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相关阅读:

克里米亚战争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现代化战争,更是一场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战争。

不仅对于日后欧洲格局的演变,英俄远东对抗,法俄同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中俄之争以及日后的英日同盟、日俄之战等连锁效应。

这次战争的爆发同时有着政治、宗教、经济、地缘等全方位时代文化的烙印!

这场战争的搅局者就是法国。

想当年,呼风唤雨的拿破仑法国,拿破仑一世以其雄才大略、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把整个欧罗巴都打趴了,法兰西人对拿破仑简直是神一样的膜拜。

可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拿破仑一冲动就冲进了冰天雪地的莫斯科。

结果是,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拿破仑一世英名毁在了俄罗斯,准确一点说是毁在了令人窒息的俄罗斯寒冬。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拿破仑

在1814年时,反法同盟终于在沙皇俄国的带领下进入了巴黎。

拿破仑战败。

这一下,欧洲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二十多年一直被法国人打得鼻青脸肿的。

经过艰苦卓绝的七次反法同盟战争,最终大家一踊而上,对着法国一阵群殴。

才把拿破仑—这个欧洲的孙猴王给压到圣赫勒拿的岛礁下。

欧洲,拨开云雾见青天。

所以,最得意的是俄国佬,当俄国哥萨克骑兵趾高气扬,挥舞雪亮的马刀进入巴黎城时。

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就被誉为“神圣王”(意指神圣同盟),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那时的俄罗斯,就是欧洲的解放者。实现了自彼得大帝以来称雄欧洲的梦想。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彼得大帝

压制法国的神圣同盟

随后,俄、英、普、奥结成“神圣同盟”。

又在1815年《巴黎和约》规定制裁法国条款,二十年内,只要法国发动战争,各国就出兵6万,征讨法国。

一下子把法国踩在脚下20年。

随后,神圣同盟在盟主俄罗斯的带领下又镇压了“意大利革命”。

此时,沙俄觉得欧洲霸主这个感觉特别美妙。

自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灭亡。沙俄就成了东正教继承者,以东正教为国教,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沙俄一直以保证基督教的宗教信仰为使命,宣传圣教为目的,进行领土扩张。

1823年“西班牙革命”爆发,俄罗斯又叫小法去把西班牙革命给灭了,这时的法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827年7月,为了与土耳其争夺黑海地区,俄老大又叫上了英法,小法、小英,一起去收拾奥斯曼土耳其这个异教徒。

结果,三国联合舰队就把土耳其的海军给干掉了。

1828年,俄罗斯因希腊独立,又向土耳其宣战。

最终,土耳其战败与俄罗斯签订《亚得里亚诺堡条约》。俄罗斯以保护者名义又“保护”了希腊。

俄罗斯强迫土耳其与希腊,规定东正教教会有高于天主教会的豁免和特权。

这一段时间,俄罗斯谈笑间指点欧陆江山,有点自己找不北了。

而且越到后面,越是邪乎。

俄罗斯后院起火

习惯了在外面指手画脚,没想到自己后院起火。

1825 年 12 月,俄罗斯十二月党人为反对农奴制和君主专制。发动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大规模武装起义失败。

“十二月党人及他们的妻子”其实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这里不细说了。

总之,列宁把十二月党人称为“贵族革命家”、“贵族中的优秀人物帮助唤醒了人民”。

关键是这些十二月党人,是1815年俄罗斯打进巴黎时的高级军官,帝国精英,他们不象沙皇只看到表面的辉煌,他们却看到了法国的经济、文化、制度上的先进,回国后励志变革自己的祖国。

1825年,俄皇尼古拉一世费了老半天劲才把起义给镇压下去。

发现坏了,把法国革命刚打下去,反而把自己国家的革命给激发出来。

这一次虽然勉强镇压下去,结果给西欧国家看笑话啦。

法国人的卧薪尝胆

首先,法国人就很不服气,你一个农奴制的俄国土老帽,你以为是你把我打趴下的?

如果不是全欧洲国家都来群殴,咱们来单挑试试?

