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到底是保护学生还是坑害学生?

小可男神依旧高冷1


自古先生手中有戒尺,学生对先生敬畏有加。记得小时候在学校犯错或调皮被老师打一顿后还不敢回家告诉父母,一旦被父母知道,还得被打一顿。开学第一天父母把子女送到学校,父母对老师说的话就是“孩子要是在学校不听老师话,老师一定要狠狠地收拾,只要不打残,千万不要手软”。



换了现在,你打一个试试?时代不一样了,如果现在的老师还抱着以前的方式来教育现在的孩子,那估计这样的老师要被赔得倾家荡产。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体罚和变相体罚都是不被允许的。那么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到底是在保护学生呢?还是在坑害学生?山村老师认为适当的惩罚有助于让那些顽皮而屡教不改的孩子警醒!当然,这个度就是难以把控的尺度。

过度的保护不是爱,是对孩子的伤害。现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一些孩子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再加上父母的放纵,导致孩子在学校无法无天。很多校园欺凌事件也因此而生,最后的结果就是违法犯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山村老师认为,适当的体罚,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当然,这需要排除恶意体罚和变相体罚)。不过目前不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所以为了饭碗还是对犯错学生给予口头批评教育吧!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如果你是教师,你会对不听话的学生进行体罚试教育?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对于这个问题,不讲大道理,谈谈我切身感受。

小学一年时,我成绩差,一次期中考试被老师罚款,这就应当算变相体罚了。第二天上学,我就借故不去了。母亲觉得蹊跷,于是逼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也不敢说,后来,母亲去邻居间询问一个和我一班的孩子。知道我被在学校罚款的事情。

母亲虽然不满,但还是给了我二毛钱去交了罚款。(那时学费也就二元钱,二毛钱在那个时候不是一笔小钱哦!)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差的孩子,那种因为自我感觉很差,一直很长时间都纠缠着我,长大之后,一直都很自卑,我觉得都与那段经历有关。

老师罚款,并没有提升我对学习的热情,相反,我变得非常讨厌学习,畏惧学习,成绩也就更差。第二次,老师又要罚我钱,我在教室里大声地说:

“你要敢再罚我钱,我就不念了!”

不知后来长大这后,我一向就有反抗精神不知是不是从小被老师变相体罚培养起来的。

老师甩起一巴掌,打得我脸上立即暴出了三个指印!当时,我就被打蒙了,我记得,说出来,其实很不好意的,我尿了一裤子,当时哇的一声号啕大哭!

这就是现在说的体罚了。

后来,我再也不上学了。母亲没有办法,只有去学校央求、赔礼,把我调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级,那是我们同村的一位代课老师,碍于情面才收下我。

这种体罚和变相体罚带来的阴影,一直都落在我心里,有时候夜里还会在梦中出现,一想到那个老师,我现在心里都耿耿无法释怀,虽然过去30多年了,那位老师也早已驾鹤西游了。

从我的身上,其实可以看出体罚和变相体罚对于一个学生心灵伤害有多深。一个教师千万不要怀着所谓的“善意”去伤害一个孩子,爱的教育永远都是唯一的选择,哪怕这个孩子暂时还不能理解不能明白。

从一个过来人的感受,我真诚的希望天下所有老师能够高抬贵手,哪怕是那些最令你讨厌的学生,也许越是令人讨厌的学生,越是需要关爱的孩子。


乱语三千


肯定是坑害学生!怎么能保护孩子了?老师就以这样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名声,实际伤害学生最重!作为家长我不支持老师这样对待孩子,让孩子吃哑巴亏,还不敢声张,家长蒙在鼓里,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和家长。老师永远是获利者和赢家,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被无良老师抹杀的!

我也是家长,目睹和经历了学校老师的很多事,有些老师打着教育孩子的外衣,却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家长不会讨好不会送礼,在学校就被老师以各种理由手段对付人家孩子,尽管人家的孩子考第一,在班上各方面都优秀,在老师眼里就是一切他们说了算!家长不讨好老师,老师就把人家孩子慢慢灌“慢性毒药”,可谓心真毒啊!恨不得把人家孩子碎尸万段,这样的老师也算保护孩子教育孩子吗?

不是家长抹黑老师,对老师不尊重,看看老师们做的啥事?

