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范柯左


松锦之战直接导致后来的甲申国变,明朝灭亡,而这一战,明军唯一的机动部队基本报销,那么,这一战,明军是如何输掉的呢?

指挥这一战的是蓟辽总督洪承畴,首先,在松锦之战爆发之初,洪承畴制定的作战指导方针并不是“以守为战”,而是且战且守即“守而兼战”的方针,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当崇祯得知清兵在义州筑城屯田、图谋锦州的消息,命令劳动督抚镇臣:“密等方略,自行回奏”时,洪承畴密陈方略时即明确指出:“今日筹辽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战,然后可以成其守;而战又非浪战,必正而出之奇,然后可以成其战。”

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他的作战方针既不是一味死守的消极防御,也不是一味激战的冒险进攻,而是“守而兼战”,一边防守,一边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当时,兵部将他的这个方针概括为“战守双筹,内外兼顾”,应该说是准确的。

洪承畴的这个作战指导方针,是充分吸取以往明清交战的经验教训,根据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而制定的。萨尔浒之战,杨镐对后金军队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不听杜松、刘綎“敌未可轻”的劝告,轻举妄动,四路进兵,结果导致全军覆没。

后来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的战守无资、形势险峻的情况下,采取以守为主、相机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作战指导方针,都曾有效地遏制了清兵的攻势,只是由于朝廷的腐败,党争的阻挠破坏,才没有坚持下去。

皇太极在征服朝鲜后,掠夺了大批人口、牲畜和金银财物,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力量,于是开始准备夺取辽西地区,以确保其多辽东的统治,并为入中原打开通道。皇太极鉴于满族骑兵擅长野战、不善攻城,过去强攻宁、锦两场的失败教训,于是在义州筑城屯垦,对锦州采取围而不攻、长期围困的“持久之策”,力图迫使明军“耕种自废,难以图存”,撤锦州之守而回宁远,再撤宁远之守而回山海关。

为了解锦州之围,明廷把所有能够调动的约莫14万左右的军队,由洪承畴指挥援辽。洪承畴的作战指导方针,即前文所言那样,稳扎稳打,挡住清兵咄咄逼人的攻势,逐步扭转明军的被动态势。

清军先是连续攻破锦州城东五里台、城北晾马台灯几个明军哨所,又攻克锦州城西九台与小凌河西岸等11个明军哨所,加紧对锦州的围困。七月,洪承畴为解锦州之围,率东协总兵曹变蛟、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与吴三桂、刘肇基合击清兵于杏山城北的黄土台,获胜后进至松山,再次击败清兵。

此次进兵“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清兵的大部队于是退屯义州,不再出战。洪承畴乘机亲至杏山,督令明军将士将由天津海运至老西各仓的米豆抢运到塔山、杏山、松山和锦州。

到九月初六日,运至锦州的粮饷已足可支持到次年三月,松山的粮饷可支持到次年二月,杏山、塔山的粮饷也“所积颇多”。此后,考虑严冬将临,前方战事较少,洪承畴才命马科、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兵马入关休整,以利来年再战;同时令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之兵往来松、杏之间,佯示进兵。

皇太极对围攻锦州的失败大为恼火,撤换了围锦州的统帅多尔衮,将其由亲王降级至郡王,派济尔哈朗代替,济尔哈朗按照张存仁的建议,在明军炮火的射程外扎营,将锦州严密包围起来,并策反城里的两营蒙古军,夺占锦州外城。

洪承畴见锦州危急,于四月下旬率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中协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及马科、曹变蛟、吴三桂齐集宁远,而后向松山进兵,在东西石门与清兵展开一场激战。祖大寿听到炮声,知道援军已到,也率兵出城,对清兵形成夹击之势,此战使得清兵向北退却。明军获胜后遂在松山西北立营,到了六月,济尔哈朗向明军再次发动进攻,却被明军反而夺取了乳峰山顶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的清兵营地,击毙清将梅勒章京翁阿岱等人。

战争到了这里,实际上只要明军坚持下去,大概清军在无法实现战略意图,且国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会退兵,明军有极大可能赢得锦州保卫战的胜利。

然而,这个时候,暂时陷入低谷的西北农民起义军又重新活跃起来,当月,张献忠、罗汝才卷土重来,攻占湖广的谷城和房县,于七月间击败来镇压的官军,崇祯为此直接斩了主持抚局的总理军务熊文灿,派杨嗣昌接手。