所以,法国人咬紧牙关、卧薪尝胆。在资本主义的机制下,乘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东风。

3年内就把赔款积极付清。

法国,高卢的雄鸡,重树法兰西的光辉才是所有当政者的合法性来源。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拿破仑三世与欧也妮皇后

所以拿破仑之后,无论是主政的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也好、还是后来的拿破仑三世也罢,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以重振法兰西光辉为使命。

英法和好

要重振法国,首先,就得把英国关系搞好,保证法国西北的安全。

这件事比较容易。先是把法国在埃及的利益让给了英国,让英国吃点甜头。

法国人也知道,英国人一直信奉的“就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人就是认准一条,“谁当欧洲霸主,就怼谁”。

法国人就暗地里挑拨英国,你看看,这家伙好象想在欧洲称霸喔。

英国人一听,啊,谁啊。

对啊,我怎么就没注意呢,还跟着俄国人去胡闹。

当年打拿破仑,七次反法同盟都是我大英帝国组织的。而且最后的滑铁卢战役,也是我们惠灵顿公爵任联军总指挥,这俄国土老帽闹什么闹?

1818年,法国人就和英国说了,咱们也是资本主义兄弟了,我也加入一下四国联盟?

英国人觉得挺好,大大咧咧的,支持!

于是,四国同盟的合约才4 年时间,法国就挤了个脑袋加入同盟。

这一下四国同盟就变成了五国同盟。

这事,让俄罗斯总感觉吃个了苍蝇似的。这四个同盟本来就是镇压法国革命的,怎么还把它给弄进来啦?

小拿,让法国再次伟大

法国这时候已经是拿破仑三世上台,小拿同志自然要恢复他伯父(拿破仑一世)的荣光!

此时的法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欧洲继英国之后的第二个工业强国。

法国虽然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战败,但法国陆军却仍是欧洲一流,尤其是经过工业革命的改造。

法国陆军可不是盖的。

实力是后盾,该是“让法国再次伟大“的时候啦!

是骡子是马,该拿出来溜溜!

离间俄奥

法国人又开始了第二步,对四国同盟中的奥地利进行利用分化,支持撒丁王国统一当时仍属奥地利帝国的意大利。奥地利本就外强中干,一看被法国人抓住了命门,一下子就软蟹了。

而且1850年,在普奥争端中,俄罗斯又拉偏架,站到了普鲁士一边,奥地利更是一肚子是火。

普鲁士自从被拿破仑战争打烂了后,就一直在改革封建制度,以及北德意志联邦统一市场。

更没有功夫来理这档子事。

拿破仑三世一看,终于把俄国给拆散伙了。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俾斯麦与李鸿章

设陷井于土耳其

拿破仑三世又出招了,你俄罗斯不是号称东正教的保护者吗?

法国向罗马天主教皇提出请求,法国将保护罗马天主教的圣地,维护天主教的利益。

罗马教皇一听,这好事啊,我代表全欧洲天主教徒全力支持法国!

这一步又奏效了。

拿破仑三世马上就派出拉瓦莱蒂侯爵,要求土耳其宫廷明确的承认,法国对大部分圣地教堂拥有保护权。并重申法国一直是圣地的天主教保护者,有数百年历史,不信,你看看当年条约。

1852年,土耳其宫廷一看,于理于实力上都讲不过。

反正保护权这事是个虚的东西,承认就承认了吧

于是,土耳其被迫承认:法国对耶路撒冷和耶酥出生地的伯利恒教堂等圣地拥有保护权。

这一暗招,可就打了俄罗斯的脸了。

俄罗斯一向视耶路撒冷为东正教圣地,以后东正教徒、斯拉夫会怎么看我?

这一回可激怒了沙皇,好不容易混了个欧洲老大当。

居然这土耳其都不听话,不给它点颜色不知道我是谁?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16-17世纪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土耳其是块大肥肉

这里就要说一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什么大家都要去招这个土耳其呢。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当时是一个庞大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地中海与黑海、亚得里亚海都是其内海,苏伊士运河也在其境内,这可是欧亚大陆的贸易生命线。

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巨大。

而要命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当时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当时也在土耳其境内,又是各大宗教的必争之地。

只是自从维也纳之战后,国势日衰。那日子就如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号称“西亚病夫”,这对咱们来说好象有点熟悉吧。

这可坑苦了土耳其这个老大帝国。

在欧洲列强眼中,土耳其可是一个比中国还要大的大肥肉。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1848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界

但土耳其与现在的伊斯兰不同,它是容忍各大宗教的自由,并已经开始改革。

但俄国不管这么多,这对于以东正教的保护者自居行扩张之实的沙俄来说,认定土耳其就是一个异教徒的反面好教材!

籍此理由,俄罗斯就不断以维护基督教文明的名义打击土耳其,先后发动了十次俄土战争!