昨天,开家长会:明明我家孩子三门主科都是班上最高分,分别是99、98、97,数学一道题阅错了,也扣了2分,不然就满分了!可老师们是咋说的,我记得中期试孩子总分第一名,班主任说虽然分很高,还是没有外班分高,其实她嘴里的外班就是平行班,分数都不分上下。老师一边说分数是孩子的隐私,教育局不让排名。可老师偏偏拿排名说事,人家考了本班第一,老师就来个比较,给孩子施加压力,也在打击家长。老师这是保护孩子吗?这是变相坑孩子吧!班上一个孩子明明考的不咋样,听听老师咋说的:人家这个孩子发挥失常,其实,人家有能力考高分的!每次班主任都这样说,也没见发挥正常的。有能力就拿成绩说事呗,何必这么虚伪?这就是送礼和不送礼的区别。

其他科目的老师也是抱团取暖,考试前对我家孩子说,好好考吧,给老师争口气,你是能考高分的,可考了高分,老师却不表扬鼓励一番,反而抓住孩子最低分的副科说事。你的科学考了最低分。听听班主任咋说的:你的科学也太低了!才30几分,比其他学生低20多分!本来科学的满分是50分,孩子考了34分,老师夸张的多厉害!咋就低了20多分?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老师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和手段变相打压挤兑穿小鞋,也让家长难看。我已是无所谓了!因为我从来把家长会上的话给孩子反着说,我不当老师的帮凶。我也不迎合讨好老师,更不会送礼给老师拜年。至于老师在学校里给孩子说的伤人的话,我给孩子说:老师她不是圣人,修养没那么高,不要当回事。


这个冬季很漫长


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两个词害了多少代的学生知道吗?24年前我刚进教育界的时候,老师是可以体罚学生的,上面也管不了那么多,没过几年,整个社会就开始变天了,天天提体罚与变相体罚。

老实说,想救你孩子,就要罚他,想害你孩子,就得纵容他,这些年看过多少家长因为老师体罚自己孩子去学校吵嚷,去找老师和学校算账。你知道溺爱的毒害不是一两天显示出来的,是要几十年后才显现出来,现在跳楼的学生你以为真是学习压力大吗,错了,是因为学习占用他们太多的玩手机时间,为什么批评几句,体罚一下会跳楼,因为他们被家长宠得人不像人了,受不了刺激,控制不了情绪,学生跳楼,绝对是家长的责任。为什么不能体罚?现在是要让学生明白,全世界最文明的国家,全部是建立在严明的法律法纪的基础上的,罚是最主要的手段,现在很多家长是不明白的,直到自己的孩子跳楼自杀才明白是自己过度溺爱孩子,这已经迟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跳楼事件,几十年来的溺爱现在报应来的,现在我们还没醒觉的,还是继续溺爱孩子,现在把情况扭转过来可能需要50年,再不醒,可能就要100年了。


教你孩子学英语


这个问题以前好像回答过。现在再重温一下吧。

体罚不是每一名老师都希望的。也是不允许的。但事实上为什么还出现呢?

首先说老师,中小学的老师要管理几十名学生,班主任要想面面俱到真的是不易的。其他的任课教师有的要管理上百名学生的课业状况,这个是事实。

社会上总认为老师是个体面的职业,一年四季风吃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还有两个假期,并且工资不断的调整,又很稳定,不像企业的员工那样有着危机感。真的很不错。这是客观事实,本人在做教师的时候就有许多亲朋好友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不然。为什么呢?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教师和医生是特殊的职业。说它特殊,第一是主要不出大错,这两种职业可以干一辈子。第二是只要出现师生矛盾,人们几乎忘了教师也是普通人,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指责教师。当然,不排除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极少数的“硕鼠”。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汤!这的确是有施公平的。我相信,一线教师绝大多数是尽职尽责的。工作的惯性让他(她)们会时刻提醒自己的。

其次,再说学生。我也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不错的学生。这里不仅仅是指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是包括纪律不错的学生。以前我在问答中回答说,体罚学生是教师不想做,不希望做,这里不是为曾经的同行开脱。教育有度,关键是“度”。适当的惩戒是学生和家长几乎能理解和接受的。

