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前兩天,我收到了一位寶媽給我發來的一份郵件,信件的內容是:孩子最近總是喜怒無常,容易情緒化,一點點不愉悅的小事就讓他號啕大哭,而且哄了很長時間才能慢慢恢復。然後有時候又突然毫無緣由地大笑,問他為什麼哭,為什麼笑。孩子都答不出來,為此感到十分納悶。

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孩子的情緒總是毫無緣由,讓人捉摸不透。其實,孩子總是喜怒無常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孩子並不認知自己的情緒,更不懂得如何去控制情緒。

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孩子"喜怒無常"說到底還是情緒控制不到位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年紀小,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強,並且對於自己的情感也只懂得簡單地用"開心"或者"不開心"來描述,但對於其他的情感例如驚喜、驚訝、憂鬱等情感卻很模糊。我們常看見有許多的孩子總是給人一種"變臉"的感覺,上一秒開心的哈哈大笑,一下秒又突然號啕大哭,這讓許多的父母感到很納悶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其實,孩子"喜怒無常"說到底還是孩子不懂得"控制情緒"。

曾經有研究人員做過一個名叫"蜘蛛恐懼症"的實驗:

將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分為三個組分別用不通的方法來嘗試克服自己內心對蜘蛛的恐懼。

第一組採用的是轉移注意力的辦法,組員們去想象各種與蜘蛛無關的事情;

第二組用的是一種讓人不害怕的方式,比如安慰自己說:"蜘蛛很小,一點都不可怕,它是很安全的。"

第三組的組員是對自己對蜘蛛的恐懼感進行細分,比如:"這蜘蛛的身體讓我感覺到很噁心,蜘蛛的行為讓我感到很害怕。"

研究表明,能夠將自己的恐懼感進行細分的小組,對自己情緒的調節方面做得更好。

美國心理學家巴瑞特教授曾經也提出了一個"情緒粒度"的概念:

情緒粒度小的人比較能夠把控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但情緒粒度大的人往往對情緒的感知十分模糊,一般只有"棒極了"或"糟透了"這樣的感覺。

而孩子"喜怒無常"也正是因為孩子的情緒粒度比較大,對自己情緒的認知和控制不強,所以才會常常受情緒所支配。

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學會“控制情緒”是孩子的必修課

  • 孩子的情商更高

情商是什麼?它指的是一種自我認知和控制的能力指數。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經到世界各地演講,向人們講述了情商的重要性。

他曾說:"一個人的成功,IQ的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其它的因素,而其中情商佔很大一部分因素。"

丹尼爾也對情商做出了五個向度:自我察覺、自我規範、自我激勵、同理心、現實檢驗能力。

在當代社會,對情商的要求已經遠遠超過了智商的要求,很多的父母也在想盡辦法地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但所謂的高情商,就是要有一種同理心,就是在別人還未說話之前你就讓別人感覺到舒適,備受人們喜愛的明星黃渤就是個很高情商的人,甚至被人稱為"情商王子"。懂得情緒控制的孩子們情商更高,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夠通過細微的信號,敏銳地察覺到別人的情緒,懂得尊重別人,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讓彼此間更好地相處。

  • 孩子的心理理論的發展更強

心理理論是指一種不但能夠理解自己也能夠了解周圍人的心理狀態的一種能力。在發展心理學上,瞭解自己和周圍人的情緒是人的一種本能,通過了解,才能夠促進彼此之間的聯繫,人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

孩子們若是懂得"控制情緒",就能在生活中更加清晰地分辨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的情緒小怪獸》一書中,作者將情緒分為快樂、傷心、生氣、害怕、平靜五種,無論是一件事情是什麼,都會包含著這些情緒。孩子們若是懂得認識這些情緒,就能更好地去理解周邊人的情緒,有利於促進對他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從而讓自己的心理理論發展越來越成熟。

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 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表達能力更強

