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后11年,唯一幸存班级学生告诉你:除了生命,一切都是浮云

11年前的今天,汶川“5.12大地震”,让曾经的老北川瞬间支离破碎,成千上万的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最亲的人,但其中最幸运的当属当时四川北川中学初三(四)班,全班37名同学因为在操场上上体育课,而成为唯一幸免于难的班级。

如今11年过去了,不相干的人们或许已将那场灾难淡忘,而汶川的人们却从不愿意主动提起更不能忘记。

陆春桥,当时北川中学唯一幸存班的文艺委员,大学学了摄影专业,于是在2015年开始,历经三年时间,找到当年一起经历生死的同学们,记录下他们震后的生活和心灵成长历程,记录片名为《初三四班·后来的我们》。

汶川震后11年,唯一幸存班级学生告诉你:除了生命,一切都是浮云

这部纪录片其实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汶川地震改变了所有幸存人们的心态,面对那么多人的生命消失,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都刻骨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除了生命,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拍记录片陆春桥说,高中期间,没有太多人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绩,父母也不会要求他们必须考多少,每天上完课也没有作业。大家在乎的是孩子能不能身心健康的活下去,活着才有希望。而身心健康的活着,比学习成绩要重要得多。

初三四班的母志雪和刘阳,两个人都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父亲,母志雪当年上完高中,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找到了一份平凡的工作,现在已有男友正在筹备婚礼,提到父亲,他多么希望父亲能活过来哪怕一天,为了让他看看,自己的女儿和母亲也过得挺好的。对于血脉相连的亲人而言,没有比能让对方心安更欣慰的了。

汶川震后11年,唯一幸存班级学生告诉你:除了生命,一切都是浮云

而刘阳,这个大男孩,面对父亲的去世,选择放弃学业,分担母亲的负担,他用两个月时间学会了开挖掘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自己要马上挣钱,挣三千的话,就有一千可以给母亲花。现在很多青少年,生活越优越,索取越多,“啃老族”“巨婴族”们真该来看看这个记录片,感悟一下什么叫担当,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努力。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都可以如此努力,都没有抱怨过生活的不公,没有嫌弃过生活的苦和累,他们真正明白: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开心去活,而日子过得是否美好开心,真的跟挣钱多少,从事什么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才是一种生命深处的彻悟。

比刘阳生活更艰难的是何林烛,他白天打一份工,晚上又打一份工,刚开始在KTV做服务员的时候,凌晨一两点下班,早上八九点就被饿醒,但是却舍不得花钱买早餐,因为他的父母给不了他太多东西,装修房子也好,结婚也好,完全要靠自己辛苦攒钱来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遍的劳动者,他对生活的总体感觉是知足,结婚生子后,他搬回北川,选择和自己父母在一起相濡以沫的生活,他说,没有比跟自己的小家庭,跟父母在一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走完这一生更值得满足的了。

汶川震后11年,唯一幸存班级学生告诉你:除了生命,一切都是浮云

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汶川地震11年的纪念日,汶川当年一些幸存的孩子说:“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我母亲的忌日。”这句话足以让人泪流满面,生活艰难吗?当有些人守着为自己提供优越生活的父母,说活得没有意义时,当一些青少年,遇到一点挫折就离家出走,甚至结束生命时,当有些人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些成就或金钱而悲愤失意时……你可想过,在任何苦难面前支撑人们活下去的是爱和担当,而生命本身本不需要太多的东西来装饰,而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足以令我们快乐、满足。因为生活中除了生命本身,其它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