所以,法国人选择土耳其作为激怒俄罗斯的地点也是深思熟虑的。

法国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与俄罗斯打上一架,才能给把俄罗斯拉下马。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俄罗斯

法国人请君入瓮

果然不出法国人所料。

1853年2月,沙俄一向自命东正教基督徒的守护者,哪里经得了土耳其这一“挑衅”?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希科夫亲王作为俄罗斯全权特使派往君士坦丁堡。其时巴尔干土耳其领地门的内哥罗(现今塞尔维亚)发生革命,土耳其军队开进塞尔维亚镇压。

俄罗斯要求土耳其苏丹,土耳其必须从塞尔维亚撤军,不得侵犯基督教徒权益。

1853年5月,土耳其以纯属内政问题拒绝了俄罗斯的最后通牒。

俄罗斯一看,土耳其小子这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是,马上与土耳其断交。

并在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现罗马尼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

土耳其一看,俄罗斯是要以宗教名义霸占巴尔干半岛,连带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并吞!

土耳其苏丹出乎意料的十分强硬,强烈要求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并迅速出兵罗马尼亚。

克里米亚战争帷幕拉开!

各国开战的深刻原因

俄国开战的原因:恃强凌弱的宗教战争与领土战争

俄罗斯为何这么容易果然掉进了法国人的陷井。其中就有四个原因。

第一:近三十年霸主心态,使俄罗斯膨胀的虚荣与傲慢,习惯了恃强欺弱的把戏。

第二:沙皇以为四国同盟里还有奥地利与普鲁士会支持俄罗斯,必竟有条约在嘛。

第三:沙皇认为他发动的一场宗教战争,一场圣战,目的是保护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沙皇把扩大俄罗斯版图当作自己的天赋使命,即使要与全世界作战,也要把自己的东正教帝国扩张到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

第四、俄国的农奴制导致国内市场狭小,以高关税保护本国市场,俄国资本家只能怂恿沙皇拼命向国外扩张,意图扩张商业贸易。

但这不可避免与英法等工业国发生冲突。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克里米亚战争的黑海地图

英国开战的原因:商业利益至高无上,去你的宗教至上

首先受不了的是英国人,当时英国正在印度、土耳其,还有中国大力发展贸易呢。

英国人一听,老毛子居然要把巴尔干通道据为已有,下一步一定是要控制地中海啦!

我才不管沙俄保护基督教东正教名义呢,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你俄国真以为自已是根葱啊,而且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罗马尼亚公国)可是英国的贸易伙伴。

你俄罗斯不仅要占我伙伴领土,还要独占贸易,你收我高关税,还要抢我的市场?

英国人出离的愤怒了!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多方贸易上,看出英国参战的经济原因!

第一,商业航业的命脉所在!

1821年土耳其进行经济改革后,英土的商贸往来交流密切。

1853年,英国每年有4000多艘商船停靠在士麦那和贝鲁特,总吨位为20万吨,进出口额达到1800万美元,而且土耳其还每年为英国提供70万夸特的谷物。

第二:由俄国单方面提高关税,土耳其成为英国第一大贸易进口国。

1845年英国对俄出口贸易1075万美元,对土耳其及希腊的出口达到1145万美元

1849年,英国对俄出口被降到了750万美元,对土耳其的出口却达到1200万美元,对多瑙河各公国的出口量也超过了俄国黑海各港口。

1853年,英国对土耳其出口更是接近2000万美元,是对俄国出口的两倍多。

土耳其正在成为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又是英国农产品最大的供应国。

当俄罗斯不断威胁罗马尼亚与塞尔维亚等多瑙河公国时。

英国的国内是一片哗然!工人上街,商人请愿,行会呼吁!

于是,英国国内掀起一阵阵保护大英帝国贸易生命线的运动,严重抗议俄罗斯的扩张主义行径!

英国政府必须采取行动了。可英国人还担心陆军力量不够,马上就联系法国。

问法国人,是不是一起干啊!

法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拉各国与俄国干仗,报一箭之仇!

法国人其实早已操家伙,摩拳擦掌的在那等半天啦。

一听英国人说,立刻装出一幅伸张正义的正面形象。好啊,英国兄弟,我全力支持你的正义事业,维护世界贸易秩序。

英国人一听,还是法国资产阶级兄弟好,那还等什么,干吧。

是可忍孰不可忍!