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表達能力並非是天生就能夠擁有的,後天的學習和鍛鍊才能讓孩子不斷習得這種能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同齡的孩子,有的孩子能夠講一件事情或自己的感覺完整清晰的表達出來,而有的孩子卻一說話就斷斷續續,含含糊糊,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自我認知和表達能力不同,而那些懂得"控制情緒"的孩子往往也是表達能力較強的那一類,這主要是因為情緒是人內部的一種感受,是不可觀察的。最好的表現情緒就是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藉助語言的力量。當孩子逐步地瞭解和認知自己,懂得"控制情緒"的時候,表達事情的時候也自然更加自信,更加流暢。

解決喜怒無常還需從"認知情緒"開始

  • 將孩子的情緒粒度化小

2005年,耶魯大學情緒智能中心開始在全世界1000多所小學中教授孩子認知情緒,提出孩子認知情緒應該涵蓋五個方面,包括知道自己和別人情緒的存在、用準確多樣的詞彙細分情緒、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和後果、表達情緒、控制情緒。

在許多孩子們的視野裡,總是將情緒表達為兩種開心或不開心,但其實在中文裡,表達情緒的地詞彙達到500多個,所以父母要學會在孩子小時候多教孩子一些表達情緒的詞彙,可以從最基本的7個情緒詞彙開始,開心、悲傷、害怕、驚訝、生氣、驕傲、害羞,然後慢慢地加深引入更加複雜的情緒。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教育孩子學會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和結果,瞭解情緒產生的來龍去脈,以便在以後的經歷中能夠更加運用自如,將瞭解情緒的技巧內化為大腦中的自然反應,更好地應對生活出現的種種問題。

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 將"情緒"進行形象化

動畫片《頭腦特工隊》中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情緒通過設計5個形象鮮明的小人物向孩子們解釋什麼是情緒。 對於孩子來說,乾巴巴地為他們灌輸情緒的概念,他們並不能夠真正地理解並運用,通過形象化的方式來解釋情緒,更能夠加深孩子們的體會感,引發孩子的思考,幫助她們懂得處理情緒。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學習如何將複雜的情緒形象化地表達出來,可以用一些不同的動物來表達不同的情緒,例如兔子表達的是一種溫和平靜的情緒,狼表達的是一種兇猛,暴躁的情緒等。

《頭頂上有鸚鵡的女孩》一書,作者就巧妙地將情緒"形象化",書中充滿著許多的想象和隱喻。例如當女孩的好朋友離開了家,她感到很難過,並拒絕和任何人來往,這時她的房間裡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狼。

這時通過"狼"這一形象就向孩子表達出了一種悲傷和痛苦的情緒,這不但讓女孩瞭解到了自己的情緒,並且還幫助了女孩懂得如何去整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 閱讀繪本中找到"認知情緒"的方法

孩子們的世界應該是充滿色彩和圖畫的,對於孩子們來說,繪本閱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成年人在繪本中不僅僅能有得到美好的體驗,也更好地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對於"認知情緒"也有一些相關的繪本:

例如《我不敢說,我怕被罵》一書向我們展示了童年時代的情緒,大部分成年人早已離童年遠去,自然也會慢慢淡忘童年時代的情緒而認為童年是美好快樂的。但其實,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對於孩子們來說,童年也是充滿著許多壓力、沮喪的。

再如《生氣的亞瑟》一書,它描述了由於一個男孩的怒氣而毀掉了整個世界,通過閱讀此書或許我們會更加懂得孩子們到底在想什麼?在尋找什麼?媒體上對它的評論是:"重要而又令人歎為觀止的一本書,描繪了每個孩子都會碰到的,但又難以言喻的生氣或憤怒的情緒。"

所以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有關"認知情緒"的繪本,不僅僅能夠幫助父母更好地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也能幫助孩子去認知情緒和表達情緒,緩解喜怒無常的現象。

常說:"言傳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需要以身作則,千萬要警惕心理學上的"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從父母做起,從日常做起,培養出一個樂觀積極的寶寶。

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