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清朝的大決戰,洪承疇的13萬軍隊,為何全軍覆沒?

範柯左


松錦之戰直接導致後來的甲申國變,明朝滅亡,而這一戰,明軍唯一的機動部隊基本報銷,那麼,這一戰,明軍是如何輸掉的呢?

指揮這一戰的是薊遼總督洪承疇,首先,在松錦之戰爆發之初,洪承疇制定的作戰指導方針並不是“以守為戰”,而是且戰且守即“守而兼戰”的方針,崇禎十三年(1640)四月,當崇禎得知清兵在義州築城屯田、圖謀錦州的消息,命令勞動督撫鎮臣:“密等方略,自行回奏”時,洪承疇密陳方略時即明確指出:“今日籌遼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戰,然後可以成其守;而戰又非浪戰,必正而出之奇,然後可以成其戰。”

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他的作戰方針既不是一味死守的消極防禦,也不是一味激戰的冒險進攻,而是“守而兼戰”,一邊防守,一邊進攻,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當時,兵部將他的這個方針概括為“戰守雙籌,內外兼顧”,應該說是準確的。

洪承疇的這個作戰指導方針,是充分吸取以往明清交戰的經驗教訓,根據敵我雙方的各種因素而制定的。薩爾滸之戰,楊鎬對後金軍隊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不聽杜松、劉綎“敵未可輕”的勸告,輕舉妄動,四路進兵,結果導致全軍覆沒。

後來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的戰守無資、形勢險峻的情況下,採取以守為主、相機進攻、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作戰指導方針,都曾有效地遏制了清兵的攻勢,只是由於朝廷的腐敗,黨爭的阻撓破壞,才沒有堅持下去。

皇太極在征服朝鮮後,掠奪了大批人口、牲畜和金銀財物,大大充實了自己的力量,於是開始準備奪取遼西地區,以確保其多遼東的統治,併為入中原打開通道。皇太極鑑於滿族騎兵擅長野戰、不善攻城,過去強攻寧、錦兩場的失敗教訓,於是在義州築城屯墾,對錦州採取圍而不攻、長期圍困的“持久之策”,力圖迫使明軍“耕種自廢,難以圖存”,撤錦州之守而回寧遠,再撤寧遠之守而回山海關。

為了解錦州之圍,明廷把所有能夠調動的約莫14萬左右的軍隊,由洪承疇指揮援遼。洪承疇的作戰指導方針,即前文所言那樣,穩紮穩打,擋住清兵咄咄逼人的攻勢,逐步扭轉明軍的被動態勢。

清軍先是連續攻破錦州城東五里臺、城北晾馬臺燈幾個明軍哨所,又攻克錦州城西九臺與小淩河西岸等11個明軍哨所,加緊對錦州的圍困。七月,洪承疇為解錦州之圍,率東協總兵曹變蛟、援剿總兵左光先、山海關總兵馬科,與吳三桂、劉肇基合擊清兵於杏山城北的黃土臺,獲勝後進至松山,再次擊敗清兵。

此次進兵“凡三戰,松山、杏山皆捷”。清兵的大部隊於是退屯義州,不再出戰。洪承疇乘機親至杏山,督令明軍將士將由天津海運至老西各倉的米豆搶運到塔山、杏山、松山和錦州。

到九月初六日,運至錦州的糧餉已足可支持到次年三月,松山的糧餉可支持到次年二月,杏山、塔山的糧餉也“所積頗多”。此後,考慮嚴冬將臨,前方戰事較少,洪承疇才命馬科、吳三桂、劉肇基率所統兵馬入關休整,以利來年再戰;同時令吳三桂、劉肇基率所統之兵往來松、杏之間,佯示進兵。

皇太極對圍攻錦州的失敗大為惱火,撤換了圍錦州的統帥多爾袞,將其由親王降級至郡王,派濟爾哈朗代替,濟爾哈朗按照張存仁的建議,在明軍炮火的射程外紮營,將錦州嚴密包圍起來,並策反城裡的兩營蒙古軍,奪佔錦州外城。

洪承疇見錦州危急,於四月下旬率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中協總兵白廣恩、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及馬科、曹變蛟、吳三桂齊集寧遠,而後向松山進兵,在東西石門與清兵展開一場激戰。祖大壽聽到炮聲,知道援軍已到,也率兵出城,對清兵形成夾擊之勢,此戰使得清兵向北退卻。明軍獲勝後遂在松山西北立營,到了六月,濟爾哈朗嚮明軍再次發動進攻,卻被明軍反而奪取了乳峰山頂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的清兵營地,擊斃清將梅勒章京翁阿岱等人。

戰爭到了這裡,實際上只要明軍堅持下去,大概清軍在無法實現戰略意圖,且國力有限的情況下,自然會退兵,明軍有極大可能贏得錦州保衛戰的勝利。

然而,這個時候,暫時陷入低谷的西北農民起義軍又重新活躍起來,當月,張獻忠、羅汝才捲土重來,攻佔湖廣的谷城和房縣,於七月間擊敗來鎮壓的官軍,崇禎為此直接斬了主持撫局的總理軍務熊文燦,派楊嗣昌接手。