1854年2月,英法两国对俄发出最后通碟!

沙皇俄国首先就搞错了。

第一,他还以为打个土耳其还不象之前一样象捏死个臭虫似的,没想到英法会联手站在他的后面,这两兄弟早就看不惯沙俄的所作所为啦。

其二,他还以为普奥两国会支持他,当1854年初,英国谈判代表团到彼得堡做最后努力时,尼古拉一世对英国人说:“你们不要以战争威胁我,而我可以依仗柏林和维也纳”。

可是,沙俄没想到,普鲁士自已还在忙着资本主义的改革与联邦的整合,对那地区没有一点兴趣。

这时的奥地利已经对他是满腹牢骚,恨不得趁机踹上一脚。何况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此时正忙于迎娶来自巴伐利亚的美丽可人的茜茜公主,那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刚开战,两国就宣布中立,这一着又漏算了。

其三,沙皇尼古拉一世以为自已本土作战,有天时地利人和。以为自已占据地利、人数的优势。

可最后,他自已还是错了。

当了半个世纪的霸主,却没有发现差距的大哥。

这时,尼古拉一世还和大清的皇帝一样。

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而且技术与人才、工业实力的较量。

沙俄与英法实力对比,全方面落后

1、主战武器步枪——线膛枪取代滑膛枪

当时的英法已经装备了有膛线的米尼步枪(枪管内设有旋转的膛线)。而俄国人还是老式前膛枪。

法国人研制了米尼步枪、米尼铅弹。米尼锥形铅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

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软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骤压可以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铅金属比铁质容易变形),刚好紧贴枪管的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火药爆炸造成的燃气推进力足,密闭性好,又可以使弹头在枪管内旋转膛线引导下高速旋转。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米尼子弹

线膛步枪的子弹旋转出去后,子弹的速度与穿透力均大大强于之前的步枪子弹。且受空气风力影响较小,射击准确度也大幅提升。

米尼步枪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慢,滑膛枪射程精度太低的问题,使得步枪超过火炮,成为当时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

当时,米尼步枪比滑膛枪的最大优势在于射程和精度。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只有130多米,并且精准度很低。而米尼步枪有效射程达到500米,可以在更远程打击敌人。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米尼步枪

2、陆军新战术:散兵线对方阵

线膛枪装备改变了数百年来的战争阵型,不再是密集的方阵战术,取而代之的是散兵线队形,可以避免被对手火力密集杀伤。而俄国军队的密集队形将在更远的距离上遭到精确火力射击。

3、蒸汽战舰大规模装备英法海军,成为风帆战舰的克星:

俄国战舰还是老式风帆战舰,而英法海军已全部采用蒸汽式战舰!无论从吨位与航速上都遥遥领先沙俄!

4、战地通迅:电报对快马

由于电报在英法的广泛使用,英法各部队之间已启用了电报传输,俄军部队的配合却仍是采用中世纪快马传报。

5、交通运输上:铁路对马车

英法的铁路业已经很发达。在战争期间修建了一条长达七公里铁路,从巴拉克拉瓦基地到塞瓦斯托波尔的运输铁路。

通过蒸汽轮船连接铁路,可以将战争物质源源不断的送到塞瓦斯托波尔的前线。虽然远隔千里,但运输力极强。

而俄国人只能够依靠老式的骡车从遥远数千公里外运输物资,有时,一门重炮翻山越岭,过沼泽河流,仗打完了,炮还在路上。

中国人常说事不过三,这种一误再误又还误,那就是自取其辱啦。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俄罗斯骑兵

克里米亚战争的序幕拉开!

两个时代的海军

锡诺普海战,土耳其7艘护卫舰和2艘轻巡洋舰被俄海军击沉,土军死伤3000人。这是世界风帆战舰时代最后的辉煌。

在俄国黑海舰队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随着英法海军的赶到,俄海军上将纳希莫夫一看大势不好,下令俄国黑海舰队立刻躲进了塞瓦斯托波尔的港口。

接下来,英法联军在塞瓦斯托波尔以北的卡拉米塔湾登陆,准备攻克港口,围歼黑海舰队。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克里米亚战争后期图