这就涉及到教育理念范畴了。有的家长一直是鼓励式教育;有的家长一直是散养式教育;有的家长一直是惩戒+鼓励式混合教育等等。这就引出家庭教育的方式来了。

凭心而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是割裂的,不是分开的。虽说从孔子时代提倡“因材施教”,这个“因材施教”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言,而非在纪律上。这个不能混为一谈。相信许多家长也明白这点。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许多法律法规和上级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非常严格。出现这种情况,是痛心的。

社会多元化是个趋势,教育多元化也是趋势。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这里,本人并非为曾经的同行开脱,也无意评论家长,只是陈述一下教育的客观现状,也仅是本人或许不成熟的观点。教师和家长或许各有苦衷,但教育有度或许大家都能认同吧?


圆融初始


老师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只要家长别去学校闹事,基本学生还能在学校呆着正常上学。但是家长一去学校找老师讨说法,基本结果只有一个:孩子很难在学校再继续正常上学。

题主问题当中说到的女生,最后只是没考上学。我知道的都是被迫辍学或转学,比题主说的那个女生要惨!

现在学校里面体罚和变相体罚难以禁绝!如果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讲,体罚和变相体罚肯定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连家长都不能体罚自家孩子,否则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更不用说老师了。所以教育部门才会明令禁止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问题在于老师认为体罚是让学生长记性,不再犯错的最佳办法,简单有效。而学生里面总有顽劣成性屡教不改的,甚至故意和老师对着干!

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采取体罚的方法来教训他们。但是老师也害怕打学生打出事儿,所以一般下手会把握轻重的。当然不排除有老师下狠手打学生的。

这种事情既然禁止不了,家长最好调整心态:孩子向你状告老师体罚的时候,只要不是老师故意找茬儿,过分的,下手过重的,轻易不要去学校找老师讨说法!

最好的做法是问清楚孩子为啥被体罚,肯定是有原因的!同时教育孩子先改正自身的缺点,争取以后不要被罚,不要一直纠结被老师体罚这件事!老师体罚你家孩子,总比无视你家孩子的情况要好吧?至少说明老师还愿意管他,等到老师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的时候,那才叫可怕!


从语文课本看人生百态


体罚肯定不对,但问题的关键是何谓体罚或变相体罚。同样一件事或一句话对有些孩子来说无所谓,但可能对个别孩子就会造成大的伤害。反过来也是,同样的措施可能对有些孩子管用,但对有些孩子就是不痛不痒,必须加码才行。所以关键就是教育手段这个度难以准确把握,教师的有些行为到底算不算体罚可能也得参照学生个体来考虑。不过总的来说,家长应该要给予教师基本的信任和必要的配合,要相信老师做的一切至少在出发点上还是为了自己孩子好。在孩子面前谈论老师的不是,甚至过于护短,把什么锅都甩给老师真心对孩子没什么好处。哪怕是老师有些行为不太适当,最好也还是私下和老师说,也不要得理不饶人,老师也只是凡夫俗子,也会有情绪波动也会犯错误。其实这些也都是家长自己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学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光盯着别人的过失,学会宽容与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不能只允许自己犯错但别人绝不行,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主要还是靠家长传授。必须承认现在有极个别老师师德沦丧,甚至人性泯灭,对于这样的败类必须果断出手,维护孩子的成长。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如果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受伤的始终还是孩子。


刘小靖446


体罚和变相体罚不一定是害学生,而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不一定是真正为了学生——用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来看待教育,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误区

在社会学特别是教育学的领域,哦们总有些人试图找到一个放诸每个学生身上都适用的方法,这其实是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之所以复杂多样,是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而“人也不可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如此,又何况被称作“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所以,教育的复杂性,就在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这是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解读,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有些人,总以为可以用一个模式来教育孩子,用一个唯一的标准,去框定复杂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笑话!

不能不说,这是教育发展始料不及的悲哀!

回到体罚和变相体罚上来说——首先申明,我是完全遵守法律的,一贯坚持依法执教,这里仅仅是作为探讨,不代表反对什么——下面,我们来辩证的讨论,体罚或变相体罚,究竟是害孩子还是为了孩子。

体罚和变相体罚,一定是害孩子吗?不体罚不变相体罚,就一定是为了孩子好吗?