而張獻忠西入四川,以走致敵,再於崇禎十四年正月率部東下,進入湖廣,於二月間攻克襄陽,誅殺襄王,迫使楊嗣昌自殺而亡。然後率部轉攻河南,李自成也與崇禎十三年6、7月間進入河南。

面對這種形勢,兵部尚書陳新甲坐立不安,他深知崇禎一向急於求成,又性多猜疑,臣僚有功即予旌賞,稍微有失誤便嚴加懲處。如果遼西的戰事不能儘快結束,明軍無法騰出手來,集中全力鎮壓農民起義,起義的烈火越燒越旺,自己作為兵部尚書便難辭其咎,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五月間,當崇禎找詢錦州解圍之策時,他提出分兵四道進攻夾擊的方案,希望能速戰速決。洪承疇堅決表示反對,崇禎本來也支持洪承疇,但是,陳新甲仍堅持己見,而七月時,清兵因糧餉不足,揚言入攻三協以虛張聲勢。京師的明朝君臣最怕清兵從三協趁虛而入,威脅北京,於是陳新甲又以此為藉口,寫信威脅洪承疇,大意就是,你打仗打了一年多,耗費的錢糧有十多萬而錦州之圍也沒有解除,這時候清軍犯三協,你到底是要去堵住清軍犯三協,還是繼續遼西解錦州之圍?反正無論選擇哪種結果,你又有什麼臉面面對滿朝文武,面對聖上?

與此同時。陳新甲還向崇禎反覆密陳速戰速決與守而兼戰的利弊,並推薦前綏德知縣馬紹愉為兵部職方司主事,出關贊畫軍務。崇禎遂密敕洪承疇刻期進兵,兵部還撥給步騎兵13萬,超過原議10萬之數,洪承疇只得將軍餉留在寧遠、杏山與塔山西北的筆架山,自率6萬大軍先行,餘軍繼後,至松山集結,這就埋下了日後慘敗的禍根。

明軍主力挺近松山,此時清軍統帥為多爾袞,雙方連續幾日作戰,互有勝負,但戰事焦灼,一時半會分不出勝負,於是多爾袞向瀋陽要求,改變原先以半數兵力出戰,半數兵力在家休整的做法,全軍出戰。

皇太極急得“憂憤嘔血”,只得按其要求,傾國出動,使得參戰總兵力在總數上超過了明軍,並代病親往松山督戰。皇太極一到松山,就抓住明軍缺糧而又不擅野戰的致命弱點,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將主力推進到塔山、杏山之間,不僅奪去明軍留在筆架山的糧草,還下令掘壕設障,切斷明軍與後方的一切聯繫和糧餉供應。

明軍因為缺糧,洪承疇打算拼死一戰,然而諸將主張回寧遠,軍心頓時渙散,洪承疇只好令曹變蛟、王廷臣兩鎮兵馬堅守松山,其餘六總兵分左右兩路突圍。此前吃過敗仗的王樸,率先逃跑,吳三桂、唐通、馬科、白廣思、李輔明也率兵沿海而逃,結果遭到清兵截殺,傷亡慘重。

松山主力也決定要突圍,然而三分之二兵力決圍衝陣,後又遭到清兵阻擊,移屯海岸又盡沒於潮水,僅剩下200餘人脫險生還,眼看突圍無望,洪承疇派人東走小淩河,繞道漠南蒙古,向朝廷求援兵。

松山上的1萬多守軍苦苦堅持了八個月,始終不見援軍道理啊,於是,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將夏成德叛變降清,引清兵入城,遼東巡撫丘民仰與總兵曹變蛟、王廷臣等被殺,洪承疇被押解瀋陽後降清,四月,清兵又攻破塔山,迫降杏山,歷時兩年的松錦戰役宣告結束。


坍塌的歷史觀


主要是因為明軍的後路和糧道被清軍抄了。


松錦之戰的起因是清軍圍攻錦州。崇禎皇帝聽說錦州城岌岌可危,為了確保關寧錦防線的整體性,以及錦州失守後,可以導致的整個關外防線大崩盤。就派遣了薊遼總督洪承疇率五萬精銳北上救援。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洪承疇率部從北京出發前往錦州。

五月,洪承疇抵達寧遠。此時,明軍離錦州城不到百里。

洪承疇對前線情況做了初步瞭解後認為,此時還不是決戰的最佳時機。他不敢冒進,便在寧遠向朝廷表奏,希望暫緩救援錦州。

然而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促洪承疇進軍,崇禎皇帝一開始贊同洪承疇的想法,但在陳新甲的反覆洗腦下,又臨時改變了主意。遂發詔,令洪承疇進軍。

