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作为一个老白读者,久闻《美人宜修》的名字(出版名《好想和你在一起》),也将它放进了我的备读书单中,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直没有点开这篇文。

《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也许阅读一本书,也和人世间的许多遇见一样,都需要缘分。

缘分未到,哪怕无数次擦肩,也是错过。

缘分到了,哪怕无数次擦肩,终会相逢。

而我之所以会在许多次的错过之后,终于点开这篇文则是因为喜欢的演员要出演这部小说的改编剧《好想和你在一起》的男主——纪言信。

但在小说的前面部分,让我首先GET到的并不是男主纪言信,而是女主戚年(当然,女主还要排在七宝之后,七宝太太太可爱了,尖叫!!!)

说到女追男这个题材,我想象中的女主应该是那种独立,外向,开朗,洒脱,百折不挠,性格有几分强悍的姑娘。

可让我意外的是女主并不是。

相反,她的性格有点软,胆子有点小,怕疼怕黑怕羞,她的全部勇气似乎都用来追求她的美人——纪言信。爱上纪老师,追求纪老师,似乎就是戚年做过最勇敢的事。

喜欢作者对那种又软又羞的少女着了魔一般受到吸引,凭着一腔孤勇大着胆子表白,大着胆子追求,在受到鼓励之后,反而举止失措,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遭到爱人调戏时各种又可爱又害羞的描写。

很琐碎很平淡,但也很细腻很甜蜜。

这番少女心思看似矛盾,其实真实。

反倒是我要重点研究的纪言信,我知道他侧颜很美,眼睛清亮,睫毛很长,专业能力很棒,性格疏淡,手指微凉……但也就仅此而已,整个人像是隐在重重迷雾之中,形象模糊,似近实远,真有几分“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感觉。

而作者大部分时间也都采用女主的视角来叙述这场倒追的师生恋。对纪言信的心理描写一直很克制。

直到他们一行人去古城游玩,纪言信在夜雨淅沥的老巷馄饨摊上,在老摊主与客人的闲谈声中,在昏黄古旧的灯光里,凝视着女主的双眼,郑重认真地说,我们试试吧。

让我喜欢上纪言信这个人物的不是他那出众的外表,苏死人不偿命的个人魅力,也不是他对女主的那些让人脸红心跳的逗弄。而是在各种暗示、明示、撩拨、亲近女主之后,发觉这个初次追人初次恋爱的傻姑娘对他们的恋情和未来依然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的状态时,他选择与女主做一番深谈,实实在在地把曾经的过往,面前的困难,我的一切,你的情况,你藏在心里的担忧和失措,我们的未来……都坦坦荡荡,耐心全面地摊开了,摆明了讲出来。

你没有明白的,我给你讲清楚。

你没有考虑的,我替你来打算。

虽然我们的恋情是由你开启,而我也已经开始对你动心动情,但我仍然给你留足了反悔抽身的机会。

“不用这么急着告诉我。”

“彻底想清楚了再告诉我。”

这些话听起来也许不够情深似海,不够浓情蜜意,甚至还会让人误会,觉得他有几分凉薄无情,却是属于一个成熟理智的理工男的浪漫和体贴。

虽疏淡,也温柔。

看似不温不火,却踏实稳妥。

不虚伪,不矫饰,不含糊。

直白而坦诚。

他对她的好,像是一杯清茶,要拿出真心、耐心和诚心,慢慢地品,细细地尝。

我喜欢晋江文下一位读者在长评中对男主名字的解读:“君子一言,言必有信”。

爱不轻许,但情深不悔。

在这一刻,纪言信这个人物的形象才忽然在我的脑海里清晰了起来,就像雨后初霁的夜空,层云尽散,一轮明月皎皎而出。

《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在正式阅读之前,做为一个长年文荒,日常奋战在淘文第一线的老白读者,我习惯性地翻看晋江和豆瓣,以及网上关于这篇文的各类读者评价。

一些读者认为男主对女主的追求一直拒绝得太无情,接受得也莫名其妙。甚至还有人奇怪,男主为什么会喜欢女主,到底喜欢女主哪里?

