狂的盛宴。

要知道,普通秦國士兵,如果砍掉一顆敵軍的人頭,就可以有爵位。有爵位代表什麼?不用交租了,不用服勞役了。翻身了,一步登天了。


參習處


我覺得其他國家不救援趙國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畏秦如虎的心理。長平之戰前短短几十年間,秦國已經把楚、魏、韓打得沒有還手之力。楚國被秦國奪取了郢都,在其戰略威脅和本國統治階層內亂中一路東遷到了安徽壽縣;魏、韓本來戰略縱深就小,加之連續被秦國打敗、蠶食,早已不復當前之勇。齊國之前因為滅宋,差點被燕、趙、魏、韓、秦等國聯手滅國。燕國以實力而論在七雄中一直都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在長平之戰前差點被齊國所滅,之後又差點被元氣大傷的趙國滅國。而此時的秦國,擁有巴蜀、關中兩大糧倉,還有原西戎、義渠等地的優良戰馬,又吃進湖北、河南、山西等原屬於楚、魏、韓的大片土地,加上變法以來山東六國上百萬人口投奔秦國,儼然已經成為超級大國。可以說,也就趙國還勉強有能力與秦國抗爭,其他幾個國家單挑誰也不是秦國的對手,所以誰也不敢冒然出手惹火燒身。

二是坐山觀虎鬥的心態。長平之戰前的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軍隊戰鬥力比較強,又吃下了“戰國第八雄”中山國,實力大為增強,是七雄中僅弱於秦國的國家。對其它諸侯國而言,讓趙國與秦國相互多消耗一些,是他們樂於見到的事。秦趙在互博中都受到削弱,至少可以讓其他國家晚一點面臨滅國之災,甚至有可能找到復興的機會。說到底,秦趙互傷只要趙國不被滅國,是符合其他國家利益的。長平之戰中,即使其他國家想救趙國,也必須等到秦趙拼得差不多的時候才可能出手。

三是對秦趙和解的擔心。從接受上黨到長平大戰,趙國決策出現一連串失誤。首先,輕敵冒進。在自己完全沒有做好與秦國大規模作戰準備的情況下,冒然接受上黨,引火燒身。開戰後,大量的精銳騎兵陷在北部,無法前往長平參戰。其次,是搖擺不定。長平對壘多年,趙國實際上一直都在閒關堅守、主動出擊中舉棋不定。最後,戰事打到白熱化的階段又在戰與和之間心存幻想。對楚、齊、魏、韓、燕等國而言,既不願看到秦趙兩國沒有受到大的削弱就罷兵言和,同時也擔心秦趙和解後被秦國報復,所以誰也不敢派兵救趙。

至於不派廉頗救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此時的趙國除了北部邊疆駐軍,已經無兵可派。如果調北部邊疆駐軍救援長平,一旦秦國與匈奴聯手,就可能使全部兵力被一舉殲滅。二是用趙括換下廉頗的原因,在於廉頗一直主張閒關堅守,與趙王的意見分歧明顯。趙括被圍後再讓廉頗領兵救援,即使廉頗自己沒有問題,趙王也難以放心得下。


戰漢古玉


趙括率領趙軍主力被白起圍困長達46天,這期間為何其餘五國和趙國都不派兵救援呢?兩個原因,一方面由於趙孝成王的錯誤決策,導致趙國陷入了“五國不救”的境地。另一方面,由於秦昭襄王的正確抉擇,導致趙國有心救援卻也無能為力。

趙國初期作戰不利,廉頗退守百里石長城一線,雙方陷入對峙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派兵攻佔韓國野王郡,導致韓國上黨郡成為孤懸在外的飛地。韓桓惠王於是決定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換取秦國收兵。卻不想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於是和上黨百姓一起請求將上黨郡獻給趙國。趙孝成王採納平原君趙勝和趙禹的建議後,封馮亭為華陽君,派趙勝去上黨接收土地,另派廉頗率軍駐守航平,防備秦國進攻。

