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独生子女,以后要是死了,连哭都没人哭了,还要办丧事吗?

何娟j


我老丈人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老人在生前要多对他好点,到了死了以后对他再好也没用”。要孝顺老人就要在老人生前,死后再对他好,无非就是丧事办的好点,而且丧事办的再好,那也是给亲戚看的,给外人看的。人死如灯灭,万物皆空。这对于过世老人来说还有啥用呢,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不是人死后丧事有没有人办,而是人老后养老怎么办。而且子女多的家庭,老人的丧事也不一定就办的好。

我老家也是农村的,村里面基本上每年都会有老人过世,去年村里就有个老人去世了,然后在家里又放丧乐,又请人唱戏。因为我家和那个老人是有点远亲,所以也被叫到他家吃饭,坐坐,充充人气热闹热闹,当做为老人送行。那时我也去了,所以也就碰到这事了。

那晚吃完饭后,大家就坐在那聊天,突然听到两个人吵了起来,反正是越吵越凶,不过一会两人就打成了一团。因为我离的比较远,刚开始也没看清是谁。反正能听到各种辱骂声,包括对对方父母的。后来走进去想劝架时,才发现原来是过世老人的两个儿子打了起来。当时那种场面极度尴尬,所有在场的尤其是老人的亲戚们脸都绿了。

劝完架后,我就和家人就回去了,反正一路上我爸一直在摇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架,不过原本办的蛮好的一个丧事,就被这一架给闹成笑话。老人还没入土,两个儿子在灵堂前打起架来并辱骂了自己,这样的丧事还不如不办。


嘉佑tx


我是独女,给我爸守灵时老公哥哥陪着,爸爸生前癌症几年都是我一人照顾,我爸爸最后几年有笑有开心,在我精心照顾下到临走体重也没有减轻 ,健康时130临走130,最后几个月我跟照顾宝宝一样照顾爸爸,调闹钟4小时冲一次奶,在床边衣不解带,里面加蛋白粉葡萄糖核桃粉,每天喝的水用人参片灵芝粉三七粉枸杞红枣黄芪这些混合,本来查出来就是晚期骨转移医生说不过几个月时间,在我精心续命下活了3年,还经常开车带爸爸去参加群聚会,唱K郊游聚餐之类的,尽量让他开心,走了跪着守灵一晚,三天后开追悼会然后火化,爸爸说一切从简,我觉得生前对爸爸好比死后乱嚎重要多了,这是爸爸去世前一周拍的,和癌症期间拍的,我带爸爸去唱K那张我都准备生宝宝了,现在爸爸走了4年了,我天天都在想念爸爸,我爱你亲爱的世上最好的爸爸








慧68092416


人死了,丧事肯定要办!

这无关儿女多少。

哪怕在农村,那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去世后村里也会为他们举行葬礼。这是“人”最起码的尊严和待遇。

至于说死后有没有“人”哭灵,那是另外一回事!

个人觉得:只要生前孝顺,把老人侍候得周周到到,死后怎么样真的无所谓!人死如灯灭,人都死了,埋进土里了,“其他”的人哭或不哭有什么关系呢?

我湖北人,姐弟三人,大姐远嫁广东,二姐远嫁新疆,我和妻子在苏州工作。

10年的时候,家母病重,两个姐姐路远无法回来伺候,我和妻子关掉苏州的工厂,回家伺候老人,直到老人去世。家母病逝后,家父又病倒,于是又接着伺候家父,直到12年年底家父去世。

很多人都说婆媳关系不好,但我妻子和我爸妈的关系相当不错,情同母女。我爸妈对儿媳远比对我两个姐姐要好,而我妻子对我爸妈也远比对我丈母娘老丈人要好。(13年的时候,还被评为全县最佳儿媳第二名,得过一面锦旗和2万元奖金。)

说实话,当初家父母去世,出殡的时候,我一声没哭,一滴眼泪没掉。不是说不难过,而是觉得没那个必要!!!人都死了,再怎么哭,人也活不过来!苦给谁看呢?有那个精力假惺惺的装模作样,还不如赶紧把事办完,回来把活着的老人伺候好!!!