书中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解释的:

“纪言信安静地听着,只偶尔把茶杯递到嘴边抿口水,那落在她身上的眼神柔和又纯粹。

喜欢她什么?

很多时候,纪言信也说不上来。

可确实欣赏她身上那股韧劲,也羡慕,那样为自己努力争取的戚年。

为什么偏偏就喜欢了她?

明明……她不成熟也不够精致,和他的理想型背道而驰。

可她坚韧,独立,她的身上有很多连他也没有的特质,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他。”

但显然,对于有些读者来说,这个解释还不够,起码没有说服她们,让她们满意。

也有人说,小言文嘛,女主一定要足够平凡,才能让人有代入感,傻白甜,玛丽苏,有一张脸就够了。

个人觉得除了书中给出的这段明确答案之外,这个问题还要从男主本身的性格来考虑。

他是个性格清冷疏离的人,与人,与整个世界都保持着一种既参与又脱离的距离感。他的能力很强,头脑聪明,外貌出众。

从他的那一段心理描写可以看出,连他本人似乎也曾经认为一定要找一个与他同样优秀的人才会相配。

但爱情和感情不是这么算的。

不是像列数学公式或是做实验一样,通过或简单或复杂地相加和配比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那样的话这世上所有的事都成了数字程序,可以进行各种程式化地排列组合,未免太过无趣。 这万丈红尘,悲喜人间正是因为种种无常,种种不讲道理,种种捉摸不定才让人如此无奈,无措又欢喜。

所以理想与现实,想象与心动往往是两码事。

所以爱是很多时候就连当事人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

所以打动纪言信的恰恰是戚年这样一个简单到质朴,真诚到有些笨拙的姑娘,她鼓起自己全部的勇气来追求他,喜欢他,爱着他。

“但就是这样一株一碰就会缩起来的含羞草,曾经那么勇敢地站在他面前。

以千百种姿态。”

他有点冷,但她很暖。

他对人疏离,与世界有点距离,却在她执着热情又勇敢小心地走近后,感觉放松,自在,舒服,柔软。

爱可以轰轰烈烈,黄泉碧落,荡气回肠。

爱也可以恬淡绵长,相伴相守,三餐茶饭。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也许有人要问,他这样一个人,倒追他的姑娘有很多,肯定也不乏像戚年一样简单,真诚的妹子,为什么最后是戚年。

因为爱情可以很复杂,寻寻觅觅,千回百转。也可以很简单,不过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是张爱玲的:“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是原著文中的:“当他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就知道,是他。”

纪言信在对的时间遇到简单,真诚,执着,勇敢,坚持,温暖,也适合他的戚年,所以他们走到了一起。

在网上也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评论,说早期女主使劲追男主的时候,男主拒绝得冷酷无情无理取闹。可当女主熄了火,放弃不追了,男主反倒凑上去撩起女主来,男主这是什么毛病?是不是有点贱啊?

我倒觉得这正是纪言信与戚年这段关系里最好玩的地方。

纪言信这个人虽然养了一只巨萌的金毛大狗,但其实他本人的性格是有点猫性的,有点那种猫主子孤傲清冷的劲头。

日常与人有距离,你讨好他,抚摸他,他不耐烦地跳开,冷冷淡淡地看着你,满脸的莫挨老子。

堪称高岭之喵。

《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但如果你知难而退,这位猫主子却反而又会好奇地走向你,探出爪子撩拨你,甚至会赏脸地允许你撸撸抱抱,挠下巴摸肚皮。

反观戚年,小说里戚年开脑洞,觉得自己和金毛大狗七宝有些像:“热情、乖巧、体贴、呆萌,不怕碰冷钉子。”

而性格冷淡的纪言信对人不冷不热,却将少有的温柔都给了戚年和七宝。

大概最能打动这只猫主子的就是戚年和七宝这种性格的人和狗。

再反过来说,戚年对纪言信那种蹩脚的半调子追求方式正好歪打正着地搔到了这位猫主子的痒处。

如前所说,戚年是个有点软有点怂的妹子,因为对纪言信一眼着魔才鼓起老大的勇气去倒追。

只是她那点可怜的勇气只够支撑她完成一半的倒追流程,即只有告白,放狠话的勇气,行动做到一半,被倒追的人还没什么表示,她这个追求者倒先把自己给吓跑了。

换句话说,戚年同学的追求过程完全是逗猫棒上身,没等猫主子伸爪拍开,她自己先老鼠胆儿的掉头逃走了。

这让纪言信这只猫主子怎么忍!!!