馮亭和趙國之舉最終激怒秦國,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秦昭王派軍攻佔韓國緱氏和綸氏兩地,用以震懾韓國。次年,秦昭襄王又令左庶長王紇率領軍隊攻打併佔領上黨,同時進兵直逼廉頗駐守的長平,秦趙長平之戰爆發。

長平之戰爆發之後,趙國初期作戰極為不利,在四月至七月間,一連被秦軍攻破玉溪河谷、空倉嶺、丹河三道防線,廉頗最終率軍退至百里石長城一線,構築防禦工事,堅守不出,雙方開始陷入對峙。

趙孝成王議和之舉,導致趙國陷入“五國不救”之地

廉頗認為秦軍糧草供給困難,日久必退,卻不想秦國通過疏通渠道,可直接從水路運糧,反而比趙國更迅捷、更暢通。倒是趙國由於準備不足,開戰不久就糧草匱乏,加上農事在即,一味僵持將會導致趙國陷入無糧可食的局面。同時,由於趙國堅守不出,秦軍在進攻不利的情況下,轉而派兵騷擾趙國糧道,導致趙國雪上加霜。

在初戰不利,國內壓力又越來越大,廉頗又堅守不戰的情況下,趙孝成王與樓昌、虞卿等商議對策,甚至想要親率軍隊與秦軍決戰,樓昌則認為應該派使者與秦國議和。虞卿則認為秦國有攻打滅亡趙國的決心,與其議和難以取得成效,不如派使者攜帶寶藏遊說楚、魏兩國,使秦國畏懼各國合縱抗秦,然後再去議和才能成功。但趙孝成王採納了樓昌的建議,於是派鄭朱前往秦國議和,虞卿一再勸諫,趙孝成王均為採納。

秦國的確比較擔心趙國與他國合縱抗秦,導致自己陷入腹背受敵之境,面對趙國的求和,秦國於是將計就計。在鄭朱達到秦國後,秦國為了麻痺趙國,防止各國合縱,對其隆重接待,有意向各國宣傳秦趙已經和解。一方面防止各國出兵救趙,另一方面則爭取時間加強軍備。

當時天下,韓、魏、楚早已被秦國打怕,齊國則對趙國參與樂毅伐齊而耿耿於懷,燕國則與秦國素來交好。再加上趙孝成王的愚蠢之舉,天下各國在得知秦趙已然和解的情況下,直接導致趙國陷入了“五國不幫”的窘境。

秦昭襄王舉國出兵,趙國救援而不成

趙括被秦軍圍困後,我相信趙國肯定是派過援兵的,畢竟被圍在前線的可是足足45萬大軍,那是趙國的舉國之兵,豈有不救之理。然而就因為秦昭襄王的一個舉動,導致趙國想救也是無能為力了。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在得知白起率兵將趙括大軍分割包圍後,親自來到河內郡,將該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徵發派往長平,徹底斷絕了趙國援軍和糧草運輸通道。

由此可見,秦昭襄王戰勝之決心,雖說這些被徵發的援軍戰鬥力或許並不強,但趙國方面的主力也全部派往了長平前線,援軍的戰鬥力也不會太強,再加上秦軍可以構築壁壘憑險據守,趙國援軍想要衝破秦軍防線是幾乎沒有可能的。


綜上所述,就因趙孝成王的議和之舉,斷絕了趙國的外部援軍。而又因為秦昭襄王的徵兵之舉,使得國內援軍無法到達戰場。因此導致趙括雖然被圍長達46天,卻始終沒有盼到援軍。


香茗史館


長平之戰,趙括率領的趙軍被秦軍圍困長達四十六天,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為什麼沒有得到來自本國以及其它五國的救援呢,即便其它國家不救,但至少說趙國自身對於這場決定國運的大決戰肯定是十分重視的,那為什麼也沒見到什麼有效的救援呢?原因有以下幾個:

趙括劇照

一,趙王的糟糕的求和之舉,要知道雖然說諸國畏秦懼秦,但是如果面對趙國的求援,還是有一定可能性是會出兵相救的,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各國不會不懂,但是為何各國都在作壁上觀呢?原來在秦趙對戰的時候,趙國恐不是秦國對手,採取了愚蠢的議和之舉,而秦國也就順水推舟,敷衍了下來,使得各國摸不準秦趙到底是和還是戰,一旦貿然插手,恐有引火燒身之患。當然,也未嘗沒有想讓秦趙兩國各自消耗實力的打算,畢竟那時候的秦趙才是最強的兩大國家,他們兩對耗,削弱了實力對其他各國也是一個機會。

二,秦國的舉全國之力來保障長平之戰的勝利,我想對於趙國來說,面對趙國主力大軍被圍,肯定是會出動人馬前來營救的,但是秦國的秦昭襄王親自奔赴河內,號召全國十五歲以上男子,前往長平戰場協助運糧與阻擊趙國援軍,雖然說這些人戰鬥力可能不怎麼樣,但是不要忘了,這可是老秦人,即使不是正規軍,但是他們的悍勇是與生俱來的,阻擊趙國援軍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趙國也拿不出什麼正規軍出來了。

所以說,不是沒人救,而是救不了,畢竟秦國這次可是真的全力以赴了,趙國的實力畢竟還是弱了一籌,而其餘五國,一來出於對秦的恐懼之心,以及摸不準秦趙具體情況,加上通信不便等原因可能等他們明白過來,戰爭就已經結束了,另外坐山觀虎鬥,想看著兩國互耗也是有可能的。


Y一花一世界YB


戰國中期之後,魏國霸業在經過多次慘重的失敗後,快速凋零。在齊、秦、楚紛紛發起對魏國的反攻時,趙國也悄然崛起。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軍事實力陡然增強。隨後,他一改其父向南方發展的策略,轉而向北方遊牧民族開戰。在很短的時間內,橫掃中山、林胡、樓煩等國,將趙國的代地、邯鄲、晉中三塊核心版圖連成一片,實力大增,一度冠絕天下,隱然有王霸之志。

秦國攻取了魏國的河東之地後將魏國舊都安邑打造成秦國軍事重鎮,兵鋒直指韓國、魏國。彼時的韓、魏兩國,在秦國的多年的打壓之下,不斷割地求和,早已淪為二流國家。秦國攻佔韓國的野王,意欲奪佔韓國上黨。上黨一失,趙國晉中平原無險可守,三都之一的晉陽門戶洞開。因此,趙國君臣決議虎口奪食,禦敵於國門之外,主動出擊,奪佔了韓國上黨地區,在空倉嶺一線阻擊秦軍。

秦軍從安邑發兵30萬攻趙,廉頗兵力不足,被迫退守百里石一線,將上黨谷地讓給了秦國,趙國只保留了從上黨地區進入晉中平原的通道——大糧山、野王山之間谷地。趙國往前線增兵25萬,秦軍益兵50萬,在上黨地區對峙。

趙國倉促臨戰,糧草準備不足,因此趙王催促廉頗儘快決戰。廉頗無奈出戰,數戰不利,於是退回防線固守。趙國此時認為,秦國奪占上黨谷地的目標已經達成,於是派遣使者與秦國議和。使者出發前,趙國的虞卿一再勸諫,說秦王與範睢必定隆重接待使者,以疑楚、魏之心,使其不敢出兵救趙。秦國知道天下之不救趙國,則議和不能成功——議和不成,趙軍必敗。爭奈趙孝成王沒有采納虞卿建議。趙國使者入秦後,範睢果然厚待趙國使者,並有意讓魏國、楚國使者看到。