两个时代的陆军

俄国初战就失利,俄军在罗马尼亚遭遇土军顽强抵抗,土耳其军队也是三军用命,俄军居然被土耳其这个软柿子给击败,退回国境线。

在黑海战场,英法联军登陆,随即便爆发了阿尔马河战役。

可笑的是,当时英军司令拉格伦勋爵,曾在滑铁卢之战中被拿破仑法军打断了一条胳膊。现在又和昔日的敌人拿破仑三世部队团结一致,向曾经的盟友俄国发起攻击。

阿尔马河战役中,联军以横队队形排列,向3万多俄军发起攻击。俄军比英军兵力多出一倍多。但英法联军火力之猛,一开始就把俄军阻于路上,俄军只能眼睁睁的被米尼步枪一群一群地压趴在地上。

两侧的联军炮兵不断地把炮弹射向俄军,使俄军官兵受到极大打击,纪律已经约束不了潮水般地溃退的俄军。

俄军退向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在此处,俄军集中了近三十万部队,准备在这里顽强抵抗。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全景画《守卫塞瓦斯托波尔》

两个时代的军事系统

但随着联军的港口到要塞的铁路铺设完成,联军的药品、食品、弹药、武器等源源不断的运往塞瓦斯托波尔前线,又可以把伤员等及时撤回到后方基地。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很快被联军合围。

俄军一次次的解围战。不仅武器跟不上,而且通迅系统更落后。根本不能灵活协调各部队,有时候左边部队不知道右边还在不在,有时候明明右侧部队突破了,左侧又还在等待。

反而联军的电报发挥了巨大的协调作用。在巴拉克拉瓦战役中,俄军指挥官缅希科夫命令漫天遍野的轻骑兵英勇冲锋,猛烈如排山倒海一般的冲锋,有如五年后的八里桥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第93萨瑟兰高地,步兵击败俄骑兵

此时,法军收到英军紧急补防的电报,赶紧派第4步兵师封堵缺口。

一片片倒下的俄军士兵哀鸿遍野,四散奔跑的马匹嘶叫长空,俄军的冲锋悲壮得象飞蛾扑火似的壮丽。

法国指挥官不禁叹道:“太美了,可惜这是战争。”

1855年8月16日,俄军最后一次解围,以阵亡8000人的代价宣告失败。

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同一时刻的总攻

1855年9月8日11点30分,联军发动总攻,世界战争历史上,第一次各部队校对时间在同一时刻,发动进攻。

在近1000门大炮同时猛烈的炮击后,法军麦克马洪师进攻马拉科夫要塞。仅仅10分钟,要塞落入法国人的手中。

在长达十一个半月的围困战期间,双方共挖掘了一百二十公里的战壕,发射了一亿五千万发子弹和五百万发各种口径的炮弹。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克里米亚战争的黑海

最终,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俄国黑海舰队被全歼,海军上将纳希莫夫被击毙,沙皇尼古拉一世在绝望中死去。

整个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以30万多万军队对阵8万多英法联军,本土作战,以逸待劳,但整个战争却如同一场吊打。

如果不是霍乱及时爆发,导致英法的近4万士兵的伤亡,结局可能更惨。

告慰拿破仑

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是奥地利对俄国的最后通碟,这时,新婚燕尔的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一世,心情良好的派出埃斯特哈兹伯爵,带着奥地利帝国的最后通牒到达圣彼得堡,要求俄罗斯接受停战。

新任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全军覆没与众叛亲离之下,只得接受停战。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最后一名曾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俄军战士,摄于1903年的莫斯科

策动战争的法国人认为,已摧毁当年打败拿破仑的神圣同盟,掀翻了沙俄这个压在头上数十年的伪霸主。

法国重新成为欧洲强国的目的也已经达到,法兰西人终于可以告慰拿破仑的在天之灵。(普法战争则是另一个幽灵的诞生)。

倒是英国人还很不服气,觉得这场战让法国人出尽了风头,还想继续打下去。

但拿破仑三世希望不至于过于削弱俄国,为牵制普奥,示好沙俄,决定停战。

1856年3月30日,英法俄土奥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俄国归还所有占领的土耳其领土。

克里米亚的后续效应波及甚广甚深!