其实,我以为,这些问题都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学生,调皮捣蛋,几个巴掌,就知道“锅儿是铁铸的”,然后,改变了,学好了,有出息了,他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那几个巴掌!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吧?想想那个著名的散文,说镇子里每个人都被那个老师打过,但那个老师,是这里最受尊敬的人。

我有个学生,初中三年,几乎每天都会被我打几下——前几年,他结婚了,后来两口子闹矛盾,他还来找到我,希望我“教训”一下他——对于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实在太差的孩子,适度的体罚,是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

但我们能否得出,体罚就是为孩子好的结论呢?

也不能!

有的孩子,别说体罚,瞪他一眼,就受不了,寻死觅活的。想想,这些年跳楼的孩子,有多少这样的情况?再想想,那个20年后,用耳光报答老师的人?

所以,体罚本身,不存在好坏,只存在适合还是不适合的问题!

而对于变相体罚,我一直持不同意见!这个词语,简直可以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装进去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不客气地说,发明这个概念的人,本身就该碎尸万段(只是表达愤怒!)。

迄今为止,全国那么多的教育专家,谁对变相体罚下了一个概念?都只是现象的罗列,你说是不是?

罚站,是变相体罚;打扫清洁也是变相体罚,就连放学后留下来读书,都是变相体罚——可以说只要学生愿意,一切教育行为都是变相体罚,就连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都是!

事实上,如果去调查了解学生,你会发现,真正让学生一辈子怨恨的老师,不是打人的老师,也不是骂人的老师,是挖苦讽刺人的老师,是贬损人的人格的老师。

举个例子,我以前喜欢骂学生“瓜娃娃”(四川话“笨蛋”,现在也不敢了),但没有一个学生认为我是辱骂!但有的老师说“瓜娃子”,学生就要恨一辈子。前段时间学生来看我,我叫他们去看看他们的班主任,你猜学生怎么说“他骂我瓜娃子,我才不去看他呢!”我说我还是要骂啊。他们说“你的语气不一样,动作神态不一样”!

如果是现在,被录下来,放到网上,我敢说,我决对会因为师德问题被下课!

现在好了,老师不打了,不骂了,也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了——可是,我们的学生,未来却更加堪忧了!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教育需要尊重,师生的人格是平等的,但真正的尊重,是既尊重现在,更尊重未来;而我们现在提倡的尊重,是只尊重现在,未来,管他的!

你说,这究竟是保护学生还是坑学生?

总之,世界上没有适用于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法,不要因为体罚曾经出过事,就完全禁止,也不能因为体罚曾经在教育上起过作用,就大力提倡——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


三水三心


什么叫体罚?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名称,变相体罚更是新时代的垃圾词!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对学生违规时的善意惩戒,本来就是教师固有的职业权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由于个别教师在具体操作时的失当、过激,被不良媒体恶意炒作,并把某些法律法规强行拉入,恶意解读,搞成教师正常的批评与善意的惩戒,都属于在体罚学生(从肉体的到心灵的),把教师都变成恶魔。于是出现了校闹。而教师的顶头上司往往都是名哲保身,缺乏担当者,总是把下属推出顶罪了之。如此恶性循环,搞得广大教师风声鹤唳,战战兢兢。于是出现教书不育人的不良现象,因此又更激起负责任的家长的反感。更诞生了一些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悖的伪名词。

本人是村小教师。水平有限,个人观点,无能力与各位讨论。不喜勿喷!!


四季耕读


首先老师应该负责任,但只对孩子上进家长配合的学生负责任,如果孩子不上进家长积极配合,可以看情况再定,因为你严格管教之后出现问题家长极有可能成为那个治你于死地的人,其次老师是人不是神他有职业操守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不是完人老师犯错你就当他是个普通人,还有你家就一个孩子,老师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和你一样的孩子,所以老师不会像你那样一天就盯着你家孩子有疏漏很正常,但这不是犯错的借口,最后就是都说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怎么怎么滴,我想说从什么时间开始学校乱想丛生,孩子越来越不好教育,家长对学校老师质疑的越来越多,教师谨小慎微的工作,一切的一切就是社会对这样的个例事件放大之后,最后就是妖魔化教师和医生行业,现在怎么样,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吧,结束之前说一句还什么体罚变相体罚,这样的老师都是家里有矿呀,不怕丢工作才敢这样干呀,我从心里佩服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