而张献忠西入四川,以走致敌,再于崇祯十四年正月率部东下,进入湖广,于二月间攻克襄阳,诛杀襄王,迫使杨嗣昌自杀而亡。然后率部转攻河南,李自成也与崇祯十三年6、7月间进入河南。

面对这种形势,兵部尚书陈新甲坐立不安,他深知崇祯一向急于求成,又性多猜疑,臣僚有功即予旌赏,稍微有失误便严加惩处。如果辽西的战事不能尽快结束,明军无法腾出手来,集中全力镇压农民起义,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自己作为兵部尚书便难辞其咎,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五月间,当崇祯找询锦州解围之策时,他提出分兵四道进攻夹击的方案,希望能速战速决。洪承畴坚决表示反对,崇祯本来也支持洪承畴,但是,陈新甲仍坚持己见,而七月时,清兵因粮饷不足,扬言入攻三协以虚张声势。京师的明朝君臣最怕清兵从三协趁虚而入,威胁北京,于是陈新甲又以此为借口,写信威胁洪承畴,大意就是,你打仗打了一年多,耗费的钱粮有十多万而锦州之围也没有解除,这时候清军犯三协,你到底是要去堵住清军犯三协,还是继续辽西解锦州之围?反正无论选择哪种结果,你又有什么脸面面对满朝文武,面对圣上?

与此同时。陈新甲还向崇祯反复密陈速战速决与守而兼战的利弊,并推荐前绥德知县马绍愉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出关赞画军务。崇祯遂密敕洪承畴刻期进兵,兵部还拨给步骑兵13万,超过原议10万之数,洪承畴只得将军饷留在宁远、杏山与塔山西北的笔架山,自率6万大军先行,余军继后,至松山集结,这就埋下了日后惨败的祸根。

明军主力挺近松山,此时清军统帅为多尔衮,双方连续几日作战,互有胜负,但战事焦灼,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于是多尔衮向沈阳要求,改变原先以半数兵力出战,半数兵力在家休整的做法,全军出战。

皇太极急得“忧愤呕血”,只得按其要求,倾国出动,使得参战总兵力在总数上超过了明军,并代病亲往松山督战。皇太极一到松山,就抓住明军缺粮而又不擅野战的致命弱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将主力推进到塔山、杏山之间,不仅夺去明军留在笔架山的粮草,还下令掘壕设障,切断明军与后方的一切联系和粮饷供应。

明军因为缺粮,洪承畴打算拼死一战,然而诸将主张回宁远,军心顿时涣散,洪承畴只好令曹变蛟、王廷臣两镇兵马坚守松山,其余六总兵分左右两路突围。此前吃过败仗的王朴,率先逃跑,吴三桂、唐通、马科、白广思、李辅明也率兵沿海而逃,结果遭到清兵截杀,伤亡惨重。

松山主力也决定要突围,然而三分之二兵力决围冲阵,后又遭到清兵阻击,移屯海岸又尽没于潮水,仅剩下200余人脱险生还,眼看突围无望,洪承畴派人东走小凌河,绕道漠南蒙古,向朝廷求援兵。

松山上的1万多守军苦苦坚持了八个月,始终不见援军道理啊,于是,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将夏成德叛变降清,引清兵入城,辽东巡抚丘民仰与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被杀,洪承畴被押解沈阳后降清,四月,清兵又攻破塔山,迫降杏山,历时两年的松锦战役宣告结束。


坍塌的历史观


主要是因为明军的后路和粮道被清军抄了。


松锦之战的起因是清军围攻锦州。崇祯皇帝听说锦州城岌岌可危,为了确保关宁锦防线的整体性,以及锦州失守后,可以导致的整个关外防线大崩盘。就派遣了蓟辽总督洪承畴率五万精锐北上救援。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洪承畴率部从北京出发前往锦州。

五月,洪承畴抵达宁远。此时,明军离锦州城不到百里。

洪承畴对前线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后认为,此时还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他不敢冒进,便在宁远向朝廷表奏,希望暂缓救援锦州。

然而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多饷艰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促洪承畴进军,崇祯皇帝一开始赞同洪承畴的想法,但在陈新甲的反复洗脑下,又临时改变了主意。遂发诏,令洪承畴进军。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指挥部队北上,寻找清军决战。