秦王令秦軍加緊向百里石一線的趙軍進攻,務必擊敗趙軍,使天下諸侯從此不敢攖秦軍之鋒。趙國的國庫已經不能在支持長平前線的消耗了,於是趙國遍求諸侯,請求借糧。

對於遠征千里的秦軍來說,其善於突進急擊,只有速戰才能成就大功。如此長久對峙,對秦軍的士氣和戰鬥力的消耗很大。如果此時趙國有充足的經濟支持,最終失敗的將會是秦軍。

趙國使者到達齊國臨淄,請求借糧。然而,齊國對20多年的五國伐齊之戰心有餘恨。趙國與齊國接壤,此前曾多次進攻齊國,割佔齊國的城池,對齊國而言是肘腋之患。齊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習慣坐收漁人之利。齊國對秦國的威脅認識不足,不願意借糧給趙國。

楚國和魏國則剛剛被秦國擊敗,雖有援趙之心,卻被秦國威逼利誘,不敢助趙。趙國與秦國議和的舉動,使得楚國和魏國擔心一旦秦趙議和,秦國將會以攻趙之兵進攻楚國、魏國。

在趙國攻滅中山之後,就與燕國接壤,缺少了緩衝地,使得燕國對趙國的強大憂心忡忡。

至此,趙國以一己之力抗秦,五國不幫。

趙國在決議拿下上黨地區時,就已定下計策,以廉頗為將,可以守住上黨地區。趙軍多騎射,利於騎兵突擊,廉頗以守為攻,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這讓崇尚進攻的趙國貴族大為不滿。隨著趙國國庫空虛,趙王不得不向趙國貴族徵糧,趙國貴族的不滿更加強烈。於是趙國陣前換將,馬服子趙括帶領30萬生力軍前往前線,以攻為守。

趙括盡改防禦部署,強渡丹水,攻擊秦軍壁壘。在丹水河谷西側,陷入秦軍合圍。秦王見趙軍被圍,立刻盡起國內男子,輸往前線,意圖在上黨山地中,以秦軍擅長的步戰擊敗趙軍的騎射。

趙軍被圍後,趙括下令築壘固守待援,企圖等待趙國支援。此時趙國人才濟濟,良將眾多,再從國內拼湊20-30萬生力軍完全可以做到。然而,此時由於消息不通,流言四起。秦軍聲稱趙括已投降,長平之戰結束。廉頗帶領的20萬增援趙軍,到達了前線後也逡巡不進,不敢向前。這種殲滅戰,向來是考驗團隊的默契的。如淮海戰役黃百韜兵團被圍,前線情勢不明,國民黨很多解圍部隊都不敢冒進。黃維兵團執行命令堅決,突進到雙堆集也被圍了。

廉頗帶領的是趙國最後的軍隊,如果趙括前線已經結束了戰鬥,廉頗所帶領的部隊已經無濟於事了。因此,趙國可能已經在上黨後方構築起縱深防線,防備秦軍乘勝追擊。趙國的援軍最後只擊敗了圍困百里石一線的秦軍新兵,解救出來了一部分趙國士兵。

趙國在長平山地與秦軍對拼消耗,此為大謬。趙軍利在騎射,上黨都是山地,不利於騎兵縱深作戰。趙括被圍46天,秦軍盡起全國大軍。如果此時,趙國派遣一支騎兵,從河套地區奔襲咸陽,攻敵必救,也可解秦軍之圍。這一條進攻路線,早在趙武靈王時就已經做過實地考察,具備現實可操作性。趙國君臣始終盯著長平一線,最終使得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而知而行的歷史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傾盡國力的一戰,兩國將所有能夠調動的部隊都全部投入到長平戰場上了,為的就是賭國運、決生死。

所以當白起的大軍圍困了趙括之後,趙國不是不想救而是無能為力。有攻破白起的防線救出40萬趙軍,就得有壓倒白起軍隊的能力。否則,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趙國當時的情況,即便再組織5萬軍隊都已經很困難了。而要攻破白起的防線,最少也得幾十萬人。