無奈之下,洪承疇只得指揮部隊北上,尋找清軍決戰。

可是由於清軍早已有準備,明軍第一戰就中了埋伏——在松山城北部的山崗中,被滿洲鑲藍旗斬殺、俘虜了約四千多人。


在松山吃了大虧後,洪承疇發現清軍這次來者不善。目的肯定不單是為了拿下錦州,而是希望利用圍點打援戰術,一舉殲滅關寧錦防線內的所有明軍。所以洪承疇立即調整戰略,不再冒進,而是持重緩行。

不久後,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宣化總兵楊國柱等人率精銳陸續到齊,此時雲集在寧遠的明軍兵力總計13萬,馬4萬。

兵馬集聚後,催促進軍的詔令又來了。理由跟先前的一樣,也是兵多餉艱,十幾萬大軍消耗的給養壓得朝廷喘不過氣來。

為了催促洪承疇趕快出兵,崇禎皇帝還特意派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前去督戰。

洪承疇不敢違抗聖意,於是便只得把駐紮在寧遠城的全部主力開赴前線,同清軍決戰。

七月,明軍主力抵達松山西北山崗和清軍發生激戰。此戰清朝死傷慘重,幾乎要被明軍打崩潰。(此戰證明只要指揮得當,糧餉充足,明軍一樣敢跟八旗兵打野戰,而且還能打得好)



清軍那邊,皇太極聽說明軍兵峰正盛,擔心前線生變,就決定親征。當時,諸王、貝勒和大臣覺得當前形勢太過危險,勸皇太極不要魯莽衝動,然而皇太極對清軍戰鬥力自信十足。他對諸將說:只要我去,打敗明軍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但恐彼聞朕至,潛師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本紀第三·太宗二》

八月,皇太極抵達前線。當他看到洪承疇在松山以北,乳峰山以西的兩山間列七營,環以長壕,並派騎兵分屯於松山東、西、北三方,以松山為基地步步緊逼後,對旁人感嘆說:“人們都說洪承疇善於用兵,看來果然是這樣的,我們不能大意啊”。

不過,皇太極畢竟是名將,他在仔細研究明軍防線後發現:洪承疇把重兵全部集結在了第一線,明軍的後方空虛,可以包抄。

想到就做。很快,皇太極便命令多爾袞包抄至明軍主力後面,在女兒河至渤海邊,挖了三道大壕溝。


清軍挖的這種壕溝,深八尺(2.5米),寬一仗二尺(將近四米),人馬都不能過。人要是掉下去,就爬不上來了。

洪承疇聽說清軍挖溝,而且清軍還沿壕溝紮營列陣,遂即統兵進攻。可激戰一日,明軍未能突破清軍的壕溝防線。

又過了一天,清軍突襲明軍設在筆架山的糧草基地。消息傳到明軍大營,後路被抄,糧草也被搶走,明軍的人心很快就散了。戰場形勢從先前的兩軍旗鼓相當,突然變成了明軍單方面的軍心大亂。

此時,洪承疇猶豫了。他害怕全軍覆沒,便下了一個突圍命令,決定回寧遠補給。

然而,就在明軍撤退的節骨眼上,卻出了個么蛾子。

什麼么蛾子呢?就在明軍決定撤退當晚,大同總兵王樸率先領兵跑了。別的總兵聽說王樸跑了,一時間陣腳大亂,便各自撤退。

吳三桂跟在王樸後面,逃往杏山城。

馬科、唐通、白廣恩、李輔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後又往塔山跑,結果被早已設伏的清軍逮了個正著,一通大屠殺。



王樸和吳三桂在杏山整頓潰兵後,繼續逃往寧遠,至半路也被清軍逮到,損失慘重,僅帶殘兵敗卒回到寧遠。

清軍見突圍明軍逃遠了,追不上了,就退回松山包圍圈,繼續圍困沒突圍出去的曹變蛟和王廷臣兩部。

當時曹、王兩部合計萬餘名殘兵,固守在松山城內,在洪承疇的指揮下,固守待援。可是明軍主力已被殲滅大半,此時明廷以無精銳之兵增援松山。

所以在十二月,阿濟格在寧遠擊敗明軍增援松山的範志完部後,清軍拿下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洪承疇敗局已定。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被圍了六個月之久的松山明軍瀕臨崩潰。松山城副將夏承德不想給大明朝殉葬,就派他弟弟和清軍約降,以其子夏舒作為人質,半夜放下雲梯放清軍入城。

於是,松山城就這麼被清軍攻克了。城內的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兵敗被殺,洪承疇和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不殺祖大樂是因為要用他勸降錦州主將祖大壽)

三月八日,錦州守將祖大壽無法再堅持,遂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攻打杏山城。杏山守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先前突圍出來的明軍殘餘部隊)。清軍佔領杏山。