可是由于清军早已有准备,明军第一战就中了埋伏——在松山城北部的山岗中,被满洲镶蓝旗斩杀、俘虏了约四千多人。


在松山吃了大亏后,洪承畴发现清军这次来者不善。目的肯定不单是为了拿下锦州,而是希望利用围点打援战术,一举歼灭关宁锦防线内的所有明军。所以洪承畴立即调整战略,不再冒进,而是持重缓行。

不久后,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宣化总兵杨国柱等人率精锐陆续到齐,此时云集在宁远的明军兵力总计13万,马4万。

兵马集聚后,催促进军的诏令又来了。理由跟先前的一样,也是兵多饷艰,十几万大军消耗的给养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

为了催促洪承畴赶快出兵,崇祯皇帝还特意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前去督战。

洪承畴不敢违抗圣意,于是便只得把驻扎在宁远城的全部主力开赴前线,同清军决战。

七月,明军主力抵达松山西北山岗和清军发生激战。此战清朝死伤惨重,几乎要被明军打崩溃。(此战证明只要指挥得当,粮饷充足,明军一样敢跟八旗兵打野战,而且还能打得好)



清军那边,皇太极听说明军兵峰正盛,担心前线生变,就决定亲征。当时,诸王、贝勒和大臣觉得当前形势太过危险,劝皇太极不要鲁莽冲动,然而皇太极对清军战斗力自信十足。他对诸将说:只要我去,打败明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但恐彼闻朕至,潜师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本纪第三·太宗二》

八月,皇太极抵达前线。当他看到洪承畴在松山以北,乳峰山以西的两山间列七营,环以长壕,并派骑兵分屯于松山东、西、北三方,以松山为基地步步紧逼后,对旁人感叹说:“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看来果然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大意啊”。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名将,他在仔细研究明军防线后发现:洪承畴把重兵全部集结在了第一线,明军的后方空虚,可以包抄。

想到就做。很快,皇太极便命令多尔衮包抄至明军主力后面,在女儿河至渤海边,挖了三道大壕沟。


清军挖的这种壕沟,深八尺(2.5米),宽一仗二尺(将近四米),人马都不能过。人要是掉下去,就爬不上来了。

洪承畴听说清军挖沟,而且清军还沿壕沟扎营列阵,遂即统兵进攻。可激战一日,明军未能突破清军的壕沟防线。

又过了一天,清军突袭明军设在笔架山的粮草基地。消息传到明军大营,后路被抄,粮草也被抢走,明军的人心很快就散了。战场形势从先前的两军旗鼓相当,突然变成了明军单方面的军心大乱。

此时,洪承畴犹豫了。他害怕全军覆没,便下了一个突围命令,决定回宁远补给。

然而,就在明军撤退的节骨眼上,却出了个幺蛾子。

什么幺蛾子呢?就在明军决定撤退当晚,大同总兵王朴率先领兵跑了。别的总兵听说王朴跑了,一时间阵脚大乱,便各自撤退。

吴三桂跟在王朴后面,逃往杏山城。

马科、唐通、白广恩、李辅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后又往塔山跑,结果被早已设伏的清军逮了个正着,一通大屠杀。



王朴和吴三桂在杏山整顿溃兵后,继续逃往宁远,至半路也被清军逮到,损失惨重,仅带残兵败卒回到宁远。

清军见突围明军逃远了,追不上了,就退回松山包围圈,继续围困没突围出去的曹变蛟和王廷臣两部。

当时曹、王两部合计万余名残兵,固守在松山城内,在洪承畴的指挥下,固守待援。可是明军主力已被歼灭大半,此时明廷以无精锐之兵增援松山。

所以在十二月,阿济格在宁远击败明军增援松山的范志完部后,清军拿下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洪承畴败局已定。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被围了六个月之久的松山明军濒临崩溃。松山城副将夏承德不想给大明朝殉葬,就派他弟弟和清军约降,以其子夏舒作为人质,半夜放下云梯放清军入城。

于是,松山城就这么被清军攻克了。城内的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兵败被杀,洪承畴和祖大乐兵败被俘至沈阳。(不杀祖大乐是因为要用他劝降锦州主将祖大寿)

三月八日,锦州守将祖大寿无法再坚持,遂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攻打杏山城。杏山守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先前突围出来的明军残余部队)。清军占领杏山。

至此,松锦大战结束,清军以死伤大约一万人的代价,消灭了大约六万明军。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剩宁远一座城池,九边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总的来说,明军在松锦大战的失败,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