我们老家的风俗:凡是土葬,如果是上半年入土,必须在农历七月十五前立碑;如果是下半年入土,则必须在次年清明节前立碑。家母11年去世,家父12年去世,但是一直到去年(18年)清明节才立碑。不是说手中没钱,立不起碑,而是觉得实在没那个必要:自己的父母,自己亲自送上山,亲手入土为安,难道还怕扫墓时找不到?至于纪念,在心中就可以了,“心香一瓣”,远胜浊酒三杯!(之所以又立碑,只是风俗所驱。)

我就一个儿子,独生子。儿子谈了一个女朋友,兄妹两人,也算得上是独生女。

16年的时候在武汉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准备给他做婚房。因为结婚还早,就把房子出租了,赚点租金。

今年春节儿子说可能今年会结婚,需要房子,但武汉那房子签的是长租合同,一时还不好收回,于是在老家县城花了30多万买了两套小产权房备用。

本来打算只买一套小户型给他过渡一下就算了,我和孩他妈住乡下老房子。结果儿子死活不同意,说我们都老了,没有理由不给我们养老,大家住在一起方便照顾。所以权衡之下,买了两套小户型,一梯两户门对门的那种。

说实话,我们在武汉房子和苏州的一套小公寓房的租金足够给我们养老,儿子儿媳的钱我们不一定会花他的,但是他们能有这份心意我就很开心。

现实中,有很多人生前不孝顺,或者说孝顺的不到位,等老人死后,大操大办:请人哭灵、请剧团唱戏、请道士念经、买大墓地、造大墓园……美其名曰“孝顺”,甚至说给自己的儿孙听,让自己的儿孙学习和继承自己的“孝道”——这一切都是造孽!自己骗自己,有意思吗?有用吗?

言传身教,有样学样。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所以说,活着才是根本!生前孝顺才是真孝顺,死后抹眼泪那时叫装逼!举头三尺有神明。装逼是要遭雷劈滴!


harsny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父亲过世的那段时间。

我是90年的独生女,成年以后就一直在外地工作,刚开始工作两年才回一次家过年,家里就生病的父亲和瘦小的母亲在照顾他。我也不是不想回,实习被安排在外地也没有办法,而且外地工资是高点。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老爸长年患病需要吃药维持,长大后老爸退休了有退休金稍微好点,妈妈是个不管事做不了主的人,我爸生病期间还得操心,但她也很辛苦,45岁左右头发就白了一片,看着很是心酸,两个老人相依为命,唯一的女儿又去远方工作。12年我爸死活要我回家好像他预感到了什么,于是我回到老家,没想到6月份爸爸真的走了,在他病危那段时间我真的很难受,爸爸走的那一天我简直快崩溃了,老妈啥也不懂,我一22岁的女生也不懂怎么操办这事,好在家里亲戚帮忙,这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在该有多好,凡事还能商量一下。

都说独生子女好,那是在家里条件好氛围好的情况下,像我们这边家里条件不咋地独生子女小时候照样过得苦,长大了更苦。有人说有兄弟姐妹也帮不了你什么忙,但也不是每个有兄弟姐妹的家庭都那么冷漠。不求兄弟姐妹们能给我多少钱花,只希望家里有事时我们能一切解决商量。

我现在结婚了,老公又是个独生子,他小时候家里条件比我更惨,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长大后家里建房子还有结婚完全是他一人之力。我们结婚了,要抚养老人和孩子,自己还要生活。

我知道又有人说了,家里条件不好如果当时生了二胎那更完蛋,可是我附近的条件差不多的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也照样完成学业,照样和我们一样,我们独生子女的也不见得过得比他们优越。

我真的一点体会不到独生子女的快乐。😔


游乃游去的鱼鱼


其实老人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是从那个年代走过了的,在他们的脑海中还是养儿防老的那种观念,老人年龄大了,需要子女们照顾,一旦一人有事,其他子女都可以轮流照顾,这样每个子女都有“开白”期,可以静心的做自己的事,而且父母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不至于“无人问津”。

更让老年人担心的就是这种124的家庭,即1个孩子,两个年轻人和4个老人,表面看这种结果的家庭真的是负担沉重,年轻人不仅要照看孩子,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和照顾四位老人。

但实际上,这种担心也有些过于悲观,有点杞人忧天之感。

1、现在的服务很周到、全面

我们平时也能发现,现在的养老院遍地都是,就是说,现如今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机构很多,里面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都很全面完善,老年人一旦入住,基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衣食住行样样齐全。跟家里没有什么区别,尽管儿女不在身边,但照顾的人始终不离其左右的,甚至比子女照顾的更周到、更专业。

2、国家政策的倾斜

现在跟以前不同了,老人都有了自己的退休金,这些退休金用于养老也是绰绰有余了,尤其是现在国家也加强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在不断地上调养老金的发放,一方面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虽然子女少了,但这并不影响到他们的防老,完全没必要担心自己的晚年问题。虽然每个子女都将面对“124”的家庭结构,但在国家的优惠政策面前,也不会感觉到更大的压力。这不得不说,国家的富强,环境的优越,给我们广大群众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说天评地盐城哥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老人死了,确实哭的人真的不太多了。有儿子的儿子儿媳,孙子或孙女。有闺女的只有女儿女婿,外孙或外孙女。其他的人,都与己无关,被人哭丧是不可能的。