再說,白起的戰神之名也非浪得虛名。山東六國,一聽白起的大名無不戰慄,趙國已經在強弩之末,更是驚弓之鳥,哪裡還敢貿然發兵?廉頗以前手握幾十萬大軍的時候,跟白起的手下將領王乾作戰,都已經吃了虧而採用堅守不出的戰略耗了三年。最後趙國熬不住了才用趙括把廉頗換了下來,這個時候讓廉頗老將毀一世英名去給戰神白起送菜,估計就是殺了他也不願意。

趙國原本也可以合縱其餘諸國救援,但是之前對峙的時候本來打算採取這樣的對策,被范雎以假和談的欺騙方式給破解了。這個時候臨時抱佛腳,遊說各國需要時間,即便各國都同意組建聯軍,但是組建聯軍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個時候交通不便,行軍、運送補給也需要時間,都會太過緊迫,根本來不及。



金眼看世界


在決定戰國曆史的長平大戰中,當趙括的四十幾萬兵團被秦軍包圍,其他諸侯國為什麼沒有出兵相援呢?廉頗為什麼沒有被重新啟用去解長平之圍呢?我且分析如下:

第一,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的外交出現重大失誤

長平之戰前後打了三年,在這三年期間,如果趙國在外交上能像秦國那麼積極主動,是可以爭取到東方諸侯的援助的。但是這個機會喪失掉了,這不怪別人,只能怪趙孝成王自己。

當時東方六國,除了趙國之外,比較有實力就是魏楚兩國。趙國大臣虞卿就向趙孝成王建議,應該派人出使魏楚兩國,積極合縱。不管魏楚兩國是否會出兵相救,只要三國結為同盟,秦國就有後顧之憂,就不能全力攻趙。虞卿的建議是非常高明的,可惜趙王沒聽進去,反而派人前去秦國,與秦國談判停火。

深諳外交術的范雎利用趙使前來談和一事大做文章,大肆宣傳秦軍在戰場上的勝利。在援救趙國上,魏安釐王本是打算有所行動的,楚考烈王雖然猶豫不決,仍然有可能與趙國聯合。但是趙國的外交失誤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大家想想,趙國自己都想談和了,魏國、楚國還出什麼兵嘛。所以我們必須說,趙國與秦國的差距,不僅體現在軍力上,更體現在外交上。

關於長平之戰,古往今來論述很多,大家的興趣點都集中在戰役本身。可是我認為,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關鍵因素之一是外交上的失敗。趙國不僅沒有積極爭取外援,還犯下大錯,單方面與秦國媾和,反而被秦國抓住並利用這個機會,斷絕魏國、楚國救援趙國之心。為什麼說這是影響長平之戰的關鍵因素呢?倘若魏、楚兩國站在趙國一方,且不說直接參戰,就算只是陳兵於邊界,威脅秦國後方,秦國也不敢以傾國之兵孤注一擲於長平。

第二,趙括兵團被包圍後,秦軍速戰速決,不給諸侯救援的機會

趙括四十幾萬大軍,被包圍46天后遭到全殲。有人問,這個時候,諸侯國為什麼不出兵相救呢?拜託,你以為趙括有一部華為手機嗎?打一通電話就可找援兵嗎?

打仗絕不是一被包圍就要匆匆請求援救的,被包圍了還可以突圍嘛。大家想想,趙軍被包圍,這消息傳到朝廷得幾天;趙王還得確認一下,到底能不能突圍,趙括這樣的天才將領,是不是故意的哪?好吧,直到真正弄明白趙括真的是飯桶,真的沒有高明的後備手段了,那估計過去十幾二十天了。

好,這個時候你要找援兵,派人去魏國去楚國,還得十幾二十天。出兵這麼大的事,魏楚也要想想啊,一想就得好幾天。就算魏楚想出兵了,集結軍隊準備糧草……好吧,大軍還沒到,趙括已被消滅掉了。

當然,趙王有沒有去求援兵,這個史書沒有記載。我估計是去了,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因為秦軍速戰速決,快刀斬亂麻,根本不想把戰事拖延到諸侯援兵的到來。

第三,趙王為什麼不派廉頗去解救呢?