第一,崇祯皇帝盲目催战,导致洪承畴只能轻进顿师,非常被动。不过崇祯皇帝确实也有难处。毕竟当时河南大旱,李自成、张献忠在中原兵势极旺。崇祯也确实拿不出银子供洪承畴稳扎稳打。

第二,洪承畴指挥失误。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权谋,但松锦大战指挥的确实有问题。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洪承畴都极为的犹豫,信心不够强。

第三,部分将官畏死。明军在松山被清军包围时,其实兵员和装备都好于清军,当时如果能整体撤回去,仍然有反攻的机会,不至于像后来那样元气大伤。然而王朴为了自己活命,竟然动摇了全军士气,导致一发不可收拾,明军再也无力与清军一战。(王朴后来被处死)

另外由于松锦大战失利,崇祯彻底放弃了两线作战的想法。他暗中采纳了先前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建议,派人与皇太极议和。结果后来事情被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崇祯为了甩锅,就把陈新甲当作替罪羊杀了。


Mer86


明清换代前的最后一次决战——松锦大战,双方都投入了绝对的主力,满蒙八旗悉数到齐,外加上刚刚投诚的孔有德的火炮部队,11万清军倾巢而出,俨然已经有了叫板大明朝的实力。而明朝这边,痛苦于多次清军入塞劫掠,此次更是锦州被围,崇祯皇帝调集明朝北方最强兵团,由刚刚打的李自成落花流水的洪承畴挂帅,统领曹变蛟、吴三桂等八总兵、十三万人马,“刻期出关”。双方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此次大战,明清双方投入兵力旗鼓相当,就战斗力来说,显然清军更胜一筹,加上骑兵部队的机动性,将对明军侧后方造成威胁。明军赖以生存的火力优势,被对面的孔有德部抵消大半,但精兵强将全都是与关内农民军打出来的,实力不容小觑。若双方都指挥得当,都有获胜的可能。



然后结果确实,“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明军大败,损失惨重,主帅洪承畴被生擒(后降敌),数位总兵阵亡。最重要的是,明朝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基本瓦解,灭亡进入倒计时。

明军之所以出现这样惨败,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一是清军有备而来,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性。

崇祯十三年(1640年),皇太极派济尔哈朗、多铎在义州屯兵,作为战争的前进基地。义州位于广宁与锦州之间,比邻大凌河,地势开阔,适宜开垦。明军也曾将大、小凌河堡垒作为复辽的前哨站,但均被清军破坏。



守在锦州的是祖大寿,尽管他也出兵试图阻止清军筑城,但清军早有防备,于是他便眼睁睁看着清军步步推进,直至将锦州围得水泄不通,方才急忙向朝廷求援。

值得注意的是,清军此前四次深入关内大肆劫掠,所获颇丰,但明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但这回清军手握孔有德的火炮部队,明明可以一鼓作气拿下锦州,甚至在内应的帮助下都已经占据锦州外城,却停止了猛攻,原因只有一个,将锦州作为诱饵,吸引关内明军出来决战。而事实确实如此,崇祯君臣耐不住清军挑唆,急切地把明军北方军团集结全数压宝。

于是乎,仗未开打,局势便很明显了,明军若想获胜,目的不仅仅是击退清军,救援锦州而已,还必须要将义州城拿下,才能避免清军卷土重来,不过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背上劳师无功,甚至丧师失地的风险;

但相比之下,清军获胜的成本就要低很多,此战若小胜,拿下锦州也不在话下,大胜则可尽量歼灭明军有生力量,而若失败,只需全力凭大凌河坚守义州城。



这里不是关内,清军骑兵可以纵横驰骋,明军不可能无懈可击,处处薄弱点均是清军进攻的方向。也就是说,清军始终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二是清军善于利用地利优势,将囿于关宁锦防线堡垒的明军,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崇祯十四年(1641年),洪承畴在宁远誓师,很快大军开抵锦州城南松山一带,与围城的清军展开血战,双方酣战异常,明总兵杨国柱带头冲锋结果中箭牺牲。不得不说,此时的明军还是占据着有力形势,洪承畴排兵布阵也得到了皇太极的认可,“人言承畴善用兵,信然”。