至此,松錦大戰結束,清軍以死傷大約一萬人的代價,消滅了大約六萬明軍。明朝在山海關外,僅剩寧遠一座城池,九邊精銳幾乎損失殆盡。


總的來說,明軍在松錦大戰的失敗,可以歸納為三點原因。

第一,崇禎皇帝盲目催戰,導致洪承疇只能輕進頓師,非常被動。不過崇禎皇帝確實也有難處。畢竟當時河南大旱,李自成、張獻忠在中原兵勢極旺。崇禎也確實拿不出銀子供洪承疇穩紮穩打。

第二,洪承疇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但松錦大戰指揮的確實有問題。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洪承疇都極為的猶豫,信心不夠強。

第三,部分將官畏死。明軍在松山被清軍包圍時,其實兵員和裝備都好於清軍,當時如果能整體撤回去,仍然有反攻的機會,不至於像後來那樣元氣大傷。然而王樸為了自己活命,竟然動搖了全軍士氣,導致一發不可收拾,明軍再也無力與清軍一戰。(王樸後來被處死)

另外由於松錦大戰失利,崇禎徹底放棄了兩線作戰的想法。他暗中採納了先前催促洪承疇速戰速決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建議,派人與皇太極議和。結果後來事情被無意間洩露消息,輿論大譁,崇禎為了甩鍋,就把陳新甲當作替罪羊殺了。


Mer86


明清換代前的最後一次決戰——松錦大戰,雙方都投入了絕對的主力,滿蒙八旗悉數到齊,外加上剛剛投誠的孔有德的火炮部隊,11萬清軍傾巢而出,儼然已經有了叫板大明朝的實力。而明朝這邊,痛苦於多次清軍入塞劫掠,此次更是錦州被圍,崇禎皇帝調集明朝北方最強兵團,由剛剛打的李自成落花流水的洪承疇掛帥,統領曹變蛟、吳三桂等八總兵、十三萬人馬,“刻期出關”。雙方都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此次大戰,明清雙方投入兵力旗鼓相當,就戰鬥力來說,顯然清軍更勝一籌,加上騎兵部隊的機動性,將對明軍側後方造成威脅。明軍賴以生存的火力優勢,被對面的孔有德部抵消大半,但精兵強將全都是與關內農民軍打出來的,實力不容小覷。若雙方都指揮得當,都有獲勝的可能。



然後結果確實,“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明軍大敗,損失慘重,主帥洪承疇被生擒(後降敵),數位總兵陣亡。最重要的是,明朝在遼東的防禦體系基本瓦解,滅亡進入倒計時。

明軍之所以出現這樣慘敗,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

一是清軍有備而來,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佔據了戰爭的主動性。

崇禎十三年(1640年),皇太極派濟爾哈朗、多鐸在義州屯兵,作為戰爭的前進基地。義州位於廣寧與錦州之間,比鄰大淩河,地勢開闊,適宜開墾。明軍也曾將大、小淩河堡壘作為復遼的前哨站,但均被清軍破壞。



守在錦州的是祖大壽,儘管他也出兵試圖阻止清軍築城,但清軍早有防備,於是他便眼睜睜看著清軍步步推進,直至將錦州圍得水洩不通,方才急忙向朝廷求援。

值得注意的是,清軍此前四次深入關內大肆劫掠,所獲頗豐,但明軍並沒有遭受毀滅性打擊,但這回清軍手握孔有德的火炮部隊,明明可以一鼓作氣拿下錦州,甚至在內應的幫助下都已經佔據錦州外城,卻停止了猛攻,原因只有一個,將錦州作為誘餌,吸引關內明軍出來決戰。而事實確實如此,崇禎君臣耐不住清軍挑唆,急切地把明軍北方軍團集結全數壓寶。

於是乎,仗未開打,局勢便很明顯了,明軍若想獲勝,目的不僅僅是擊退清軍,救援錦州而已,還必須要將義州城拿下,才能避免清軍捲土重來,不過就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背上勞師無功,甚至喪師失地的風險;

但相比之下,清軍獲勝的成本就要低很多,此戰若小勝,拿下錦州也不在話下,大勝則可儘量殲滅明軍有生力量,而若失敗,只需全力憑大淩河堅守義州城。



這裡不是關內,清軍騎兵可以縱橫馳騁,明軍不可能無懈可擊,處處薄弱點均是清軍進攻的方向。也就是說,清軍始終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二是清軍善於利用地利優勢,將囿於關寧錦防線堡壘的明軍,分割包圍、逐個擊破

崇禎十四年(1641年),洪承疇在寧遠誓師,很快大軍開抵錦州城南松山一帶,與圍城的清軍展開血戰,雙方酣戰異常,明總兵楊國柱帶頭衝鋒結果中箭犧牲。不得不說,此時的明軍還是佔據著有力形勢,洪承疇排兵佈陣也得到了皇太極的認可,“人言承疇善用兵,信然”。