這個問題,我覺得挺搞笑的。

首先,趙國哪來的兵?趙國大約總兵力是六十萬,趙括帶了四十五萬,剩十五萬人,這些兵力還要用來保衛首都呢。天才將領趙括也是奇葩,打仗居然不留任何預備隊,就算留下十萬人當預備隊,趙國也還有張牌可以打,可是他居然一古腦全鑽進別人佈下的陷阱去了。

其次,廉頗剛剛被解職,才一個月就讓他又帶兵打仗。你把趙王的英明決策放哪去了,難不成說英明領袖解職的決定還是錯的嗎?在專制社會里,什麼都能破,君王的臉面是不能破的。不要說讓廉頗去救趙括,就是在之後決定趙國生死存亡的邯鄲保衛戰中,也看不到廉頗將軍的影子呢。即使亡國,趙王的面子也要保住哦,因為君王的臉面,比國家還大哦。


君山話史


長平之戰是一場送到家門口的戰爭,趙國即便想躲也躲不開。不少朋友覺得,趙國貪戀一時利益,接受了馮亭拱手奉上的上黨郡,無異於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可是,一旦我們仔細分析當時的形勢便會發現,當時趙國根本別無選擇,只能接手上黨,傾盡全國之力對抗強秦。這場戰爭,無疑是一場賭博,但又是不得不賭的戰役。

三家分晉後,趙、魏、韓仍被稱為“三晉”,儘管趙魏之間為爭奪霸權而多次交戰,但三家在戰國時期的步調基本上還是一致的。可到戰國後期,秦國日益強大,多以連橫對抗合縱,不斷向東蠶食。戰國七雄中,韓國最弱,首當其衝。

戰國時的上黨郡,並非一國所轄,而是三家分晉後在原晉國舊郡的基礎上再行分設的。目前學界得以肯定的觀點是,韓、趙兩國均各自設有上黨郡,而魏國可能也曾設有上黨郡。據清人程恩澤撰 《國策地名考》所稱:“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

上黨郡不僅易守難攻,而且地處交通要衝,是聯繫秦、趙、韓、魏諸國的關鍵地帶,而一旦秦國佔據上黨,則可進逼趙國腹地,甚至可以擇關隘越過太行山直取邯鄲。可以說,韓之上黨,是關係三晉尤其是影響趙國安危的關鍵。

秦強韓弱,且韓上黨郡已成為懸在本土之外的孤地。在無力戍守的情況下,韓國想獻出上黨來暫緩秦國攻勢。可是,韓上黨太守馮亭則不願任人宰割,自私做主,把一郡土地盡獻於趙。當時,三晉之中,趙國最強,甚至在東方六國內也有較大影響。關鍵時刻,馮亭只有依附趙國才可能與秦軍一較高低。同樣,這塊燙手山芋,趙國也不得不接。

上黨郡易手,無異於“一女聘兩家”。隨著而來的便是秦趙之間在長平的大會戰。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其餘各國也是洞若觀火。他們之所以選擇作壁上觀,無疑是想借此戰來削弱秦、趙。可以說,一個強大的秦或是一個強大的趙,對其餘五國均非常不利。

但令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趙軍數十萬兵將,竟悉數歿於長平。秦國獲勝後,東方諸國震驚,可為時已晚。不過,此後魏國也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在長平之戰後,秦軍圍困邯鄲,魏、趙、楚、韓經過反覆磋商,終於再次合縱攻秦,解決了邯鄲之圍。

