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為什麼古人看重《中庸》


解惑丨為什麼古人看重《中庸》

大家比較熟悉“橫渠四句”,其實,張載少時熟讀兵書,曾在延州找范仲淹談西北防務,有意從軍以博取功名。范仲淹看出了他的潛能,勸他不必從軍,立志成大儒,並讓他回去讀《中庸》。張載最後成為關學的代表人物,在孔廟有牌位,被後人尊稱為“張子”。

朱熹講,《中庸》系孔子之孫子思所編撰,立足於傳承道統,重要的思想來源是“十六字心傳”,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朱熹認為,《中庸》是《四書》中比較難讀懂的一部,要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最後讀,“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他還說,《中庸》“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

《中庸》共三十三章。第一章天命是全書的綱,講了道和中和的含義,講了道統和中庸的境界。“致中和”,符合規律,是一種理想狀態。從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引用孔子的語錄來說明第一章的道理。第十二章是子思之言,呼應第一章,申明“道不可離”之意。說明君子所奉行的道,發端於民間,達到最高境界時便在天地之間。接下來的八章是“雜引孔子之言以明之”,既講了天道,也講了人道。其中第二十章問政,還講了“五道”和“九經”。第二十一章,是子思承接天道、人道,講他自己的看法。再後面的十二章,都是子思的觀點,對中庸所反映的天道與人道進行深入論證,銜接了“庸德庸行”,強調了修身至誠。

對中庸,有人理解為中游、中等,有人理解為保守、拘謹,還有人認為是消極和懈怠,這實際上是對《中庸》的誤讀。

解惑丨為什麼古人看重《中庸》

古人看重《中庸》,實際上是對理想狀態的嚮往和追求。孔子說,“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就是說中庸是最高境界,是最理想狀態,是最能體現內在規律的。儘管很難達到也很難持久,但仍然要修身至誠,以“庸德庸行”予以追求。

《中庸》中多次提到不能“過”與“不及”,確實有把握好度、把握好分寸的意思,但更重要的內涵是最適當、最佳、最優的理想狀態,是最高的境界。

《中庸》第六章引用孔子的話,說舜“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也就是激勵和運用人之所長,以最適當的方法對待老百姓,這也是一種最優的追求。

《中庸》實際上是對“十六字心傳”的論證與展開,回答了為什麼“惟精惟一”,是“允執厥中”。反過來看,“允執厥中”是“惟精惟一”,是最理想的選擇。《中庸》反覆講極至、理想狀態、最高境界,又強調很難企及、很難持久,但同時又講中庸之道並非虛幻,在天地之間、在人間,必須從自身修為著手、必須從至誠入手、必須致力於實踐,使理想與現實相聯繫相貫通。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尹漢寧),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