倘若明軍勇猛異常,而皇太極增援不及,圍城前線的清軍確實有可能崩盤。然而這樣的戰機稍縱即逝。待皇太極穩住陣腳後,他敏銳地發現了明軍陣型的弱點,即“有前權而無後守”,洪承疇為加強前軍陣營牢固性,把大量部隊壓上,把後方徹底暴露出來。這樣的佈陣,對於流竄作戰的農民軍相當有效,只要正面擊潰,以農民軍的紀律性,是不可能從背後發起偷襲的。

然而他面對的是擁有當時東北亞最強騎兵部隊的清軍,皇太極當即命令多爾袞繞到松山後邊挖掘深壕“馬不能渡,人不能登”,還令阿濟格帶兵繞過鬆山,直插杏山和塔山間的明軍糧草。這樣一來,明軍就被分割包圍在了狹長遼東走廊的幾個山包上。

其實洪承疇心裡也清楚,從寧遠增援錦州是存在極大風險的。其間三百里地,橫亙著塔山、杏山、松山三座小山頭,只需少量兵力便可以把道路封鎖死。所以洪承疇遲遲不進軍,就是顧慮大軍開出,清軍繞後來個關門打狗。

洪承疇算計到了,用十三萬大軍的命去換一座朝不保夕、被圍了一年的錦州城,實在太不划算了。只不過情勢不由得他選擇,放棄錦州這樣的罵名,崇禎君臣並沒有背鍋的覺悟,那就只好知錯犯錯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三百年後遼瀋戰役,解放軍強攻錦州,在塔山成功阻擊國民黨軍的增援,最後錦州城破,東北解放。而松錦大戰中,清軍很好地上演了一場因地制敵的圍城打援教學,只不過這學費,超乎崇禎的想象。


春秋正義


我曾經記得兵聖孫武早就說過的一句話: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聽上級話尤其是不按皇帝的意思辦事,真正做起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先放下洪承疇指揮的以明軍慘敗而告終的松錦大戰不說,我們看看歷史上兩個典型的案例。一個是岳飛元帥帶領的岳家軍,在朱仙鎮準備一鼓作氣收復河山,結果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撤軍,至此北伐功虧一簣。二是洪承疇手下大將孫傳庭,一會兒鎮壓起義軍,一會兒北上拱衛京師,搞得焦頭爛額。他在潼關收拾人馬,準備防止李自成長驅而入。但崇禎皇帝認為孫傳庭怠戰,堅持命令出兵。孫傳庭無奈之下出兵,最終戰死。這樣,大明朝唯一的家底都沒了,然後就有了“傳庭死,大明亡”的說法。

其實,洪承疇也是與上述這兩位有同樣的經歷。洪承疇是很能打仗的,他在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的戰鬥中,勝率是十分高的。我還記得在讀歷史小說《李自成》時,對潼關大戰的描述:崇禎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所率的起義軍在陝西,被洪承疇令總兵馬科、左光先領兵截擊。李自成回師轉東,洪承疇又令曹變蛟於潼關設伏邀擊,李自成大敗,僅餘18騎走入陝南商洛山中,僅此一戰就可以看出洪承疇的指揮才能。

然而,還是那句老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外行指揮內行,歪打正著的幾率是十分渺小的。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軍兩路南下,京師戒嚴。兩面受敵的明朝不得不從西線把主帥洪承疇調來率軍入衛。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為挽救遼東危局,明廷遣洪承疇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所謂八總兵兵馬,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來援,集結寧遠,與清兵會戰。三月,皇太極發大兵採取長期圍困錦州的方針,勢在必克。洪承疇主張徐徐逼近錦州,步步立營,且戰且守,勿輕浪戰。如果,按照洪承疇的戰略思想,這場戰爭的結果可能就會發生反轉。但這時,上面的壓力來了,外行的崇禎皇帝希望速戰速決,兵部尚書陳新甲也來促戰,同時遼東監軍張若麒也以監軍身份不斷干預指揮,原本洪承疇作為薊遼總督和明軍主帥,應有節制全部兵馬的大權,但此時,已經不能完全掌控全局,直接導致明軍在陣前出現重大失誤。在皇太極把明軍糧道斷了之後,反而激起了明軍的士氣,洪承疇抓住時機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但是不同的聲音又出來了,各部總兵主張撤退。最後大家商定好時間決定分批撤回寧遠,大同總兵王樸卻因貪生怕死,率部先行出逃。結果使得原本精神就高度緊張的明軍將士一潰千里“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這樣看來,松錦大戰大敗,是明軍自己打敗了自己。人們常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但是,就算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將軍,碰到一個瞎指揮的皇帝,結果也不會好到那裡去。


東白啟明


我們一直低估了農民軍在此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才是皇太極包圍、並困死祖大壽的真正原因。當時的情況,袁崇煥就算在哪裡守著,也會被斷援。