倘若明军勇猛异常,而皇太极增援不及,围城前线的清军确实有可能崩盘。然而这样的战机稍纵即逝。待皇太极稳住阵脚后,他敏锐地发现了明军阵型的弱点,即“有前权而无后守”,洪承畴为加强前军阵营牢固性,把大量部队压上,把后方彻底暴露出来。这样的布阵,对于流窜作战的农民军相当有效,只要正面击溃,以农民军的纪律性,是不可能从背后发起偷袭的。

然而他面对的是拥有当时东北亚最强骑兵部队的清军,皇太极当即命令多尔衮绕到松山后边挖掘深壕“马不能渡,人不能登”,还令阿济格带兵绕过松山,直插杏山和塔山间的明军粮草。这样一来,明军就被分割包围在了狭长辽东走廊的几个山包上。

其实洪承畴心里也清楚,从宁远增援锦州是存在极大风险的。其间三百里地,横亘着塔山、杏山、松山三座小山头,只需少量兵力便可以把道路封锁死。所以洪承畴迟迟不进军,就是顾虑大军开出,清军绕后来个关门打狗。

洪承畴算计到了,用十三万大军的命去换一座朝不保夕、被围了一年的锦州城,实在太不划算了。只不过情势不由得他选择,放弃锦州这样的骂名,崇祯君臣并没有背锅的觉悟,那就只好知错犯错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三百年后辽沈战役,解放军强攻锦州,在塔山成功阻击国民党军的增援,最后锦州城破,东北解放。而松锦大战中,清军很好地上演了一场因地制敌的围城打援教学,只不过这学费,超乎崇祯的想象。


春秋正义


我曾经记得兵圣孙武早就说过的一句话: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听上级话尤其是不按皇帝的意思办事,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先放下洪承畴指挥的以明军惨败而告终的松锦大战不说,我们看看历史上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岳飞元帅带领的岳家军,在朱仙镇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河山,结果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至此北伐功亏一篑。二是洪承畴手下大将孙传庭,一会儿镇压起义军,一会儿北上拱卫京师,搞得焦头烂额。他在潼关收拾人马,准备防止李自成长驱而入。但崇祯皇帝认为孙传庭怠战,坚持命令出兵。孙传庭无奈之下出兵,最终战死。这样,大明朝唯一的家底都没了,然后就有了“传庭死,大明亡”的说法。

其实,洪承畴也是与上述这两位有同样的经历。洪承畴是很能打仗的,他在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胜率是十分高的。我还记得在读历史小说《李自成》时,对潼关大战的描述: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所率的起义军在陕西,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于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仅此一战就可以看出洪承畴的指挥才能。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外行指挥内行,歪打正着的几率是十分渺小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率军入卫。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战略思想,这场战争的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反转。但这时,上面的压力来了,外行的崇祯皇帝希望速战速决,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来促战,同时辽东监军张若麒也以监军身份不断干预指挥,原本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和明军主帅,应有节制全部兵马的大权,但此时,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全局,直接导致明军在阵前出现重大失误。在皇太极把明军粮道断了之后,反而激起了明军的士气,洪承畴抓住时机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但是不同的声音又出来了,各部总兵主张撤退。最后大家商定好时间决定分批撤回宁远,大同总兵王朴却因贪生怕死,率部先行出逃。结果使得原本精神就高度紧张的明军将士一溃千里“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这样看来,松锦大战大败,是明军自己打败了自己。人们常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但是,就算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军,碰到一个瞎指挥的皇帝,结果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东白启明


我们一直低估了农民军在此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才是皇太极包围、并困死祖大寿的真正原因。当时的情况,袁崇焕就算在哪里守着,也会被断援。

因为,在六次清军入塞、李自成兴风作浪的情况下,明军辽东防线形同虚设,本来可以守住城市补己线的明军撤回关内,保卫紫禁城和清剿李自成、张献忠。

也就是说:当皇太极围攻祖大寿时,哪怕是袁崇焕指挥,他也不可能解围。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兵力,而皇太极也不会冒着枪林炮雨上去死磕明军的铜墙铁壁(城池)。

并且,皇太极除了围城不战外,还想到了围点打援。也就是说,当远在关内的洪承畴和崇祯强令入辽的部队进入战场时,他们连发挥枪炮优势的城外要塞、据点都没有,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在平原上正面强袭皇太极的骑兵。这不是找死么?更何况,由于没有防御工事,洪承畴的粮道很快就被皇太极切断(全军覆没)。