一、俄罗斯的改革与不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说。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让俄罗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的确,当时俄国有90%的人是农奴,没有自由更缺乏教育。这样的农奴士兵大部分连机械都没有碰过,与英法的工人、自由农组建的士兵相比,孰胜孰败,可想而知。

1861年1月14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废除国内的农奴制,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有名的1861年改革。

虽然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但仍然推动了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发展,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但是,又由于俄罗斯的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很多的封建残余。还是导致俄国在1904年居然被后起之秀日本打败,又导致了1905年革命及俄国的议会改革,又连锁影响了大清帝国下决心于1906年的实行预备立宪改革。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感叹的想起中国,一定要被人打得鼻青脸肿时,才想到要进行改革。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发动战争,在绝望中死去的尼古拉一世

二、俄罗斯远东战略危及中国

从此之后,俄国人明白,在欧洲是没法混了,只能把战略眼光放到了远东。

却惊喜的发现昔日强大的大清帝国正处在内外交困之时。

又导致了1858-1861年,俄国逼迫被“发捻内乱”搞得头晕脑涨的大清,割让北部边疆150万平方大片领土。

并一直虎视中国新疆与东北近百年之久。

三、英俄远东利益的对抗

之后,英俄在远东的对抗,形成了远东局势长达半个世纪的大变化。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左宗棠西征贷款来源(资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1、1875年,中俄伊犁事件发生,俄罗斯霸占中国伊犁。左宗棠西征新疆,背后就有英俄对抗的影子。西征军费1595万两白银的六次军事贷款,全是向英资银行或由洋商向英资银行借款筹借,最后俄罗斯被迫交还伊犁。

2、1895年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还辽

在甲午之后的,一心盯着远东的俄国,看着日本独吞中国辽东利益,极为不甘。发起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还辽,逼迫日本把吞进去的辽东吐出来,让小日本感觉得极为羞耻,发誓复仇。

3、俄国在假口中国内乱,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1900年庚子事件之后,俄国在假口中国内乱,占领中国东北地区,拒不退兵。并进入朝鲜,引起日本的旧恨新仇,更使英、美等各国感觉利益受损。

4、英日同盟与日俄的战争

1902年,英国为对抗俄国独占远东利益,大英帝国破天荒的与小日本结盟,把个小日本高兴坏了。

1904年,英日结盟之后,日本这个小打手,即刻发动了日俄的战争。俄国又战败,使得俄国从中朝两国退出,日本获得在东北铁路的利益,使东北幸运的回到大清手里。足见深刻影响了近代远东军事格局。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1884年中国电报网络

四、对于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后,线膛枪及电报在军事上的应用已经相当重要。

1、近代化的军事与电报

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等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81年,李鸿章奏准清政府成立中国电报总局。

在1884年的清法战争中,清军已普遍装备了线膛枪和后膛枪等装备及弹药。电报已经紧急拉通至越南战场、浙东战场、台海前线,各战场与京畿的军事联络在一二天内即可通达。相比于前二次中英战争的驿站快马式军情传递,中国的军事水平算是前进了一大步。

所以,清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结局最不坏的一场战争,而电报、武器的及时引入也是居功至伟。

2、蒸汽战舰的出现与中国海军。

惊㤉于西方蒸汽战舰的威力,促使中国海军开始建立。在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事件中,中国超勇、扬威两巡洋舰及时赶到压制了日本海军。在日后的黄海大战中,中国海军虽然战败,但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而且中国海军的出现最主要的是确立了中国的海疆与海权利益。

3、后勤救护系统

克里米亚战争中出现了著名的南丁格尔护士,以及南丁格式创立的战场救护保障系统,一直延续至今。可惜中国直到甲午之后才学到,而率先学到全套本领的日本却占尽先机。

影响世界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因,沙俄坠落、法国复兴与东亚剧变

成功,是痛苦的自我变革。

一场克里米亚的战争,波及世界的格局,甚至改变东亚的命运。

回过头来看,早在30年前,俄国就经历过一场波及全国的十二月党人革命。十二月党人数千军官身为贵族,却为废除自身的贵族特权,争取农奴制取缔,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结果却被沙皇残酷镇压。

然而,之后的沙皇却仍然妄自尊大,不能睁眼看世界,尤其怕农奴制改革影响自身利益。

直至丧师失地,君臣相泣之时,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可见所有老大帝国的毛病都是如出一辙!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而与此不同的是,1860年代,德意志人却在欧洲战乱中吸取了教训,经过施泰因和哈登堡以及俾斯麦等人的不断改革,主动改革容克封建贵族体制,悄然完成封建王朝向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的成功过渡。

预示着欧洲大陆的又一次大变局。

相关资料:

《克里米亚战争的经济根源》论文 赵永沦

《克里米亚战争:被遗忘的帝国博弈》作者:奥兰多·费吉斯

《克里米亚战争与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的发展》 宋晓东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论文 张桂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