因為,在六次清軍入塞、李自成興風作浪的情況下,明軍遼東防線形同虛設,本來可以守住城市補己線的明軍撤回關內,保衛紫禁城和清剿李自成、張獻忠。

也就是說:當皇太極圍攻祖大壽時,哪怕是袁崇煥指揮,他也不可能解圍。因為他沒有足夠的兵力,而皇太極也不會冒著槍林炮雨上去死磕明軍的銅牆鐵壁(城池)。

並且,皇太極除了圍城不戰外,還想到了圍點打援。也就是說,當遠在關內的洪承疇和崇禎強令入遼的部隊進入戰場時,他們連發揮槍炮優勢的城外要塞、據點都沒有,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在平原上正面強襲皇太極的騎兵。這不是找死麼?更何況,由於沒有防禦工事,洪承疇的糧道很快就被皇太極切斷(全軍覆沒)。

如果是換成洪承疇防守,清軍來攻,明軍躲在城外壕溝、據點、要塞中,則槍炮優勢就能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後方補己線也可保住。





新世界的KM


洪承疇是明朝崇禎皇帝時的著名儒將,福建南安人,他進士出身,在陝西任過布政使(從二品,掌一省之民政),當過延綏(陝西)巡撫,做過陝西三邊總督,節制榆林、甘肅、寧夏三重鎮。

洪承疇雖然一書生出身,但他在鎮壓明末農民起義的過程中,連戰連勝,在臨潼俘虜了最初自稱闖王的高迎祥,又在潼關打得李自成落荒而逃,李自成身邊最後僅只剩下18騎,洪承疇的英勇、果敢、謀略,皆是一流,使他成為了明末最後一位著名儒將。但他在與清朝滿族人的大決戰中,帶領十幾萬大軍,卻被打得七零八落,大敗虧輸,嚴重損害洪承疇的不世英名。

崇禎十四年(1641),面對虎視眈眈的滿族和有稱霸中原野心的皇太極,崇禎皇帝調洪承疇去遼東,以加強邊防,固守邊境。當時,崇禎命令,駐山海關的總兵馬科,駐寧遠總兵吳三桂,都歸洪承疇節制,還有宣化府的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包括他們的全體官兵,都統統劃歸洪承疇指揮,麾下有曹變蛟、馬科、吳三桂、楊國柱、王樸、唐通、王廷臣、白廣恩八個總兵,加起來,總共有14萬官兵、4萬匹戰馬,可謂陣營強大。

當時,皇太極在眾多戰略中,選擇了先取寧、錦的方案,包圍了錦州如鐵桶一般。洪承疇一來,首先是想要解救錦州。但是,戰事雖急,但有時不能太急。洪承疇接受了錦州總兵祖大壽託人帶出來的信中的建議,穩紮穩打,慢慢推進,他不操切急於解錦州之急,不急於廝殺,而是將大軍屯於寧遠和錦州之間,積極準備糧草戰資,打算籌備足夠用一年的糧草後,再談進攻。

但明朝的朝廷對待軍事,與宋朝有點略似,就是將軍在外打仗,但無論進攻和退守,其決策權不在將軍手裡,而由朝中一些御史、太監、書生、儒臣來集體討論決定,同時,崇禎皇帝又心硬而耳軟,性急而多疑,洪承疇帶兵在外,兵強馬壯,自然威風凜凜,一些經常以提意見來抬高自己身價的人,就在崇禎皇帝面前嘀咕,說洪承疇戰據茅坑不拉屎,畏首畏尾,不思進取,浪費國家錢財。

崇禎一聽,是啊,我交給他14萬兵馬,去了這麼久了,還沒點動靜,這不是畏首畏尾是什麼?因此,便派了一個兵部大臣,到洪承疇軍膠催戰。洪承疇見皇帝親自派人來催,哪能不開戰?明知不能開戰,也必須硬著皮頭開戰。

於是,當年7月,洪承疇把兵馬拉到了錦州附近,離錦州城南的松山,與清兵開戰。但是,由於準備不充分,一開戰就落了敗,宣化府總兵楊國柱以身殉國。接著,東協總兵曹變蛟率部拼死衝擊皇太極的御營,但不但沒有攻下皇太極的御營,曹變蛟自己也受了重傷。

同一天夜裡,寧遠總兵吳三桂和大同總兵王樸就帶了自己的部隊,逃去了杏山,再逃往寧遠,沿途被皇太極圍追堵截,他們的部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全軍覆沒,兩位總兵隻身逃跑。而馬科、唐通、白廣恩三位總兵也逃得不知去向,最後竟然都投靠了李自成。

剩餘的殘兵敗將,只得隨洪承疇死守松山城,洪承疇率軍死守,頑強抵抗皇太極的清兵一次又一次的攻擊,整整守了7個月,將士們死戰,最後僅剩下3千人。在四方無援,清兵不斷進攻之際,一副將變節投敵,乘夜引清兵入城,明軍兵敗,洪承疇和曹變蛟、王廷臣二總兵補俘,曹變蛟、王廷臣誓死不降,英勇就義,洪承疇變節投敵,14萬大軍,就此灰飛煙滅。

