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部分人都誤解了“中庸”的意思

今天,我們正式開始聊《中庸》。

《中庸》是由子思所著,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是繼承孔門正統學問心法的曾子的學生。

曾子繼承孔子"一以貫之"之道而著《大學》,子思師從曾子而著《中庸》,可以說子思是孔門學問心法的正統繼承人。

而之後的孟子,則又是從子思手中接過儒家道統。

故而提起儒家,世人常稱之為"孔孟之學",也就是因這代代傳承之故。

到了孟子之後,正統儒家的思想便漸漸變了味道,而心法更是一度失傳。

尤其是到了宋代,雖《大學》中曾強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但實際上儒家思想早已成為帝王之學。

其人文文化更是在封建腐儒的發揮下淪為教條,不僅誤國害人,還致祖師孔子在後世無端揹負了罵名,實乃罪過。

瞭解了此背景以後,我們便不妨撇開誤會,嘗試重新去品讀《中庸》,去感受、繼承祖先博大精深的學問思想。

其實提起"中庸"這個詞,很多時候我們會感覺這個詞並非褒義。


其實大部分人都誤解了“中庸”的意思


很多人認為中庸就是"馬馬虎虎",就是"和稀泥"、"不上進",甚至還有人認為中國的問題就出在"中庸"這個觀念上,做什麼都隨隨便便,不確定明確的努力方向,以致總是碌碌無為。

這種理解其實就是對中庸最大的誤會,但這種誤會卻也賴不得別人,恰是因自家先哲的錯誤解釋而導致的。

宋代大儒程伊川雲:"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關於"中庸"這個詞程頤老夫子是這樣解釋的,中就是保持中正,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庸就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這是典型的理學觀點,這種解析看似宏大、精彩,但如果細細推敲,便會發現其言虛矣。

他說"中"就是不偏,那什麼才算是不偏呢?

若假定不左不右為不偏,那從左來看,中便已在右邊了,而從右邊看,中便已在左邊了。

所以中永遠是要相對來講,若強行設定一個概念就是絕對的中,那這個"中"就已經是大偏了,又何來不偏呢?

而"庸"即不易這個解釋則更不合理,世間哪裡有絕對不變的定理呢?

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其道理亦是不同的。

譬如說謊,若照傳統道德觀來看說謊就是不對的,但"善意的謊言"促成好的結果,那這個謊言便又是對的了。


其實大部分人都誤解了“中庸”的意思


所以關於"中庸"含義的諸多誤會,以及理學家後期死板呆滯的思想便是由此而來。

那麼到底"中庸"一詞該如何解釋呢?

所謂"中庸"即中和之用,庸者,用也。

這種解析絕非空穴來風,結合子思的老師曾子所著《大學》來看,《大學》的核心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之三綱,內明"明德",外用於民,終止於至善。

而關於內明的學養功夫則包括"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功夫次第。

此皆強調以"中和"人之心性修養為基礎,進而闡發出智、仁、勇之德,以此境界入世,來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外用,最終止於至善。

從心性入手,到人之個體之外用,再到天下太平的事業,皆是以"中和"之理而調之,此即是"中"之用,也就是所謂的"中庸"了。

這是根據道統傳承去看待,如從全文內容來看待,則更無處不體現出此含義。

《中庸》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關於"天"與"性"的概念,我們之前在品《大學》的時候曾進行過解析,"天"不是天空的天,也不是宗教中那個天神所在之天,而是形而上的本體之天。

而"性"就是我們人與生俱來能夠感受萬物,獲取外界信息的本能。

所以子思所謂"天命之謂性"也就是在做一個命名,把我們人一出生上天便賦予我們能夠感知外物的這個能力,叫做"性"。

其實佛家對於這個"性"有個類似的比較細緻的總結,佛家講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了這六根也就接收到到"色、香、聲、味、觸、法",這"能知"和"所知"其實就是"性"。

而之後"率性之謂道",這裡也就要特別去了解一下什麼是"率性"了。

"率性"我們其實時常都是有所體會的,有的時候我們一拍大腿"索性就這麼幹了!",這個"索性"其實就是"率性"。

這其實就是一種直覺性的行為衝動,這其中並不包含我們主觀思考的環節,是完全順從本性感受引起的本能反應。

比如天氣熱了,我們索性就把衣服脫了,天熱脫衣服誰都知道,不用思考。"

率性"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率性之謂道",也就是這種本能引發的反應就是"道",因為本能之性是上天賦予的,那我們順從上天賦予的本能之性那不正是所謂的"順應天道"嘛。


其實大部分人都誤解了“中庸”的意思


所以儒家所謂的"人心"和"道心"的區分就在這裡了,摻雜了思考和思慮因素的心即是"人心",而沒有了這些意識因素的心即是"道心"。

之後"修道之謂教",什麼是"教"呢?

有意識的去讓自己順應這個"道心",就是"教"。

其實我們的意識雖然看似是一體的,但其實如果細分是有好多層的,不過是因為多層意識平日裡如同亂流一樣並行,我們未曾察覺罷了。

比如早晨剛醒來的一瞬間,心中空空蕩蕩、清清明明,什麼念頭都沒有的狀態其實就是"道心",也就是我們的本性。

過了一會,緩過神來了,突然間各種念頭就都開始湧現,時而覺得餓了想要吃飯,時而想起還有工作要做,時而又記起一件很生氣的事情等等。

這時候心就亂了,佛家唯識宗管這種狀態叫尋求心,也就是心自己開始找事情琢磨了。

我們一般人平日裡基本時刻都保持著這種尋求心。

而學養水平高的人則不一樣,他們平日裡時刻都能監視這種尋求心,能夠在起心動念的瞬間將其察覺,並立刻就能夠讓這些閒思雜慮止住,迴歸心原本的清明純粹。

這種時刻監督和管控心念的過程就是"修道",也就是把"人心"中的是是非非修整乾淨,迴歸"道心"的過程。

子思管這功夫學養叫做"教",這也就是子思的老師曾子所述"知止而後能定"的道理了。

這是《中庸》的第一句,也是總綱。

僅從這第一句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庸》所講述的學問思想,絕對不是尋常理解的諸如"不好不壞"、"隨波逐流"等膚淺含義。

而是一門從人心性入手,來探索人之性命與天地萬物,以及人間之事之間如何合理相融的哲學思想,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