哭丧是对老人的一种思念,是对丧父丧母情绪的一种发泄。因为哭的人少了,就不办丧事,把老人一埋了之,对于孝子贤孙来说,无论如何是过不去这个坎的。

不过,家里只有一男或一女,丧事办起来也确实难以象以前一样圆满的。

比如说,扫墓时,应由儿媳去,如果没有儿子,扫墓这一项就没有人或只能让女儿代替了。

再如,送终时,儿子摔盆,女儿拽绳,因为儿子女儿只有一个了,这个就很难办到了。有摔盆的就没有拽绳的,有拽绢的就没有摔盆的了。

三如烧七纸,大七头都得由女儿糊花,如果没有女儿,这个风俗就没有人去做了。

总之,丧俗因为独生子女多了可以简化,但要彻底取消葬礼,我感觉无人能够接受的。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现在好多独生子女,以后死了哭都沒人哭,还要办丧事吗?其实这个问题在农村人多,院子大好办多了,有自己的地可做坟地,花费少些帮忙的人多,如果在城市,家中只有一个子女的话,老两口一个先过逝了,活着的一个肯定坚强的把老伴稳稳妥妥的送走,不管士葬,还是火,葬,不管哭的人多人少都要打起精神送走,走在前边的昰有福之人,有人为他打点,为他哭泣,让的安心上路,最难的是活着的一个,孤苦怜丁的不知以后怎过,到最后病了连个照顾的人都沒有,只有靠儿子,辛苦儿子了,早早告诉儿子一切从简,从医院直接送火葬场,完事了把骨灰撒大海,不需要哭泣,不需要告别仪式,悄悄的来,静静的走,一切随缘,谢谢儿子,孙子把我送走。

+


张风琰


我就是独生子,母亲因病去世,走的很急,自己年轻不懂规矩只能找长辈和堂兄弟帮衬着,把后事办了,因为墓地来不及先只能找了一小块地方,办好丧事,走出墓地,看到母亲在那一角,感觉自己羞为人子,实际平时和母亲相处并不好,因为性格原因,母亲和人相处很难,性格比较任性,虽然母子相处没有大仇,但几十年都在吵架(小时候和父亲吵,后来离婚了)确实很磨人,最后只能分开住(我出钱租房子给她)住院基本没有人换手,没办法,我也要强,不想麻烦别人,一个月在医院瘦了7斤,每天2200的费用,导致最后想找块好点墓地都难,所以一直2年没有立碑,一直到今年生活开始正常,略有结余,给买了块好地(单独的,怕她和别人吵,哈哈)立碑了,心里压了2年事总算松了口气,花了几万,虽然手头又没多少了,但我觉得,无论如何,母子一场,皆生的缘分,不求母亲是否接受,只是完成人子的这份责任,所以父辈不要想那么多,后辈自有办法,虽然艰难,但人总要学会去承担这些琐事,这就是生活,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悲壮热血


我是传奇718


最近孩子爷爷突发脑梗,半边身子动弹不得,家有儿女五人,大儿子基本已经与老人脱离关系,三个小姑子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伺候老人的重担就压在我们身上,从住院的费用到平时的饮食起居我们承担!但是老人心里对其他儿女还是心有所向的,因为我家那位本来就不受父母喜欢,我们做的再好也不能温暖老人的心!

现在我经常告诉我唯一的儿子,我死后不办任何丧事,最理想的就是遗体捐献!其次就通知相关部门拉走火化,处理骨灰最好的办法就是撒入大海,如果没有时间与精力,那就直接放进抽水马桶按键按下了事,以后也不用麻烦每年祭奠!


莲心0202


生活在小县城,偶尔傍晚还能在街上看到有送葬的队伍,队伍没有以前那么长,氛围也没有以前那么浓,感觉就是走个形式。

前面有人吹着喇叭,后面一群人披麻戴孝,手里拿着一根缠着白纸的棍子,走到路口就停下来跪拜,然后放鞭炮,从远处看,感觉大家似乎都很伤心,细看才发现,大部分人漫不经心,有的在聊天,有的时不时看看手机,甚至还有的在说笑,真正伤心的没几个。

我非常不喜欢这样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人在父母年轻时不孝顺,等他们过世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装得像个孝子贤孙,一点意思都没有。

前段时间听说现在有专业哭丧的,那哭声惊天动地,听着落泪,闻着伤心。可是这只会让知情人觉得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