如果是换成洪承畴防守,清军来攻,明军躲在城外壕沟、据点、要塞中,则枪炮优势就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后方补己线也可保住。





新世界的KM


洪承畴是明朝崇祯皇帝时的著名儒将,福建南安人,他进士出身,在陕西任过布政使(从二品,掌一省之民政),当过延绥(陕西)巡抚,做过陕西三边总督,节制榆林、甘肃、宁夏三重镇。

洪承畴虽然一书生出身,但他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连战连胜,在临潼俘虏了最初自称闯王的高迎祥,又在潼关打得李自成落荒而逃,李自成身边最后仅只剩下18骑,洪承畴的英勇、果敢、谋略,皆是一流,使他成为了明末最后一位著名儒将。但他在与清朝满族人的大决战中,带领十几万大军,却被打得七零八落,大败亏输,严重损害洪承畴的不世英名。

崇祯十四年(1641),面对虎视眈眈的满族和有称霸中原野心的皇太极,崇祯皇帝调洪承畴去辽东,以加强边防,固守边境。当时,崇祯命令,驻山海关的总兵马科,驻宁远总兵吴三桂,都归洪承畴节制,还有宣化府的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包括他们的全体官兵,都统统划归洪承畴指挥,麾下有曹变蛟、马科、吴三桂、杨国柱、王朴、唐通、王廷臣、白广恩八个总兵,加起来,总共有14万官兵、4万匹战马,可谓阵营强大。

当时,皇太极在众多战略中,选择了先取宁、锦的方案,包围了锦州如铁桶一般。洪承畴一来,首先是想要解救锦州。但是,战事虽急,但有时不能太急。洪承畴接受了锦州总兵祖大寿托人带出来的信中的建议,稳扎稳打,慢慢推进,他不操切急于解锦州之急,不急于厮杀,而是将大军屯于宁远和锦州之间,积极准备粮草战资,打算筹备足够用一年的粮草后,再谈进攻。

但明朝的朝廷对待军事,与宋朝有点略似,就是将军在外打仗,但无论进攻和退守,其决策权不在将军手里,而由朝中一些御史、太监、书生、儒臣来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崇祯皇帝又心硬而耳软,性急而多疑,洪承畴带兵在外,兵强马壮,自然威风凛凛,一些经常以提意见来抬高自己身价的人,就在崇祯皇帝面前嘀咕,说洪承畴战据茅坑不拉屎,畏首畏尾,不思进取,浪费国家钱财。

崇祯一听,是啊,我交给他14万兵马,去了这么久了,还没点动静,这不是畏首畏尾是什么?因此,便派了一个兵部大臣,到洪承畴军胶催战。洪承畴见皇帝亲自派人来催,哪能不开战?明知不能开战,也必须硬着皮头开战。

于是,当年7月,洪承畴把兵马拉到了锦州附近,离锦州城南的松山,与清兵开战。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一开战就落了败,宣化府总兵杨国柱以身殉国。接着,东协总兵曹变蛟率部拼死冲击皇太极的御营,但不但没有攻下皇太极的御营,曹变蛟自己也受了重伤。

同一天夜里,宁远总兵吴三桂和大同总兵王朴就带了自己的部队,逃去了杏山,再逃往宁远,沿途被皇太极围追堵截,他们的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军覆没,两位总兵只身逃跑。而马科、唐通、白广恩三位总兵也逃得不知去向,最后竟然都投靠了李自成。

剩余的残兵败将,只得随洪承畴死守松山城,洪承畴率军死守,顽强抵抗皇太极的清兵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整整守了7个月,将士们死战,最后仅剩下3千人。在四方无援,清兵不断进攻之际,一副将变节投敌,乘夜引清兵入城,明军兵败,洪承畴和曹变蛟、王廷臣二总兵补俘,曹变蛟、王廷臣誓死不降,英勇就义,洪承畴变节投敌,14万大军,就此灰飞烟灭。

有野史说,洪承畴变节投敌是因为庄妃的“美人计”,色诱洪承畴,这是瞎扯,洪承畴变节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皇太极在狱中把自己的貂皮大衣脱了,披到了洪承畴的身上。不过,变节原因,关键还是洪承畴的内心不坚。


帝国的脸谱


我认为,萨尔浒之战和松锦之战乃是明清双方最具决定性的两场战役,萨尔浒之战改变了双方攻守之势,而松锦之战则彻底将明朝逼上了绝路。至于松锦之战的战败,则主要是由于朝廷盲目催战、监军插手、指挥失误和将帅畏死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