有野史說,洪承疇變節投敵是因為莊妃的“美人計”,色誘洪承疇,這是瞎扯,洪承疇變節的直接原因,是因為皇太極在獄中把自己的貂皮大衣脫了,披到了洪承疇的身上。不過,變節原因,關鍵還是洪承疇的內心不堅。


帝國的臉譜


我認為,薩爾滸之戰和松錦之戰乃是明清雙方最具決定性的兩場戰役,薩爾滸之戰改變了雙方攻守之勢,而松錦之戰則徹底將明朝逼上了絕路。至於松錦之戰的戰敗,則主要是由於朝廷盲目催戰、監軍插手、指揮失誤和將帥畏死等一系列原因導致的。

△松錦之戰示意圖

後金進圍錦州,朝廷令洪承疇率軍馳援

皇太極繼位之後,通過兩徵朝鮮、拉攏和進攻蒙古諸部,已經基本解決了入關的後顧之憂。然而由於關寧錦防線的存在,使得皇太極多次無功而返。因此,清軍和明軍長期圍繞關寧錦防線展開了爭奪。

△皇太極

崇禎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極汲取過去強攻教訓,制定了長期圍困、圍點打援、迫其出降的計劃,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作為陣地,同時收割錦州城外莊稼、掃除外圍據點,切斷錦州駐軍與外部聯繫,著手準備長期作戰。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極在錦州城外鑄造營壘、挖掘壕溝、豎起柵欄,將錦州圍的水洩不通。之後,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清軍攻佔錦州外城。錦州守將祖大壽自然知道錦州的重要性,於是急忙向朝廷告急。崇禎皇帝則令洪承疇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速令各鎮總兵“刻期出關”,速會兵於寧遠,解錦州之圍。

△洪承疇

崇禎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疇率領大軍到達松山與杏山之間。四月二十五日,雙方在乳峰山交戰,清軍失利,幾乎潰敗。但洪承疇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沒有輕敵冒進,而是駐紮寧遠,探查錦州態勢。而兵部尚書陳新甲則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促迅速進軍,崇禎帝於是詔令洪承疇“刻期進兵”,同時分別任命馬紹愉、張若麒為兵部職方主事、職方郎中督促決戰。

明清雙方於松山大戰,明軍最終戰敗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二十八日抵達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二十九日,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後,則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之。

而此時,得知清軍先戰失利的消息後,皇太極也已經率兵到達了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隨即便在王寶山、壯鎮臺、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就地挖壕,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斷絕松山要路”。

洪承疇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密令阿濟格突襲塔山,奪取明軍囤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糧餉缺乏,於是打算回寧遠修整再戰,決定次日一早分成兩路向南突圍。結果大同總兵王樸回營之後便立即率領本部人馬率先趁夜突圍逃跑,結果各軍統率爭相率領本部人馬各自突圍,結果黑夜中各軍相互擁擠踐踏,混亂無比。

最終,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之後在“轉餉路絕,闔城食盡”的情況下,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為內應。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落,總兵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至此松錦大戰結束。

松錦之戰失敗的原因

松錦之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部。那麼松錦之戰明朝到底因何而敗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崇禎

1、朝廷盲目催戰。早在薩爾滸之戰時,明軍就因為朝廷不斷催戰而最終導致失敗,結果松錦之戰依然沒有汲取教訓。在初戰告勝之後,如果明軍按照洪承疇的建議,步步為營的穩步推進,那麼即使無法戰勝清軍,也不會導致最終的慘敗,至少還有一戰之力。結果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遼東監軍張若麟的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促速戰速決,最終導致洪承疇所部落入陷阱。

2、監軍胡亂插手。當時薊遼總督洪承疇和錦州守將祖大壽其實都是贊同穩步推進的戰略,但卻遭到了監軍張若麟的堅決反對,甚至“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直接插手軍隊的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明軍最終的慘敗,監軍張若麟難辭其咎。

△洪承疇最終選擇了妥協

3、戰略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熟知兵事,但奈何最終敗給了權力,在張若麟和陳新甲等人的干預下,他最終選擇了屈服。對方提議速戰速決,他便選擇了孤軍深入;張若麟提出應該退回寧遠,重新整頓之後再戰,他便率軍向南突圍。可以說,除了初戰之外,洪承疇已經將指揮權力交了出去。

△明軍的裝備和兵力並不弱於清軍

4、將官畏死怯戰。在松山與清軍決戰時,明軍其實並不弱於清軍,並非沒有取勝的機會。結果,一些明軍將領畏死怯戰,不服將令,胡亂突圍,如總兵王樸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他們卻“皆斂兵不敢出”。

可以說,松錦之敗,“非戰之罪”,明朝的整個運轉體系都已經出現了問題。松錦之戰與薩爾滸之戰何其相似,如果明廷能夠汲取薩爾滸之戰的教訓,不胡亂敢於前線將領的指揮,那麼戰敗並非不可避免。