对于戚·逗猫棒·年的倒追,必须得倒倒追回来啊!

当然,纪老师的“倒倒追”方式也依然“猫性”十足,他有些无奈,又有些纵容地笑着说,“你可以努力,听见了?”

有人说,探戈这种舞蹈就像男人与女人在爱情中的关系,像战斗又像共舞,你进我退你攻我守。

纪老师自己也有点纳闷:

“每次明明是她主动挑起事端,但最后收拾的人,总会莫名地变成他。”

戚年的追求方式很烂,但烂得正投纪言信的脾气。

没办法,纪·白月光·言信老师就是这么一个“贱皮子”的猫主子。

《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玩笑一段,说回正题。

如前文所说,白月光纪老师打动我的并不是他出色的美貌,也不是他对女主又苏又甜的撩拨,甚至不是他的那段动人的求婚词,而是那些日常的平实的细节

送女主回家后会细心地确认每一扇窗都已关好,才能放心离去。

在女主狼狈哭泣的时候,捂住她的眼睛说,你哭吧,我不看。

女主担心自己的麻烦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时,他没有一句埋怨,告诉她,我很好,不用担心我。

当女主遇到困难,他明明有能力有人脉轻松化解,却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出面干预,而是放手让她独自去面对困难,辛苦、努力,甚至是笨拙地战斗。

在求婚之前,在灯光骤然亮起的时候,他捂住女主的眼睛,说,“往前走。害怕的话,就慢慢地走,我就在你身后。”

他引领她,尊重她,鼓励她,陪伴她,信任她,支持她,给予她足够的空间,耐心地等待,也帮助着她慢慢地长大、成熟。

这才是师生恋这个题材最让我喜欢的萌点。

不是因为老师太美貌,不是因为校园这个特殊的背景,不是因为师生关系的禁忌感,也不是因为单纯地,简单地宠爱。

是纪言信对戚年的引领,扶持,尊重,克制,包容,理解。

是戚年对纪言信的从仰望到追赶再到并肩而行的成长。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不只是学业,也可以是爱情,是人生。

纵览全篇,我个人最喜欢作者关于纪言信向戚年坦白过往,提出交往尝试的那一段的写法。

作者把两人的谈话安排在古城中一个小小的,人来人往,充满食物香气的馄饨摊上。把对老摊主夫妻那种柴米油盐,相濡以沫的感情的轻描淡写作为男女主角恋情正式开始的背景。

纪言信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冷冷冰冰,缺少人气的高岭之花,因为接受了女主的感情而沾染上了踏实温暖的人间烟火气,爱让他变得平凡,也变得有温度。就像老摊主手中的那只木鱼,从出世到入世。

用老摊主夫妻相伴恩爱的描写来烘托映衬纪言信和戚年这对小情侣的恋情,带着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意蕴,像是一曲平淡却余韵悠长的甜蜜双重奏。

《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很多很多年以后,纪言信和戚年也已经老去,但他们也会像老摊主夫妻两个一样,依然相伴相守,共度岁月静好,共看细水长流。

最后引用一段老歌《牵手》的歌词,送给书中的白月光纪言信先生和可爱的戚年姑娘,也送给所有喜欢这部小说,阅读这篇读后感的读者:预祝中秋快乐,月圆人圆。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因为誓言不敢听,因为承诺不敢信。

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程不一定好走。

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下篇江湖再见。

相关文章推荐:

《 》

《美人宜修》纪言信:与你共看细水长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