△松锦之战示意图

后金进围锦州,朝廷令洪承畴率军驰援

皇太极继位之后,通过两征朝鲜、拉拢和进攻蒙古诸部,已经基本解决了入关的后顾之忧。然而由于关宁锦防线的存在,使得皇太极多次无功而返。因此,清军和明军长期围绕关宁锦防线展开了争夺。

△皇太极

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汲取过去强攻教训,制定了长期围困、围点打援、迫其出降的计划,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作为阵地,同时收割锦州城外庄稼、扫除外围据点,切断锦州驻军与外部联系,着手准备长期作战。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极在锦州城外铸造营垒、挖掘壕沟、竖起栅栏,将锦州围的水泄不通。之后,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清军攻占锦州外城。锦州守将祖大寿自然知道锦州的重要性,于是急忙向朝廷告急。崇祯皇帝则令洪承畴率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速令各镇总兵“刻期出关”,速会兵于宁远,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率领大军到达松山与杏山之间。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在乳峰山交战,清军失利,几乎溃败。但洪承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没有轻敌冒进,而是驻扎宁远,探查锦州态势。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则以兵多饷艰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促迅速进军,崇祯帝于是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同时分别任命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督促决战。

明清双方于松山大战,明军最终战败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二十八日抵达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二十九日,命总兵杨国柱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杨国柱中箭身亡后,则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之。

而此时,得知清军先战失利的消息后,皇太极也已经率兵到达了锦州城北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随即便在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就地挖壕,紧紧包围在松山一带,“断绝松山要路”。

洪承畴与清军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皇太极密令阿济格突袭塔山,夺取明军囤积在笔架山的粮草十二堆。明军因粮饷缺乏,于是打算回宁远修整再战,决定次日一早分成两路向南突围。结果大同总兵王朴回营之后便立即率领本部人马率先趁夜突围逃跑,结果各军统率争相率领本部人马各自突围,结果黑夜中各军相互拥挤践踏,混乱无比。

最终,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之后在“转饷路绝,阖城食尽”的情况下,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落,总兵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兵败被俘。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至此松锦大战结束。

松锦之战失败的原因

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那么松锦之战明朝到底因何而败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崇祯

1、朝廷盲目催战。早在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就因为朝廷不断催战而最终导致失败,结果松锦之战依然没有汲取教训。在初战告胜之后,如果明军按照洪承畴的建议,步步为营的稳步推进,那么即使无法战胜清军,也不会导致最终的惨败,至少还有一战之力。结果崇祯皇帝、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偏信辽东监军张若麟的轻敌冒进之言,一味催促速战速决,最终导致洪承畴所部落入陷阱。

2、监军胡乱插手。当时蓟辽总督洪承畴和锦州守将祖大寿其实都是赞同稳步推进的战略,但却遭到了监军张若麟的坚决反对,甚至“振臂奋袂,扶兵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直接插手军队的指挥,于是明军“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无可为矣”。明军最终的惨败,监军张若麟难辞其咎。

△洪承畴最终选择了妥协

3、战略指挥失误。洪承畴虽然熟知兵事,但奈何最终败给了权力,在张若麟和陈新甲等人的干预下,他最终选择了屈服。对方提议速战速决,他便选择了孤军深入;张若麟提出应该退回宁远,重新整顿之后再战,他便率军向南突围。可以说,除了初战之外,洪承畴已经将指挥权力交了出去。

△明军的装备和兵力并不弱于清军

4、将官畏死怯战。在松山与清军决战时,明军其实并不弱于清军,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结果,一些明军将领畏死怯战,不服将令,胡乱突围,如总兵王朴为了自己活命,不顾全军安危,违约先遁,造成明军松山大败。又如明廷为了解救洪承畴,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他们却“皆敛兵不敢出”。

可以说,松锦之败,“非战之罪”,明朝的整个运转体系都已经出现了问题。松锦之战与萨尔浒之战何其相似,如果明廷能够汲取萨尔浒之战的教训,不胡乱敢于前线将领的指挥,那么战败并非不可避免。