最後,我們再來反觀長平之戰:公元前263年,趙孝成王派老將廉頗率軍駐紮長平,但由於趙軍勢微,略處下風,數次交戰失利後,廉頗決定堅守不戰,同秦軍相持。可是,數十萬將士在前方,後方糧草補給困難,趙國的經濟即將被拖垮。關鍵時刻,秦軍又使出離間計,無奈之下趙國只能起用趙括,希望速戰速決。

歷史上的趙括也絕非就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泛泛之輩,而且勇猛剛毅,即便他不及白起,但也是個值得尊敬的將領,最後也死在了衝鋒的道路上。趙國的慘敗,歸根結底是綜合國力不及秦國,戰爭後期甚至很難集結重兵救援,難以衝破秦軍的封鎖。可以說,在大軍被困,糧草不濟的情況下,即便是再起用廉頗,也很難扭轉敗局。


史海爛柯人


首先,白起圍趙括46天,不是兩個多月。白起用了2年時間攻略韓國,這期間趙國無所作為,作為三晉之一的趙國,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趙國遇到危難時,其他國家也不願意來救援。

由於白起王陵不斷攻陷韓國城池,上黨幾乎成為一片孤島,而上黨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馮亭不願降秦,於是歸趙,期望趙國出兵解救韓國,然而趙國繼續坐視不管。這讓上黨軍民非常失望。

趙國這一切的不作為,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名字,藺相如!藺相如雖然有完璧歸趙之勇,但是,從他的言行來看,藺相如內心恐懼秦國的強大,他不認為趙國是秦國的對手,他的忠實夥伴廉頗也是一樣,廉頗同樣畏懼和秦作戰。

趙國自武靈王被餓死後,一直是權臣把持朝政,先是李兌,之後是藺相如和廉頗組合。這期間,一系列的短視行為,使得趙國日趨被動,不得人心! 趙國不救三晉之一的韓國,反而屢屢攻打齊國,因此齊國對趙國沒有好感,燕國也對趙國抱有警惕心。在燕齊方向,趙國始終保持有十幾萬的部隊。 而這支部隊沒有參加長平之戰,是邯鄲之戰的中堅力量。

以上種種原因,在長平之戰過程中,各國不願援助趙國,在各國看來,趙國也不是善類,最好你們兩敗俱傷。

至於廉頗,在長平之戰初期,被王齕打的很慘,20多萬人亡失近半,也就是說,趙括接手的趙軍,才十幾萬人,而趙括卻憑這點人消滅了數倍的秦軍,使得必敗的趙國,贏得了與秦一戰的能力。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長平之戰中,由於廉頗在長平堅持以防守為主,不肯出擊與秦軍正面交戰,惹怒了趙孝成王。趙孝成王派趙括替換廉頗,統帥趙軍與秦軍交戰。

(長平之戰)

秦國得知趙國換帥的消息後,也立刻換帥,用白起代替王齕。

白起到達長平後,立刻派一支2萬5千人的隊伍,衝到趙軍的後方,斷了趙軍的歸路。接著,又派出一支5千人的騎兵,插到趙軍腹地,把趙軍一分為二。同時,白起又故意引誘趙括出兵。趙括果然中計,出擊和秦軍作戰。但是連戰數次都失敗,只得退回他們所修的城堡中,等待趙國救援部隊的到來。

但是,趙國一直沒有救援部隊到來,而城中的糧草也吃完了,斷糧達到了46天。趙括沒有辦法,只得強行突圍。可是他們連續衝了四五次,都沒能突圍成功。最後,趙括在突圍中被亂箭射死。趙括一死,趙軍全線崩潰,被秦軍活捉了40萬人。

接下來,就是秦軍對手無寸鐵的40萬趙軍進行屠殺(或者活埋),從而製造了震驚天下的坑殺事件。

很多人看到這裡的時候,都會提一個問題,明明趙括被秦軍圍困,前後長達兩個月,為何趙孝成王不派人去救趙括?要知道,廉頗還在國內呢,為什麼不派廉頗帶兵去救?

