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得从“认识情绪”开始

前两天,我收到了一位宝妈给我发来的一份邮件,信件的内容是:孩子最近总是喜怒无常,容易情绪化,一点点不愉悦的小事就让他号啕大哭,而且哄了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恢复。然后有时候又突然毫无缘由地大笑,问他为什么哭,为什么笑。孩子都答不出来,为此感到十分纳闷。

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孩子的情绪总是毫无缘由,让人捉摸不透。其实,孩子总是喜怒无常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孩子并不认知自己的情绪,更不懂得如何去控制情绪。

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得从“认识情绪”开始

孩子"喜怒无常"说到底还是情绪控制不到位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年纪小,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并且对于自己的情感也只懂得简单地用"开心"或者"不开心"来描述,但对于其他的情感例如惊喜、惊讶、忧郁等情感却很模糊。我们常看见有许多的孩子总是给人一种"变脸"的感觉,上一秒开心的哈哈大笑,一下秒又突然号啕大哭,这让许多的父母感到很纳闷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其实,孩子"喜怒无常"说到底还是孩子不懂得"控制情绪"。

曾经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名叫"蜘蛛恐惧症"的实验:

将患有蜘蛛恐惧症的人分为三个组分别用不通的方法来尝试克服自己内心对蜘蛛的恐惧。

第一组采用的是转移注意力的办法,组员们去想象各种与蜘蛛无关的事情;

第二组用的是一种让人不害怕的方式,比如安慰自己说:"蜘蛛很小,一点都不可怕,它是很安全的。"

第三组的组员是对自己对蜘蛛的恐惧感进行细分,比如:"这蜘蛛的身体让我感觉到很恶心,蜘蛛的行为让我感到很害怕。"

研究表明,能够将自己的恐惧感进行细分的小组,对自己情绪的调节方面做得更好。

美国心理学家巴瑞特教授曾经也提出了一个"情绪粒度"的概念:

情绪粒度小的人比较能够把控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但情绪粒度大的人往往对情绪的感知十分模糊,一般只有"棒极了"或"糟透了"这样的感觉。

而孩子"喜怒无常"也正是因为孩子的情绪粒度比较大,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和控制不强,所以才会常常受情绪所支配。

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得从“认识情绪”开始

学会“控制情绪”是孩子的必修课

  • 孩子的情商更高

情商是什么?它指的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控制的能力指数。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经到世界各地演讲,向人们讲述了情商的重要性。

他曾说:"一个人的成功,IQ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是其它的因素,而其中情商占很大一部分因素。"

丹尼尔也对情商做出了五个向度:自我察觉、自我规范、自我激励、同理心、现实检验能力。

在当代社会,对情商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智商的要求,很多的父母也在想尽办法地帮助孩子提高情商。

但所谓的高情商,就是要有一种同理心,就是在别人还未说话之前你就让别人感觉到舒适,备受人们喜爱的明星黄渤就是个很高情商的人,甚至被人称为"情商王子"。懂得情绪控制的孩子们情商更高,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够通过细微的信号,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情绪,懂得尊重别人,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让彼此间更好地相处。

  • 孩子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更强

心理理论是指一种不但能够理解自己也能够了解周围人的心理状态的一种能力。在发展心理学上,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情绪是人的一种本能,通过了解,才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系,人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孩子们若是懂得"控制情绪",就能在生活中更加清晰地分辨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的情绪小怪兽》一书中,作者将情绪分为快乐、伤心、生气、害怕、平静五种,无论是一件事情是什么,都会包含着这些情绪。孩子们若是懂得认识这些情绪,就能更好地去理解周边人的情绪,有利于促进对他人的心理状态的了解,从而让自己的心理理论发展越来越成熟。

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得从“认识情绪”开始

  • 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更强

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并非是天生就能够拥有的,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让孩子不断习得这种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同龄的孩子,有的孩子能够讲一件事情或自己的感觉完整清晰的表达出来,而有的孩子却一说话就断断续续,含含糊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不同,而那些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往往也是表达能力较强的那一类,这主要是因为情绪是人内部的一种感受,是不可观察的。最好的表现情绪就是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借助语言的力量。当孩子逐步地了解和认知自己,懂得"控制情绪"的时候,表达事情的时候也自然更加自信,更加流畅。

解决喜怒无常还需从"认知情绪"开始

  • 将孩子的情绪粒度化小

2005年,耶鲁大学情绪智能中心开始在全世界1000多所小学中教授孩子认知情绪,提出孩子认知情绪应该涵盖五个方面,包括知道自己和别人情绪的存在、用准确多样的词汇细分情绪、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表达情绪、控制情绪。

在许多孩子们的视野里,总是将情绪表达为两种开心或不开心,但其实在中文里,表达情绪的地词汇达到500多个,所以父母要学会在孩子小时候多教孩子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可以从最基本的7个情绪词汇开始,开心、悲伤、害怕、惊讶、生气、骄傲、害羞,然后慢慢地加深引入更加复杂的情绪。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教育孩子学会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了解情绪产生的来龙去脉,以便在以后的经历中能够更加运用自如,将了解情绪的技巧内化为大脑中的自然反应,更好地应对生活出现的种种问题。

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得从“认识情绪”开始

  • 将"情绪"进行形象化

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中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通过设计5个形象鲜明的小人物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干巴巴地为他们灌输情绪的概念,他们并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并运用,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来解释情绪,更能够加深孩子们的体会感,引发孩子的思考,帮助她们懂得处理情绪。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学习如何将复杂的情绪形象化地表达出来,可以用一些不同的动物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例如兔子表达的是一种温和平静的情绪,狼表达的是一种凶猛,暴躁的情绪等。

《头顶上有鹦鹉的女孩》一书,作者就巧妙地将情绪"形象化",书中充满着许多的想象和隐喻。例如当女孩的好朋友离开了家,她感到很难过,并拒绝和任何人来往,这时她的房间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狼。

这时通过"狼"这一形象就向孩子表达出了一种悲伤和痛苦的情绪,这不但让女孩了解到了自己的情绪,并且还帮助了女孩懂得如何去整理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得从“认识情绪”开始

  • 阅读绘本中找到"认知情绪"的方法

孩子们的世界应该是充满色彩和图画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绘本阅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年人在绘本中不仅仅能有得到美好的体验,也更好地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对于"认知情绪"也有一些相关的绘本:

例如《我不敢说,我怕被骂》一书向我们展示了童年时代的情绪,大部分成年人早已离童年远去,自然也会慢慢淡忘童年时代的情绪而认为童年是美好快乐的。但其实,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孩子们来说,童年也是充满着许多压力、沮丧的。

再如《生气的亚瑟》一书,它描述了由于一个男孩的怒气而毁掉了整个世界,通过阅读此书或许我们会更加懂得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在寻找什么?媒体上对它的评论是:"重要而又令人叹为观止的一本书,描绘了每个孩子都会碰到的,但又难以言喻的生气或愤怒的情绪。"

所以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有关"认知情绪"的绘本,不仅仅能够帮助父母更好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能帮助孩子去认知情绪和表达情绪,缓解喜怒无常的现象。

常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需要以身作则,千万要警惕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从父母做起,从日常做起,培养出一个乐观积极的宝宝。

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得从“认识情绪”开始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