香茗史馆


明清最后一次对决就是松锦大战了。这场大战是在松山到锦州之间、四十余里的范围内进行的,明清双方各自集结了十几万的军队,厮杀了两年多时间,最终以明军惨败收场。


成也崇祯;败也崇祯!刚刚招安了张献忠,打跑了李自成,明朝自我感觉内忧已解,到了外患当除的时候了!于是,一口气调了八个总兵的部队,约十三万余人,在洪承畴的统领下准备与清军对决!不过,皇太极这个人也不是个傻子,他亲率七万满洲八旗军、两万曾经投降的明军和三万蒙古军,共约十二万人也迎面扑来。



当时,洪承畴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利用塔山和杏山便利的后勤保障,用打持久战的方法拖垮、拖死没有后勤保障的清军。如果按照洪承畴这个想法打下去,估计明朝还能残喘几十年也说不定。然而,偏偏这个时候,国内狼烟又起,局势已经不是崇祯能左右的了,他除了速战找死之外,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了!

打仗打的是经济,可这个时候的明朝,连前线参加决战的军队明天是否还会有饭吃都不敢保证。恰恰又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本已经被招安的张献忠又反了,就连那个曾被洪承畴打得半死不活的李自成,也趁机重出江湖,俩人都趁着洪承畴带着主力去与清军作战之际,纷纷跳出来趁火打劫。

无可奈何花落去!穷皇帝崇祯不得不下令提前开打了!于是,东亚古代历史上,最大的炮兵对决开始了。很快,明军弹药打光了,随后笔架山失守,粮草补给线彻底断了。此时,对于洪承畴来说,他所剩下的事情也就只有“跑”这一个字了!
洪承畴命令明军主力分成三路开跑。结果,左路全军覆没,右路跑出一点点儿,中路的洪承畴跑进了人家的圈里,一年后降了!至此,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下三万残部跟随吴三桂退守孤城宁远。


历史兵说


所谓大决战,不是一般的战役战斗,实质上是一场豪赌。赌注是军队的前程,国家的命运。决战的胜负不在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一将一帅之功过。

清朝和明朝在松锦地区的大决战,清胜明败,有它的必然性。清庭是正在兴起的政治军事集团,朝气蓬勃,如日中天,锐不可当。而明朝病入膏肓,内忧外患,人心涣散,兵无斗志。大厦将颠,尽管洪承畴是一代名将,有力挽狂澜之心,也无回天之术。比如,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解放战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共双方力量悬殊,还不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完全处决于人心的向背,统帅的决策,前线的指挥,将士的用命。就像不能把松锦战败归罪于洪承畴一样,而把三大决战的败责推到卫立煌、杜聿明、刘峙、傅作义等将领的身上。


滄海桑田一聲咲


想知道洪承畴为什么在大决战失败(此处的大决战也就是最后的松锦之战),需要了解下这三个地方,他们分别是锦州、松山、杏山,这三个战略地点,也正是因为这三个战略地点,洪承畴的13万大军被破,洪承畴投降清军。

在松锦之战进行的时候,锦州刚开始被清军围攻,洪承畴下令前去救援,没想到损失惨重,所以避而不战,可是崇祯皇帝下令火速出击,不可拖延,(不过这个崇祯皇帝也真够晦气的,当年袁崇焕死死抗住了清军的进攻,他听信谣言,将这个擅长防御战的袁崇焕给搞死了!)这下子又来祸害洪承畴了,就是下令让他出战清军。

于是,洪承畴几乎率领了全部的主力扑到了锦州的后方松山附近,一场空前的大战即将爆发,双方展开激战,互有损失,但是此时的皇太极想到了洪承畴的后方,那就是杏山一带,在松山和杏山强行切断的话,洪承畴的这些主力将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于是,皇太极下令让多尔衮企图切断洪承畴的后路。

不仅如此,清军在杏山后方的粮草大本营还被抢夺一空,所以说松锦之战从一开始打响就是错上加错,被前后围攻的洪承畴只得下令突围,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线生机,但是洪承畴始终突破不了防御线,被清军当成“王八”,活生生的要炖了他,被围困六个月的洪承畴弹尽粮绝,洪承畴兵败投降。

这场战争要说为什么会失败的话,崇祯皇帝的着急,前方部队的人心涣散,皇太极的领导有方,自古以来战争从来就是临场发挥,从而出奇制胜,像崇祯皇帝这样远方遥控,将领们如何打仗,这让我想起了宋朝为什么被称之为“弱宋”,宋朝时候,打仗都是赵光义都是制作一套作战方案,去了按照他说的排兵布阵就可以了,这怎么能?难道打仗和玩一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