還有,諸侯國中,韓國已經被秦國打得閉聲閉氣也就罷了,魏國、楚國還有強大的力量,他們為何也不派人去救?最終造成趙國的40萬人,全軍覆滅!

(趙括劇照)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為何魏國、楚國不派軍前往救援。

有人說,魏國、楚國不派軍救援,是想讓趙國和秦國“鷸蚌相爭”,自己好“漁翁得利”。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當秦國在差不多全部攻下韓國的時候,無論魏國、還是楚國,都已經明白,那時候的趙國與秦國的作戰,已經不是“兩虎相爭”,而是羊與狼的爭鬥。趙國一旦覆滅,他們的處境會更加危險。唯有合縱,才有可能一息尚存。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去救趙國呢?

其實,他們之所以不救,全是趙國自己操作不當造成的。

當初,廉頗和王齕在作戰的時候失敗以後,趙孝成王就想親自前往率軍攻打秦國。不過大臣樓昌認為,就算是趙王親自率軍,也未必是秦國的對手。不如派人去和秦國講和。另一個大臣虞卿則認為,秦國的目的,明擺著是想消滅趙國,講和是沒用的。我們現在去和秦國講和,他一定熱情對待。但是這都是他的表面文章,目的是讓別的國家不來幫我們。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聯絡魏國和楚國,讓兩個國家來幫忙。

哪知道,趙孝成王不聽虞卿的,聽了樓昌的建議,去和秦國講和。秦國呢,果然如虞卿說的那樣,對趙國的使者熱情款待,把這個款待的信息高調張揚。

魏國和楚國得到這個信息後,秦趙之間的戰爭,他們自然不願意參與了。因為他們害怕趙國和秦國是假打,目的是圖謀他們魏國和楚國。

因此,儘管趙國被圍困了兩個月,魏國和楚國都一直按兵不動。

(趙孝成王劇照)

那麼,趙孝成王為何也不派兵救援趙括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趙國已經沒有跟多餘的軍隊了。

廉頗當初帶了25萬人在長平和秦軍對壘。後來,趙國前往替換廉頗的時候,又讓趙括帶了20萬人去。這樣一來,參與整個長平之戰的趙軍,就多達45萬人。可以說,那時候趙國國內已經沒有什麼兵力了。而從一年後的邯鄲之戰的情況也可以看出,45萬人,確實差不多是趙國的全部兵力,邯鄲之戰,甚至要徵集少年和老者來參軍,才能和秦軍作戰。

二、趙軍之敗在於斷糧。

趙軍那時候還有40多萬人(本來一共45萬人,打死了一些,還剩40多萬)。這40多萬要是和秦國正面決戰,也未必就打不過秦國。但是,趙括帶兵去長平的時候,帶去的不是糧草,而是兵馬。恰恰在這時候,白起派了2萬5千人插到趙軍的後方。這2萬5千人其實就是斷趙軍糧道的。有可能是把趙軍的糧草給燒燬了,有可能是搶奪了,總之,糧草沒有及時送到長平。長平本來有25萬人吃糧,又去了20萬,糧草肯定就不夠。沒有了糧草,趙軍軍心就亂了,又餓著肚子,最後自然打不贏了。

三是秦國抵擋住了趙國的救援部隊。

趙國當時肯定是派了些人前往救援的。但是秦國知道後,提前在全國徵集15歲以上的男子,每人給他們進爵一級,讓他們前往趙軍的後方,抵擋趙國的救援部隊。

趙國的救援部隊本來就弱,又有可能帶著糧草,有所顧忌。而另一邊的秦軍,雖然年齡也不大,但是因為都被進爵一級,因此個個精神百倍,由此,他們完全擋住了趙國的救援,最終讓趙括成了缺糧的孤軍。

走投無路的趙括,孤注一擲地突圍,最終自己被殺死,40萬將士也被坑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