香茗史館


明清最後一次對決就是松錦大戰了。這場大戰是在松山到錦州之間、四十餘里的範圍內進行的,明清雙方各自集結了十幾萬的軍隊,廝殺了兩年多時間,最終以明軍慘敗收場。


成也崇禎;敗也崇禎!剛剛招安了張獻忠,打跑了李自成,明朝自我感覺內憂已解,到了外患當除的時候了!於是,一口氣調了八個總兵的部隊,約十三萬餘人,在洪承疇的統領下準備與清軍對決!不過,皇太極這個人也不是個傻子,他親率七萬滿洲八旗軍、兩萬曾經投降的明軍和三萬蒙古軍,共約十二萬人也迎面撲來。



當時,洪承疇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利用塔山和杏山便利的後勤保障,用打持久戰的方法拖垮、拖死沒有後勤保障的清軍。如果按照洪承疇這個想法打下去,估計明朝還能殘喘幾十年也說不定。然而,偏偏這個時候,國內狼煙又起,局勢已經不是崇禎能左右的了,他除了速戰找死之外,也不會有更好的辦法了!

打仗打的是經濟,可這個時候的明朝,連前線參加決戰的軍隊明天是否還會有飯吃都不敢保證。恰恰又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已經被招安的張獻忠又反了,就連那個曾被洪承疇打得半死不活的李自成,也趁機重出江湖,倆人都趁著洪承疇帶著主力去與清軍作戰之際,紛紛跳出來趁火打劫。

無可奈何花落去!窮皇帝崇禎不得不下令提前開打了!於是,東亞古代歷史上,最大的炮兵對決開始了。很快,明軍彈藥打光了,隨後筆架山失守,糧草補給線徹底斷了。此時,對於洪承疇來說,他所剩下的事情也就只有“跑”這一個字了!
洪承疇命令明軍主力分成三路開跑。結果,左路全軍覆沒,右路跑出一點點兒,中路的洪承疇跑進了人家的圈裡,一年後降了!至此,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下三萬殘部跟隨吳三桂退守孤城寧遠。


歷史兵說


所謂大決戰,不是一般的戰役戰鬥,實質上是一場豪賭。賭注是軍隊的前程,國家的命運。決戰的勝負不在於一城一地之得失,一將一帥之功過。

清朝和明朝在松錦地區的大決戰,清勝明敗,有它的必然性。清庭是正在興起的政治軍事集團,朝氣蓬勃,如日中天,銳不可當。而明朝病入膏肓,內憂外患,人心渙散,兵無鬥志。大廈將顛,儘管洪承疇是一代名將,有力挽狂瀾之心,也無迴天之術。比如,新中國成立前夕的解放戰爭,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共雙方力量懸殊,還不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這完全處決於人心的向背,統帥的決策,前線的指揮,將士的用命。就像不能把松錦戰敗歸罪於洪承疇一樣,而把三大決戰的敗責推到衛立煌、杜聿明、劉峙、傅作義等將領的身上。


滄海桑田一聲咲


想知道洪承疇為什麼在大決戰失敗(此處的大決戰也就是最後的松錦之戰),需要了解下這三個地方,他們分別是錦州、松山、杏山,這三個戰略地點,也正是因為這三個戰略地點,洪承疇的13萬大軍被破,洪承疇投降清軍。

在松錦之戰進行的時候,錦州剛開始被清軍圍攻,洪承疇下令前去救援,沒想到損失慘重,所以避而不戰,可是崇禎皇帝下令火速出擊,不可拖延,(不過這個崇禎皇帝也真夠晦氣的,當年袁崇煥死死抗住了清軍的進攻,他聽信謠言,將這個擅長防禦戰的袁崇煥給搞死了!)這下子又來禍害洪承疇了,就是下令讓他出戰清軍。

於是,洪承疇幾乎率領了全部的主力撲到了錦州的後方松山附近,一場空前的大戰即將爆發,雙方展開激戰,互有損失,但是此時的皇太極想到了洪承疇的後方,那就是杏山一帶,在松山和杏山強行切斷的話,洪承疇的這些主力將進無可進,退無可退,於是,皇太極下令讓多爾袞企圖切斷洪承疇的後路。

不僅如此,清軍在杏山後方的糧草大本營還被搶奪一空,所以說松錦之戰從一開始打響就是錯上加錯,被前後圍攻的洪承疇只得下令突圍,只有這樣才能有一線生機,但是洪承疇始終突破不了防禦線,被清軍當成“王八”,活生生的要燉了他,被圍困六個月的洪承疇彈盡糧絕,洪承疇兵敗投降。

這場戰爭要說為什麼會失敗的話,崇禎皇帝的著急,前方部隊的人心渙散,皇太極的領導有方,自古以來戰爭從來就是臨場發揮,從而出奇制勝,像崇禎皇帝這樣遠方遙控,將領們如何打仗,這讓我想起了宋朝為什麼被稱之為“弱宋”,宋朝時候,打仗都是趙光義都是製作一套作戰方案,去了按照他說的排兵佈陣就可以了,這怎麼能?難道打仗和玩一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